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2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1-12-18
    研究论文
    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凋落物及矿质氮输入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
    孙丽娟,曾辉,郭大立
    2011, 22(12):  3087-3093. 
    摘要 ( 1958 )   PDF (606KB) ( 831 )  
    2010年7—12月,选取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采用全因子控制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的凋落物(针叶和阔叶凋落物)添加及氮处理(加氮模拟氮饱和、减氮模拟根吸收)对表层(0~10 cm)和下层(20~30 cm)土壤有机质分解(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 2010年7—11月间,两种凋落物的添加使土壤-凋落物系统的呼吸速率显著增加,但这种影响在12月消失.减氮和加氮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凋落物系统的呼吸.叶凋落物短期内完全分解,对土壤碳分解和积累的影响十分有限,可能不是该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通过减少土壤可利用氮模拟根系对氮的吸收能够明显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小生境常见灌木种叶片δ13C值特征
    杜雪莲,王世杰,容丽
    2011, 22(12):  3094-3100. 
    摘要 ( 1812 )   PDF (1057KB) ( 766 )  
    测定了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小生境内5种常见灌木(鼠李、火棘、粉枝莓、竹叶椒和烟管荚蒾)的叶片δ13C值,探讨喀斯特石漠化对植物水分利用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小生境植物的δ13C均值大小顺序为:石面>石沟>石缝>土面.土面生境中多数灌木种植株叶片δ13C值较其他生境偏轻;灌木叶片δ13C值大小顺序为:烟管荚蒾>粉枝莓>竹叶椒>火棘>鼠李.各小生境内灌木叶片δ13C均值和主要灌木种叶片δ13C值均随着石漠化加深而增大,且不同小生境间差异显著.随着石漠化的加剧,喀斯特生境结构和功能受损,小生境逐渐分异,环境逐渐向着干旱化发展.
    大兴安岭山地樟子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以满归地区为例
    张先亮,何兴元,陈振举,崔明星,黎娜
    2011, 22(12):  3101-3108. 
    摘要 ( 2020 )   PDF (1222KB) ( 679 )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大兴安岭满归地区樟子松年轮宽度年表,分析了标准化年表与该区主要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气候因子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年4—8月的各月平均温度是研究区樟子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4—8月各月温度的不断升高对樟子松径向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利用4—8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模拟樟子松径向生长变异(1958—2008年),发现随着区域气候暖干化趋势的加强,该区樟子松生长将呈现出衰退的特征.
    不同环境因子对兴安落叶松树干液流的时滞效应复杂性及其综合影响
    王慧梅,孙伟,祖元刚,王文杰
    2011, 22(12):  3109-3116. 
    摘要 ( 2493 )   PDF (678KB) ( 593 )  
    基于2005年兴安落叶松(1969年造林)树干液流及其环境因子观测数据(30 min频率),采用错位分析方法对不同季节(春、夏、秋、冬季各20 d)及全年树干液流时滞效应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时滞矫正分析,探讨其综合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季节、不同环境因子对兴安落叶松树干液流影响的时滞效应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对树干液流的时滞影响集中在提前0.5~1 h,气温和空气湿度集中在提前或滞后0~2 h,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时滞时间较长或不能判定.当把基于短期数据(20 d)获得的不同环境因子时滞时间用于全年数据的时滞校正时,并没有明显改变各因子与树干液流线性拟合方程的斜率和截距,甚至降低了决定系数,但对逐步回归方程各因子系数的影响明显且一致:时滞校正使空气湿度对树干液流的影响增强,但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和土壤温度对树干液流的影响有所下降.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简化多个环境因子共同作用下的时滞效应,对5个环境因子提取第1、第2主成分(>75%信息量)进行错位分析,发现冬季不存在时滞效应,其他季节2个主成分均存在1~1.5 h的时滞时间(提前).
    富氮营养对枫香幼苗弱光碳平衡能力的影响
    王传华,李俊清,杨莹
    2011, 22(12):  3117-3122. 
    摘要 ( 1791 )   PDF (604KB) ( 641 )  
    采用室内模拟典型林型光环境和土壤氮素供给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光氮处理对枫香幼苗的存活率、叶功能性状、生物量分配和气体交换的影响;应用数学模型估算了不同光氮处理下全株的光补偿点,并与典型林型的林下光合有效辐射加以比较.结果表明: 富氮营养导致3.0%、6.0%透光率时枫香幼苗存活率(耐荫性)和比叶面积下降,而对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不明显;富氮营养时光强对叶片最大光合速率影响显著,而弱光下增加氮素供给导致基于质量的叶片暗呼吸速率增加;光、氮对茎呼吸速率有显著影响,而光氮互作对叶呼吸速率有影响;3.0%、6.0%和12.0%透光率时,增加氮素供给使整株补偿点上升,而25.0%透光率下则使其下降.增加氮素供给导致的弱光下枫香幼苗的耐荫性下降与其碳平衡能力变化相关联.在大气氮沉降增加背景下,我国枫香种群的维持可能更加依赖于干扰和林隙更新,进而对其动态产生深刻的影响.
    秦岭山地典型次生林木本植物幼苗更新特征
    康冰,刘世荣,王得祥,张莹,刘红茹,杜焰玲
    2011, 22(12):  3123-3130. 
