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1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2-11-15
    研究论文
    间伐对日本黑松海岸林更新的影响
    朱教君, 李凤芹, 松崎健, 榷田豊
    2002, (11):  1361-1367. 
    摘要 ( 0 )  
    为弄清间伐对海岸林内环境因子,进而对海岸林天然更新的影响,在黑松海岸林内进行了4种不同强度的块状间伐试验.林分间伐后,对更新状况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间伐可以改善林内光环境、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加强空气流动、促进枯枝落叶的分解等.40年生的黑松海岸林50%间伐处理后(密度为1500株·hm-2,林冠开阔度>30%)不会对海岸林本身造成风害,也不会对防护功能产生较大影响,但却能为黑松海岸林天然更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试验结果证实了间伐产生的林隙内日本黑松的更新规律,提出间伐可作为同龄黑松海岸林向复层、异龄海岸林演化的主要经营措施.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中球孢白僵菌种群动态研究
    王滨, 樊美珍, 李增智
    2002, (11):  1368-1372. 
    摘要 ( 0 )  
    应用选择性培养基标准平板技术,对接种式施放球孢白僵菌的试验区球孢白僵菌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监测1年的结果表明,各放菌区在放菌初期的带菌量与初始放菌量密切相关,1个月后关系不明显.放菌初期各宿存部位带菌量的大小依次为落叶层>林冠层>土壤层.4个月后,不同放菌频度和放菌量区的带菌量基本一致,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12个放菌方案中,1年2次放菌、每次放菌37.5g·hm-2(1000×108孢子·g-1)为最佳放菌方案.
    神农架地区珍稀植物沿河岸带的分布格局及其保护意义
    江明喜, 邓红兵, 蔡庆华
    2002, (11):  1373-1376. 
    摘要 ( 0 )  
    在神农架香溪河流域从源头到河口的不同海拔高度沿河岸带共设置40个与河流方向平行的100m×10m的样带,进行了植物群落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沿河岸带分布有珍稀植物14种,占神农架地区珍稀植物总数的42.4%.这些珍稀物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800m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珍稀植物种类的物种丰富度在中等海拔高度上最大.珍稀植物的种类可划分为低海拔、中等海拔和高海拔3组.针对珍稀植物的分布特点,明确指出应重视河岸带在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珍稀物种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厦门木麻黄种群交配系统及近交衰退
    陈小勇, 林鹏
    2002, (11):  1377-1380. 
    摘要 ( 0 )  
    木麻黄耐沙生、盐碱,是沿海优良的防护林树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木麻黄林呈现出衰退现象.采用等位酶分析技术研究木麻黄种群的交配系统及近交衰退,木麻黄种群异交率为0.622,表明为混合交配类型,与其亲缘种比较来看,引种降低了木麻黄异交率,增加了近交.采用电泳数据间接估算的近交衰退程度很高.结果表明,引种过程中的建立者效应引起的近交及其后的近交衰退确实在木麻黄林衰退中起了重要作用,根据基因型有选择地引进木麻黄以减轻衰退.
    芦荟属植物叶内蒽醌类物质的分布与其化学防御的关系
    沈宗根, 李景原, 胡正海
    2002, (11):  1381-1384. 
    摘要 ( 0 )  
    芦荟属植物是一类生长在干旱或半干旱沙漠环境中的肉质植物.木立芦荟和海莱芦荟的肉质叶的植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叶内含高浓度的芦荟素、高那特芦荟素、芦荟苦素和芦荟宁等蒽醌类物质.其中,海莱芦荟整叶的蒽醌类物质总含量占其泌出物干重的44.89%.两种芦荟叶内蒽醌类物质的分布有共同的规律,即幼叶的含量高于老叶;叶上部的含量高于中、基部;叶缘则高于叶的中央.但由于木立芦荟和海莱芦荟的个体形态不同,蒽醌类物质的分布在种间还存在各自的特点.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蒽醌类物质在芦荟属植物体内的累积和分布与其化学防御机制有关
    科尔沁沙地4种植物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李雪华, 蒋德明, 阿拉木萨, 范士香, 骆永明
    2002, (11):  1385-1388. 
    摘要 ( 0 )  
    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紫穗槐、差巴嘎蒿和胡枝子4种植物的若干水分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具有低水势、高持水力和束缚水/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抗旱性强;紫穗槐的各项指标与小叶锦鸡儿相反,抗旱性最差;差巴嘎蒿虽然水势较高,但它的持水力高,束缚水/自由水比和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抗旱性也较强,但次于小叶锦鸡儿;胡枝子的水势和持水力较低,束缚水/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一般,它的抗旱性强于紫穗槐,但比差巴嘎蒿差.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沙棘林水土保持和土壤水分生态效益分析
    陈云明, 刘国彬, 侯喜录
    2002, (11):  1389-1393. 
    摘要 ( 0 )  
    沙棘及其混交林减少径流泥沙的作用突出,但结构和混交模式不同所发挥的水保作用大小不同.沙棘林生长季各月消耗利用水分的强度不同.在整个生长季,5月末0~500cm土层平均含水率最低,为5.1%;10月末最高,达8.8%.沙棘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强度受林龄影响,8龄沙棘林年消耗土壤贮水231.2mm,应进行平茬.平茬后第3年末,土壤水分恢复深度达160cm,含水率为10.3%~14.6%.沙棘林具有削减坡位对土壤水分影响的作用.沙棘及其混交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强度相似,林地存在土壤干层现象.
    基于SVAT模型的冬小麦光合作用和蒸散过程研究
    莫兴国, 刘苏峡, 林忠辉
    2002, (11):  1394-1398. 
    摘要 ( 0 )  
    在已建立的土壤植被大气传输(SVAT)模型中,冠层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耦合子模型可区分遮荫叶和受光叶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作物生长子模型考虑了作物生长呼吸和维持呼吸.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发现,日总蒸散量实测和模拟的根均方差(RMSD)为0.65mm,平均绝对差(MAPD)为14%;对冠层上部净光合作用率日变化过程而言,实测和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模型模拟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净光合作用率和蒸散的演变过程.最后,分析了冬小麦蒸散和水分利用效率对不同最大叶面积指数、大气CO2浓度和叶片N含量的响应.
    土壤水分对温室嫁接和非嫁接黄瓜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宪法, 于贤昌, 张振贤
    2002, (11):  1399-1402. 
    摘要 ( 0 )  
    观测了黄瓜生长动态与生理特性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反应.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嫁接与未嫁接黄瓜分别在土壤相对含水量70%和80%时株高、叶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土壤水分过高与过低均不利于黄瓜的生长;随土壤含水量降低,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势与根系活力均下降.
    不同环境下籼型杂交稻穗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分析
    梁康迳, 林文雄, 陈志雄, 梁义元, 郭玉春, 何华勤
    2002, (11):  1403-1406. 
    摘要 ( 0 )  
    选用穗干物质重性状差异较大的4个籼型不育系(A)和相应的保持系(B)以及5个籼型恢复系(R),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4×5),配成一套亲本和F12个世代的遗传群体.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两年的籼型杂交稻不同发育时期穗干物质重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穗干物质重的发育全过程均受到遗传主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控制.在穗干物质重发育的前、中期(15d前)主要由显性效应控制,显性效应基因的表达量最大,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也较明显,可通过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为稻穗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杂种优势潜力的充分发挥;在发育的中后期(15d后)加性效应转为主要作用,加性效应基因的表达也呈最活跃状态,这一时期对穗重进行遗传选择会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度.
