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2-18
    目录
    目录
    2015, 26(2):  0. 
    摘要 ( 692 )   PDF (471KB) ( 220 )  
    研究报告
    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地上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影响
    杨达1,2,贺红士1,吴志伟1**,梁宇1,黄超1,罗旭1,肖江涛1,张庆龙1
    2015, 26(2):  331-339. 
    摘要 ( 1427 )   PDF (596KB) ( 388 )  
    基于野外样点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烈度火烧对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地上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烈度的火烧会对地上死木质残体碳储量产生显著影响.兴安落叶松林和针阔混交林(落叶松与白桦)中死木质残体碳储量大小为重度火烧>轻度火烧>未火烧,而白桦林中死木质残体碳储量大小为重度火烧>未火烧>轻度火烧.火干扰能显著改变森林中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组成百分比.随着火烧烈度的增加,枯立木比重显著增大,枯落物比重显著减小,而不同火烧烈度下倒木和树桩的碳储量比重变化不显著.不同烈度的火烧对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特征的影响不同,轻度火烧下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空间变异性最高,重度火烧下空间变异性最弱.不同火烧烈度下大兴安岭森林死木质残体碳储量差异显著,在进行森林死木质残体碳储量估算时,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
     
    干扰树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影响
    吴建强1,2,王懿祥1,2,**,杨一1,2,朱婷婷1,2,朱旭丹1,2
    2015, 26(2):  340-348. 
    摘要 ( 1257 )   PDF (566KB) ( 328 )  
    在浙江临安选择26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干扰树间伐,以不间伐为对照,间伐3 a后,研究干扰树间伐对林分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3 a后,间伐林分单木平均胸径和单株平均材积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林分的1.30和1.25倍;目标树的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高于间伐林分一般树以及对照林分目标树和一般树,表明不同保留木对间伐的响应不一致.间伐后目标树的平均最近距离显著增加,生长空间较一般树明显扩大,目标树竞争压力释放显著,仅为间伐前的68.2%.间伐林分的林木株数仅为对照林分的81.5%,但蓄积生长量两者无显著差异.间伐3 a后,间伐林分14 cm径阶及以上林木株数提高了18.0%,显著高于对照林分的12.0%,表明干扰树间伐有利于较大径阶林木的生产.林木总体分布格局趋向于随机分布,符合林木分布格局随生长变化的一般性规律.干扰树间伐促进了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生长,优化了林分结构,有利于目标树的持续快速生长和较大径级林木的生产.
    木材含水率和地形条件对红松活立木腐朽程度的影响
    孙天用1,王立海2**,侯捷建1,葛晓雯1
    2015, 26(2):  349-355. 
    摘要 ( 1052 )   PDF (529KB) ( 199 )  
    在森林经营中预防和控制活立木腐朽可以减少大量损失,研究立地条件对活立木腐朽的影响对于腐朽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0月,本文使用阻抗仪在小兴安岭带岭林区分别选取30株腐朽和10株健康的成过熟龄红松活立木作为样木,用树木生长锥在样木靠近根部的树干上取2段木芯,测定腐朽木芯失重率,同时对样木根部土壤含水率、所处坡度/坡向/坡位和高程进行测量,对边心材含水率等条件与样木腐朽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边材和心材含水率与红松活立木腐朽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率与腐朽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样木边心材含水率和立地土壤含水率在腐朽和健康样木中差异显著.在坡面因素中,只有坡位对腐朽程度影响显著,坡中部的腐朽程度显著大于坡上部,这主要与坡中部的土壤含水率显著高于坡上部有关.高程与腐朽程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个常见树种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
    左舒翟1,任引1,翁闲2,丁洪峰2,罗云建1**
    2015, 26(2):  356-362. 
    摘要 ( 1893 )   PDF (673KB) ( 384 )  
    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作为一种简便且有效的生物量估算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偏重于针叶林或阔叶纯林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研究,而在估算多树种阔叶林的生物量时,一般选用混合物种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这会导致估算结果产生较大误差.本文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分布区随机设置了33块样地,针对栲树、鹿角锥、钩锥、石栎、猴欢喜、虎皮楠、赤杨叶、乳源木莲和少叶黄杞9个常见的树种,构建了单物种及混合物种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并探讨了单物种模型及混合物种模型间估算误差的差异.结果表明: 以D(胸径)和D2H(胸径的平方乘以树高)为自变量,分别构建混合物种模型,其中树枝、树叶、树根、地上和整株生物量是以D为自变量的模型为优,但树干生物量是以D2H为自变量的模型为优.将树高引入以D为自变量的单物种模型后,6个树种单物种模型的解释能力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最高下降5.6%(猴欢喜).与以D和D2H为自变量的混合物种模型相比,8个树种单物种模型的SEE(估计值的标准差)出现下降;对不同器官而言,其单物种模型的SEE不同程度地下降,最高达13.0%和20.3%(树枝).不考虑种间和模型形式间的差异,将会严重影响生物量碳库及其动态评估的准确性.因此,为提高生物量估算的准确性,应综合考虑种间和模型形式间的差异.