    摘要 ( 2162 )   PDF (643KB) ( 744 )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秦岭山地5种典型次生林——油松林、锐齿栎林、红桦林、云杉林和华山松林幼苗的更新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次生林木本植物幼苗物种分化明显,除锐齿栎林和华山松林外,其余次生林幼苗物种相似性系数均较低;油松林和锐齿栎林木本植物幼苗数量、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较高,红桦林均最低;云杉林和华山松林幼苗数量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基本一致.不同次生林幼苗和幼树所占比例存在明显差异,除红桦林幼树数量的比例较大外,其余林分幼苗的比例较大,为云杉林>油松林>锐齿栎林>华山松林.不同林分幼苗萌生比例差异明显,为华山松林>云杉林>红桦林>锐齿栎林>油松林.锐齿栎林和油松林乔木幼苗比例最高,分别占木本幼苗总种数的68%和51.4%,群落处于演替中期,持续更新能力较强;云杉林、华山松林乔木幼苗比例分别为40%和15%,处于演替后期,更新能力较差;而红桦林中幼苗很难发育成幼树,持续更新能力欠缺.
    施肥对垂穗披碱草根系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
    刘永俊,石国玺,毛琳,成岗,蒋胜竞,冯虎元
    2011, 22(12):  3131-3137. 
    摘要 ( 1786 )   PDF (868KB) ( 676 )  
    采用传统染色与克隆测序的方法,研究了8年不同施肥(氮磷)梯度对垂穗披碱草根系中丛枝菌根(AM)侵染率和AM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施肥浓度升高, 垂穗披碱草根系单位根长AM总侵染率从67.5%下降至7.3%,丛枝侵染率从5.2%降至0.1%.根系共检测出24个AM真菌分子种,但随着施肥浓度上升,AM真菌的平均物种丰富度从6种下降至2.6种.不同施肥处理对AM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土壤速效磷和根系氮含量与AM真菌群落呈极显著相关.氮磷有效性随施肥梯度逐渐上升,且与AM侵染率和AM真菌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施高浓度氮磷肥对AM共生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AM真菌物种多样性丧失.
    白桦、落叶松不同器官水浸液对种子萌发和播种苗生长的种间化感作用
    刘忠玲,王庆成,郝龙飞
    2011, 22(12):  3138-3144. 
    摘要 ( 1969 )   PDF (451KB) ( 760 )  
    研究了白桦的根、枝、叶,落叶松的根、枝、叶和皮不同浓度水浸液(5.0、12.5、25.0、50.0和100.0 mg·mL-1)对另一树种种子萌发和当年生播种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落叶松不同器官水浸液(根5.0 mg·mL-1除外)处理均抑制白桦种子的萌发,其平均发芽率为:对照(75%)>根(66%)>皮(59%)>枝(58%)>叶(54%),随浓度增加,根、枝水浸液的抑制作用增强,而叶、皮水浸液的抑制作用减弱.落叶松各器官水浸液对白桦胚根和胚轴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以100.0 mg·mL-1浓度的叶水浸液抑制作用最强,胚根和胚轴长分别降低38%和55%(P<0.05).落叶松枝、叶水浸液处理对白桦播种苗的苗高、地径及生物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皮水浸液则具有抑制作用.白桦各器官水浸液能促进落叶松种子的萌发,根和枝的水浸液促进胚轴生长,叶的水浸液抑制胚轴生长,50.0和100.0 mg·mL-1浓度的叶水浸液处理的种子胚轴分别较对照降低27%和28%(P<0.05).其对落叶松播种苗生长的影响以促进作用为主,5.0 mg·mL-1浓度的白桦叶水浸液处理的落叶松苗高、地径、生物量分别较对照高54%、60%和100%(P<0.05).白桦与落叶松之间存在明显的化感作用,混交可能对林木生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荒漠草原区弃耕地植被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生物量及土壤养分变化
    安慧,杨新国,刘秉儒,李学斌,何秀珍,宋乃平
    2011, 22(12):  3145-3149. 
    摘要 ( 2039 )   PDF (495KB) ( 627 )  
    采用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以荒漠草原区不同年限(1、4、9、12和20年)弃耕地为对象,研究弃耕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随弃耕年限的增加,弃耕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0~6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全磷和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4年和20年弃耕地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达到峰值.弃耕演替过程中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对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大于土壤容重和土壤全磷.
    脱落酸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黄宇,林智勇,荣俊冬,陈礼光,郑郁善
    2011, 22(12):  3150-3156. 
    摘要 ( 2270 )   PDF (547KB) ( 786 )  
    以1年生雷公藤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低温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脱落酸(ABA,0、5、10、15、20、25 mg·L-1)叶面喷施处理对雷公藤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0 mg·L-1的ABA能显著提高雷公藤幼苗的抗冷性,减缓低温下雷公藤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的下降幅度,提高幼苗叶片的光合能力.低温处理6 d后,随着ABA浓度上升,雷公藤叶片的初始荧光(Fo)下降,最大荧光(Fm)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上升,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先下降后上升,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PngsqPFmFv/Fm均在20 mg·L-1ABA处理时达到峰值.不同浓度ABA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随着光化光强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光化光强度(PAR)达到395 μmol·m-2s-1时,各处理的rETR达到最高值,其中25 mg·L-1和20 mg·L-1ABA处理分别比对照高17.1%和5.2%.雷公藤叶片ΦPSⅡ的光响应曲线均随光化光强度升高而下降,qN的光响应曲线则呈相反趋势.