    辽西褐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中长期试验Ⅲ.磷和氮在堆腐过程中的循环率及有机肥料中养分利用率
    宇万太, 张璐, 沈善敏, 廉鸿志
    2002, (11):  1407-1409. 
    摘要 ( 0 )  
    9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农产品中N、P经堆腐后损失率平均为30%.在丰产条件下,60%的收获产品直接堆腐回田,可循环回田的养分量为N55~70kg·hm-2、P9~11kg·hm-2,相当于这一系统中每年化肥N用量的37%~47%和P肥用量的36%~44%.有机肥料中N和P的表观利用率随施肥年限延长而有增长趋势,表明有残效叠加效应存在.有机肥料中N和P的当季表观利用率8年平均分别为23%~50%和37%~65%.通过此项研究可以证明,农业生态系统养分的循环再利用是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化学肥料消费的重要措施.
    黑土长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质量变化Ⅲ.土壤养分收支
    刘鸿翔, 王德禄, 王守宇, 孟凯, 韩晓增, 张璐, 沈善敏
    2002, (11):  1410-1412. 
    摘要 ( 0 )  
    计算了1985~1999年试验期间各模拟施肥模型的作物移出养分量和施肥输入养分量.结果表明,施用N肥可加剧土壤P收支赤字,而施用N、P肥则加剧土壤K收支赤字.实验展示了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大面积贫P土壤和80年代大面积缺K土壤出现的原因.保持养分循环再利用可缓解土壤养分收支赤字,但不能满足丰产作物的养分需求.在保持养分循环利用基础上根据土壤肥力适当施用化肥,可满足丰产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平衡土壤养分收支,不致发生大量过剩N进入环境.
    辽西褐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中长期试验Ⅳ.土壤肥力变化
    张璐, 沈善敏, 宇万太
    2002, (11):  1413-1416. 
    摘要 ( 0 )  
    经12年田间试验,各施肥处理耕层土壤的肥力变化表明,在保持农业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基础上,施用适量化肥以平衡土壤养分收支,不仅可实现作物高产,减少过剩养分进入环境,并可改善土壤肥力,表现为明显提高了耕层土壤的有机C、N浓度.不过,在本例中欲保持较高的土壤有效P水平,恐需在平衡土壤P收支基础上适当增加P肥施用量.
    楝树籽提取物对土壤供氮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晓晓, 沈其荣, 谈建康, 茆泽圣
    2002, (11):  1417-1420. 
    摘要 ( 0 )  
    研究了楝树籽不同方式的提取物(NⅠ,NⅡ)对普通铁质淋溶土壤、简育水耕人为土壤供N和N肥利用率的影响.NⅠ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两种土壤产生NO3-N,NⅡ在两种土壤上前期均能显著固定NH4+-N,并在后期释放出NH4+-N.如果NⅠ和NⅡ2种提取物同时与化肥N施入土壤,则可明显改善土壤的供N状况,使之与作物需N过程更吻合.盆栽实验证明,NⅡ可显著提高肥熟旱耕人为土壤上作物对N肥的利用率.
    模拟降雨条件下施肥方法对坡面磷素流失的影响
    李裕元, 邵明安
    2002, (11):  1421-1424. 
    摘要 ( 0 )  
    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3种施肥方法对P素流失形态与流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肥在土壤中的混匀程度越高,则越容易导致生物有效P(BAP)的流失.混施条件下,径流中水溶态P(DP)与BAP含量、DP/BAP与BAP/TP(总P)比值均较高;其次为穴施;条施条件下DP、BAP含量最低,DP/BAP与BAP/TP比值也相对较低,与对照间的差异不明显.施肥方法对径流中TP含量影响较小.从减少P素肥料流失的角度来讲,3种施肥方法作用大小顺序为:条施>穴施>混施.
    外源氧化铁对水稻土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曲东, Sylvia Schnell, Rolf Conrad
    2002, (11):  1425-1428. 
    摘要 ( 0 )  
    在水稻土泥浆中添加Fe(OH)3可显著降低乙酸浓度.在新鲜水稻土样品中,由于添加Fe(OH)3导致对乙酸的竞争消耗,在培养5d后,乙酸浓度降至10~20μmol·L-1的稳态浓度,而此刻对照中的乙酸浓度仍在1200μmol·L-1以上.在乙酸产生量较低的土壤中,添加Fe(OH)3可完全消耗体系中的乙酸,并导致产CH4过程的完全被抑制.添加纤铁矿同样可使乙酸浓度显著减少,但作用效果不如无定形氧化铁.添加赤铁矿可造成培养初期(10d以内)乙酸的大量积累,但并不引起产CH4量的增大.添加Fe(OH)3、纤铁矿及铝取代针铁矿,能引起厌氧培养的水稻土中丙酸浓度的降低,其抑制效率为Fe(OH)3>纤铁矿>铝取代针铁矿.新鲜土样和经过11周厌氧处理后的土样中,有机酸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差别.
    微生态添加剂EM对蓝狐育成期生长、代谢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李新红, 邹兴淮, 王艳梅, 张艳
    2002, (11):  1429-1432. 
    摘要 ( 0 )  
    在蓝狐育成期的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微生态制剂EM,研究不同剂量的EM添加剂对幼狐生长发育、消化代谢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M添加剂能增强幼狐的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Ⅲ组、Ⅳ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提高粗蛋白(CP)、粗纤维(CF)、矿物质元素Ca、P的消化率和净蛋白的利用率(P<0.05),且与剂量有关,Ⅲ组CP的消化率提高8.21%、净蛋白的利用率提高16.27%、Ca、P的消化率分别提高9.82%、12.13%.EM添加剂对粗脂肪(EE)、无N浸出物(NFE)的消化率无影响(P>0.05),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幼狐的腹泻和便血病,显著提高幼狐的免疫机能(P<0.05),提高幼狐的成活率,同时减少矿物质元素的排放量.EM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的饲料添加剂,可在毛皮动物养殖业中推广应用.
    飞虱虫疠霉继发性感染对桃蚜数量增长的控制作用
    冯明光, 徐均焕
    2002, (11):  1433-1436. 
    摘要 ( 0 )  
    用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ics)“孢子浴”接种的桃蚜(Myzus persicae)无翅成蚜在离体甘蓝菜叶片(65cm2)上建立蚜群,在不同温度(10~30℃)和湿度(74%~100%RH)的组合条件下任其繁衍、发病和交互感染,以评价该菌的控蚜效果.在25个温、湿度组合处理(8次重复,每重复含3头接种成蚜)中,蚜群均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在历时30d的观察中,以高温(20~30℃)、高湿(95%RH)组合条件下的蚜群发病快且死亡率高,蚜尸上产生的孢子有效地引起若蚜继发性感染.与相同温度下不带菌的对照蚜群相比,30℃下所有湿度的控蚜效果均最佳:第4d达60%以上,第16d达100%.在20℃和25℃下的控蚜效果仅次于30℃下,各湿度除个别例外,第8d的控蚜率达30%以上,第20d达80%以上.在10℃和15℃下,控蚜效果一般不如上述较高温度下,且与湿度的关联程度相对较低,但最大控蚜效果均发生在100%RH处理中.结果表明,飞虱虫疠霉用于蚜虫防治的潜力很大,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研究
    缪勇, 邹运鼎, 孙善教, 刘家成, 孟庆雷, 叶成瑞
    2002, (11):  1437-1440. 