     
    川西亚高山三种优势树种不同根序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唐仕姗1,杨万勤1,熊莉1,殷睿1,王海鹏2,张艳1,徐振锋1**
    2015, 26(2):  363-369. 
    摘要 ( 1108 )   PDF (596KB) ( 312 )  
    采用Pregitzer的方法对细根进行分级,测定川西亚高山红桦、岷江冷杉和粗枝云杉3种优势树种1~5级细根(直径<2 mm)碳(C)、氮(N)和磷(P)浓度,并计算它们之间的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 3种优势树种的细根的C浓度、C/N和C/P随根序的升高而升高,N和P浓度随根序的升高而降低,而N/P在不同根序间变化不显著.细根C、N和P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在3个物种之间差异显著,且这种差异随细根根序的不同而变化.3种树种的细根C、N、P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华北低丘山区栓皮栎人工林冠层CO2浓度和δ13C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孙守家1,2**,孟平1,2,张劲松1,2,郑宁1,2,何春霞1,2,李岩泉1,2
    2015, 26(2):  370-378. 
    摘要 ( 1215 )   PDF (1204KB) ( 329 )  
    采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测定华北低丘山区栓皮栎人工林冠层上缘(11 m)和下部(6 m)大气CO2浓度和δ13C值,在小时尺度上分析冠层CO2浓度和δ13C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冠层CO2浓度呈先高后低再升高的日变化趋势,而δ13C值没有明显一致的日变化规律.白天大气不稳定状态出现的频率为70.2%,在光合作用和林内湍流的共同作用下,栓皮栎冠层下部CO2浓度高于冠层上缘约1.70 μmol·mol-1,而δ13C值低于冠层上缘约0.81‰.晚上大气稳定状态出现的频率为76.2%,湍流弱,冠层叶片呼出的CO2不易流动,导致冠层下部CO2浓度高于上缘约1.24 μmol·mol-1,δ13C值低于冠层上缘约0.58‰.白天和晚上冠层上下缘的CO2浓度差值与δ13C差值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白天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冠层CO2浓度和δ13C值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晚上温度显著影响冠层下部与上缘δ13C值的变化,这些环境因子通过增强或减弱光合和呼吸作用来影响冠层大气中CO2浓度和δ13C值的变化.
    水分状况与不同形态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氮素净转化速率及N2O排放的影响
    马芬1,2,马红亮1,2**,邱泓1,2,杨红玉1,2
    2015, 26(2):  379-387. 
    摘要 ( 1416 )   PDF (1082KB) ( 544 )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40%、70%和110%土壤饱和持水量(WHC)下,不同形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红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70% WHC下土壤净矿化和氨化速率最高,40% WHC下最低;与对照相比,70% WHC下添加硝态氮使土壤净矿化和氨化速率分别降低56.1%和43.0%,110% WHC下分别降低68.2%和19.0%,但提高了氨化速率占矿化速率的比例,表明添加硝态氮抑制了硝化.110% WHC下,添加硝态氮后,土壤净硝化速率最低,但氧化亚氮(N2O)浓度最高,最大值出现在第3~7 天,表明N2O产生自反硝化途径,硝态氮也在同时段降低;而40% WHC和70% WHC下,N2O浓度在培养初期最大,即使在铵态氮和硝态氮添加处理下,试验后期N2O浓度也没有显著变化,表明自氧硝化是试验前期N2O产生的主要途径.40% WHC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最多,且在铵态氮添加处理下增加最多,可见添加铵态氮促进土壤有机质矿化,增加可溶性有机碳,但是土壤水分含量增多不利于有机质矿化.在40% WHC和110% WHC下,铵态氮添加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变化速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73.6%和176.6%,而在硝态氮添加处理下,只有40% WHC下显著高于对照78.7%,表明高水分条件和添加铵态氮有利于SON的形成.
     
    乌素沙地水源圈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
    喻泓1,2,吴波3**,何季3,贾子毅3,闫峰3
    2015, 26(2):  388-394. 
    摘要 ( 1193 )   PDF (770KB) ( 325 )  
    水源圈是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以毛乌素沙地围栏牧场水源点为中心,在辐射状样带上等间距取样调查10户围栏牧场的植物群落,并对植物群落及植物功能群的丰富度、盖度与其距水源点距离进行回归分析和间接梯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距水源点距离的增加,毛乌素沙地植物群落的特征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植物群落及其功能群的丰富度增大,植物群落总盖度、灌木和禾草的盖度均表现出增加趋势,而杂类草的盖度却呈现下降趋势.植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变化反映了水源点附近沙地上的放牧梯度.水源圈是研究我国北方地区草场退化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的切入点.
     
     
    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坡面种子雨特征
    于卫洁1,陈宇2,3,焦菊英1,4**,王东丽2,王志杰4,魏艳红4,寇萌4,尹秋龙5
    2015, 26(2):  395-403. 
    摘要 ( 1104 )   PDF (659KB) ( 300 )  
    在纸坊沟流域3个撂荒阳坡各设置30个种子雨收集器,于2010年10月—2013年4月收集种子,2011和2012年8月进行植被调查,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植被恢复过程中种子雨动态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 撂荒坡面种子雨来自于17个科的37个物种,主要有达乌里胡枝子、草木樨状黄耆、狗尾草、糙隐子草、长芒草、白羊草、猪毛蒿、铁杆蒿和阿尔泰狗哇花,占种子雨总量的95.8%;种子雨中仅有3个外来物种,与地上植被物种组成的相似性系数为0.77;2011年5月—2012年4月和2012年5月—2013年4月种子雨的平均密度分别为3737和6449 粒·m-2,存在显著的“大小年”现象;收集期间不同位置收集器收集的物种数为7~15个,种子雨密度为3853~37923 粒·m-2.研究区种子扩散受到限制,种子雨密度与其他草地相比处于中等水平,种子雨的时空分布受降雨和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东北草地异质生境芦苇芽种群动态
    焦德志1,2,么璐1,黄曌月1,杨允菲2**
    2015, 26(2):  404-410. 
    摘要 ( 1912 )   PDF (631KB) ( 204 )  
    典型无性系植物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依靠芽持续更新,而芽库和芽流在异质生境中的变化是深入认识其营养繁殖特性的基础.采用单位土体挖掘取样,用当年形成的1龄级根茎芽作为输入,用各龄级根茎芽萌发作为输出,计数休眠芽与死亡芽,比较分析东北草甸草原草甸土和盐碱土2个生境单优势种芦苇种群的芽种群动态.结果表明: 芦苇芽种群库存量、输入量、输出量、休眠量、死亡量和输入率均以草甸土生境显著大于盐碱土生境,输出率在草甸土生境和盐碱土生境间差异不显著,盐碱土生境休眠率显著大于草甸土生境,2个生境的死亡率均保持在<2%的较低水平.随着生长季的进程,2个生境芽库的输入量、输入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输出量相对稳定,输出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休眠量和休眠率呈不断降低的趋势.芽库和芽流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芽库和芽流有相同的季节变化规律,2个生境的芦苇种群均以不断形成新根茎的芽补充芽库和稳定输出维持其营养繁殖更新.
    植物枝叶与根系耦合固土抗蚀的差异性
    刘福全1,刘静1**,瑙珉2,姚喜军1,郑永刚1,李有芳1,苏禹1,王晨嘉1
    2015, 26(2):  411-418. 
    摘要 ( 1079 )   PDF (475KB) ( 225 )  
    以4年生4种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常见水土保持植物柠条、沙柳、白沙蒿和沙棘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枝叶防风特性和根系特性的13项指标,即单株防风效能、林带防风效能、群落防风效能、直根抗拉强度、代表根本构特征、代表根弹性模量、侧根分支处抗拉强度、累计根表面积、拉拔摩阻特性、根-土界面摩擦系数、累计根长、根-土复合体粘聚力、根-土复合体内摩擦角,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春季大风和夏季暴雨2种自然条件下4种植物枝叶与根系耦合固土抗蚀的差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4种植物枝叶与根系耦合固土抗蚀指数为:春季大风条件下为沙柳(0.841)>柠条(0.454)>白沙蒿(-0.466)>沙棘(-0.829);夏季暴雨条件下为柠条(0.841)>沙柳(0.474)>白沙蒿(-0.470)>沙棘(-0.844).沙柳可作为研究区重要的防风抗蚀植物种之一;柠条则可作为研究地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种之一.
     
