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勇, 贺纪正. 森林土壤微生物对干旱和氮沉降的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7): 2464-2472. |
[2] |
杜文艳, 王玫, 闫助冰, 王建锋, 陈学森, 沈向, 尹承苗, 毛志泉. 残次苹果发酵产物对连作土壤环境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5): 1443-1450. |
[3] |
孙佳, 夏江宝, 苏丽, 赵西梅, 陈印平, 岳喜元, 李传荣.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植被模式的土壤改良效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4): 1323-1332. |
[4] |
王宁, 南宏宇, 冯克云.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棉花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 173-181. |
[5] |
文志, 郑华, 欧阳志云.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 340-348. |
[6] |
吴秀芝, 刘秉儒, 阎欣, 刘任涛, 安慧. 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熵对沙漠化的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8): 2691-2698. |
[7] |
王楠, 王传宽, 邸雪颖, 全先奎. 春季冻融期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的时间动态及其影响因子[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8): 2757-2766. |
[8] |
刘 宝, 吴文峰, 林思祖, 林开敏. 中亚热带4种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及季节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6): 1901-1910. |
[9] |
马志良, 赵文强, 刘美, 刘庆. 增温对高寒灌丛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6): 1893-1900. |
[10] |
江聪, 税伟, 简小枚, 郭平平, 陈毅萍. 紫茎泽兰入侵下喀斯特退化天坑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6): 2002-2010. |
[11] |
王国杰, 蔺菲, 胡家瑞, 原作强, 郝占庆, 王绪高. 氮和土壤微生物对水曲柳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5): 1445-1462. |
[12] |
刘雅各, 张茂亮, 关德新, 宋秀芳, 袁凤辉, 吴家兵, 王安志. 长白山地区自然科学研究综述: 1956—2018[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5): 1783-1796. |
[13] |
唐海明, 李超, 肖小平, 汤文光, 程凯凯, 潘孝晨, 汪柯. 有机肥氮投入比例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熵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4): 1335-1343. |
[14] |
宋贤冲, 王会利, 秦文弟, 邓小军, 田红灯, 谭一波, 王绍能, 曹继钊. 退化人工林不同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3): 841-848. |
[15] |
杨滨娟,孙丹平,张颖睿,钟川,黄国勤. 不同水旱复种轮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2): 456-4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