    摘要 ( 0 )  
    对安徽沿江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共记录19种,主要优势种为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三突花蛛、小花蝽和三色长蝽.捕食性天敌数量丰富,但雨季较少.优势种中龟纹瓢虫、三突花蛛、小花蝽和三色长蝽主要分布于棉株上部和中部,草间小黑蛛和八斑球腹蛛主要分布于棉株中、下部.群落多样性在棉花生育期前期较高,7月上旬棉花蕾花期达最大值,此后不断下降.影响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在棉花生育前期(苗期至蕾花期)是物种丰富度,在棉花生育后期(花铃期至吐絮期)是均匀度.群落特征在8月中旬前棉花苗期至花铃期较为类似,以后群落优势种特征日益突出,群落变化显著.
    中华绒螯蟹亲蟹的饥饿代谢研究
    温小波, 陈立侨, 艾春香, 周忠良
    2002, (11):  1441-1444. 
    摘要 ( 0 )  
    1998年10~12月,对体重为54.59(±2.37)g的亲蟹在20(±0.5)℃温度条件下进行饥饿实验,研究了饥饿对中华绒螯蟹亲蟹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0d的饥饿处理,亲蟹的耗氧率降低为摄食状态的50.0%;CO2排出率减小为摄食状态的63.4%;NH3N排泄率减小为59.1%.耗氧率和CO2排出率、NH3N排泄率的变化差别较大,耗氧率的减小可分为4个阶段,而CO2排出率和NH3N排泄率的减小仅可分3个阶段.与此同时,亲蟹的标准代谢水平同样受到饥饿的影响,饥饿30d后,由4.45J·g-1·h-1减小为2.36J·g-1·h-1;在饥饿亲蟹的代谢中,脂肪消耗最多,其次是碳水化合物.
    大鸨的巢位选择研究
    万冬梅, 高玮, 赵匠, 王海涛, 程瑾瑞
    2002, (11):  1445-1448. 
    摘要 ( 0 )  
    2000年和2001年的4~7月连续两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草原上采用野外直接观测和样方法对繁殖期大鸨(Otis tarda)的巢位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鸨是一种营地面松散型群巢的大型鸟类,最近巢间距为9m.大鸨在繁殖期对巢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首先表现在景观尺度上的选择,大鸨巢多筑在海拔190~230m的草原岗坡的坡腰上,以偏南向的朝阳缓坡的坡腰上为多,最大坡度不超过8°,而且巢均筑在距车道不远的地方;其次表现在植被结构上的选择,大鸨倾向于选择枯草较厚、植被密度较高且多数植物高度在15~35cm的地方营巢,但植被密度过高处却并不选择.
    小菜蛾卵寄生蜂在生态恢复条件下的自然增长
    黄寿山, 陈科伟, 沈叔平
    2002, (11):  1449-1451. 
    摘要 ( 0 )  
    在生态恢复的深圳龙岗生态示范农场,自然寄生于小菜蛾卵的寄生蜂种类逐年增多.1999年9月,首次发现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和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ae)自然寄生于田间小菜蛾卵;同时,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和碧岭赤眼蜂(Trichogramma bilingensis)在田间也有一定的自然寄生比率.目前,4种赤眼蜂已经在田间自然建立了种群,其中以拟澳洲赤眼蜂数量占优势,对小菜蛾的自然寄生率为15%,最高时可达29%,表明农田生态条件的恢复对小菜蛾卵寄生蜂有较好的增殖和保护作用.最后提出了在该农场利用赤眼蜂自然控制小菜蛾种群的可能性.
    Vc二步发酵中的微生物生态调控
    周彬, 李义, 刘耀平, 张忠泽, 朱可莉, 廖德明, 高永涛
    2002, (11):  1452-1454. 
    摘要 ( 0 )  
    研究了Vc二步混合菌发酵中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与巨大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2株混合菌在发酵中可形成一种协同共生,促进2酮基L古龙酸产生;二菌协同共生的过程及条件不同,促进产酸能力亦不同.环境因子影响二菌协同共生.优化环境因子可显著改善二菌协同共生效率,并提高醇酸发酵转化率.
    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李培军, 郭书海, 孙铁珩, 台培东, 张春桂, 白玉兴, 孙强, 生平
    2002, (11):  1455-1458. 
    摘要 ( 0 )  
    对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在实用规模的预制床上采用堆制技术进行生物修复.通过投加肥料、菌剂、控制水分和pH,可使微生物获得较好的生态环境.当稀油、高凝油、特稠油和稠油污染的土壤中原油总量为25.8~77.2g·kg-1土时,经过近2个月的运行,石油总量的去除率可达38.37%~56.74%.石油中芳烃、沥青和胶质混合物是制约石油快速降解的主要因素.在处理过程中筛选出石油降解的优势菌株,其中有6株真菌、6株细菌和1株放线菌.研究结果为石油污染土壤异位生物修复技术实用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猪粪堆肥化处理过程中的氮素转变及腐熟度研究
    黄国锋, 钟流举, 张振钿, 吴启堂
    2002, (11):  1459-1462. 
    摘要 ( 0 )  
    经过63d堆肥化处理后,猪粪与木屑混合堆肥及猪粪、木屑与树叶混合堆肥的T-N分别从开始的1.57%和1.78%增加到2.0%和2.11%;水溶性NO3-N/水溶性T-N均从接近于0的水平增加到3%左右;水溶性有机N/水溶性T-N分别增加到70%和76%;水溶性NH4N/水溶性T-N则分别从开始的52%和61%下降至堆肥结束时的30%和24%.种子发芽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加入树叶有利于猪粪的腐熟化,可使猪粪堆肥化处理所需的时间从42d缩短至35d.化学指标与种子发芽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NH4N/水溶性T-N、水溶性NO3-N/水溶性T-N和水溶性有机N/水溶性T-N均与种子发芽系数呈显著相关,可作为堆肥的腐熟度评价指标.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地形及水深与中上层鱼类群聚分布的关系
    方水美, 杨圣云, 张澄茂, 朱进福
    2002, (11):  1463-1467. 
    摘要 ( 0 )  
    根据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信息船1989~1999年的渔捞纪录,研究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海底地形、水深与中上层鱼类群聚的关系.结果表明,渔场地形起伏,水深变化大,中上层鱼类分布较为密集,但各渔区间的分布不均匀.南北方向上渔获产量分布是由北向南递增,东西方向上渔获产量分布是由浅滩两侧向浅滩的南、北中部靠拢;中上层鱼类主要分布在海峡南部混合水和海峡暖水区,其中心渔场位于上升流终年存在的高盐区,同时群聚于海底断裂区和海底隆起边缘区;中上层鱼类群聚区或中心渔场随海峡南部混合水和海峡暖水的季节变化而变化,不仅与渔场地形、水深有关,还与影响海区季风的风向、风力和不同水系强弱有关;本渔场中上层鱼类在不同季节群聚水深,春、夏季为30~60m,秋、冬季为40~80m.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SAS的制备及其在赤潮防治中的应用
    孙晓霞, 张波, 俞志明
    2002, (11):  1468-1470. 