    茉莉酸甲酯对干旱及复水条件下烤烟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金微微,王炎,张会慧,焦志丽,王鹏,李鑫,岳冰冰,孙广玉**
    2011, 22(12):  3157-3162. 
    摘要 ( 1971 )   PDF (750KB) ( 557 )  
    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及复水过程中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移栽后烤烟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下烤烟幼苗叶绿素含量、PSⅡ反应中心完全关闭时荧光产量(Fm)、PSⅡ潜在活性(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下降,而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升高,0.2和0.5 mmol·L-1的外源MeJA明显减缓了干旱下烤烟幼苗Fv/FmFv/FoФPSⅡ、ETR、qP的下降和qN的上升,而1.0 mmol·L-1 MeJA效果不明显.复水后,烤烟幼苗各项叶绿素荧光指标均有明显恢复,并且MeJA处理后的幼苗恢复更明显.表明外源MeJA减轻了干旱胁迫下烤烟叶片叶绿素的分解,对PSII反应中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了电子传递速率,降低了干旱胁迫对烤烟幼苗的伤害,并且复水后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能迅速恢复,从而保证了经干旱胁迫后烤烟幼苗能迅速缓苗.
    黄水河小流域土壤养分分布及其与地形的关系
    宋轩,李立东,寇长林,陈杰
    2011, 22(12):  3163-3168. 
    摘要 ( 2502 )   PDF (883KB) ( 677 )  
    基于GIS和地统计学原理,对丹江口水库水源区黄水河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区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1%、66%和85%,为中等变异,土壤速效磷的变异系数为161%,属强变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表现为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速效磷和全磷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海拔是影响该区土壤养分分布的主要因素,其对全氮、全磷和有机质都具有极显著影响,坡度和剖面曲率显著影响全氮和有机质分布.建立了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回归预测方程,并进行了数字化制图输出,为研究区土壤资源的精确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纳板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评价
    谢瑾,李朝丽,李永梅,郭芳芳
    2011, 22(12):  3169-3176. 
    摘要 ( 2335 )   PDF (989KB) ( 577 )  
    测定了西双版纳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8种土地利用类型(自然林、玉米地、茶园、水稻田、橡胶林、亚麻地、香蕉地和甘蔗地)的表层(0~20 cm)土壤理化性状,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并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然林地转变为农业用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容重均有所升高,其中茶园、水稻田、香蕉地和橡胶林的土壤容重均显著高于自然林;施肥及开垦导致的矿物养分释放使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pH的影响不显著.保护区几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指数大小顺序为:亚麻地(0.595)>自然林(0.532)>玉米地(0.516)>香蕉地(0.485)>茶园(0.480)>甘蔗地(0.463)>水稻田(0.416)>橡胶林(0.362).位于保护区较高海拔(1614±115 m)的生产示范区土壤质量指数显著高于较低海拔的缓冲区(海拔908±98 m)和交界区(海拔926±131 m).在8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分布在低海拔区橡胶林的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低、土壤容重较高,其土壤质量指数最低.增施有机肥及间作豆科植物是改良橡胶林土壤质量的途径.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Ⅸ.中国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杨晓光,李勇,代姝玮,刘志娟,王文峰
    2011, 22(12):  3177-3188. 
    摘要 ( 2305 )   PDF (4603KB) ( 812 )  
    利用中国558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和比较了1961—1980年(时段Ⅰ)和1981—2007年(时段Ⅱ)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中国年均气温增加了0.6 ℃,喜凉作物生长期内≥0 ℃积温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10 ℃积温分别平均增加123.3和125.9℃·d;1961—2007年,年均气温增幅最大的区域是东北地区,喜温作物生长期内≥10 ℃积温增幅最大的是华南地区.对全国而言,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在全年、喜凉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分别减少了125.7、32.2和53.6 h;1961—200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年日照时数的减幅最多,喜凉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减少量最大的地区分别是华北和华南地区;在全年、喜凉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中国的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其中,华北地区在全年、喜凉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降水量的减幅均最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在全年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的减幅最大,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在喜凉作物生长期内的减幅最大.研究期间,中国气候在全年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总体表现为暖干趋势,其中,喜温作物生长期内西南、华北和东北地区为暖干趋势,长江中下游、西北和华南地区为暖湿趋势,喜凉作物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为暖干趋势,西北地区为暖湿趋势.
    2011—2050年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评价
    赵俊芳,郭建平,邬定荣,房世波,俄有浩
    2011, 22(12):  3189-3195. 