    脉冲电场作用对植物释放负离子的影响
    吴仁烨1,邓传远2,杨志坚3,翁海勇4,朱帖俊容3,郑金贵3**
    2015, 26(2):  419-424. 
    摘要 ( 2056 )   PDF (520KB) ( 243 )  
    在脉冲电场作用下对蟹爪兰等10种植物释放负离子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10种植物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很弱,吊兰和绯牡丹的24 h浓度均值最高,为43 ion·cm-3,金边龙舌兰最低,为19 ion·cm-3,当适当强度的脉冲电场作用在植物的根际土壤时,10种植物较自然状态下(未刺激)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均大幅提高,以脉冲电压2.0×104 V、脉冲频率1 Hz、脉冲宽度50 ms的脉冲电场效果最佳,10种植物中释放负离子浓度最高的为寒兰,达1454967 ion·cm-3,是自然状态下的48498.9倍;最低为蟹爪兰为34567 ion·cm-3,是自然状态下的843.1倍.在不同强度脉冲电场作用下,植物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差异显著.
     
    油桃花芽破眠过程中H2O2代谢与Ca2+转运的关系
    谭钺1,2,高东升2**,李玲2,魏海蓉1,王甲威1,刘庆忠1
    2015, 26(2):  425-429. 
    摘要 ( 1046 )   PDF (558KB) ( 294 )  
    利用化学测定法分析高温、单氰胺和TDZ 3种破眠处理对“曙光”油桃休眠花芽H2O2代谢的主要影响,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H2O2对休眠芽Ca2+转运的影响,研究H2O2在芽休眠解除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 在深休眠时期,高温和单氰胺处理均能诱导芽内H2O2含量升高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并具有显著的破眠作用;TDZ对H2O2含量及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不大,破眠效果较差.休眠花芽原基组织钙通道活跃,对外源Ca2+呈吸收状态.外源H2O2可诱导休眠花芽原基组织Ca2+转运发生变化,低浓度H2O2降低Ca2+吸收速率,高浓度H2O2使组织对Ca2+的转运由吸收转变为释放.这表明休眠芽内H2O2信号和Ca2+信号相关联,通过诱导H2O2积累调控Ca2+信号可能在高温和单氰胺打破休眠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秸秆全量还田对稻田土壤溶解有机碳含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许轲,刘萌,陈京都,顾海燕,戴其根**,马克强,江峰,何理
    2015, 26(2):  430-436. 
    摘要 ( 1373 )   PDF (728KB) ( 299 )  
    以南粳44为供试材料,在粘土和砂土土壤中,设置麦秸秆不还田和全量还田(6000 kg·hm-2)及3种施氮量(0、225、300 kg·hm-2)试验,研究了麦秸秆全量还田的腐解率和有机碳释放量动态变化,及其对稻田0~45 cm土壤溶解有机碳(DOC)含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麦秸秆还田的前期(0~30 d)其腐解率和有机碳释放量最高,腐解率为35.0%(粘土)和31.7%(砂土),有机碳释放率为34.1%(粘土)和33.1%(砂土);30 d后两者均减小.施用氮肥可显著促进秸秆腐解和有机碳释放量,粘土中麦秸秆腐解率和有机碳释放量明显大于砂土.麦秸秆还田后土壤DOC含量逐渐增加,至25 d达最大值,粘土和砂土分别为60.18和56.62 mg·L-1,此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麦秸秆还田处理15 cm处土壤DOC含量显著高于未还田处理,但两者在30和45 cm处土壤DOC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秸秆还田主要增加了稻田0~15 cm土层DOC含量.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土壤DOC含量降低,2种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秸秆还田减少了水稻前期分蘖发生量,显著降低了有效穗数,增加了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
     
    磷肥施用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邢丹1,李淑文1,2,夏博1,2,文宏达1,2**
    2015, 26(2):  437-442. 
    摘要 ( 1513 )   PDF (446KB) ( 306 )  
    为确定河北保定地区磷肥投入阈值,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磷肥施用对小麦产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磷肥(P0)相比,优化施磷(P1,120 kg·hm-2)、200%优化施磷(P2,240 kg·hm-2)和400%优化施磷(P3,480 kg·hm-2)处理均能增加小麦株高、旗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施用磷肥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但千粒重有所下降.其中,以P2处理小麦产量最高,为6102 kg·hm-2,显著高于P0和P3处理,但与P1处理差异不显著.施用磷肥可有效降低耕层土壤硝态氮的积累量,但0~100 cm土体总积累量仍然偏高,可通过降低氮肥施入等方法减少土壤硝态氮含量.P1和P2处理冬小麦的氮素生产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均较高,但两者间并无显著差异.P1处理的磷肥利用率、磷肥农学效率、磷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P2和P3处理.本试验条件下,施磷量为120 kg·hm-2(P1)是兼顾小麦产量、氮磷利用效率和较低土壤硝态氮累积的适宜施磷量.
     