    摘要 ( 0 )  
    采用3因子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SiO2浓度、Al3+/SiO2摩尔比及pH对PSAS(聚硅酸硫酸铝)制备的影响,研究了PSAS对不同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并与传统无机絮凝剂AS(硫酸铝)的絮凝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SAS絮凝不同种类赤潮生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不同.根据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得出PSAS的适宜制备条件为:SiO2浓度2%,Al3+/SiO2摩尔比1,pH4.絮凝实验表明,PSAS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AS,在达到相同去除率的情况下,PSAS的用量比AS低约30%~40%;PSAS对不同种类赤潮生物的絮凝效率也不同,与细胞的生理生态特性差异有关.
    采矿地的生态恢复技术
    夏汉平, 蔡锡安
    2002, (11):  1471-1477. 
    摘要 ( 0 )  
    矿藏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矿地与尾矿的自然恢复是相当缓慢的,有些甚至是不大可能自然恢复的.本文总结了在过去20年全球发展起来的各种生态恢复技术措施,包括基质的改良,优良物种的选择等,并总结出一套人工恢复的一般步骤,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评判人工生态恢复成功与否的几种评价体系的优劣.
    转Bt基因作物毒素土壤存活特性及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进展
    孙彩霞, 陈利军, 武志杰
    2002, (11):  1478-1482. 
    摘要 ( 0 )  
    随着转Bt基因作物的推广和应用,其对生态环境及其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加之Bt毒素蛋白检测技术的发展,国外学者们围绕纯化毒素蛋白与土壤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结果.本文介绍了转Bt基因作物产生的毒素蛋白的杀虫特性,杀虫蛋白的测定方法,转Bt基因作物向大田释放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土壤矿物质、有机质、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纯化Bt毒素存活的影响,毒素在根际土壤中的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今后有关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珍贵树种西伯利亚红松引进的可行性
    刘桂丰, 杨传平, 赵光仪
    2002, (11):  1483-1486. 
    摘要 ( 0 )  
    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主产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广泛分布于欧亚泰加林带,种内变异非常丰富,存在大量优良种质.该树种具有极强的耐寒性,其水平分布可进入北极圈内(68.5°N),垂直分布可达树木上限,分布区内绝对低温有-67℃的记录(红松约-50℃),是寒温带针叶林的著名建群种.而我国的寒温性森林面积很大,自然环境条件与西伯利亚红松分布区基本相似或略好,但树种较单一,西伯利亚红松仅在我国的北疆高山及生态环境最严酷的大兴安岭满归林业局有极少量分布,因此在环境条件更好的其他地区引进是完全可能的.西伯利亚红松的引进不仅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我们对良种的需求,而且可以开展食用松籽的生产试验,使我国一向几乎无农业可言的广大高寒林区,逐渐成为新兴的坚果林生产基地.
    植物硒素营养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董广辉, 陈利军, 武志杰
    2002, (11):  1487-1490. 
    摘要 ( 0 )  
    土壤生境中Se的丰缺对植物的Se素营养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植物对Se的吸收、积累和运移过程,概述了Se对植物的毒性、对植物产量和品质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研究Se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来解释Se对植物的必要性的新途径.
    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史奕, 陈欣, 沈善敏
    2002, (11):  1491-1494. 
    摘要 ( 0 )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它的形成不仅是自然的过程,而且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即土地利用变化、耕作干扰、有机肥施用以及种植制度和轮作方式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结构的改善不仅决定于输入有机碳的总量,而且与有机质的组成和特征有关.因有机质的组成和特征不同,使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的稳定作用具有不同的机制.
    有机胶结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理及理论模型
    史奕, 陈欣, 沈善敏
    2002, (11):  1495-1498. 
    摘要 ( 0 )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其组成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有机胶结物质是形成土壤团聚体的主要因素.在综合有机胶结剂和土壤团聚体的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有机胶结物质的特性,土壤生物和植物根系在土壤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土壤团聚体形成的机理及理论模型.
    生态土地分类研究进展
    肖宝英, 陈高, 代力民, 邵国凡
    2002, (11):  1499-1502. 
    摘要 ( 0 )  
    土地分类是土地评价、规划和管理的基础,对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土地分类是目前土地分类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国际上早已开展此项研究.随着景观生态学和3S技术的发展,生态分类系统的研制已成为生态土地分类的重点.本文对生态土地分类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生态分类系统理论,以及国际生态分类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指出以资源(森林、土地、水域等)多目标管理为基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因子多层次综合是未来生态土地研究发展的总趋势,有必要在我国大力开展相关研究.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及其治理开发的生态学原则
    程序
    2002, (11):  1503-1506. 
    摘要 ( 0 )  
    基于我国农牧交错带生态恶化问题迄今未解决的现实,对此带的现行定义进行了再思考,提出它是在独特的历史和人文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一种动态区域,因而似不宜从地理学或生态学或植被学的角度单一地研究其属性,将其仅仅看作为生态过渡带,而应更多注意其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特性,并据此考虑治理对策.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兼具生态服务和支持相当密度人口的生存、发展两大功能,在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治理途径的前提下,须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寻找能较好地协调生态与经济关系,符合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农业结构及相应资源利用和维护方向的新途径,确立以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受损生态系统提供较多启动能/物流和货币流的草、畜支柱产业及其植被重建的策略.
    绿藻CO2浓缩机制的研究进展
    夏建荣, 高坤山
    2002, (11):  1507-1510. 
    摘要 ( 0 )  
    单细胞绿藻是淡水水体中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淡水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其在适应外界环境CO2浓度变化的过程中,细胞内形成了一种主动转移无机碳的机制———CO2浓缩机制(CO2concentrating mechanism,CCM).该机制能使细胞在核酮糖2磷酸羧化氧化酶(rubisco)固碳位点提高CO2浓度,以增加光合作用和减少光呼吸.本文综述了这种机制中的无机碳转移模型和不同环境因子(光、温度、CO2浓度和营养水平)对它的调控作用,以期促进深入开展浮游植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研究.
    景观健康概念、特征及其评价
    曹宇, 哈斯巴根, 宋冬梅
    2002, (11):  1511-1515. 
    摘要 ( 0 )  
    景观健康是近年来出现于景观生态学与新兴的生态系统健康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生态学概念,旨在探讨人类强烈活动干扰下遭受严重污染与退化、甚至会逐渐消失的景观生态系统的健康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所存在的有关景观健康的基本概念、景观健康的特征与标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就景观健康评价指标的确立、评价时空尺度与等级以及评价方法分别进行了探讨.最后,还强调了在进行景观健康评价时应运用比较的、综合的以及发展的观点开展研究.
    低浓度毒物对海洋微藻生长刺激效应的初步研究
    黄健, 唐学玺, 宫相忠, 李永祺
    2002, (11):  1516-1518. 
    摘要 ( 0 )  
    渍水对小麦扬麦5号旗叶和根系衰老的影响
    姜东, 陶勤南, 张国平
    2002, (11):  1519-1521. 
    摘要 ( 0 )  
    间伐对日本黑松海岸林更新的影响
    朱教君, 李凤芹, 松崎健, 榷田豊
    2002, (11):  1361-1367. 
    摘要 ( 894 )   PDF (1146KB) ( 403 )  
    为弄清间伐对海岸林内环境因子,进而对海岸林天然更新的影响,在黑松海岸林内进行了4种不同强度的块状间伐试验.林分间伐后,对更新状况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间伐可以改善林内光环境、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加强空气流动、促进枯枝落叶的分解等.40年生的黑松海岸林50%间伐处理后(密度为1500株·hm-2,林冠开阔度>30%)不会对海岸林本身造成风害,也不会对防护功能产生较大影响,但却能为黑松海岸林天然更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试验结果证实了间伐产生的林隙内日本黑松的更新规律,提出间伐可作为同龄黑松海岸林向复层、异龄海岸林演化的主要经营措施.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中球孢白僵菌种群动态研究
    王滨, 樊美珍, 李增智
    2002, (11):  1368-1372. 