    摘要 ( 1945 )   PDF (2442KB) ( 676 )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B2气候情景(2011—2050年)逐日资料以及基准气候时段(1961—1990年)的逐日资料,应用农业生态区域(AEZ)模型,对2011—2050年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基准气候时段下,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分异规律,总体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且同纬度地区的沿海高于内陆.1961—1990年,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幅度分别在3893~11000和5908~12000 kg·hm-2.未来B2气候情景下,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年际变化很大,这与该时期作物生长发育光、温、水的匹配程度有关.冬小麦、夏玉米分别在2011—2030年和2021—2040年间气候生产潜力的增加趋势非常明显,开发潜力很大.在保持现有生产状况下,未来B2气候情景下,2011—2050年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在空间上总体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表现为东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反向变化、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同向变化;而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区域分异规律不明显.
    南方双季稻田稻草还田的碳汇效应
    吴家梅,纪雄辉,彭华,石丽红,刘昭兵,田发祥,霍连杰,朱坚
    2011, 22(12):  3196-3202. 
    摘要 ( 2169 )   PDF (548KB) ( 723 )  
    利用长期稻草还田定位试验和短期不同稻草还田模式试验,研究稻草还田对南方双季稻田土壤固碳、甲烷排放和综合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 稻草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碳,长期还田的耕层土壤碳汇年增长率为0.07 t C·hm-2·a-1,土壤有机碳的表观转化率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稻草还田导致稻田甲烷排放量显著增加,其中,NPK添加稻草(NPK+RS)处理早、晚稻期间甲烷排放通量比仅施NPK分别增加了75.0%和251.5%(P<0.01).稻田甲烷排放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水稻产量和耕作方式相近的条件下,稻草(茬)的甲烷表观转化率接近.综合土壤固碳和甲烷排放的稻田净碳汇,NPK+RS处理负碳汇效应显著,基本与其水稻生物固碳接近,比稻草不还田处理(NPK)增加158.3%;不同还田模式中,稻草覆盖免耕处理能显著减少甲烷排放,其净碳汇(负值)比高桩翻耕处理减少50.9%,有利于水稻高产稳产.
    膜下滴灌条件下滴水量和滴水频率对棉田土壤水分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梅先,杨劲松,李晓明,余美,王进
    2011, 22(12):  3203-3210. 
    摘要 ( 2459 )   PDF (823KB) ( 579 )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滴水量和滴水频率对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分布及棉花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从整个生育期来看,当滴水量(375 mm)相同时,高频滴灌(每3天1次)处理0~20 cm土层含水率较高而深层土壤湿润不够;低频滴灌(每10天1次)处理有利于水分的下渗和侧渗,深层土壤含水率较高,但水分补给不及时,表层土壤偏低;总体上中频滴灌(每7天1次)处理有利于水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均匀分配.当滴水频率相同时,滴水量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40 cm以下土层含水率也越高.不同处理的棉田耗水规律基本一致,苗期较低,平均不高于1.7 mm·d-1,蕾期开始上升至花铃期达到最高,日均耗水量可达8.7 mm·d-1,吐絮期回落到1.0 mm·d-1左右.总耗水量与降水和滴水量密切相关,而与滴水频率无关;滴水频率对棉花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但水分利用效率随滴水量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少量滴灌(300 mm)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但减产严重,过量滴灌(450 mm)无显著增产效应,水分浪费严重.在当地棉田自然条件下,采用中量(375 mm)+中低频(每7天或10天1次)的滴灌模式为宜.
    水网平原地区不同种植类型农田氮磷流失特征
    章明奎,王阳,黄超
    2011, 22(12):  3211-3220. 
    摘要 ( 1967 )   PDF (518KB) ( 545 )  
    采用田间径流小区定位研究方法,在浙江省绍兴县选择27块农田,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水网平原地区7种种植类型农田N、P的径流流失特征、负荷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农田径流总P(TP)、水溶态P(DP)和颗粒态P(PP)的年流失量平均分别为4.75、0.74和4.01 kg·hm-2;PP占TP的比例高于DP.径流总N(TN)、水溶态总N(DTN)、水溶态有机N(DON)、NH4+-N和NO3--N的年流失量平均分别为21.87、17.19、0.61、3.63和12.95 kg·hm-2;流失的DTN各组分以NO3--N为主,其次为NH4+-N,DON的比例较低.不同种植类型农田径流TN、DTN、DON和NO3--N的流失量由低至高依次为:休闲地<苗木地<单季晚稻农田<双季稻农田<油菜(或小麦)-单季水稻农田<小麦-早稻-晚稻农田<蔬菜地,而径流TP和PP的流失量依次为:休闲地<苗木地<单季晚稻、双季稻农田<小麦-早稻-晚稻农田<油菜(或小麦)-单季水稻农田<蔬菜地,不同种植类型间的DP流失量差异较小.N、P流失主要发生在作物生产期间,TN和TP的流失比例随作物复种指数的提高而增加.TN、DTN和NO3--N流失量主要与N肥施用量有关,土壤中NO3--N含量对TN和DTN流失量也有明显影响;农田DON的流失除与N肥施用量有关外,还受土壤全N和有机质积累的影响;NH4+-N的流失量主要与土壤NH4+-N水平有关,受N肥施用量的影响不明显;径流TP和PP的流失量受P肥施用量、土壤P积累的共同影响,而DP的流失与施P量关系不大,但与土壤全P和有效P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玉米秸秆还田对石灰性土壤Zn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崔娟,田霄鸿,陆欣春,任思潮,代二战
    2011, 22(12):  3221-3226. 