    基于气象信息的膜下滴灌棉花实时灌溉预报
    申孝军1,2,孙景生1,2**,李明思3,张寄阳1,2,王景雷1,2,李东伟1
    2015, 26(2):  443-449. 
    摘要 ( 1330 )   PDF (1032KB) ( 292 )  
    基于气象信息和棉花生长发育状况预测膜下滴灌棉花实时耗水量,对提高膜下滴灌棉花实时灌溉预报精度十分重要.本文利用石河子垦区1953—2008年的历史气象资料确定了基于Hargreaves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的基本参数,根据2009—2010年2个生长季的大田膜下滴灌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积温的作物系数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石河子垦区膜下滴灌棉田实时灌溉预报模型,并利用2011年田间试验数据对模型预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区棉花苗期、蕾期及花铃期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3.7%、2.4%和1.6%,而且该模型可以根据实时气象资料对预报结果进行实时修正,可以用于指导当地膜下滴灌棉田水分管理.

     
    水分胁迫和氮肥对花生根系形态发育及叶片生理活性的影响
    丁红1,张智猛1**,戴良香1,慈敦伟1,秦斐斐1,宋文武1,刘孟娟1,2,付晓1,2
    2015, 26(2):  450-456. 
    摘要 ( 1586 )   PDF (513KB) ( 289 )  
    以“花育22号”花生为试验材料,在中度干旱胁迫和充足灌水两个水分条件下,分别设置不施氮肥(N0)、中氮(N1,90 kg·hm-2)、高氮(N2,180 kg·hm-2)3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和氮肥条件对花生叶片生理活性及根系形态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两个水分条件下中氮处理均显著增加花生产量,但对收获指数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条件下,中氮处理对总根系生物量和总根长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花生总根系表面积;中氮和高氮处理均显著增加20~40 cm土层内根长和根系表面积,且高氮处理显著增加40 cm以下土层内根系生物量和根系表面积;施用氮肥显著提高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而丙二醛(MDA)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正常供水条件下,施用氮肥显著降低了花生根系表面积和40 cm以下土层内根系生物量、根长和根系表面积,中氮处理可提高叶片保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20~40 cm土层内根长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T、POD活性与产量呈显著相关.
     
    香樟凋落叶分解对辣椒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施氮的缓解效应
    陈洪,胡庭兴**,王茜,胡红玲,蒋雪,周光良,陈刚
    2015, 26(2):  457-465. 
    摘要 ( 1620 )   PDF (719KB) ( 229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香樟凋落叶分解对辣椒生长、生理特性和发育节律的影响及施氮对凋落叶分解效应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CK,每盆0 g)和每盆25 g(L25)、50 g(L50)、100 g(L100)3个水平凋落叶处理,凋落叶分解39 d后开始施氮处理(每盆3.0 g尿素,分6次施入).结果表明: 凋落叶分解明显抑制了辣椒的叶面积、株高、基径和生物量积累,且施用量越大,作用越强,持续时间越长;低量处理(L25)即可使其蕾数在观察期内(分解55~75 d)平均减少88.7%,96 d时的结实植株率减少40%,而中高量处理(L50和L100)下无植株现蕾和结实;各水平凋落叶处理的辣椒光合色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Pn)几乎均低于CK;过氧化氢(H2O2)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仅在高量处理(L100)下显著上升;施氮可明显减轻辣椒生长发育受抑制的现象,各凋落叶处理的辣椒叶面积在施氮后52 d,株高、基径、生物量在施氮后83 d几乎恢复至CK水平,现蕾和结实率也得以明显提升.

     
    施肥对设施菜地土壤磷累积及淋失潜能的影响
    赵亚杰1,2,赵牧秋1,3,鲁彩艳1,史奕1,陈欣1**
    2015, 26(2):  466-472. 
    摘要 ( 1046 )   PDF (551KB) ( 210 )  
    以不同肥力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填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磷素累积及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淋溶时间的延长,磷素淋溶量增加,但累积淋溶量较少,说明本试验中磷素淋溶损失的风险较小,主要累积在土体内的不同土层中.试验结束时,土壤肥力和施肥处理均显著影响不同土层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与低肥力土壤相比,中肥力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增幅为14.3%和12.2%,高肥力土壤增幅为33.3%和37.7%.有机肥化肥混施处理(M+NPK)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NPK)和有机肥(M)处理,增幅分别为5.7%和4.3%;M及M+NPK处理中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NPK处理,增幅分别为13.0%和3.1%.10~20 cm土层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最高,0~10和10~20 cm土层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

     
    不同肥力水平下糜子生长状况及农田小气候特征比较
    张盼盼1,2,周瑜1,宋慧3,乔治军4,王海岗4,郑殿峰2,冯佰利1**
    2015, 26(2):  473-480. 
    摘要 ( 1484 )   PDF (731KB) ( 252 )  
    以强抗旱品种陇糜8号和旱敏感品种晋糜4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旱地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糜子品种开花期至成熟期生长状况、农田小气候特征和光合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 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增施肥料能够降低糜子群体内冠层温度、株间气温、土壤温度,减少漏光损失,增加株间相对湿度;整个籽粒灌浆期,随着肥力水平的提高,糜子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旗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基本呈增加趋势,其中,以高肥处理下的各生长状况指标、光合特性指标最高,分别比不施肥处理高9.2%、15.1%、56.6%、17.8%、24.6%、14.2%、29.7%.与晋糜4号相比,陇糜8号群体内具有较高的植株高度、LAI和SPAD,较低的冠层温度、株间气温、土壤温度、株间光照度,较高的株间相对湿度,表现出冷湿的特点;各光合特性指标下降较慢,从而延长了叶片光合功能期,有利于制造出较多的光合产物.
     
