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8-11-25
    研究论文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形成机理与生态减灾和流域管理对策
    王克林, 章春华, 易爱军
    1998, 9(6):  561-568. 
    摘要 ( 1634 )   PDF (925KB) ( 651 )  
    洞庭湖是承纳湘、资、沅、澧四水和吞吐长江的洪道型调蓄湖泊。由于湖区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没有协调好人地、人湖关系,中上游干支流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泥沙淤积与过度围湖垦殖、高水位地段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不合理等人为因素导致湖区调蓄能力下降,洪水位抬升且历时持久;垸高田低,外洪内涝交织,灾害频率上升,灾情增大。为抗御洪水,堤防越筑越高,出现了“水涨堤高水再涨堤再高”的恶性循环现象,造成抬高洪水位、延长洪水过程、降低垸田内排涝能力等副作用。根据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原理,提出6条生态减灾和流域管理对策:1)将生态减灾列为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2)将非蓄洪性质的围垦,调整为蓄洪性质的围垦,迁出聚落,正常年份继续耕种,较大洪水年份则用来蓄洪;适度退田还湖,弃耕从渔,将封闭式围垦种植,改造成为半封闭型的筑垸养殖与留湖调蓄。3)环境移民城镇安置,农业与工商业就业并举,缓解人口对土地、湖泊的压力。4)调整湖区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进行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避洪、耐渍型生态设计,建立适应浅水水体、湖洲和低湖渍害田的复合高效生态工程模式。5)调整丘岗地利用结构与重建山区植被是减灾的治本措施。量大、面广的水土流失发生在丘陵坡地.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是建立上中游丘陵生态经济型土地利用格局.6)选育与推广耐涝渍品种.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
    刘玉萃, 吴明作, 郭宗民, 蒋有绪, 刘世荣, 王正用, 刘保东, 朱学凌
    1998, 9(6):  569-574. 
    摘要 ( 1760 )   PDF (915KB) ( 787 )  
    对河南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45年生天然次生栓皮栎林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的研究表明,栓皮栎林生物量为167.6417t·hm-2, 其中乔木层为158.8382t·hm-2, 占总量的94.75%;该林净生产力为8.4880t·hm-2·a-1, 其中乔木层为7.9254t·hm-2·a-1, 生物量平均相对生长速率为0.041.灌木层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分别为0.0694和0.0456t·hm-2·a-1;而草本层的分别为0.1041和0.0908t·hm-2·a-1.凋落物现存量为8.63t·hm-2, 凋落物量为5.0395t·hm-2·a-1, 分别占总量的5.15%及59.37%.净生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叶量成正比关系,而与叶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热带森林乔木种群分布格局及其研究方法的比较
    王峥峰, 安树青, 朱学雷, David G. Campell, 杨小波
    1998, 9(6):  575-580. 
    摘要 ( 2101 )   PDF (897KB) ( 550 )  
    应用样地个体数为基础的方差/均值比率、Morisita分散指标,以及以个体距离为基础的最近邻体法、复合个体距离分析法对海南岛吊罗山山地雨林8个主要种群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8个种群为聚集或随机分布,4种测定方法中以复合个体距离分析法较好。
    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陈立新, 陈祥伟, 段文标
    1998, 9(6):  581-586. 
    摘要 ( 1614 )   PDF (192KB) ( 748 )  
    以东北东部山区帽儿山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从林地凋落量、林地凋落物归还量、凋落物层现存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等方面,研究了经抚育间伐后不同年龄阶段同一落叶松林分土壤肥力的变化以及间伐与未间伐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凋落量和以凋落物形式归还于林地的营养元素呈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总趋势。经抚育间伐后,由于阔叶树种的引入使凋落物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凋落物层的分解率逐步提高,加速了凋落物中营养物质的释放和归还,减缓了凋落物积累与分解的矛盾,提高了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15年间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2O5平均值分别增长了352.00%、225.53%和34.96%.间伐后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复合农林业
    彭少麟
    1998, 9(6):  587-591. 
