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1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2-07-15
    研究论文
    长江上游暗针叶林优势树种峨嵋冷杉的树体分维结构研究
    谢春华, 魏杰, 关文彬, 吴建安, 李春平, 罗辑, 李同阳
    2002, (7):  769-772. 
    摘要 ( 0 )  
    以长江上游亚高山地区冰碛物、坡积物上的原始峨嵋冷杉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形几何理论剖析了树体分枝结构.结果表明,峨嵋冷杉树冠的最大冠幅出现在树冠下部的20%处,其体积可以用圆台与圆锥来模拟,主干与侧枝分枝均长短相间排列,树冠表面积和侧枝分枝结构具有分形分布特征,分形维数分别为2.3232和1.8119,相关系数达0.99.
    应用GPS与GIS技术进行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样地分析
    关文彬, 谢春华, 吴建安, 余新晓, 程根伟, 李同阳
    2002, (7):  773-776. 
    摘要 ( 0 )  
    高海拔地区原始林调查一直难度较大.采用GPS与GIS技术结合,不但便于设置与恢复样地,而且还能够比较精确地展现样地空间特征及其中乔木的空间分布格局.将快速静态定位与局部皮尺检测相结合,除个别点偏差较大外,定位相对比较精确,RMS平均为2.84,平均三维系统误差分别为:△B=1.2m,△L=1.2m,△H=4.3m,均方差分别是±0.6,±1.1,±21.1,能够满足于森林经营与管理的需要.GIS分析表明,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主林冠层的郁闭度不能完全刻画出树冠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该方法充分展示了“2S”技术在小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海拔较高,不便于进行航空、航天测量和常规测量的地区.
    藏东南亚高山冷杉林林隙特征与干扰状况研究
    罗大庆, 郭泉水, 薛会英, 边巴多吉
    2002, (7):  777-780. 
    摘要 ( 0 )  
    从林隙的大小结构、干扰频率、形成方式及林隙内形成木的数量特征等几个方面,对藏东南色季拉山亚高山冷杉林的典型群落类型———藓类冷杉林的林隙干扰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杉林中,扩展林隙(EG)和冠空隙(CG)的面积分别占林分总面积的41.73%和14.71%;平均每年有0.82%的林分面积转化为扩展林隙,0.29%的林分面积转化为冠空隙;每年1hm2面积上约有0.31个林隙形成;林隙的干扰周期为345年.在调查的16个林隙中,共有形成木(GM)78株,平均每个林隙中有4.88株.形成林隙最主要的方式是形成木的折倒,其次为拔根和枯立,主要外力作用是大风.当主林层林木直径达到40~60cm、高度15~20m时,形成林隙的可能性最大;同一林隙常常受到形成木多种死亡方式的影响,且形成时期各不相同.藏东南亚高山冷杉林林隙由不同年代的多次干扰而形成.
    长白山岳桦种群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王晓春, 韩士杰, 邹春静, 周晓峰
    2002, (7):  781-784. 
    摘要 ( 0 )  
    应用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长白山岳桦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相关关系,首先通过样方调查数据计算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拟合半变异函数模型,然后根据拟合的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进行空间数据插值、绘制岳桦材积的克立格图.最后对所得到的不同海拔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图和克立格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拔1650~1700m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球形,其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种群呈衰退趋势;在海拔1750~2000m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直线形,其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型,种群较稳定;在海拔2000~2150m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球形,其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种群呈增长趋势.这说明长白山岳桦整体上有一种向上迁移的趋势,尤其是过渡带中的岳桦表现则更为明显.
    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α多样性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郝占庆, 于德永, 杨晓明, 丁之慧
    2002, (7):  785-789. 
    摘要 ( 0 )  
    通过不同海拔高度的系统取样,研究了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α多样性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林层的乔木种,乔、灌、草各生活型类群,以及所有植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随海拔上升均表现出较明显的线性下降趋势.乔木种从海拔700m时的19种至林线时下降为1种;灌木和草本植物也分别从20种和61种,至山顶时下降为2种和15种.乔木种和草本植物丰富度随海拔变化出现的几个峰值正是各植被带的分界,体现出过渡区物种丰富度较高的特点.
    胡桃楸、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根际土壤有效磷特性的研究
    陈永亮, 韩士杰, 周玉梅, 邹春静, 张军辉
    2002, (7):  790-794. 
    摘要 ( 0 )  
    用剥落分离法采集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纯林及其混交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并分析有效P含量特性.结果表明,落叶松纯林根际土有效P含量较其非根际土高出55.8%,而胡桃楸纯林根际土有效P含量较其纯林仅高出10.1%,表现出落叶松根系对根际P较强的活化能力.树种混交后,借助落叶松根系的作用使混交林中胡桃楸根际土有效P含量较其纯林高出45.2%.通过P的吸附/解吸及无机P分级等方面,对落叶松根际土壤有效P含量较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粤北南方红豆杉的群落类型及物候与繁殖生物学特性
    廖文波, 张志权, 陈志明, 唐长根, 邓世福
    2002, (7):  795-801. 
    摘要 ( 0 )  
    对粤北地区的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植物进行物候学观察,以及植物群落调查,并着重研究其种子萌发和扦插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在粤北地区,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或中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种群个体顶芽展梢在4月中旬开始,5月中旬雄球花现蕾,花期7月底至11月下旬,8月下旬雌球花现蕾,花期10月下旬至次年1月底,果期在次年10月上旬,10月下旬顶芽形成;在自然条件下种子需2~3年才能萌发;在山地条件下对种子进行湿沙藏,再播入沙床中,萌发率达到952%,但周期较长(1年半);在实验条件下对种子采用变温层积(先25℃36周,再转入5℃12周,共48周,即336d),取出培养萌发率最高,达82.2%;扦插繁殖方面,以成熟一年生枝为插穗,用生根粉ABT1浓度在100mg·L-1时处理效果较好,扦插时期在10~11月份最合适,生根率达95%.