    生物有机肥对连作蕉园香蕉生产和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钟书堂1,沈宗专1,孙逸飞1,吕娜娜1,阮云泽2,李荣1**,沈其荣1
    2015, 26(2):  481-489. 
    摘要 ( 1543 )   PDF (746KB) ( 336 )  
    以连续种植香蕉12年的枯萎病高发病蕉园为试验点,通过平板计数和可培养微生物群落变性凝胶电泳(CD PCR-DGGE)等方法研究田间条件下连续两年施用化肥、牛粪、猪粪和生物有机肥对香蕉枯萎病的抑制作用,以及对香蕉产量、品质和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比于其他处理,连续两年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降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显著提高大田香蕉单株质量、小区产量、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糖与可滴定酸的比值(糖酸比).可培养微生物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加可培养细菌、芽孢杆菌和放线菌数量及细菌与真菌比值,降低尖孢镰刀菌数量.CD PCR-DGGE聚类分析表明,连续两年施用生物有机肥明显改变了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增加了其丰度和多样性.切胶测序结果表明,连续两年施用生物有机肥的香蕉园土壤增加了类芽孢杆菌、伯克氏菌、未培养疣微菌及Bacillus aryabhattai的丰度,降低了青枯菌、粘金黄杆菌、Fluviicola taffensis、肠杆菌及巨大芽孢杆菌的丰度.表明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优化连作蕉园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结构,防控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提高香蕉产量并改善果实品质.
    不同种植方式对绿洲农田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锐,刘瑜,褚贵新**
    2015, 26(2):  490-496. 
    摘要 ( 1806 )   PDF (527KB) ( 373 )  
    研究了玉米连作10年、小麦连作8年棉花连作10年、棉花连作15年和棉花6年6年小麦/油葵轮作4种种植方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芳基硫酸酯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细菌、真菌、氨氧化古菌与氨氧化细菌对北疆绿洲农田不同种植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芳基硫酸酯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影响明显,但对蔗糖酶无显著影响;对氨氧化古菌多样性指数有显著影响,对土壤细菌、真菌和氨氧化细菌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影响.土壤真菌和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对不同种植方式的响应较细菌和氨氧化古菌敏感.长期棉花连作使绿洲农田土壤酶活性下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而轮作可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大气向下长波辐射参数化模型在长白山地区的适用
    李伟斌1,2,吴家兵1,王安志1,关德新1,金昌杰1**
    2015, 26(2):  497-504. 
    摘要 ( 1297 )   PDF (1268KB) ( 195 )  
    利用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的近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分析评价了目前被广泛使用的8个晴天与8个云天大气长波辐射参数化模型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 晴天时Satterlund模型最适用,其偏差(BIAS)与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是-23.34和28.55 W·m-2;系数校正后,虽然其参数值变化不大,但其模拟效果有很大提高,BIAS与RMSE分别降低为-6.33和18.08 W·m-2;云天时Jacobs模型最准确,BIAS和RMSE只有0.38和29.29 W·m-2.对模型中大气发射率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大气发射率对水汽压的变化最敏感,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应用优选模型(晴天和云天)得到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云量发生突变的节点上模拟效果不太理想.

     
    基于MaxEnt模型和GIS的青藏高原紫花针茅分布格局模拟
    胡忠俊1,2,3,张镱锂1,2**,于海彬1
    2015, 26(2):  505-511. 
    摘要 ( 1821 )   PDF (2435KB) ( 407 )  
    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是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域的建群种紫花针茅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物标本库查询和实地调查了解紫花针茅在青藏高原的分布情况,利用MaxEnt模型模拟紫花针茅在青藏高原历史、当前及未来的分布趋势,分析紫花针茅各历史时期的分布格局,探讨了物种分布变化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 青藏高寒草地的针茅属物种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代表性植物紫花针茅的主要分布区域为青藏高原腹地及沿喜马拉雅地区;紫花针茅的分布强烈地受最暖季降水量、最湿季降水量和年均降水量的控制.依据紫花针茅在末次冰期的分布格局以及青藏高原的地理地质特点,研究认为: 冰期来临时,羌塘以南藏北核心区和喜马拉雅西部阿里地区是紫花针茅潜在分布的核心区,此处提供了比其他地区更适合紫花针茅生存的栖息地,这些区域成为紫花针茅的避难所,当前的紫花针茅都是从这些避难所迁移并扩展开来.生物避难所的存在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高寒植被起源和分化的相关问题.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1961—2012年阿勒泰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吴燕锋1,巴特尔·巴克1**,李维1,魏小琴1,加依娜古丽·窝扎提汗1,Rasulov H2
    2015, 26(2):  512-520. 
    摘要 ( 1257 )   PDF (2713KB) ( 336 )  
    基于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并结合ArcGIS软件,探究了阿勒泰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能较好地反映阿勒泰地区干旱状况.研究期间,阿勒泰地区虽然年和四季的干旱频次和不同等级干旱覆盖范围都呈减少趋势,但是旱情仍较为严重,年和季节的干旱发生频繁,且多年存在重旱和特旱发生在整个阿勒泰地区;秋季和冬季的干旱频次分别在1997和1983年发生减少突变,夏季的干旱频次首先在1962年发生增加突变,随后在1991年发生减少突变,年均和春季的干旱频次无突变发生;年和四季的干旱频次都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干旱频次和不同干旱等级在空间上的分布表明,东部清河县旱情较为严重,中部阿勒泰市、富蕴县、布尔津县、福海县旱情次之,西部地区的哈巴河和吉木乃县的旱情较轻.
     