    摘要 ( 1926 )   PDF (655KB) ( 574 )  
    采用尼龙网袋田间填埋的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对石灰性土壤Zn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Zn肥相比,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全Zn含量贡献较小;施Zn肥和添加秸秆处理均显著增加土壤有效Zn(DTPA-Zn)含量,且施Zn肥处理增加的幅度更大;高锌秸秆还田后释放的Zn更易转化为土壤DTPA-Zn,转化率达49.0%,秸秆还田后土壤DTPA-Zn转化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施Zn肥处理的变化不大.土壤交换态Zn(Ex-Zn)、碳酸盐结合态Zn(Carb-Zn)、氧化锰结合态Zn(OxMn-Zn)、紧结有机态Zn(Sbo-Zn)和残渣态Zn(Min-Zn)含量在各处理中差异不大,施Zn肥处理的土壤松结有机态Zn(Wbo-Zn)含量显著大于对照和只添加秸秆处理.尽管玉米秸秆的含Zn量较低,但秸秆Zn释放后更易转化为DTPA-Zn,秸秆还田同时施用Zn肥是提高石灰性土壤供Zn能力的有效方法.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氮素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
    雍太文,杨文钰,向达兵,陈小容
    2011, 22(12):  3227-3235. 
    摘要 ( 2142 )   PDF (687KB) ( 671 )  
    采用两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小麦-大豆(A1)、小麦-甘薯(A2)、玉米(A3)、小麦/玉米/大豆(A4)和小麦/玉米/甘薯(A5)5种种植模式下,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的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1、A2、A3和A5相比,A4提高了各作物在开花期(或吐丝期)和成熟期的土壤总氮含量及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处理间表现为套作>单作、大豆茬口>甘薯茬口、边行>中行;降低了小麦、玉米土壤的NO3--N、NH4+-N含量及小麦土壤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玉米土壤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玉米、大豆共生前的拔节期为单作>套作,在玉米、大豆共生后的吐丝期和成熟期为套作>单作、大豆茬口>甘薯茬口;大豆土壤的NO3--N、NH4+-N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分枝期为单作>套作,在开花期和成熟期为套作>单作、大豆茬口>甘薯茬口、中行>边行.
    水稻土模拟土柱中肥料氮素的迁移转化特征
    张朝,车玉萍,李忠佩
    2011, 22(12):  3236-3242. 
    摘要 ( 1979 )   PDF (750KB) ( 710 )  
    为了明确肥料氮素在模拟土柱中的迁移转化特征,通过布置室内模拟土柱试验,研究了3倍常规施肥水平下(360 mg·kg-1)水稻土中矿质氮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不同土层间NH4+-N和NO3--N含量差异显著.不施肥对照在整个培养期间养分含量变化不大,不同土层间亦没有显著性差异.施用尿素和硫铵后,土壤NH4+-N和NO3--N含量显著提高,尤其是0~50 mm土层内,分别达到186.0~2882.1 mg·kg-1和268.7~351.5 mg·kg-1,分别相当于对照的4.8~242倍和5.7~316倍,50 mm以下各土层与对照处理相似,表明肥料氮素的迁移转化主要发生在0~50 mm土层内,并且在培养的前14 d变化最大.整个培养期间不同土层内,硫铵处理不同矿质态氮含量是尿素处理的0.7~2.0倍,硝化率是尿素处理的0.9~1.4倍,表明硫铵在水稻土中的转化效率略高于尿素.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
    王子胜,徐敏,张国伟,金路路,单莹,吴晓东,周治国
    2011, 22(12):  3243-3251. 
    摘要 ( 1993 )   PDF (909KB) ( 561 )  
    以辽棉19号和美棉33B为材料,于2008年在东北特早熟棉区设置不同的棉花种植密度(每公顷75000、97500、120000株)和施氮量(0、240、480 kg·hm-2),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花生物量、氮素累积特征和氮素累积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个品种的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随棉花生育进程的动态变化均符合Logistic模型;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显著影响棉花氮素累积动态特征以及棉花产量和品质;氮素的快速累积起始日较生物量早13 d左右.在种植密度为每公顷97500株、24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两个品种棉花的生物量和氮素动态累积模型的特征参数最为协调,皮棉产量最高,纤维品质最优,氮素利用效率最高.在东北特早熟棉区,较早的生物量和氮素快速累积及较高的累积速率有利于棉花较高产量的形成.
    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及质子泵活性的影响
    田婧,郭世荣,孙锦,王丽萍,阳燕娟,李斌
    2011, 22(12):  3252-3258. 
    摘要 ( 1942 )   PDF (793KB) ( 623 )  
    以较为耐热的黄瓜品种‘津春4号’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中,采用石英砂培养加营养液浇灌的栽培方式,研究了叶面喷施外源亚精胺(Spd)对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质子泵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温胁迫下,外源Spd促进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干、鲜质量和叶面积显著增加,有效抑制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升高,有助于提高叶片细胞质膜和液泡膜H+-ATPase活性,但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无显著差异.外源Spd可显著降低黄瓜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质子泵活性,从而稳定膜的结构和功能,缓解高温胁迫对黄瓜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幼苗对高温胁迫的耐性.