    摘要 ( 1390 )   PDF (229KB) ( 459 )  
    我国热带亚热带是人口和环境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原有自然生态系统遭到很大的破坏,退化生态系统大面积增加,这是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的恢复生态学定点研究表明,通过综合整治,使退化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与重建,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丘陵山区进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实践中所构建的“林果草(牧)鱼”复合生态系统,是高产、高质、高效的复合农林业模式,是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武夷山甜槠群落钙、镁的累积和循环
    李振基, 林益明, 杨志伟, 林鹏, 何建源, 汪家社
    1998, 9(6):  592-596. 
    摘要 ( 1284 )   PDF (242KB) ( 487 )  
    对51年生甜槠群落Ca、Mg含量及其生物循环研究表明,甜槠群落现存量中,Ca、Mg总量分别为1029.96和231.34kg·hm-2;其中地上部分分别为801.40和159.68kg·hm-2, 地下部分分别为228.56和71.66kg·hm-2.该群落Ca、Mg生物循环中,年吸收量分别为63.17和18.68kg·hm-2, 年存留量分别为31.77和11.41kg·hm-2, 年归还量分别为31.40和7.27kg·hm-2;Ca、Mg的富集率分别为1.66和2.14.
    森林流域土壤饱和渗透系数与有效孔隙度模型的研究
    李金中, 裴铁璠, 李晓宴, 牛丽华
    1998, 9(6):  597-602. 
    摘要 ( 1864 )   PDF (804KB) ( 718 )  
    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未受扰动的两种典型原始森林土壤为对象,通过野外选取原状土样,在实验室内测定其饱和渗透系数和有效孔隙度,利用回归分析法分别建立了森林土壤内饱和渗透系数和有效孔隙度随深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即Ks(z)=K0-f1lna1z和ω(z)=ω0-f2lna2z.将所得出的对数模型与Beven所提出的指数模型进行比较表明,在森林流域内对数模型不仅适用范围比指数模型广,而且精度明显高于指数模型,它更接近于野外实际情况。
    辽西半干旱地区农田水分循环特征的研究 Ⅰ. 农田供水状况研究
    王仕新, 崔剑波, 庄季屏
    1998, 9(6):  603-607. 
    摘要 ( 1686 )   PDF (446KB) ( 410 )  
    探讨辽西半干旱地区的农田供水状况。分析表明该区大田作物的耗水来源主要为生长期内大气降水和土壤储水,由于大气降水不足,特别是生长前期的严重缺水是该地区作物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还经常出现伏旱和“秋吊”, 大气降水占作物耗水量的75.6%以上,而土壤供水量最高达作物耗水量的24.4%, 作物耗水量与生长期内大气降水呈直线关系。
    小麦品种间感染纹枯病的差异及普遍率与严重度的关系
    檀根甲, 丁克坚, 张成林, 沈常青, 陈莉, 赵红, 靳曼华
    1998, 9(6):  608-612. 
    摘要 ( 1722 )   PDF (229KB) ( 447 )  
    通过人工接菌方法比较了6个小麦主栽品种间感染纹枯病的差异,结果表明,高感类型有阜阳861、温麦4号和皖麦19, 中感类型有扬麦158、豫麦18和豫麦21.各品种苗期病株率反映不出品种感病程度的差异,以灌浆后期的病情指数为标准比较品种间抗感染程度较为适宜。认为寄主生育阶段影响小麦纹枯病的I-S关系。回归分析表明,按内茎和外茎发病程度分级可减少田间调查误差,且省时省工。
    天敌对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种群数量影响程度的分析
    邹运鼎, 毕守东, 孟庆雷, 耿继光, 陈高潮, 王公明, 李甲林
    1998, 9(6):  613-616. 
    摘要 ( 1690 )   PDF (188KB) ( 569 )  
    通过对1993~1996年两种麦蚜种群数量及其天敌数量的系统调查,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各种天敌对两种麦蚜种群数量的影响程度,得出对麦长管蚜种群数量影响最大的是龟纹瓢虫、蚜茧蜂和食蚜蝇;对麦二叉蚜种群数量影响最大的是草间小黑蛛,其次是龟纹瓢虫。
    微生态系统中地衣芽孢杆菌消长的研究
    胡尚勤, 袁原, 张远琼
    1998, 9(6):  617-620. 