    河南省旬日照时数的标度不变性分析
    王纪军1**,潘攀1,胡彩虹2,李凤秀1
    2015, 26(2):  521-526. 
    摘要 ( 1084 )   PDF (1176KB) ( 279 )  
    利用河南省10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2年逐旬日照时数资料,分析河南省旬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探讨了河南省旬日照时数的标度不变性.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河南省逐旬日照时数及其站间均方差的平均值分别为57.90和9.18h,其概率分布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河南省逐旬日照时数累积离差具有显著上升趋势,而逐旬日照时数站间均方差的累积离差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在阶段内均具有显著的线性变化趋势.河南省逐站旬日照时数的标度指数均在0.5以上,表明时间序列具有持久性.河南省旬日照时数标度指数空间变异性较小,具有正态分布的特征.
     
    神府煤田非硬化道路不同侵蚀期输沙特征
    郭明明1,王文龙1,2**,李建明1,黄鹏飞3,朱宝才1,4,王贞5,罗婷6
    2015, 26(2):  527-534. 
    摘要 ( 1064 )   PDF (695KB) ( 200 )  
    神府煤田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非硬化道路具有复杂的下垫面条件,道路表面由于长期碾压而形成一定厚度的浮土颗粒,结构松散,抗冲蚀性差,浮土层下碾压路面土壤容重高,抗蚀性高,因此,降雨条件下路面侵蚀亦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本文采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坡度3°、6°、9°、12°非硬化道路不同侵蚀期的输沙过程及输沙速率与侵蚀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浮土层土壤在面蚀期出现了第一个输沙峰值,坡度为3°时只存在面蚀过程,输沙速率平均变异系数为0.07;6°~12°坡度下各次降雨均在产流后15 min左右开始细沟发育,雨强大于1.5 mm·min-1时,面蚀期输沙过程线波动性较明显,但不同坡度间(6°、9°、12°)变异度差异不大(0.20、0.19、0.16),雨强对输沙速率的影响强于坡度.细沟侵蚀期输沙过程线有波动,但波动性明显小于面蚀期,6°、9°、12°坡下平均输沙变异系数分别为0.05、0.09和0.10,细沟发育多,且沟宽而浅.面蚀期和沟蚀期的输沙速率均与雨强和坡度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稳定输沙速率与径流率和含沙量呈显著线性关系.
     
    那曲地区融水侵蚀引起沉积的影响因素
    冯君园1,2,蔡强国1,李朝霞2,孙莉英2**
    2015, 26(2):  535-540. 
    摘要 ( 1092 )   PDF (1007KB) ( 193 )  
    冰川、积雪融水形成的融水侵蚀是高海拔寒区土壤侵蚀的重要形式.本文对那曲地区融水侵蚀引起沉积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以沉积扇面积比例作为指标反映融水侵蚀引起沉积的强弱.基于GIS空间叠加分析确定最小图斑,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融水侵蚀引起沉积的影响因素回归方程,确定融水侵蚀引起沉积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那曲地区境内分布大量扇形地;不同地区分布差异明显,那曲地区扇形地集中在中部缓坡地区;扇形地多分布在山谷出口处,多数规模较大,且面积、厚度变化很大.风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可蚀性K值、气温年较差和陡坡面积比是研究区融水侵蚀引起沉积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融水侵蚀引起的沉积与风速和NDVI呈正相关关系,与K值、气温年较差和陡坡面积比呈负相关关系.
     
    新兴海岛型城市建设引发的生态变化的遥感分析——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
    温小乐1**,林征峰2,唐菲1
    2015, 26(2):  541-547. 
    摘要 ( 1042 )   PDF (1823KB) ( 261 )  
    福建省平潭岛于2010年被正式确立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由此引发了新兴海岛型城市的建设高潮.本研究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基于2007年Landsat-5影像和2013年Landsat-8影像,分析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初期的生态状况及其时空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作为生态脆弱的海岛,平潭岛的生态状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在综合实验区建设初期(2007—2013年)有进一步下降的态势,RSEI值从2007年的0.511下降至2013年的0.450,降幅达14%;占全岛面积约36.5%区域的生态状况趋于退化,且主要发生在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综合实验区建设带来的大面积成片开发,使得岛内原本不多的植被遭到进一步破坏.平潭岛在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应及时制定并落实科学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以遏制其生态质量下滑的趋势.
     
    烟蚜在烤烟田分布动态的地统计学分析
    夏鹏亮1,2,刘映红2,樊俊1,谭军1**
    2015, 26(2):  548-554. 
    摘要 ( 1291 )   PDF (2192KB) ( 279 )  
    烟蚜属半翅目蚜科,是烟田的重要迁飞性害虫,成蚜和若蚜聚集于烟叶幼嫩部位,吸食植物汁液,滋生霉污病并传播烟草病毒病害,造成产量和质量损失.本文在湖北恩施地区选择烤烟田对烟叶从移栽至中部烟叶开始采收阶段的田间有翅烟蚜和无翅烟蚜的空间分布和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并通过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半变异函数特性,模拟其田间迁移模式.结果表明: 恩施烟区有翅烟蚜种群动态为双峰曲线,烟叶移栽后第3周和烟叶打顶后第2周为发生高峰,呈现随机、聚集、随机、聚集、随机5步过程;无翅烟蚜种群动态为单峰曲线,烟叶打顶前为发生高峰,呈现随机、聚集、随机3步过程;人为因素和寄主特性对其种群密度影响较大;空间分布模拟插值图可以清晰反映出田间烟蚜的发生动态,结合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有翅蚜迁入高峰期,烟蚜种群数量小并高度集中,构成了田间烟蚜的虫口基数,是烟蚜防治的关键时期.
     