    石油污染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特性
    岳冰冰,李鑫,任芳菲,孟凡娟,尹鹏达,张会慧,孙广玉
    2011, 22(12):  3259-3264. 
    摘要 ( 2004 )   PDF (522KB) ( 583 )  
    应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了大庆油田开采36年的石油污染土壤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20~3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特性.结果表明: 石油污染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3个土层的微生物代谢强度均高于无污染土壤(CK),不同土层之间的微生物代谢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0~30 cm土层的碳源代谢能力最强,其次为10~20 cm土层,0~10 cm土层最弱.石油污染使10~20 cm和20~3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底物碳源利用种类增多,代谢功能的多样性增强,而0~10 cm土层则无明显变化.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对底物碳源的利用由对照土壤的羧酸类居多转为石油污染土壤的碳水化合物最多,而20~3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对底物碳源的利用以羧酸类居多.说明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具有独特的群落结构和特点.
    植物篱对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
    石国庆,林超文,刘章勇,李传仁,陈一兵,马涛,王启锋,刘志龙,蔡青年
    2011, 22(12):  3265-3271. 
    摘要 ( 2197 )   PDF (1012KB) ( 650 )  
    采用坡地种植蓑草、苜蓿、香根草和紫穗槐等植物篱的方法,研究了其对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20°坡度试验区,紫穗槐植物篱显著抑制了麦蚜种群的发生,且麦田拟寄生物的密度等于或显著低于香根草区.在12°坡度试验区,苜蓿和蓑草推迟了麦蚜种群发生的高峰期,蓑草作为植物篱可以显著抑制麦蚜种群数量;苜蓿区麦田拟寄生物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瓢虫种群密度等于或显著高于蓑草区.蓑草挥发物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均有驱避作用,而显著引诱猫蛛科1种蜘蛛;苜蓿挥发物对麦长管蚜具有引诱作用;苜蓿和蓑草挥发物对瓢虫的行为反应均无明显影响.紫穗槐和蓑草作为坡地植物篱,不仅能防护水土流失,而且有助于调控害虫及其天敌种群.
    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赵卫,沈渭寿
    2011, 22(12):  3272-3278. 
    摘要 ( 1765 )   PDF (1207KB) ( 611 )  
    基于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功能、人类健康等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标准,综合考虑人为压力、响应措施等因素,构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海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自然特性与人工特性,采用均方差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海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结果表明: 2008年,海西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优越,人为压力较轻,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受固定资产投资、教育经费支出等响应指标的制约,部分地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劣于其健康状态.与1992年相比,2000和2008年海西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相对较优,驱动要素以经济活力、组织结构、人类健康、人口压力和投资调整等为主;但受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引起的自然景观减少、人类干扰增强等制约,2008年海西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劣于2000年.
    大庆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格局
    李静,张平宇,李鹤,苏飞
    2011, 22(12):  3279-3284. 
    摘要 ( 2118 )   PDF (581KB) ( 594 )  
    以石油资源开采及加工为主要扰动,从敏感性及其应对能力两个方面建立了大庆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脆弱性评价模型函数分析了大庆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2009年,大庆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较强区域集中分布在石油开采加工及石化产业密集区,土地盐碱化等生态问题是导致区域敏感性较高的次要原因;应对不利扰动能力的整体水平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作用;研究区脆弱性空间差异较大,其中红岗区、萨尔图区和龙凤区的脆弱性较高,脆弱度分别为0.80、0.71和0.68,让胡路区和大同区的脆弱性较低,脆弱度分别为0.20和0.04.
    安徽农田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及其组成
    王兴琴,花日茂,潘锦勇,高倩,李学德,操海群,吴祥为,唐俊
    2011, 22(12):  3285-3292. 
    摘要 ( 1883 )   PDF (687KB) ( 1099 )  
    以安徽省寿县等19个地区的农田表层土壤(0~20 cm)为对象,采用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分析了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op′-DDE、pp′-DDD、α-硫丹和百菌清等8种有机氯农药(OCPs)在农田表层土壤中的分布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 19个取样点中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总含量范围为ND~23.75 μg·kg-1,其中PP′-DDD、γ-HCH为主要污染物,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83和13.49 μg·kg-1.与199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六六六平均值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国内外土壤相比,安徽省农田表层土壤中的六六六(HCHs)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安徽省农田表层土壤中OCPs、HCHs和pp′-DDD平均浓度分别为48.58、28.64和13.83 μg·kg-1,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一级土壤质量标准(<50 μg·kg-1),污染较轻.
    禾本红酵母Y-5对结晶紫、孔雀石绿的吸附
    胡容,黄剑波,杨洲平,程子彰,靖德军,黄乾明
    2011, 22(12):  3293-3299. 