    摘要 ( 1536 )   PDF (193KB) ( 459 )  
    采用不同接种培养方法,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在微生态系统的消长状况。结果表明,在健康人体内该菌能迅速增殖,菌数为1.49×108~1.83×108个·g-1, 并能较长时间定植下来,30d后菌数为1.27×107~1.51×107个·g-1.在病人体内增殖相对较慢些,菌数为1.40×108~1.67×108个·g-1, 30d后菌数为1.15×107~1.31×107个·g-1.在人工模拟微生态系统中,当pH为5.0~9.0, 营养物为食物匀浆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其菌数为3.05×108、3.42×108个·ml-1.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剧烈扰动土地生态重建研究
    白中科, 王文英, 李晋川, 卢崇恩
    1998, 9(6):  621-626. 
    摘要 ( 1681 )   PDF (266KB) ( 568 )  
    采用调查、类比、室内模拟和野外试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1991~1995年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土地扰动特征和生态重建适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有地层被100~150m的岩土混乱排弃层所代替,形成了典型的人工松散堆积地貌---排土场;原有地面形态被平盘与边坡相间的梯状地形所代替,5~10年间非均匀沉降剧烈,边坡不稳;原有地表土壤被黄土类母质和石砾状物质所代替,土体容重>1.6g·cm-3, 根系穿透阻力30~60kg·cm-3, 有机质含量<4.0g·kg-1;原有植被破坏后不易恢复,土壤侵蚀模数>15000t·km-2·a-1, 比原地貌大33%.生态重建适用技术体系包括5项工程复垦技术和3项生物复垦技术。
    久效磷对扁藻的损伤作用 Ⅰ扁藻细胞的活性氧伤害作用
    唐学玺, 颜挺进, 李永祺
    1998, 9(6):  627-630. 
    摘要 ( 1413 )   PDF (202KB) ( 351 )  
    以扁藻为材料,研究久效磷对扁藻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中久效磷浓度的加大,扁藻细胞内的活性氧含量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与膜的通透性也相应地上升;同时,扁藻细胞内清除活性氧的2种关键性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表明在久效磷的胁迫下,两种酶活性的降低打破了扁藻细胞内活性氧产生与清除间的正常平衡状态,使活性氧过量产生并积累。过量活性氧引起扁藻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加重和膜通透性的增加,从而对扁藻形成伤害。
    久效磷对扁藻的损伤作用 Ⅱ. 叶绿素a降解与活性氧损伤的相关性
    唐学玺, 颜挺进, 李永祺, 黄健
    1998, 9(6):  631-634. 
    摘要 ( 1435 )   PDF (201KB) ( 435 )  
    扁藻细胞在久效磷的毒性胁迫下,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叶绿素a降解加剧,其含量逐渐降低。分析表明,叶绿素a含量的降低与活性氧O2-含量、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的电解质外渗率呈显着负相关;而与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降低呈显着正相关,说明久效磷胁迫下扁藻细胞叶绿素a降解与其活性氧的损伤有明显相关性。
    苔藓植物对鞍山市环境污染生物指示的研究
    曹同, 路勇, 吴玉环, 谢维
    1998, 9(6):  635-639. 
    摘要 ( 1607 )   PDF (582KB) ( 659 )  
    采用野外生态学调查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鞍山市内和市郊所选的5个样点苔藓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各样点大气净度指数值(IAP)和苔藓体内Pb、Zn、Cu、Cd、全S等污染物的含量及其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严重污染区,包括样点鞍钢,苔藓植物少于5种,IAP值<5, 苔藓体内污染物的含量范围是(mg·kg-1):Pb(112~149)、Zn(401~477)、Cu(35.8~38.5)、Cd(2.45~3.53)、S(2200~3100);污染区,包括样点立山公园和二一九公园,苔藓植物种数15~30, IAP值5~25, 污染物在苔藓体内的含量范围是(mg·kg-1):Pb(31.2~44.6)、Zn(120~199)、Cu(9.40~17.6)、Cd(1.02~2.42)、S(1400~2600);相对清洁区,包括样点烈士陵园和千山,苔藓种数多于40种,IAP值>30, 污染物在苔藓体内的含量范围是(mg·kg-1):Pb(15.4~25.6)、Zn(84.3~135)、Cu(5.24~11.5)、Cd(0.64~1.99)、S(800~2100).
