朱志梅[2] 杨持[1]" /> 沙漠化过程中四个共有种的生长和抗氧化系统酶类变化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应用生态学报

• 研究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沙漠化过程中四个共有种的生长和抗氧化系统酶类变化

朱志梅[2] 杨持[1]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4-12-18 发布日期:2004-12-15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4-12-18 Published:2004-12-15

摘要: 探讨了自然条件下沙质草原沙漠化过程中4个共有植物种群的形态、生长和抗氧化系统酶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沙漠化过程中共有种种群株高、密度、密度百分比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其中扁蓿豆中度沙漠化阶段前生长渐趋旺盛,中度沙漠化阶段后生长受到限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羊草受损最重,中度沙漠化阶段株高下降至原生植被阶段的57.19%,密度和密度百分比仅为原生植被阶段的2.50%和6.22%.糙隐子草和冷蒿在潜在沙漠化、轻度沙漠化或中度沙漠化阶段株高的增加与种群所处的阶段性优势地位及其抗逆性增强有关.共有种群SOD、POD活性普遍在潜在沙漠化、中度沙漠化阶段增加,轻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阶段降低.羊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对沙漠化的响应不显著(P>0.05);扁蓿豆CAT活性在潜在沙漠化、重度沙漠化阶段明显升高(P≤0.01).在重度沙漠化阶段,共有种3种酶活性普遍下降,只有扁蓿豆CAT活性上升.共有种群丙二醛含量从原生植被到中度沙漠化阶段均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不同阶段之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4个共有种中,羊草对沙漠化较敏感,扁蓿豆则生命力最强。

关键词: 牛粪, 有益微生物菌群, 黄粉虫, 生长发育, 抗氧化系统

Key words: cattle dung, effective microorganism (EM), Tenebrio molit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tioxidan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