    摘要 ( 796 )   PDF (257KB) ( 246 )  
    应用选择性培养基标准平板技术,对接种式施放球孢白僵菌的试验区球孢白僵菌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监测1年的结果表明,各放菌区在放菌初期的带菌量与初始放菌量密切相关,1个月后关系不明显.放菌初期各宿存部位带菌量的大小依次为落叶层>林冠层>土壤层.4个月后,不同放菌频度和放菌量区的带菌量基本一致,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12个放菌方案中,1年2次放菌、每次放菌37.5g·hm-2(1000×108孢子·g-1)为最佳放菌方案.
    神农架地区珍稀植物沿河岸带的分布格局及其保护意义
    江明喜, 邓红兵, 蔡庆华
    2002, (11):  1373-1376. 
    摘要 ( 1045 )   PDF (226KB) ( 329 )  
    在神农架香溪河流域从源头到河口的不同海拔高度沿河岸带共设置40个与河流方向平行的100m×10m的样带,进行了植物群落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沿河岸带分布有珍稀植物14种,占神农架地区珍稀植物总数的42.4%.这些珍稀物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800m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珍稀植物种类的物种丰富度在中等海拔高度上最大.珍稀植物的种类可划分为低海拔、中等海拔和高海拔3组.针对珍稀植物的分布特点,明确指出应重视河岸带在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珍稀物种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厦门木麻黄种群交配系统及近交衰退
    陈小勇, 林鹏
    2002, (11):  1377-1380. 
    摘要 ( 1022 )   PDF (209KB) ( 343 )  
    木麻黄耐沙生、盐碱,是沿海优良的防护林树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木麻黄林呈现出衰退现象.采用等位酶分析技术研究木麻黄种群的交配系统及近交衰退,木麻黄种群异交率为0.622,表明为混合交配类型,与其亲缘种比较来看,引种降低了木麻黄异交率,增加了近交.采用电泳数据间接估算的近交衰退程度很高.结果表明,引种过程中的建立者效应引起的近交及其后的近交衰退确实在木麻黄林衰退中起了重要作用,根据基因型有选择地引进木麻黄以减轻衰退.
    芦荟属植物叶内蒽醌类物质的分布与其化学防御的关系
    沈宗根, 李景原, 胡正海
    2002, (11):  1381-1384. 
    摘要 ( 1381 )   PDF (233KB) ( 422 )  
    芦荟属植物是一类生长在干旱或半干旱沙漠环境中的肉质植物.木立芦荟和海莱芦荟的肉质叶的植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叶内含高浓度的芦荟素、高那特芦荟素、芦荟苦素和芦荟宁等蒽醌类物质.其中,海莱芦荟整叶的蒽醌类物质总含量占其泌出物干重的44.89%.两种芦荟叶内蒽醌类物质的分布有共同的规律,即幼叶的含量高于老叶;叶上部的含量高于中、基部;叶缘则高于叶的中央.但由于木立芦荟和海莱芦荟的个体形态不同,蒽醌类物质的分布在种间还存在各自的特点.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蒽醌类物质在芦荟属植物体内的累积和分布与其化学防御机制有关
    科尔沁沙地4种植物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李雪华, 蒋德明, 阿拉木萨, 范士香, 骆永明
    2002, (11):  1385-1388. 
    摘要 ( 924 )   PDF (216KB) ( 241 )  
    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紫穗槐、差巴嘎蒿和胡枝子4种植物的若干水分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具有低水势、高持水力和束缚水/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抗旱性强;紫穗槐的各项指标与小叶锦鸡儿相反,抗旱性最差;差巴嘎蒿虽然水势较高,但它的持水力高,束缚水/自由水比和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抗旱性也较强,但次于小叶锦鸡儿;胡枝子的水势和持水力较低,束缚水/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一般,它的抗旱性强于紫穗槐,但比差巴嘎蒿差.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沙棘林水土保持和土壤水分生态效益分析
    陈云明, 刘国彬, 侯喜录
    2002, (11):  1389-1393. 
    摘要 ( 876 )   PDF (700KB) ( 400 )  
    沙棘及其混交林减少径流泥沙的作用突出,但结构和混交模式不同所发挥的水保作用大小不同.沙棘林生长季各月消耗利用水分的强度不同.在整个生长季,5月末0~500cm土层平均含水率最低,为5.1%;10月末最高,达8.8%.沙棘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强度受林龄影响,8龄沙棘林年消耗土壤贮水231.2mm,应进行平茬.平茬后第3年末,土壤水分恢复深度达160cm,含水率为10.3%~14.6%.沙棘林具有削减坡位对土壤水分影响的作用.沙棘及其混交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强度相似,林地存在土壤干层现象.
    基于SVAT模型的冬小麦光合作用和蒸散过程研究
    莫兴国, 刘苏峡, 林忠辉
    2002, (11):  1394-1398. 
    摘要 ( 951 )   PDF (675KB) ( 326 )  
    在已建立的土壤植被大气传输(SVAT)模型中,冠层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耦合子模型可区分遮荫叶和受光叶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作物生长子模型考虑了作物生长呼吸和维持呼吸.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发现,日总蒸散量实测和模拟的根均方差(RMSD)为0.65mm,平均绝对差(MAPD)为14%;对冠层上部净光合作用率日变化过程而言,实测和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模型模拟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净光合作用率和蒸散的演变过程.最后,分析了冬小麦蒸散和水分利用效率对不同最大叶面积指数、大气CO2浓度和叶片N含量的响应.
    土壤水分对温室嫁接和非嫁接黄瓜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宪法, 于贤昌, 张振贤
    2002, (11):  1399-1402. 
    摘要 ( 838 )   PDF (409KB) ( 373 )  
    观测了黄瓜生长动态与生理特性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反应.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嫁接与未嫁接黄瓜分别在土壤相对含水量70%和80%时株高、叶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土壤水分过高与过低均不利于黄瓜的生长;随土壤含水量降低,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势与根系活力均下降.
    不同环境下籼型杂交稻穗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分析
    梁康迳, 林文雄, 陈志雄, 梁义元, 郭玉春, 何华勤
    2002, (11):  1403-1406. 
    摘要 ( 841 )   PDF (229KB) ( 326 )  
    选用穗干物质重性状差异较大的4个籼型不育系(A)和相应的保持系(B)以及5个籼型恢复系(R),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4×5),配成一套亲本和F12个世代的遗传群体.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两年的籼型杂交稻不同发育时期穗干物质重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穗干物质重的发育全过程均受到遗传主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控制.在穗干物质重发育的前、中期(15d前)主要由显性效应控制,显性效应基因的表达量最大,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也较明显,可通过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为稻穗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杂种优势潜力的充分发挥;在发育的中后期(15d后)加性效应转为主要作用,加性效应基因的表达也呈最活跃状态,这一时期对穗重进行遗传选择会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度.
    辽西褐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中长期试验Ⅲ.磷和氮在堆腐过程中的循环率及有机肥料中养分利用率
    宇万太, 张璐, 沈善敏, 廉鸿志
    2002, (11):  1407-1409. 