    几种灌木、半灌木对沙地土壤肥力影响机制的研究
    苏永中, 赵哈林, 张铜会
    2002, (7):  802-806. 
    摘要 ( 0 )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广泛分布的几种灌木和半灌木的“肥岛”和根际效应.结果表明,在灌丛下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分别比灌丛间地高56%、51%和37%,土壤电导率(EC)提高了56%,但pH值并无明显变化;灌木根际土壤较非根际土壤有机C和全N分别高76%和54%,根际土壤pH降低0.19个单位,EC提高了2~3倍,但土壤全P并无显著变化.灌丛下土壤养分含量和根际中土壤养分含量显著相关,表明灌丛肥岛的形成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导致更多的根际沉积;而根系的活动又促进了肥岛的发育.灌丛对沙地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在于:灌丛对土壤风蚀物质、降尘和凋落物等的截获,形成灌丛“肥岛”;并通过发达的根系以根际沉积的形式向土壤输入大量的有机物质,从而使周围土壤的肥力性状得以改善.
    UV-B辐射增强对水稻多胺代谢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林文雄, 吴杏春, 梁康迳, 郭玉春, 何华勤, 陈芳育, 梁义元
    2002, (7):  807-813. 
    摘要 ( 0 )  
    研究表明,在处理前期(7~14d),增强的UVB辐射能使供试水稻汕优63(Sy63)的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ODC)和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MDC)活性分别平均增加165.74%、104.60%和89.60%,南川(NC)的这3种酶活性分别增加59.91%、41.30%和23.68%,IR65600-85只表现出ADC和ODC活性分别平均提高115.93%、14.45%,SAMDC活性却下降33.01%.在处理后期(21~28d),Sy63的ADC和ODC活性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89.72%、3.71%,NC则分别增加73.95%、27.38%,IR6560085表现为ADC活性增加94.41%,ODC活性却下降13.57%.就SAMDC而言,处理后期(21~28d),三者分别下降40.06%、19.20%和38.21%.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变化趋势恰好相反,从而引起多胺(PA)含量特别是腐胺(Put)含量明显上升.此外,UVB辐射增强能使IAA和GA1/3含量在整个处理期间(7~28d)供试水稻品种(组合)Sy63分别平均下降58.92%和45.48%,NC分别减少43.31%和56.20%,IR6560085则分别降低38.69%和47.33%.所有供试水稻品种(组合)的ZRs含量表现为处理前期(7~14d)有所降低,处理后期(21~28d)则明显提高.
    UV-B辐射对植物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累积效应
    冯虎元, 安黎哲, 谭玲玲, 侯宗东, 王勋陵
    2002, (7):  814-818. 
    摘要 ( 0 )  
    研究了19种植物花粉在不同UVB辐射强度和辐照时间下其萌发率和花粉管伸长的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加显著抑制大多数植物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与对照相比,较高强度的UVB对花粉的抑制作用大于较低强度;几个种的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对UVB增强不敏感,甚至被UVB辐射所促进;辐射时间越长,对花粉抑制作用愈大,说明具有辐射累积效应.由此可知,植物花粉的萌发过程对UVB的敏感性变化在自然条件下将会产生严重的生态学后果.
    打顶对烟草生长、钾素吸收及其分配的影响
    郭丽琢, 张福锁, 李春俭
    2002, (7):  819-822. 
    摘要 ( 0 )  
    与不打顶相比,打顶并未增加烟株最终的干物质及K累积量,但由于消除了顶端对有机物质及K的强烈竞争,使无谓消耗于顶中约1/3的同化物及K运向其它器官,从而使叶片中累积的同化物及K由不打顶时的1/3左右提高到1/2左右,有利于同化产物及K在叶内的累积;此外打顶还提高了根对同化产物的竞争能力,因而根系发达、烟叶产量及其含K量显著增加.打顶后用NAA处理茎断口并不能提高烟叶产量,但烟株及烟叶内K的最终累积量增加,因此与仅打顶相比可明显提高生育后期叶片K含量.
    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摆万奇, 张镱锂, 谢高地, 沈振西
    2002, (7):  823-826. 
    摘要 ( 0 )  
    对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退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过度放牧是导致玛多县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玛多县温度和降水较历史平均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温度增加表现为明显的暖冬现象,降水增加集中在春夏两季.水热条件的变化是向着有利于草地恢复的方向发展的.由于玛多县是一个纯牧业县,扩大畜群数量是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加上人口增长压力和当地藏族居民的传统价值观,驱使牲畜数量不断扩大,并在70年代末达到最大值.此后长期维持过牧状态,造成草地持续退化.过牧在导致草地退化的同时,也为鼠类的侵入创造了条件,从而加剧了退化过程.
    干旱气候对白羊草群落地下部生长影响的初步观察
    张娜, 梁一民
    2002, (7):  827-832. 
    摘要 ( 0 )  
    对大旱之年白羊草(Bothrichloa ischaemum)群落地下部的生长状况与1991平水年该群落地下部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以反映干旱气候对白羊草群落地下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极旱年地下生物量的峰值达到1249g·m-2,比平水年峰值586g·m-2高1倍多.在极旱年或旱季根系主要集中分布的层次下移,而在平水年或雨季则上移.极旱年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为52.64%,显著高于平水年时的周转值1836%.极旱年群落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在生长中后期互为消长关系,而平水年两者在生长季同时增加,基本呈直线关系.极旱年群落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为11.19,显著高于平水年时的比值2.03.极旱年群落的地下净初级生产量为390.7g·m-2·年-1,比平水年时的生产量107.6g·m-2·年-1高2.63倍.