    小兴安岭森林恢复期典型人工林与原始林昆虫群落结构动态
    刘哲强1,马玲1**,焦玥1,张静2,曹传旺1,顾伟1,满子源1,张曼胤3
    2015, 26(2):  555-562. 
    摘要 ( 1028 )   PDF (558KB) ( 365 )  
    为了研究小兴安岭地区处于森林恢复期的典型人工林与原始林昆虫群落的结构,对位于凉水自然保护区的4种典型林型的昆虫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11712号,隶属于10目81科293种,其中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为优势类群.对不同林型昆虫群落稳定性分析得知,落叶松人工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昆虫群落结构相对于其他林型更为稳定.主分量分析表明,各林型中捕食性昆虫和中性昆虫对昆虫群落稳定性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增加捕食性昆虫种类和数量能增强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昆虫群落的极点排序表明,红松人工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环境差异相对较小.
     
     
    外源氮输入改变三江平原泥炭沼泽有壳变形虫群落结构
    宋理洪1,2,闫修民1,2,王可洪1,2,朱晓艳1,2,王雪峰1,吴东辉1**
    2015, 26(2):  563-569. 
    摘要 ( 1392 )   PDF (594KB) ( 324 )  
    本文通过野外原位控制试验探讨三江平原外源氮素输入对泥炭沼泽有壳变形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从总体看,低氮浓度(6 g N·m-2)输入增加了有壳变形虫的生物量,而高浓度(>12 g N·m-2)的外源氮输入则降低其生物量;在属级水平上,外源氮输入提高了法帽虫属的生物量,降低了鳞壳虫属的生物量;而匣壳虫属的生物量只在低氮输入下显著增加.在物种水平上,氮输入降低了长圆鳞壳虫的生物量,而网匣壳虫和顶足法帽虫的生物量只在低氮浓度下显著增加.表明泥炭沼泽有壳变形虫对外源氮增加的响应具有物种间特异性,有壳变形虫是一类有效的湿地环境指示生物.
     
    不同植物群丛下铜尾矿复垦地土壤线虫的分布特征
    朱永恒1,2**,李克中1,张衡1,韩斐1,周举花1,高婷婷1
    2015, 26(2):  570-578. 
    摘要 ( 1097 )   PDF (665KB) ( 209 )  
    对铜陵市凤凰山铜尾矿复垦地禾本科(矛叶荩草AL、白茅IC)和豆科(野豌豆GS)等3类典型植物群丛及外围对照禾本科(毛马唐)植物群丛下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共分离得到1277 条土壤线虫,隶属于51属,平均密度590条·100 g-1干土.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土壤食物网结构指数等分析铜尾矿复垦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铜尾矿复垦地3类植物群丛下土壤线虫群落的类群总数和Shannon〖KG-*4〗多样性指数明显小于毛马唐对照组.对比铜尾矿复垦地和邻近自然栖息地不同植物群丛下的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发现野豌豆群丛下土壤食物网结构较成熟,土壤有机质分解以细菌分解通道为主;生态系统较不稳定,低度干扰;表明该豆科植物群丛下的土壤食物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从而提高铜尾矿复垦地的生态稳定性.白茅与矛叶荩草群丛下土壤食物网处于结构化状态,土壤有机质分解以真菌分解通道为主;生态系统较稳定,无干扰;表明禾本科植物群丛下的土壤食物网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状态.
     
    上海奉贤区农田鼠类种群数量变动以及气候和耕作因素的影响
    费蕾1,汪祖国2,姚瑶3,徐相明1,顾品强1**
    2015, 26(2):  579-587. 
    摘要 ( 1038 )   PDF (683KB) ( 198 )  
    分析了上海奉贤区1988—2013年鼠类种群数量变动及年际变化,探讨了鼠类种群动态与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1988—2013年平均鼠密度为1.3%,优势种是黑线姬鼠,年代间变动不大,平均构成比为97.5%.鼠密度高峰期出现在2—5月,3月最高,年平均鼠密度及峰值随年代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鼠类成1体与年序呈显著正相关,成2体和老年体与年序呈显著负相关,鼠龄随年代发展有缩短的变化趋势;气温因子除1月平均气温与鼠密度呈弱的正相关外,大多为负相关,2月出现极端暖事件对鼠密度有滞后正效应;降水因子与鼠密度相关性不显著;相对湿度因子与鼠密度大多呈正相关;以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为主的种植结构调整与鼠密度及其逐年下降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灭鼠率不断提高与鼠密度的下降也存在相关性.