    摘要 ( 932 )   PDF (178KB) ( 344 )  
    9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农产品中N、P经堆腐后损失率平均为30%.在丰产条件下,60%的收获产品直接堆腐回田,可循环回田的养分量为N55~70kg·hm-2、P9~11kg·hm-2,相当于这一系统中每年化肥N用量的37%~47%和P肥用量的36%~44%.有机肥料中N和P的表观利用率随施肥年限延长而有增长趋势,表明有残效叠加效应存在.有机肥料中N和P的当季表观利用率8年平均分别为23%~50%和37%~65%.通过此项研究可以证明,农业生态系统养分的循环再利用是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化学肥料消费的重要措施.
    黑土长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质量变化Ⅲ.土壤养分收支
    刘鸿翔, 王德禄, 王守宇, 孟凯, 韩晓增, 张璐, 沈善敏
    2002, (11):  1410-1412. 
    摘要 ( 845 )   PDF (513KB) ( 295 )  
    计算了1985~1999年试验期间各模拟施肥模型的作物移出养分量和施肥输入养分量.结果表明,施用N肥可加剧土壤P收支赤字,而施用N、P肥则加剧土壤K收支赤字.实验展示了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大面积贫P土壤和80年代大面积缺K土壤出现的原因.保持养分循环再利用可缓解土壤养分收支赤字,但不能满足丰产作物的养分需求.在保持养分循环利用基础上根据土壤肥力适当施用化肥,可满足丰产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平衡土壤养分收支,不致发生大量过剩N进入环境.
    辽西褐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中长期试验Ⅳ.土壤肥力变化
    张璐, 沈善敏, 宇万太
    2002, (11):  1413-1416. 
    摘要 ( 788 )   PDF (198KB) ( 220 )  
    经12年田间试验,各施肥处理耕层土壤的肥力变化表明,在保持农业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基础上,施用适量化肥以平衡土壤养分收支,不仅可实现作物高产,减少过剩养分进入环境,并可改善土壤肥力,表现为明显提高了耕层土壤的有机C、N浓度.不过,在本例中欲保持较高的土壤有效P水平,恐需在平衡土壤P收支基础上适当增加P肥施用量.
    楝树籽提取物对土壤供氮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晓晓, 沈其荣, 谈建康, 茆泽圣
    2002, (11):  1417-1420. 
    摘要 ( 936 )   PDF (216KB) ( 232 )  
    研究了楝树籽不同方式的提取物(NⅠ,NⅡ)对普通铁质淋溶土壤、简育水耕人为土壤供N和N肥利用率的影响.NⅠ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两种土壤产生NO3-N,NⅡ在两种土壤上前期均能显著固定NH4+-N,并在后期释放出NH4+-N.如果NⅠ和NⅡ2种提取物同时与化肥N施入土壤,则可明显改善土壤的供N状况,使之与作物需N过程更吻合.盆栽实验证明,NⅡ可显著提高肥熟旱耕人为土壤上作物对N肥的利用率.
    模拟降雨条件下施肥方法对坡面磷素流失的影响
    李裕元, 邵明安
    2002, (11):  1421-1424. 
    摘要 ( 941 )   PDF (810KB) ( 372 )  
    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3种施肥方法对P素流失形态与流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肥在土壤中的混匀程度越高,则越容易导致生物有效P(BAP)的流失.混施条件下,径流中水溶态P(DP)与BAP含量、DP/BAP与BAP/TP(总P)比值均较高;其次为穴施;条施条件下DP、BAP含量最低,DP/BAP与BAP/TP比值也相对较低,与对照间的差异不明显.施肥方法对径流中TP含量影响较小.从减少P素肥料流失的角度来讲,3种施肥方法作用大小顺序为:条施>穴施>混施.
    外源氧化铁对水稻土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曲东, Sylvia Schnell, Rolf Conrad
    2002, (11):  1425-1428. 
    摘要 ( 879 )   PDF (230KB) ( 245 )  
    在水稻土泥浆中添加Fe(OH)3可显著降低乙酸浓度.在新鲜水稻土样品中,由于添加Fe(OH)3导致对乙酸的竞争消耗,在培养5d后,乙酸浓度降至10~20μmol·L-1的稳态浓度,而此刻对照中的乙酸浓度仍在1200μmol·L-1以上.在乙酸产生量较低的土壤中,添加Fe(OH)3可完全消耗体系中的乙酸,并导致产CH4过程的完全被抑制.添加纤铁矿同样可使乙酸浓度显著减少,但作用效果不如无定形氧化铁.添加赤铁矿可造成培养初期(10d以内)乙酸的大量积累,但并不引起产CH4量的增大.添加Fe(OH)3、纤铁矿及铝取代针铁矿,能引起厌氧培养的水稻土中丙酸浓度的降低,其抑制效率为Fe(OH)3>纤铁矿>铝取代针铁矿.新鲜土样和经过11周厌氧处理后的土样中,有机酸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差别.
    微生态添加剂EM对蓝狐育成期生长、代谢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李新红, 邹兴淮, 王艳梅, 张艳
    2002, (11):  1429-1432. 
    摘要 ( 869 )   PDF (226KB) ( 343 )  
    在蓝狐育成期的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微生态制剂EM,研究不同剂量的EM添加剂对幼狐生长发育、消化代谢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M添加剂能增强幼狐的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Ⅲ组、Ⅳ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提高粗蛋白(CP)、粗纤维(CF)、矿物质元素Ca、P的消化率和净蛋白的利用率(P<0.05),且与剂量有关,Ⅲ组CP的消化率提高8.21%、净蛋白的利用率提高16.27%、Ca、P的消化率分别提高9.82%、12.13%.EM添加剂对粗脂肪(EE)、无N浸出物(NFE)的消化率无影响(P>0.05),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幼狐的腹泻和便血病,显著提高幼狐的免疫机能(P<0.05),提高幼狐的成活率,同时减少矿物质元素的排放量.EM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的饲料添加剂,可在毛皮动物养殖业中推广应用.
    飞虱虫疠霉继发性感染对桃蚜数量增长的控制作用
    冯明光, 徐均焕
    2002, (11):  1433-1436. 
    摘要 ( 869 )   PDF (235KB) ( 244 )  
    用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ics)“孢子浴”接种的桃蚜(Myzus persicae)无翅成蚜在离体甘蓝菜叶片(65cm2)上建立蚜群,在不同温度(10~30℃)和湿度(74%~100%RH)的组合条件下任其繁衍、发病和交互感染,以评价该菌的控蚜效果.在25个温、湿度组合处理(8次重复,每重复含3头接种成蚜)中,蚜群均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在历时30d的观察中,以高温(20~30℃)、高湿(95%RH)组合条件下的蚜群发病快且死亡率高,蚜尸上产生的孢子有效地引起若蚜继发性感染.与相同温度下不带菌的对照蚜群相比,30℃下所有湿度的控蚜效果均最佳:第4d达60%以上,第16d达100%.在20℃和25℃下的控蚜效果仅次于30℃下,各湿度除个别例外,第8d的控蚜率达30%以上,第20d达80%以上.在10℃和15℃下,控蚜效果一般不如上述较高温度下,且与湿度的关联程度相对较低,但最大控蚜效果均发生在100%RH处理中.结果表明,飞虱虫疠霉用于蚜虫防治的潜力很大,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研究
    缪勇, 邹运鼎, 孙善教, 刘家成, 孟庆雷, 叶成瑞
    2002, (11):  1437-1440. 