    胶孢炭疽菌婆婆纳专化型侵染波斯婆婆纳的影响因子的研究
    曾青, 强胜
    2002, (7):  833-836. 
    摘要 ( 0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真菌自身生物学特性、杂草生长状况和环境因素等对胶孢炭疽菌婆婆纳专化型菌株QZ97a侵染波斯婆婆纳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期和衰老期的波斯婆婆纳感病性最强;培养7~14d后的孢子侵染力最强;病害发生的最佳温度范围是15~25℃;在保湿2~3d的条件下,露期中间的光照时间越短,病害发生越严重;保湿也可通过添加玉米粉和黄豆粉等介质来解决;达到理想致病效果的该菌株孢子悬浮液浓度必须在107个·mL-1以上.由此可见,菌株QZ-97a在波斯婆婆纳发生时期的环境条件下可有效控制该杂草.
    GIS支持下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与月均温的相关性
    张洪亮, 倪绍祥, 邓自旺, 谌芸
    2002, (7):  837-840. 
    摘要 ( 0 )  
    为有效地进行草地蝗虫发生的预测预报,必须摸清其生长和繁殖与地理环境特征的关系.在青海湖地区,气温是影响草地蝗虫发生的主要因素.在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选择了环湖地区邻近的16个气象站点,采用综合方法,在小尺度上模拟该区所需月份的月均温,建立了空间分布式气温信息数据库.然后,把野外调查的蝗虫密度空间数据与相对应的月均温空间数据进行叠加,计算并分析月均温与草地蝗虫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月均温对草地蝗虫发生的影响是和该区蝗虫优势种的生命史密切相关的,即5、6月(孵化期)和7月(蝗蝻期)的月均温影响当年草地蝗虫的发生;8、9月(交尾、产卵期)的月均温则影响次年草地蝗虫的发生,为该区草地蝗虫发生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棉田捕食性瓢虫控害功能的分析
    戈峰, 刘向辉, 潘卫东, 丁岩钦
    2002, (7):  841-844. 
    摘要 ( 0 )  
    在系统调查棉田捕食性瓢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基础上,应用生态能学的方法,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播种期、套间作等农业措施对棉田捕食性瓢虫控害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棉田瓢虫对害虫的摄入量为26.45~70kJ·m-2·年-1,分别占整个捕食性天敌摄入量的28.30%~47.88%,是棉田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类;不同类型棉田瓢虫对棉蚜的控害系数为5.07%~12.85%,并随着棉花播种期的推后和间套作呈现出下降趋势,它们在棉田生态系统害虫生态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兰花菌根菌分泌物成分的初步分析
    吴静萍, 钱吉, 郑师章
    2002, (7):  845-848. 
    摘要 ( 0 )  
    通过对福建密花石斛(Dendrobium densiflorum)菌根进行分离、纯化并回接、鉴定得到镰孢菌属(Fusarium sp.)菌1株.对根菌培养液和菌丝抽提物进行分析,发现分泌物中含有B族维生素的B2、B6和Bc(叶酸),菌丝内含有维生素B2、B6,并发现兰花根菌菌丝内含有并向外分泌植物激素———赤霉素.
    策勒绿洲多枝柽柳灌溉前后水分生理指标变化的初步研究
    曾凡江, Andrea Foetzki, 张希明, 李小明, Michael Runge
    2002, (7):  849-853. 
    摘要 ( 0 )  
    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绿洲对引洪灌溉后多枝柽柳清晨叶水势、水势日变化和蒸腾速率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溉后柽柳的清晨水势值(-0.93MPa)比灌溉前的清晨水势值(-1.04MPa)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因此,灌溉对柽柳清晨水势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灌溉后柽柳水势的日变化均值(-2.29MPa)比灌溉前的水势日变化均值(-1.69MPa)有较大降低.灌溉后柽柳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值(0.505mmol·m-2s-1)比灌溉前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值(0.18mmol·m-2s-1)有较大增加.从灌溉前后样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和柽柳的根系分布情况看,这是柽柳利用地下水的结果.柽柳通过深根系和地下水相接,地表灌溉对柽柳水分状况改变的作用不明显.
    土壤-作物污染物迁移分配与食物安全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潘根兴, Andrew C.Chang, Albert L.Page
    2002, (7):  854-858. 
    摘要 ( 0 )  
    人类对潜在有毒污染物的接触及其健康风险是当今环境科学与医学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而污染土壤中有毒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迁移与转化是其中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本文基于对现有资料的分析,提出计算污染毒物的环境控制标准的数学模型—污染生态模型和环境化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未污染条件下的土壤植物间元素分配参数不符合污染土壤环境中的土壤食用作物人类间污染物分配的特点.因此,制定土壤环境控制标准必须考虑实地土壤的环境化学特点.本文建立的模型及其对污染物的土壤环境控制标准的计算结果,期望对于我国加强污染生态研究和食物安全评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污染条件下VAM玉米元素积累和分布与根际重金属形态变化的关系
    黄艺, 陈有鑑, 陶澍
    2002, (7):  859-862. 
    摘要 ( 0 )  
    为了了解重金属Cu、Zn、Pb、Cd在土壤根际植物系统中的行为,揭示VAM植物减弱土壤中过量重金属对植物生理毒害的抗性机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Cu、Zn、Pb、Cd在污灌土壤中生长的VA菌根玉米和无菌根玉米中的积累和分布,并用连续形态分析技术分析了菌根根际中Cu、Zn、Pb、Cd的形态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Cu、Zn、Pb在菌根玉米中的积累量比非菌根中积累量分别减少10%、18%和29%,Cd积累量没有改变.生长7周后,菌根玉米是非菌根玉米生物量的1.5倍.与对照土壤相比,根际中除Cu交换态显著增加外,Zn、Pb、Cd各形态相对改变量显著大于非菌根,且菌根根际土中Cu、Zn、Pb有机结合态增加量显著大于非根际土,说明菌根际金属向稳定状态转移的程度显著大于非菌根际.同时,讨论了根际金属形态对金属有效性的影响,及其与菌根植物金属抗性机理的关系.