     
    亲体量和环境对东海小黄鱼补充成功率的影响
    刘尊雷1,2,袁兴伟1,2,杨林林1,2,严利平1,2,张辉1,2,程家骅1,2**
    2015, 26(2):  588-600. 
    摘要 ( 1485 )   PDF (1277KB) ( 261 )  
    补充成功率通常可用多个假说机制进行解释,模型选择方法通过选择最优模型而支持某种特定假说.然而,由于忽略模型不确定性,将单一模型结果应用到衰退种类的资源管理或许并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案.本研究利用1992—2012年东海区海洋渔业统计、渔业资源监测和渔业资源同步调查获得的小黄鱼亲体量丰度、补充量丰度资料,以及同年东海北部5—8月海表温度(SST)、经向风应力(MWS)、纬向风应力(ZWS)、海平面气压(SSP)和长江径流量(RCR)等水文环境数据,采用AIC、最大校正R2和变量显著性3种独立的模型选择方法对竞争模型进行优化,根据模型选择结果探寻影响小黄鱼补充成功率的显著因素.同时,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在模型不确定性假设背景下对多种变量进行了概率集成.选取平均绝对误差、均方预测误差和连续排序概率评分3种概率检验方法评估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和标准模型选择方法的预报系统的整体性能.结果表明: 3种模型选择方法获得的模型形式并不一致,AIC选择的预测变量有亲体量和经向风应力,变量显著性方法为亲体量,最大校正R2为亲体量、经向风应力和长江径流量.亲体量与补充成功率为显著负线性关系(P<0.01),表明种群可能通过自相蚕食、饵料竞争等过度补偿效应控制补充成功率;经向风应力强度和长江径流分别对补充成功率有近似显著的正效应(P=0.06)和负效应影响(P=0.07).在平均绝对误差和连续排序概率评分分析指标中,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均最小,变量显著性方法最大,最大校正R2模型在均方预测误差中估计精度最高.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亲体补充量集成预报不仅可以提供精度较高的预报均值,而且可以通过概率分布定量评价模型预报的不确定性.
    基于Argo数据的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时空分布
    杨胜龙1,2,靳少非3,化成君1,戴阳1**
    2015, 26(2):  601-608. 
    摘要 ( 1023 )   PDF (4697KB) ( 210 )  
    为了解热带大西洋延绳钓大眼金枪鱼适宜渔获水温的等温线时空分布,分析大眼金枪鱼适宜的垂直和水平空间分布范围,采用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运用Kriging方法重构热带大西洋9、12、13和15 ℃月平均等温线场,网格化计算了12、13 ℃等温线深度值和温跃层下界深度差,并结合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养护委员会(ICCAT)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绘制了12、13 ℃等温线深度与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CPUE时空分布和高渔获率的水温等值线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 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延绳钓高渔获率的水层垂直分布在温跃层下界以下区域,在表层以下150~450 m深度.在水平空间上,12 ℃等温线高值CPUE出现的深度值大多小于300 m,集中分布在190~260 m,深度值超过400 m几乎没有CPUE值.大眼金枪鱼水平空间分布受12 ℃等温线影响.13 ℃等温线高值CPUE出现的深度值大多小于250 m,集中分布在150~230 m,深度值超过300 m几乎没有渔获.采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适宜次表层环境因子分布:12 ℃等温线190~260 m;13 ℃等温线160~240 m;12 ℃深度差 -10~100 m;13 ℃深度差 -40~60 m.文章初步得出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适宜的水平、垂直深度值分布区间,结果可以辅助寻找中心渔场位置,同时指导投钩深度,为大西洋大眼金枪鱼实际生产作业和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乳山湾潮间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纪莹璐1,赵宁1,王振钟2,季相星3,杨传平1,于子山1**
    2015, 26(2):  609-615. 
    摘要 ( 1068 )   PDF (686KB) ( 222 )  
    于2011年5月对乳山湾潮间带8条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16种,其中多毛类58种、软体动物15种、甲壳类27种、棘皮动物3种,其他动物13种.调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872.6 ind·m-2,平均生物量为9.37 g·m-2,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计算优势种为中蚓虫、沈氏厚蟹、纽虫和刺沙蚕等.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2.119、2.384和0.608,为轻度污染海域.以30%的相似性尺度,可将所调查潮间带8个断面划分为3个群落.与同纬度海湾潮间带相比,乳山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具有种数多、个体小、丰度高的特点,仅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方面不足以证实该海域贝类养殖对环境产生扰动并对底栖动物群落造成影响,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来综合判断.
     
    夏秋季南黄海冷水团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与分布
    许嫚,刘晓收**,刘清河,黄德铭,原子皓,张志南
    2015, 26(2):  616-624. 
    摘要 ( 1139 )   PDF (795KB) ( 245 )  
    为研究黄海冷水团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分别于2013年6和11月,搭载“东方红2号”科学考察船对南黄海冷水团海域8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2个航次的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900.8和758.4  ind·10 c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886.9和615.7 μg·10 cm-2.方差分析表明,两个季节8个站位间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两个航次共鉴定出17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的类群,在两个航次中分别占总丰度的88.5%和94.0%.其他数量上较重要的类群还有底栖桡足类、多毛类、动吻类和介形类等.两个航次中分别有92.5%和95.4%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在0~5 cm的表层沉积物内,线虫和桡足类分布在0~2 cm的比例分别为59.1%和78.2%.对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线虫和桡足类丰度与其沉积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与底层水温度和粉砂-粘土含量呈负相关,主要类群线虫的丰度也显示出同样的结果,另一主要类群桡足类的丰度与底层水温度、粉砂-粘土含量呈负相关,与中值粒径呈正相关.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类群组成与环境因子的BIOENV相关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底层水温度、底层水盐度、沉积物含水量、沉积物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含量的综合影响.

     
    综合评述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水环境中的分布、传播扩散与去除研究进展
    文汉卿,史俊**,寻昊,邓慧萍
    2015, 26(2):  625-635. 
    摘要 ( 1541 )   PDF (1066KB) ( 499 )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而造成的抗性基因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危害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抗生素抗性基因这一“新型污染物”,综述了抗性基因在水体环境中的来源与污染情况;分析了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途径与生态风险.此外,还重点讨论了污泥消化、人工湿地、消毒以及深度处理等不同水处理工艺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指出不同去除技术的改进方向.并针对目前的污染状况,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基于景观尺度的城市冷岛效应研究综述
    余兆武1,2,郭青海1,孙然好3**
    2015, 26(2):  636-642. 
    摘要 ( 2486 )   PDF (807KB) ( 473 )  
    城市冷岛效应相对于热岛效应而提出,强调景观规划对于优化城市热环境的功能和途径.本文从景观斑块面积、指数、阈值以及景观格局及其相关性等方面分析了水域、绿地与公园冷岛效应研究进展.分析发现: 基于景观尺度的城市冷岛效应在面积与形状指数二者谁具有更为显著的冷岛效应方面存在较大争议,对阈值的辨识还不够深入,并且过多关注景观组成而缺乏关于不同景观配置对冷岛效应的影响研究.水域景观的冷岛效应应该多关注形状、宽度以及位置等的影响,而绿地景观的冷岛效应多关注绿地类型、面积、配置和管理方式等,城市公园的冷岛效应还会受到海拔、人类活动等影响.基于此提出几点建议:以阈值研究为主导,对争议问题进一步探求其形成的原因;强化对时间序列的研究;辨识不同景观格局和景观配置对“冷岛”效应的影响;注重尺度和粒度对冷岛效应的影响研究;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