    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调控研究
    孙铁珩, 宋玉芳, 许华夏, 王鸿雁
    1998, 9(6):  640-644. 
    摘要 ( 1671 )   PDF (222KB) ( 519 )  
    选用温度、湿度、表面活性剂TW-80和C◇N◇P比4个因素为调控因子,采用正交法进行周期为150天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0天后,土壤中PAHs的降解率可达44.5~74.6%, 60天后,达70.4~93.7%, 降解率的不同与调控条件显着相关。在此期间,降解最佳条件为40℃,湿度25%, C◇N◇P比为120◇10◇1, TW-80分别为200~500mg·kg-1.实验结束时,土壤中PAHs的降解率达91.2~99.8%.降解的最佳条件是40℃,湿度15%.经R值判别表明,不同时期各因子对PAHs降解影响有所不同。温度对PAHs降解影响较大,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PAHs的生物降解有调控作用。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湖泊的富营养化
    卢文喜, 祝廷成
    1998, 9(6):  645-650. 
    摘要 ( 1569 )   PDF (593KB) ( 623 )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透明度作为评价参数,经反复尝试,构建了具有4层结构用于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误差逆传播网络。其输入层有4个神经元,2个隐含层也各有4个神经元,输出层有1个神经元。以太湖富营养化评价标准作为样本模式提供给网络,按照误差逆传播网络的学习规则对网络进行训练,经过37684次学习后,网络达到预先给定的收敛标准。使网络具备了识别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功能。应用该网络对我国17个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操作过程简便易行,评价结果切合实际,展示了这种方法的一系列优点。
    空间异质性定量研究理论与方法
    李哈滨, 王政权, 王庆成
    1998, 9(6):  651-657. 
    摘要 ( 4810 )   PDF (920KB) ( 819 )  
    通过变异函数对空间异质性定量研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空间异质性定量研究应从空间特征和空间比较两方面去考虑。对空间特征,着重讨论怎样应用变异函数将空间异质性分解成各定量组分;确定空间异质性程度;探测空间异质性变化的尺度。对空间比较,怎样对同一变量和不同变量用变异函数比较空间异质性时的统计检验;采用标准化变异函数比较同一地点上的不同变量的空间异质性。最后通过阔叶红松景观中林型和土壤类型的空间异质定量研究实例验证了上述理论与方法。
    陆地碳循环研究中的模型方法
    汪业勖, 赵士洞
    1998, 9(6):  658-664. 
    摘要 ( 1784 )   PDF (1177KB) ( 703 )  
    陆地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碳循环模型已成为研究陆地碳循环的必要方法。其中气候变化、大气CO2浓度上升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组成和分布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反馈关系对陆地碳循环的影响是模型模拟的关键问题。生物地理模型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是碳循环模型的两大类型,建模方法、模型性质、特点和应用范围各异。碳循环模型的发展方向是综合两类模型的特点,建立全球动态碳循环模型。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吴刚, 苏瑞平
    1998, 9(6):  665-668. 
    摘要 ( 1551 )   PDF (190KB) ( 476 )  
    就三峡库区农用土地的分布、开发方式、存在问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分析三峡库区现已开发的农用土地存在着地力衰退、生产力低、自然灾害频繁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角度,提出了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木本粮油型、农林牧复合型、农林牧渔复合型的发展模式的思路和建议。
    红壤退化过程与生态位的研究
    谢正苗, 吕军, 俞劲炎, 黄昌勇
    1998, 9(6):  669-672. 
    摘要 ( 1523 )   PDF (185KB) ( 440 )  
    应用生态位概念研究红壤退化和改良过程中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把红壤的生物学循环作为重点,分析红壤生态位的演化特点,探索红壤生态系统退化和重建的若干规律和描述方法,以求建立有关红壤退化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