    不同农作方式红壤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特征
    袁东海, 王兆骞, 陈欣, 郭新波, 张如良
    2002, (7):  863-866. 
    摘要 ( 0 )  
    采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了6种不同农作方式土壤N素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同顺坡农作方式相比,其它农作方式均有明显控制土壤N素流失的作用,水平草带、水平沟、等高耕种、休闲、等高土埂等农作方式分别减少土壤N素流失量43.46%、46.55%、71.36%、77.05%和87.92%,等高耕种、等高土埂、休闲等农作方式控制土壤N素流失优于水平沟和水平草带农作方式.坡耕地土壤N素的流失途径主要为径流流失,约占土壤N素流失量81.9%~93.4%,径流流失的N素中又以水溶态N素为主,约占径流流失N素的78%~87.6%.坡耕地土壤N素流失主要集中在5~8月份,占全年流失量的85%~100%.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红壤无机态磷转化及酸度的影响
    胡红青, 廖丽霞, 王兴林
    2002, (7):  867-870. 
    摘要 ( 0 )  
    以鄂南、赣北两红壤样品为材料,加入不同有机酸并经室温培养后,测定不同P组分、pH及活性Al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有机酸均使土壤Ca2-P含量增高,增幅大小依次为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乙酸;2种土壤的Ca8-P和Ca10-P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FeP、AlP和OP含量有所下降;除乙酸处理的土壤pH值无显著变化外,其它有机酸的加入使pH下降0.65~1.96;有机酸引起活性Al量增多,除乙酸处理的变化较小外,其它有机酸或混合物的加入使土壤中0.02mol·L-1CaCl2提取Al增加4.7~50.3倍,1mol·L-1KCl提取Al增加4.0~67.3倍.可见,有机酸具有双重作用,既增加P的有效性,又增强土壤酸度和Al毒.
    长江口疏浚弃土悬沙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影响
    王金秋, 徐兆礼, 石椿, 陈亚瞿
    2002, (7):  871-874. 
    摘要 ( 0 )  
    采用克隆培养法(编制生命表)和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长江口疏浚弃土悬沙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影响.实验设0(CK)、1、3、5、7、9mg·mL-16个悬沙梯度和20、12×106cells·mL-1两个饵料密度.结果表明,克隆培养时,悬沙可使该轮虫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下降29.6%~64.1%,最大降幅为130.0%.悬沙对轮虫种群的存活率(lx)有影响,而对种群的繁殖率(mx)无显著影响.群体累积培养时,悬沙对轮虫种群的雌体密度、雄体密度、孤雌生殖卵和休眠卵的密度以及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无显著影响.可见,长江口疏浚工程会对轮虫动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和卵大小的影响
    胡好远, 席贻龙, 耿红
    2002, (7):  875-878. 
    摘要 ( 0 )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食物,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和卵大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率、个体大小和卵大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轮虫种群增长率与食物浓度间呈曲线相关;当食物浓度为8.2453×106cells·mL-1时,种群增长率达最大值0.6085d-1;在所研究的食物浓度范围内,轮虫个体具有随食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轮虫卵体积在中等食物浓度范围(6.0×106~9.0×106cells·mL-1)时较大.
    长江上游暗针叶林优势树种峨嵋冷杉的树体分维结构研究
    谢春华, 魏杰, 关文彬, 吴建安, 李春平, 罗辑, 李同阳
    2002, (7):  769-772. 
    摘要 ( 962 )   PDF (229KB) ( 240 )  
    以长江上游亚高山地区冰碛物、坡积物上的原始峨嵋冷杉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形几何理论剖析了树体分枝结构.结果表明,峨嵋冷杉树冠的最大冠幅出现在树冠下部的20%处,其体积可以用圆台与圆锥来模拟,主干与侧枝分枝均长短相间排列,树冠表面积和侧枝分枝结构具有分形分布特征,分形维数分别为2.3232和1.8119,相关系数达0.99.
    应用GPS与GIS技术进行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样地分析
    关文彬, 谢春华, 吴建安, 余新晓, 程根伟, 李同阳
    2002, (7):  773-776. 
    摘要 ( 907 )   PDF (526KB) ( 295 )  
    高海拔地区原始林调查一直难度较大.采用GPS与GIS技术结合,不但便于设置与恢复样地,而且还能够比较精确地展现样地空间特征及其中乔木的空间分布格局.将快速静态定位与局部皮尺检测相结合,除个别点偏差较大外,定位相对比较精确,RMS平均为2.84,平均三维系统误差分别为:△B=1.2m,△L=1.2m,△H=4.3m,均方差分别是±0.6,±1.1,±21.1,能够满足于森林经营与管理的需要.GIS分析表明,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主林冠层的郁闭度不能完全刻画出树冠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该方法充分展示了“2S”技术在小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海拔较高,不便于进行航空、航天测量和常规测量的地区.
    藏东南亚高山冷杉林林隙特征与干扰状况研究
    罗大庆, 郭泉水, 薛会英, 边巴多吉
    2002, (7):  777-780. 