    摘要 ( 1801 )   PDF (806KB) ( 786 )  
    研究了培养时间、初始pH、温度对禾本红酵母Y-5吸附结晶紫、孔雀石绿的影响,并对吸附剂的解吸和循环利用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 在染料浓度为50 mg·L-1、pH 7.0、摇床转速150 r·min-1、30 ℃、吸附10 h时,红酵母对结晶紫、孔雀石绿的吸附率分别达峰值,为93.8%和87.7%;解吸后的菌体对结晶紫、孔雀石绿的吸附率分别为85.5%和78.5%,说明菌体对染料的吸附是可逆的,循环利用效果良好,菌体可再生和循环利用;禾本红酵母Y-5对结晶紫、孔雀石绿的脱色机理为吸附作用,染料多被吸附在红酵母表面的羟基(-OH)上,其吸附染料快速、高效、可逆,在染料废水处理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粗毛栓菌漆酶的诱导及其对中性染料和有机磷农药的降解
    靖德军,黄剑波,杨洲平,胡容,程子彰,黄乾明
    2011, 22(12):  3300-3306. 
    摘要 ( 1814 )   PDF (636KB) ( 544 )  
    研究了不同初始培养pH和培养时间下,不同诱导剂对粗毛栓菌产漆酶诱导特性的影响及漆酶对中性染料、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结果表明: RB-亮蓝、ABTS和邻联甲苯胺对粗毛栓菌产漆酶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其中ABTS的诱导作用最好,其诱导的最适初始pH为4.0,最佳时间为13 d;所产漆酶的适宜反应温度为38 ℃,酶在40 ℃保温20 min仍可保留786%的酶活力,稳定性较好;在ABTS介导下,漆酶降解6种中性染料的最佳温度分别为30 ℃(中性黑、中性枣红、中性桃红、甲基橙)和60 ℃(中性深黄、甲酚红),最适pH分别为6.0(中性黑)、2.0(中性枣红、中性桃红)和4.0(甲基橙、中性深黄、甲酚红),最佳降解时间分别为6 h(甲基橙、中性深黄和甲酚红)、12 h(中性桃红)和24 h(中性枣红).而漆酶降解乐果、毒死蜱、敌百虫、哒嗪硫磷4种有机磷农药的最佳温度均为25 ℃,最佳降解时间为9 h,最佳pH分别为10.0(乐果、毒死蜱、哒嗪硫磷)和8.0(敌百虫).
    基于GIS与多目标区位配置模型的沈阳市公园选址
    周媛,石铁矛,胡远满,高畅,刘淼,宋琳奇
    2011, 22(12):  3307-3314. 
    摘要 ( 3467 )   PDF (2161KB) ( 735 )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多目标区位配置模型(LA),综合考虑4个相对独立的目标因子(人口密度等级、空气污染等级、城市热岛效应等级、土地利用格局)对沈阳市三环内城市公园进行优化选址,并将优化结果与公园现状空间分布进行比较,以评价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 与其他因子相比,空气污染因子对研究区城市绿地的选址具有重要影响.与单目标因子相比,多目标综合加权分析的结果能够合理地为城市绿地提供优化的空间选址.GIS与LA相结合的方法为城市绿地的空间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万寿菊品种抗旱性评价中的应用
    田治国,王飞,张文娥,赵秀明
    2011, 22(12):  3315-3320. 
    摘要 ( 1829 )   PDF (449KB) ( 827 )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9个万寿菊品种16个生理指标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万寿菊的16个生理指标变化程度不同,其中脯氨酸(Pro)、H2O2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最大,而且部分抗旱系数之间显著相关;4个主因子代表16个生理指标抗旱性88.6%的数据信息,‘珍妮’和‘金门’、‘鸿运’、‘珍妮’、‘拳王’分别在4个主因子上的抗旱性最强;9个品种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值大小为:‘珍妮’>‘金门’>‘鸿运’>‘拳王’>‘巨人’>‘大英雄’>‘小英雄’>‘迪阿哥’>‘发现’;聚类分析将9个品种分为3类,其中‘金门’、‘珍妮’、‘鸿运’和‘拳王’属于抗旱品种.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大型水母资源量动态变化对渔业资源结构的影响
    单秀娟,庄志猛,金显仕,戴芳群
    2011, 22(12):  3321-3328. 
    摘要 ( 1936 )   PDF (716KB) ( 731 )  
    根据2007年5月、2008年5月和6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渔业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水域大型水母资源量变化对渔业种类组成、分布和资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年5月—2008年6月,大型水母的平均网获量和最高网获量增加,2008年6月平均网获量为222.2 kg·h-1,最高网获量达到1800 kg·h-1.大型水母主要分布在50 m等深线附近,及100 m等深线以浅的东海沿岸流、长江径流和台湾暖流的锋面上,6月大型水母的集中分布范围与5月相比向北偏移,在2007年5月和2008年5月两次调查中均存在一个水母集中分布点(122.5° E,28.5° N).大型水母和渔业资源呈交错分布,大型水母集中分布的区域,渔业资源网获量降低,种类组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水母网获量高的站位主要以小型种类(竹筴鱼、龙头鱼、发光鲷等)或中上层种类(刺鲳、长蛸)及带鱼为主,刺鲳在2008年6月的调查中占整个渔获量的23.7%,小黄鱼也占有较高的比重,但一些底层种类如黄鮟鱇等在水母集中分布区没有发现,虾蟹类也相对较少.大型水母对长江口渔业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资源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水母可以通过营养级联反应改变系统的能流方式.因此,在保护渔业资源和制定相关的渔业管理措施时,建议将水母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类群来考虑.
    太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高欣,牛翠娟,胡忠军
    2011, 22(12):  3329-3336. 