    摘要 ( 860 )   PDF (216KB) ( 245 )  
    对安徽沿江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共记录19种,主要优势种为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三突花蛛、小花蝽和三色长蝽.捕食性天敌数量丰富,但雨季较少.优势种中龟纹瓢虫、三突花蛛、小花蝽和三色长蝽主要分布于棉株上部和中部,草间小黑蛛和八斑球腹蛛主要分布于棉株中、下部.群落多样性在棉花生育期前期较高,7月上旬棉花蕾花期达最大值,此后不断下降.影响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在棉花生育前期(苗期至蕾花期)是物种丰富度,在棉花生育后期(花铃期至吐絮期)是均匀度.群落特征在8月中旬前棉花苗期至花铃期较为类似,以后群落优势种特征日益突出,群落变化显著.
    中华绒螯蟹亲蟹的饥饿代谢研究
    温小波, 陈立侨, 艾春香, 周忠良
    2002, (11):  1441-1444. 
    摘要 ( 910 )   PDF (373KB) ( 233 )  
    1998年10~12月,对体重为54.59(±2.37)g的亲蟹在20(±0.5)℃温度条件下进行饥饿实验,研究了饥饿对中华绒螯蟹亲蟹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0d的饥饿处理,亲蟹的耗氧率降低为摄食状态的50.0%;CO2排出率减小为摄食状态的63.4%;NH3N排泄率减小为59.1%.耗氧率和CO2排出率、NH3N排泄率的变化差别较大,耗氧率的减小可分为4个阶段,而CO2排出率和NH3N排泄率的减小仅可分3个阶段.与此同时,亲蟹的标准代谢水平同样受到饥饿的影响,饥饿30d后,由4.45J·g-1·h-1减小为2.36J·g-1·h-1;在饥饿亲蟹的代谢中,脂肪消耗最多,其次是碳水化合物.
    大鸨的巢位选择研究
    万冬梅, 高玮, 赵匠, 王海涛, 程瑾瑞
    2002, (11):  1445-1448. 
    摘要 ( 868 )   PDF (649KB) ( 349 )  
    2000年和2001年的4~7月连续两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草原上采用野外直接观测和样方法对繁殖期大鸨(Otis tarda)的巢位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鸨是一种营地面松散型群巢的大型鸟类,最近巢间距为9m.大鸨在繁殖期对巢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首先表现在景观尺度上的选择,大鸨巢多筑在海拔190~230m的草原岗坡的坡腰上,以偏南向的朝阳缓坡的坡腰上为多,最大坡度不超过8°,而且巢均筑在距车道不远的地方;其次表现在植被结构上的选择,大鸨倾向于选择枯草较厚、植被密度较高且多数植物高度在15~35cm的地方营巢,但植被密度过高处却并不选择.
    小菜蛾卵寄生蜂在生态恢复条件下的自然增长
    黄寿山, 陈科伟, 沈叔平
    2002, (11):  1449-1451. 
    摘要 ( 828 )   PDF (546KB) ( 342 )  
    在生态恢复的深圳龙岗生态示范农场,自然寄生于小菜蛾卵的寄生蜂种类逐年增多.1999年9月,首次发现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和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ae)自然寄生于田间小菜蛾卵;同时,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和碧岭赤眼蜂(Trichogramma bilingensis)在田间也有一定的自然寄生比率.目前,4种赤眼蜂已经在田间自然建立了种群,其中以拟澳洲赤眼蜂数量占优势,对小菜蛾的自然寄生率为15%,最高时可达29%,表明农田生态条件的恢复对小菜蛾卵寄生蜂有较好的增殖和保护作用.最后提出了在该农场利用赤眼蜂自然控制小菜蛾种群的可能性.
    Vc二步发酵中的微生物生态调控
    周彬, 李义, 刘耀平, 张忠泽, 朱可莉, 廖德明, 高永涛
    2002, (11):  1452-1454. 
    摘要 ( 1010 )   PDF (338KB) ( 446 )  
    研究了Vc二步混合菌发酵中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与巨大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2株混合菌在发酵中可形成一种协同共生,促进2酮基L古龙酸产生;二菌协同共生的过程及条件不同,促进产酸能力亦不同.环境因子影响二菌协同共生.优化环境因子可显著改善二菌协同共生效率,并提高醇酸发酵转化率.
    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李培军, 郭书海, 孙铁珩, 台培东, 张春桂, 白玉兴, 孙强, 生平
    2002, (11):  1455-1458. 
    摘要 ( 949 )   PDF (907KB) ( 502 )  
    对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在实用规模的预制床上采用堆制技术进行生物修复.通过投加肥料、菌剂、控制水分和pH,可使微生物获得较好的生态环境.当稀油、高凝油、特稠油和稠油污染的土壤中原油总量为25.8~77.2g·kg-1土时,经过近2个月的运行,石油总量的去除率可达38.37%~56.74%.石油中芳烃、沥青和胶质混合物是制约石油快速降解的主要因素.在处理过程中筛选出石油降解的优势菌株,其中有6株真菌、6株细菌和1株放线菌.研究结果为石油污染土壤异位生物修复技术实用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猪粪堆肥化处理过程中的氮素转变及腐熟度研究
    黄国锋, 钟流举, 张振钿, 吴启堂
    2002, (11):  1459-1462. 
    摘要 ( 963 )   PDF (528KB) ( 554 )  
    经过63d堆肥化处理后,猪粪与木屑混合堆肥及猪粪、木屑与树叶混合堆肥的T-N分别从开始的1.57%和1.78%增加到2.0%和2.11%;水溶性NO3-N/水溶性T-N均从接近于0的水平增加到3%左右;水溶性有机N/水溶性T-N分别增加到70%和76%;水溶性NH4N/水溶性T-N则分别从开始的52%和61%下降至堆肥结束时的30%和24%.种子发芽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加入树叶有利于猪粪的腐熟化,可使猪粪堆肥化处理所需的时间从42d缩短至35d.化学指标与种子发芽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NH4N/水溶性T-N、水溶性NO3-N/水溶性T-N和水溶性有机N/水溶性T-N均与种子发芽系数呈显著相关,可作为堆肥的腐熟度评价指标.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地形及水深与中上层鱼类群聚分布的关系
    方水美, 杨圣云, 张澄茂, 朱进福
    2002, (11):  1463-1467. 
    摘要 ( 1547 )   PDF (723KB) ( 332 )  
    根据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信息船1989~1999年的渔捞纪录,研究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海底地形、水深与中上层鱼类群聚的关系.结果表明,渔场地形起伏,水深变化大,中上层鱼类分布较为密集,但各渔区间的分布不均匀.南北方向上渔获产量分布是由北向南递增,东西方向上渔获产量分布是由浅滩两侧向浅滩的南、北中部靠拢;中上层鱼类主要分布在海峡南部混合水和海峡暖水区,其中心渔场位于上升流终年存在的高盐区,同时群聚于海底断裂区和海底隆起边缘区;中上层鱼类群聚区或中心渔场随海峡南部混合水和海峡暖水的季节变化而变化,不仅与渔场地形、水深有关,还与影响海区季风的风向、风力和不同水系强弱有关;本渔场中上层鱼类在不同季节群聚水深,春、夏季为30~60m,秋、冬季为40~80m.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SAS的制备及其在赤潮防治中的应用
    孙晓霞, 张波, 俞志明
    2002, (11):  1468-1470. 