    摘要 ( 907 )   PDF (217KB) ( 197 )  
    从林隙的大小结构、干扰频率、形成方式及林隙内形成木的数量特征等几个方面,对藏东南色季拉山亚高山冷杉林的典型群落类型———藓类冷杉林的林隙干扰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杉林中,扩展林隙(EG)和冠空隙(CG)的面积分别占林分总面积的41.73%和14.71%;平均每年有0.82%的林分面积转化为扩展林隙,0.29%的林分面积转化为冠空隙;每年1hm2面积上约有0.31个林隙形成;林隙的干扰周期为345年.在调查的16个林隙中,共有形成木(GM)78株,平均每个林隙中有4.88株.形成林隙最主要的方式是形成木的折倒,其次为拔根和枯立,主要外力作用是大风.当主林层林木直径达到40~60cm、高度15~20m时,形成林隙的可能性最大;同一林隙常常受到形成木多种死亡方式的影响,且形成时期各不相同.藏东南亚高山冷杉林林隙由不同年代的多次干扰而形成.
    长白山岳桦种群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王晓春, 韩士杰, 邹春静, 周晓峰
    2002, (7):  781-784. 
    摘要 ( 935 )   PDF (525KB) ( 436 )  
    应用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长白山岳桦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相关关系,首先通过样方调查数据计算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拟合半变异函数模型,然后根据拟合的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进行空间数据插值、绘制岳桦材积的克立格图.最后对所得到的不同海拔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图和克立格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拔1650~1700m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球形,其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种群呈衰退趋势;在海拔1750~2000m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直线形,其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型,种群较稳定;在海拔2000~2150m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球形,其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种群呈增长趋势.这说明长白山岳桦整体上有一种向上迁移的趋势,尤其是过渡带中的岳桦表现则更为明显.
    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α多样性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郝占庆, 于德永, 杨晓明, 丁之慧
    2002, (7):  785-789. 
    摘要 ( 904 )   PDF (734KB) ( 607 )  
    通过不同海拔高度的系统取样,研究了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α多样性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林层的乔木种,乔、灌、草各生活型类群,以及所有植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随海拔上升均表现出较明显的线性下降趋势.乔木种从海拔700m时的19种至林线时下降为1种;灌木和草本植物也分别从20种和61种,至山顶时下降为2种和15种.乔木种和草本植物丰富度随海拔变化出现的几个峰值正是各植被带的分界,体现出过渡区物种丰富度较高的特点.
    胡桃楸、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根际土壤有效磷特性的研究
    陈永亮, 韩士杰, 周玉梅, 邹春静, 张军辉
    2002, (7):  790-794. 
    摘要 ( 935 )   PDF (985KB) ( 296 )  
    用剥落分离法采集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纯林及其混交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并分析有效P含量特性.结果表明,落叶松纯林根际土有效P含量较其非根际土高出55.8%,而胡桃楸纯林根际土有效P含量较其纯林仅高出10.1%,表现出落叶松根系对根际P较强的活化能力.树种混交后,借助落叶松根系的作用使混交林中胡桃楸根际土有效P含量较其纯林高出45.2%.通过P的吸附/解吸及无机P分级等方面,对落叶松根际土壤有效P含量较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粤北南方红豆杉的群落类型及物候与繁殖生物学特性
    廖文波, 张志权, 陈志明, 唐长根, 邓世福
    2002, (7):  795-801. 
    摘要 ( 928 )   PDF (1449KB) ( 400 )  
    对粤北地区的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植物进行物候学观察,以及植物群落调查,并着重研究其种子萌发和扦插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在粤北地区,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或中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种群个体顶芽展梢在4月中旬开始,5月中旬雄球花现蕾,花期7月底至11月下旬,8月下旬雌球花现蕾,花期10月下旬至次年1月底,果期在次年10月上旬,10月下旬顶芽形成;在自然条件下种子需2~3年才能萌发;在山地条件下对种子进行湿沙藏,再播入沙床中,萌发率达到952%,但周期较长(1年半);在实验条件下对种子采用变温层积(先25℃36周,再转入5℃12周,共48周,即336d),取出培养萌发率最高,达82.2%;扦插繁殖方面,以成熟一年生枝为插穗,用生根粉ABT1浓度在100mg·L-1时处理效果较好,扦插时期在10~11月份最合适,生根率达95%.
    几种灌木、半灌木对沙地土壤肥力影响机制的研究
    苏永中, 赵哈林, 张铜会
    2002, (7):  802-806. 
    摘要 ( 906 )   PDF (832KB) ( 437 )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广泛分布的几种灌木和半灌木的“肥岛”和根际效应.结果表明,在灌丛下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分别比灌丛间地高56%、51%和37%,土壤电导率(EC)提高了56%,但pH值并无明显变化;灌木根际土壤较非根际土壤有机C和全N分别高76%和54%,根际土壤pH降低0.19个单位,EC提高了2~3倍,但土壤全P并无显著变化.灌丛下土壤养分含量和根际中土壤养分含量显著相关,表明灌丛肥岛的形成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导致更多的根际沉积;而根系的活动又促进了肥岛的发育.灌丛对沙地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在于:灌丛对土壤风蚀物质、降尘和凋落物等的截获,形成灌丛“肥岛”;并通过发达的根系以根际沉积的形式向土壤输入大量的有机物质,从而使周围土壤的肥力性状得以改善.
    UV-B辐射增强对水稻多胺代谢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林文雄, 吴杏春, 梁康迳, 郭玉春, 何华勤, 陈芳育, 梁义元
    2002, (7):  807-813. 