    摘要 ( 2125 )   PDF (653KB) ( 1082 )  
    分别于2009年8月和2010年5月对太湖流域37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9种,其中寡毛类15种,占21.7%;软体动物16种,占232%;甲壳动物5种,占7.2%;水生昆虫27种,占39.1%;多毛类6种,占8.7%.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以及物种相对丰度,应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DCA)将37个采样点分为4组.第1组的指示种为齿吻沙蚕和河蚬等多毛类及软体动物;第2组的指示种为太湖大螯蜚和方格短沟蜷等多毛类及软体动物;第3组的指示种为霍甫水丝蚓等环节动物;第4组的指示种为正颤蚓和摇蚊幼虫.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 电导率和总氮是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铵氮、CODCr、透明度、叶绿素a、水深及硝态氮对底栖动物分布也有影响.
    温度和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
    李玉颖,邓道贵,雷娟,席贻龙
    2011, 22(12):  3337-3342. 
    摘要 ( 2006 )   PDF (498KB) ( 531 )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溞的种群密度、雄体密度和卵鞍数均有显著影响.高食用藻密度组的发头裸腹溞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中、低食用藻密度组,其最大种群密度出现在20 ℃下的高食用藻密度组.在相同的温度下,发头裸腹溞的首次产幼溞数随食用藻密度的降低而减少,平均每个母溞首次产出的最大幼溞数出现在25 ℃下的高食用藻密度组.高食用藻密度组发头裸腹溞产生的雄体密度明显高于中、低食用藻密度组.发头裸腹溞的雄体密度与其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发头裸腹溞所产的卵鞍数随食用藻密度的下降而下降,且25 ℃下发头裸腹溞所产的卵鞍数明显高于其他温度组.与温度相比,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溞的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更大.
    综合评述
    基于热扩散方法测定树木蒸腾的潜在误差分析
    刘庆新,孟平,张劲松,高峻,黄辉,孙守家,陆森
    2011, 22(12):  3343-3350. 
    摘要 ( 1975 )   PDF (475KB) ( 662 )  
    蒸腾作为植被蒸散的主要分量,是植物水分生理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其测定方法的研究备受关注.热扩散方法是测量树木蒸腾的最优方法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应用热扩散方法测定的单株树木蒸腾量以及扩展到林分尺度蒸腾耗水量均相对准确,但在测定过程以及测定值与蒸腾真实值之间存在着潜在误差.本文综述了热扩散方法在树干液流通量密度测定以及从温差测定点到单株、从单株到林分尺度扩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误差,展望了我国开展热扩散方法潜在误差分析的主要研究方向,并提出了解决其潜在测量误差的方法.
    昆虫趋光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程文杰,郑霞林,王攀,雷朝亮,王小平
    2011, 22(12):  3351-3357. 
    摘要 ( 2383 )   PDF (443KB) ( 907 )  
    趋光是众多夜行性昆虫的主要行为特征之一.研究表明: 许多夜行性昆虫的趋光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现象,而这种差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雌雄成虫飞行能力差异导致其飞行距离与高度的不同、雌雄成虫复眼结构差异导致其对光源反应不同,以及雌雄成虫对光源和环境刺激的敏感性不同等方面综述了导致昆虫趋光性别差异的因素,并探讨了昆虫趋光性别差异的应用及今后研究方向.
    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李文杰,张时煌,王辉民
    2011, 22(12):  3358-3364. 
    摘要 ( 2373 )   PDF (787KB) ( 810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当前生态系统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密切联系着人类的生活福祉.本文系统综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归纳为以下3个特征:生态经济学理论作为价值定量计算的核心方法被普遍采纳;GIS和RS在数据获取、时空分析和集成平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机理模型模拟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根据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不足,提出了可扩展、分布式的集成研究框架——“生产线”框架,探讨了GIS和RS技术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集成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简报
    干旱胁迫对条墩桑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闫海霞,方路斌,黄大庄
    2011, 22(12):  3365-3370. 
    摘要 ( 1978 )   PDF (619KB) ( 630 )  
    以1年生红皮花桑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条墩桑幼苗的生物量、荧光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植株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逐渐降低,但光合产物向根部的分配比例逐渐增大,根冠比逐渐增加;叶片的荧光参数FoFv和Fv/Fm逐渐降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下降.
    小麦-油菜邻作对麦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李川,武文卿,朱亮,张青文,刘小侠
    2011, 22(12):  3371-3376. 
    摘要 ( 2617 )   PDF (417KB) ( 550 )  
    应用昆虫群落生态学的群落特性分析方法,于2008年和2009年在河北省邯郸市调查了小麦与油菜邻作对麦田蚜虫及主要天敌群落的构成、丰富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与油菜田间昆虫群落的组成相似,主要田间害虫为蚜虫,其捕食性天敌包括瓢虫类、草蛉类、蜘蛛类和食蚜蝇,寄生性天敌为蚜茧蜂;两年间田间昆虫群落的组成有一定的变化,但均表现为邻近油菜的麦田蚜虫丰富度最低,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丰富度最高;邻近油菜的麦田昆虫群落、麦蚜亚群落、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高,远离油菜的稳定性低.该模式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天敌,增强田间自然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