    摘要 ( 783 )   PDF (127KB) ( 252 )  
    采用3因子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SiO2浓度、Al3+/SiO2摩尔比及pH对PSAS(聚硅酸硫酸铝)制备的影响,研究了PSAS对不同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并与传统无机絮凝剂AS(硫酸铝)的絮凝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SAS絮凝不同种类赤潮生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不同.根据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得出PSAS的适宜制备条件为:SiO2浓度2%,Al3+/SiO2摩尔比1,pH4.絮凝实验表明,PSAS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AS,在达到相同去除率的情况下,PSAS的用量比AS低约30%~40%;PSAS对不同种类赤潮生物的絮凝效率也不同,与细胞的生理生态特性差异有关.
    采矿地的生态恢复技术
    夏汉平, 蔡锡安
    2002, (11):  1471-1477. 
    摘要 ( 880 )   PDF (1466KB) ( 623 )  
    矿藏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矿地与尾矿的自然恢复是相当缓慢的,有些甚至是不大可能自然恢复的.本文总结了在过去20年全球发展起来的各种生态恢复技术措施,包括基质的改良,优良物种的选择等,并总结出一套人工恢复的一般步骤,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评判人工生态恢复成功与否的几种评价体系的优劣.
    转Bt基因作物毒素土壤存活特性及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进展
    孙彩霞, 陈利军, 武志杰
    2002, (11):  1478-1482. 
    摘要 ( 862 )   PDF (297KB) ( 303 )  
    随着转Bt基因作物的推广和应用,其对生态环境及其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加之Bt毒素蛋白检测技术的发展,国外学者们围绕纯化毒素蛋白与土壤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结果.本文介绍了转Bt基因作物产生的毒素蛋白的杀虫特性,杀虫蛋白的测定方法,转Bt基因作物向大田释放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土壤矿物质、有机质、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纯化Bt毒素存活的影响,毒素在根际土壤中的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今后有关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珍贵树种西伯利亚红松引进的可行性
    刘桂丰, 杨传平, 赵光仪
    2002, (11):  1483-1486. 
    摘要 ( 937 )   PDF (533KB) ( 305 )  
    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主产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广泛分布于欧亚泰加林带,种内变异非常丰富,存在大量优良种质.该树种具有极强的耐寒性,其水平分布可进入北极圈内(68.5°N),垂直分布可达树木上限,分布区内绝对低温有-67℃的记录(红松约-50℃),是寒温带针叶林的著名建群种.而我国的寒温性森林面积很大,自然环境条件与西伯利亚红松分布区基本相似或略好,但树种较单一,西伯利亚红松仅在我国的北疆高山及生态环境最严酷的大兴安岭满归林业局有极少量分布,因此在环境条件更好的其他地区引进是完全可能的.西伯利亚红松的引进不仅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我们对良种的需求,而且可以开展食用松籽的生产试验,使我国一向几乎无农业可言的广大高寒林区,逐渐成为新兴的坚果林生产基地.
    植物硒素营养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董广辉, 陈利军, 武志杰
    2002, (11):  1487-1490. 
    摘要 ( 878 )   PDF (553KB) ( 388 )  
    土壤生境中Se的丰缺对植物的Se素营养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植物对Se的吸收、积累和运移过程,概述了Se对植物的毒性、对植物产量和品质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研究Se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来解释Se对植物的必要性的新途径.
    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史奕, 陈欣, 沈善敏
    2002, (11):  1491-1494. 
    摘要 ( 875 )   PDF (550KB) ( 646 )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它的形成不仅是自然的过程,而且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即土地利用变化、耕作干扰、有机肥施用以及种植制度和轮作方式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结构的改善不仅决定于输入有机碳的总量,而且与有机质的组成和特征有关.因有机质的组成和特征不同,使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的稳定作用具有不同的机制.
    有机胶结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理及理论模型
    史奕, 陈欣, 沈善敏
    2002, (11):  1495-1498. 
    摘要 ( 1096 )   PDF (510KB) ( 590 )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其组成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有机胶结物质是形成土壤团聚体的主要因素.在综合有机胶结剂和土壤团聚体的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有机胶结物质的特性,土壤生物和植物根系在土壤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土壤团聚体形成的机理及理论模型.
    生态土地分类研究进展
    肖宝英, 陈高, 代力民, 邵国凡
    2002, (11):  1499-1502. 
    摘要 ( 921 )   PDF (628KB) ( 385 )  
    土地分类是土地评价、规划和管理的基础,对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土地分类是目前土地分类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国际上早已开展此项研究.随着景观生态学和3S技术的发展,生态分类系统的研制已成为生态土地分类的重点.本文对生态土地分类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生态分类系统理论,以及国际生态分类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指出以资源(森林、土地、水域等)多目标管理为基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因子多层次综合是未来生态土地研究发展的总趋势,有必要在我国大力开展相关研究.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及其治理开发的生态学原则
    程序
    2002, (11):  1503-1506. 
    摘要 ( 806 )   PDF (534KB) ( 420 )  
    基于我国农牧交错带生态恶化问题迄今未解决的现实,对此带的现行定义进行了再思考,提出它是在独特的历史和人文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一种动态区域,因而似不宜从地理学或生态学或植被学的角度单一地研究其属性,将其仅仅看作为生态过渡带,而应更多注意其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特性,并据此考虑治理对策.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兼具生态服务和支持相当密度人口的生存、发展两大功能,在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治理途径的前提下,须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寻找能较好地协调生态与经济关系,符合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农业结构及相应资源利用和维护方向的新途径,确立以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受损生态系统提供较多启动能/物流和货币流的草、畜支柱产业及其植被重建的策略.
    绿藻CO2浓缩机制的研究进展
    夏建荣, 高坤山
    2002, (11):  1507-1510. 
    摘要 ( 912 )   PDF (498KB) ( 486 )  
    单细胞绿藻是淡水水体中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淡水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其在适应外界环境CO2浓度变化的过程中,细胞内形成了一种主动转移无机碳的机制———CO2浓缩机制(CO2concentrating mechanism,CCM).该机制能使细胞在核酮糖2磷酸羧化氧化酶(rubisco)固碳位点提高CO2浓度,以增加光合作用和减少光呼吸.本文综述了这种机制中的无机碳转移模型和不同环境因子(光、温度、CO2浓度和营养水平)对它的调控作用,以期促进深入开展浮游植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研究.
    景观健康概念、特征及其评价
    曹宇, 哈斯巴根, 宋冬梅
    2002, (11):  1511-1515. 
    摘要 ( 1057 )   PDF (655KB) ( 311 )  
    景观健康是近年来出现于景观生态学与新兴的生态系统健康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生态学概念,旨在探讨人类强烈活动干扰下遭受严重污染与退化、甚至会逐渐消失的景观生态系统的健康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所存在的有关景观健康的基本概念、景观健康的特征与标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就景观健康评价指标的确立、评价时空尺度与等级以及评价方法分别进行了探讨.最后,还强调了在进行景观健康评价时应运用比较的、综合的以及发展的观点开展研究.
    低浓度毒物对海洋微藻生长刺激效应的初步研究
    黄健, 唐学玺, 宫相忠, 李永祺
    2002, (11):  1516-1518. 
    摘要 ( 878 )   PDF (499KB) ( 319 )  
    渍水对小麦扬麦5号旗叶和根系衰老的影响
    姜东, 陶勤南, 张国平
    2002, (11):  1519-1521. 
    摘要 ( 923 )   PDF (388KB) ( 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