    摘要 ( 1085 )   PDF (1398KB) ( 346 )  
    研究表明,在处理前期(7~14d),增强的UVB辐射能使供试水稻汕优63(Sy63)的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ODC)和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MDC)活性分别平均增加165.74%、104.60%和89.60%,南川(NC)的这3种酶活性分别增加59.91%、41.30%和23.68%,IR65600-85只表现出ADC和ODC活性分别平均提高115.93%、14.45%,SAMDC活性却下降33.01%.在处理后期(21~28d),Sy63的ADC和ODC活性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89.72%、3.71%,NC则分别增加73.95%、27.38%,IR6560085表现为ADC活性增加94.41%,ODC活性却下降13.57%.就SAMDC而言,处理后期(21~28d),三者分别下降40.06%、19.20%和38.21%.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变化趋势恰好相反,从而引起多胺(PA)含量特别是腐胺(Put)含量明显上升.此外,UVB辐射增强能使IAA和GA1/3含量在整个处理期间(7~28d)供试水稻品种(组合)Sy63分别平均下降58.92%和45.48%,NC分别减少43.31%和56.20%,IR6560085则分别降低38.69%和47.33%.所有供试水稻品种(组合)的ZRs含量表现为处理前期(7~14d)有所降低,处理后期(21~28d)则明显提高.
    UV-B辐射对植物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累积效应
    冯虎元, 安黎哲, 谭玲玲, 侯宗东, 王勋陵
    2002, (7):  814-818. 
    摘要 ( 1148 )   PDF (590KB) ( 339 )  
    研究了19种植物花粉在不同UVB辐射强度和辐照时间下其萌发率和花粉管伸长的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加显著抑制大多数植物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与对照相比,较高强度的UVB对花粉的抑制作用大于较低强度;几个种的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对UVB增强不敏感,甚至被UVB辐射所促进;辐射时间越长,对花粉抑制作用愈大,说明具有辐射累积效应.由此可知,植物花粉的萌发过程对UVB的敏感性变化在自然条件下将会产生严重的生态学后果.
    打顶对烟草生长、钾素吸收及其分配的影响
    郭丽琢, 张福锁, 李春俭
    2002, (7):  819-822. 
    摘要 ( 921 )   PDF (544KB) ( 331 )  
    与不打顶相比,打顶并未增加烟株最终的干物质及K累积量,但由于消除了顶端对有机物质及K的强烈竞争,使无谓消耗于顶中约1/3的同化物及K运向其它器官,从而使叶片中累积的同化物及K由不打顶时的1/3左右提高到1/2左右,有利于同化产物及K在叶内的累积;此外打顶还提高了根对同化产物的竞争能力,因而根系发达、烟叶产量及其含K量显著增加.打顶后用NAA处理茎断口并不能提高烟叶产量,但烟株及烟叶内K的最终累积量增加,因此与仅打顶相比可明显提高生育后期叶片K含量.
    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摆万奇, 张镱锂, 谢高地, 沈振西
    2002, (7):  823-826. 
    摘要 ( 883 )   PDF (477KB) ( 299 )  
    对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退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过度放牧是导致玛多县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玛多县温度和降水较历史平均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温度增加表现为明显的暖冬现象,降水增加集中在春夏两季.水热条件的变化是向着有利于草地恢复的方向发展的.由于玛多县是一个纯牧业县,扩大畜群数量是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加上人口增长压力和当地藏族居民的传统价值观,驱使牲畜数量不断扩大,并在70年代末达到最大值.此后长期维持过牧状态,造成草地持续退化.过牧在导致草地退化的同时,也为鼠类的侵入创造了条件,从而加剧了退化过程.
    干旱气候对白羊草群落地下部生长影响的初步观察
    张娜, 梁一民
    2002, (7):  827-832. 
    摘要 ( 814 )   PDF (473KB) ( 205 )  
    对大旱之年白羊草(Bothrichloa ischaemum)群落地下部的生长状况与1991平水年该群落地下部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以反映干旱气候对白羊草群落地下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极旱年地下生物量的峰值达到1249g·m-2,比平水年峰值586g·m-2高1倍多.在极旱年或旱季根系主要集中分布的层次下移,而在平水年或雨季则上移.极旱年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为52.64%,显著高于平水年时的周转值1836%.极旱年群落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在生长中后期互为消长关系,而平水年两者在生长季同时增加,基本呈直线关系.极旱年群落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为11.19,显著高于平水年时的比值2.03.极旱年群落的地下净初级生产量为390.7g·m-2·年-1,比平水年时的生产量107.6g·m-2·年-1高2.63倍.
    胶孢炭疽菌婆婆纳专化型侵染波斯婆婆纳的影响因子的研究
    曾青, 强胜
    2002, (7):  833-836. 
    摘要 ( 869 )   PDF (440KB) ( 257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真菌自身生物学特性、杂草生长状况和环境因素等对胶孢炭疽菌婆婆纳专化型菌株QZ97a侵染波斯婆婆纳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期和衰老期的波斯婆婆纳感病性最强;培养7~14d后的孢子侵染力最强;病害发生的最佳温度范围是15~25℃;在保湿2~3d的条件下,露期中间的光照时间越短,病害发生越严重;保湿也可通过添加玉米粉和黄豆粉等介质来解决;达到理想致病效果的该菌株孢子悬浮液浓度必须在107个·mL-1以上.由此可见,菌株QZ-97a在波斯婆婆纳发生时期的环境条件下可有效控制该杂草.
    GIS支持下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与月均温的相关性
    张洪亮, 倪绍祥, 邓自旺, 谌芸
    2002, (7):  837-840. 
    摘要 ( 896 )   PDF (490KB) ( 348 )  
    为有效地进行草地蝗虫发生的预测预报,必须摸清其生长和繁殖与地理环境特征的关系.在青海湖地区,气温是影响草地蝗虫发生的主要因素.在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选择了环湖地区邻近的16个气象站点,采用综合方法,在小尺度上模拟该区所需月份的月均温,建立了空间分布式气温信息数据库.然后,把野外调查的蝗虫密度空间数据与相对应的月均温空间数据进行叠加,计算并分析月均温与草地蝗虫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月均温对草地蝗虫发生的影响是和该区蝗虫优势种的生命史密切相关的,即5、6月(孵化期)和7月(蝗蝻期)的月均温影响当年草地蝗虫的发生;8、9月(交尾、产卵期)的月均温则影响次年草地蝗虫的发生,为该区草地蝗虫发生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棉田捕食性瓢虫控害功能的分析
    戈峰, 刘向辉, 潘卫东, 丁岩钦
    2002, (7):  841-844. 
    摘要 ( 859 )   PDF (600KB) ( 326 )  
    在系统调查棉田捕食性瓢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基础上,应用生态能学的方法,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播种期、套间作等农业措施对棉田捕食性瓢虫控害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棉田瓢虫对害虫的摄入量为26.45~70kJ·m-2·年-1,分别占整个捕食性天敌摄入量的28.30%~47.88%,是棉田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类;不同类型棉田瓢虫对棉蚜的控害系数为5.07%~12.85%,并随着棉花播种期的推后和间套作呈现出下降趋势,它们在棉田生态系统害虫生态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兰花菌根菌分泌物成分的初步分析
    吴静萍, 钱吉, 郑师章
    2002, (7):  845-848. 
    摘要 ( 1205 )   PDF (391KB) ( 358 )  
    通过对福建密花石斛(Dendrobium densiflorum)菌根进行分离、纯化并回接、鉴定得到镰孢菌属(Fusarium sp.)菌1株.对根菌培养液和菌丝抽提物进行分析,发现分泌物中含有B族维生素的B2、B6和Bc(叶酸),菌丝内含有维生素B2、B6,并发现兰花根菌菌丝内含有并向外分泌植物激素———赤霉素.
    策勒绿洲多枝柽柳灌溉前后水分生理指标变化的初步研究
    曾凡江, Andrea Foetzki, 张希明, 李小明, Michael Runge
    2002, (7):  849-853. 
    摘要 ( 873 )   PDF (702KB) ( 316 )  
    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绿洲对引洪灌溉后多枝柽柳清晨叶水势、水势日变化和蒸腾速率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溉后柽柳的清晨水势值(-0.93MPa)比灌溉前的清晨水势值(-1.04MPa)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因此,灌溉对柽柳清晨水势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灌溉后柽柳水势的日变化均值(-2.29MPa)比灌溉前的水势日变化均值(-1.69MPa)有较大降低.灌溉后柽柳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值(0.505mmol·m-2s-1)比灌溉前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值(0.18mmol·m-2s-1)有较大增加.从灌溉前后样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和柽柳的根系分布情况看,这是柽柳利用地下水的结果.柽柳通过深根系和地下水相接,地表灌溉对柽柳水分状况改变的作用不明显.
    土壤-作物污染物迁移分配与食物安全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潘根兴, Andrew C.Chang, Albert L.Page
    2002, (7):  854-858. 
    摘要 ( 801 )   PDF (498KB) ( 459 )  
    人类对潜在有毒污染物的接触及其健康风险是当今环境科学与医学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而污染土壤中有毒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迁移与转化是其中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本文基于对现有资料的分析,提出计算污染毒物的环境控制标准的数学模型—污染生态模型和环境化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未污染条件下的土壤植物间元素分配参数不符合污染土壤环境中的土壤食用作物人类间污染物分配的特点.因此,制定土壤环境控制标准必须考虑实地土壤的环境化学特点.本文建立的模型及其对污染物的土壤环境控制标准的计算结果,期望对于我国加强污染生态研究和食物安全评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污染条件下VAM玉米元素积累和分布与根际重金属形态变化的关系
    黄艺, 陈有鑑, 陶澍
    2002, (7):  859-862. 
    摘要 ( 904 )   PDF (528KB) ( 219 )  
    为了了解重金属Cu、Zn、Pb、Cd在土壤根际植物系统中的行为,揭示VAM植物减弱土壤中过量重金属对植物生理毒害的抗性机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Cu、Zn、Pb、Cd在污灌土壤中生长的VA菌根玉米和无菌根玉米中的积累和分布,并用连续形态分析技术分析了菌根根际中Cu、Zn、Pb、Cd的形态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Cu、Zn、Pb在菌根玉米中的积累量比非菌根中积累量分别减少10%、18%和29%,Cd积累量没有改变.生长7周后,菌根玉米是非菌根玉米生物量的1.5倍.与对照土壤相比,根际中除Cu交换态显著增加外,Zn、Pb、Cd各形态相对改变量显著大于非菌根,且菌根根际土中Cu、Zn、Pb有机结合态增加量显著大于非根际土,说明菌根际金属向稳定状态转移的程度显著大于非菌根际.同时,讨论了根际金属形态对金属有效性的影响,及其与菌根植物金属抗性机理的关系.
    不同农作方式红壤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特征
    袁东海, 王兆骞, 陈欣, 郭新波, 张如良
    2002, (7):  863-866. 
    摘要 ( 961 )   PDF (683KB) ( 422 )  
    采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了6种不同农作方式土壤N素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同顺坡农作方式相比,其它农作方式均有明显控制土壤N素流失的作用,水平草带、水平沟、等高耕种、休闲、等高土埂等农作方式分别减少土壤N素流失量43.46%、46.55%、71.36%、77.05%和87.92%,等高耕种、等高土埂、休闲等农作方式控制土壤N素流失优于水平沟和水平草带农作方式.坡耕地土壤N素的流失途径主要为径流流失,约占土壤N素流失量81.9%~93.4%,径流流失的N素中又以水溶态N素为主,约占径流流失N素的78%~87.6%.坡耕地土壤N素流失主要集中在5~8月份,占全年流失量的85%~100%.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红壤无机态磷转化及酸度的影响
    胡红青, 廖丽霞, 王兴林
    2002, (7):  867-870. 
    摘要 ( 951 )   PDF (537KB) ( 325 )  
    以鄂南、赣北两红壤样品为材料,加入不同有机酸并经室温培养后,测定不同P组分、pH及活性Al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有机酸均使土壤Ca2-P含量增高,增幅大小依次为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乙酸;2种土壤的Ca8-P和Ca10-P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FeP、AlP和OP含量有所下降;除乙酸处理的土壤pH值无显著变化外,其它有机酸的加入使pH下降0.65~1.96;有机酸引起活性Al量增多,除乙酸处理的变化较小外,其它有机酸或混合物的加入使土壤中0.02mol·L-1CaCl2提取Al增加4.7~50.3倍,1mol·L-1KCl提取Al增加4.0~67.3倍.可见,有机酸具有双重作用,既增加P的有效性,又增强土壤酸度和Al毒.
    长江口疏浚弃土悬沙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影响
    王金秋, 徐兆礼, 石椿, 陈亚瞿
    2002, (7):  871-874. 
    摘要 ( 811 )   PDF (224KB) ( 256 )  
    采用克隆培养法(编制生命表)和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长江口疏浚弃土悬沙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影响.实验设0(CK)、1、3、5、7、9mg·mL-16个悬沙梯度和20、12×106cells·mL-1两个饵料密度.结果表明,克隆培养时,悬沙可使该轮虫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下降29.6%~64.1%,最大降幅为130.0%.悬沙对轮虫种群的存活率(lx)有影响,而对种群的繁殖率(mx)无显著影响.群体累积培养时,悬沙对轮虫种群的雌体密度、雄体密度、孤雌生殖卵和休眠卵的密度以及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无显著影响.可见,长江口疏浚工程会对轮虫动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和卵大小的影响
    胡好远, 席贻龙, 耿红
    2002, (7):  875-878. 
    摘要 ( 1017 )   PDF (229KB) ( 304 )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食物,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和卵大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率、个体大小和卵大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轮虫种群增长率与食物浓度间呈曲线相关;当食物浓度为8.2453×106cells·mL-1时,种群增长率达最大值0.6085d-1;在所研究的食物浓度范围内,轮虫个体具有随食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轮虫卵体积在中等食物浓度范围(6.0×106~9.0×106cells·mL-1)时较大.
    应用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周启星, 孙顺江
    2002, (7):  879-884. 
    摘要 ( 1222 )   PDF (834KB) ( 764 )  
    国际上应用生态学于25~40年前诞生,是为了适应、服务于缓解西方发达国家当时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需要.随着该学科的发展,应用生态学一直都把应用生态学原理致力于解决自然资源不断退化与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其研究的重点.21世纪的到来,人类步入了应用生态学时代,国际应用生态学主要发展特点表现为:更注重其应用性,强调与工程学的相互交叉,特别注意与基础生态学的衔接性,全方位采用新方法与新技术,微观机理与宏观调控并行发展.中国应用生态学今后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在21世纪初的发展,在注意与国际接轨并从中汲取精华的同时,要特别强调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仍在恶化这一基本国情而开展研究和应用.
    我国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几个重要生态学命题
    于贵瑞, 谢高地, 于振良, 王秋凤
    2002, (7):  885-891. 
    摘要 ( 1109 )   PDF (851KB) ( 249 )  
    生态系统管理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技术、相关政策和管理策略的综合性应用生态学.当前,综合研究全球或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及其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不仅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生态系统管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科学任务.为此,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可持续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价与生态学机制,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健康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学过程,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生态系统网络研究、监测和成果集成,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管理的综合性专题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生态学命题,讨论了这些生态学命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自然资源生态伦理观及其可持续发展
    王庆礼, 邓红兵
    2002, (7):  892-894. 
    摘要 ( 1234 )   PDF (364KB) ( 384 )  
    首先论述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主要特点,并从生态伦理道德的角度对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当代人承担着为子孙后代留有生存和发展充分空间的道义责任和义务,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和维护子孙后代的利益需求是同等重要的.文中还指出把生态伦理观纳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此外,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主要措施也进行了讨论.
    苔藓植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生物指示意义
    吴玉环, 高谦, 程国栋, 于兴华, 曹同
    2002, (7):  895-900. 
    摘要 ( 1367 )   PDF (845KB) ( 433 )  
    苔藓植物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对大气成分浓度和全球气候等各方面的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因此苔藓植物可以作为全球变化、环境污染、养分状况、森林整体性及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的生物指示材料,国内应深入开展苔藓植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及其生物指示作用等研究.
    海洋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刘全永, 胡江春, 薛德林, 马成新, 王书锦
    2002, (7):  901-905. 
    摘要 ( 1539 )   PDF (624KB) ( 1490 )  
    海洋微生物以其分类的多样性和遗传背景的特殊性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本文对海洋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报道的研究结果看,占海洋微生物主导地位的海洋细菌产生的活性物质种类最为丰富;海洋真菌和海洋放线菌虽非海洋微生物中的主要菌群,但其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潜能不可低估.此外,目前研究主要局限于那些在常规条件下易于培养的微生物类群,今后的趋势之一是对于非可培养海洋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探索.我国应充分利用国内海洋微生物资源优势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
    铜矿区超积累Cu植物的研究
    姜理英, 石伟勇, 杨肖娥, 傅承新, 陈伟光
    2002, (7):  906-908. 
    摘要 ( 1136 )   PDF (455KB) ( 405 )  
    农牧交错带土壤及表生植被某些特性变异与荒漠化的相关性——以冀北康保县为例
    盛学斌, 刘云霞, 孙建中
    2002, (7):  909-910. 
    摘要 ( 1171 )   PDF (405KB) ( 229 )  
    鄂西三峡库区防护林林分质量综合评价
    刘学全, 唐万鹏, 汤景明, 张家来
    2002, (7):  911-914. 
    摘要 ( 1113 )   PDF (227KB) ( 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