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20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09-05-20
    研究报告
    四种温带森林土壤氧化亚氮通量及其影响因子
    王颖1;王传宽1;傅民杰1,2;刘实1;王兴昌1
    2009, 20(05):  1007-1012 . 
    摘要 ( 2126 )   PDF (758KB) ( 1015 )  
    以中国东北东部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人工红松林、落叶松林、天然次生蒙古栎林和硬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比较其土壤N2O通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 4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总体上表现为大气N2O的排放源, 其N2O通量大小顺序为:硬阔叶林(21.0±4.9 μg·m-2·h-1)> 红松林(17.6±4.6 μg·m-2·h-1)>落叶松林(9.8±5.9 μg·m-2·h-1)>蒙古栎林(1.6±12.6 μg·m-2·h-1).各生态系统的N2O通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只在夏初出现排放峰值(蒙古栎林为吸收峰).4种生态系统N2O通量均与10 cm深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O3--N呈显著负相关;N2O通量对土壤温度和NH4+-N的响应出现分异:针叶林N2O 通量与NH4+-N呈显著正相关,而与5 cm深土壤温度呈不相关;阔叶林与针叶林正相反.在较为干旱的2007年,土壤水分是影响4种林型土壤N2O通量的关键因子.植被类型与环境因子及氮素有效性对N2O通量的相互作用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热带季节雨林与人工橡胶林土壤碳氮比较
    张敏1,2;邹晓明1
    2009, 20(05):  1013-1019 . 
    摘要 ( 2312 )   PDF (581KB) ( 954 )  
    选取我国西南部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季节雨林和人工橡胶林为对象,比较了2006—2007年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凋落物输入、土壤总碳氮含量及活性碳、氮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与热带季节雨林相比,橡胶林的地上年凋落物量较低,而地面凋落物残留量较高,反映了橡胶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凋落物消失率常数值,K )较低;橡胶林凋落物和土壤的C/N比值较高,暗示了其林内有机物的可降解性较热带季节雨林弱;橡胶林表层土壤总有机碳、生物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只有热带季节雨林土壤的60%~70%,硝态氮含量较少,pH 值则比热带季节雨林土壤低1.1.说明热带季节雨林转变为橡胶林后,林内地上凋落物向土壤输入的碳、氮量减少,土壤碳、氮含量和有效性降低,并且土壤呈现酸化倾向.应制定合理的橡胶林土壤管理措施,阻止土壤质量的下降趋势,以维持橡胶林的生产可持续性.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后灰色森林土有机碳矿化的温度响应特征
    徐汝民1,2;李忠佩1,2;车玉萍1;张朝1,2
    2009, 20(05):  1020-1025 . 
    摘要 ( 2017 )   PDF (588KB) ( 883 )  
    通过室内培育试验,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后灰色森林土有机碳矿化过程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原始林转变为农田后,0~10 cm、1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下降了68.5%、76.8%和40.5%、44.4%;而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平均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仅分别为原始林的24.4%~43.2%和9.20%~13.7%.低温条件下(<25 ℃)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显著高于高温条件下(>25 ℃).低温条件下(<25 ℃)两种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没有显著差异;但高温条件下(>25 ℃),农田0~1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高于原始林,而农田10~2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明显较低.
    季节性冻融对岷江冷杉和白桦凋落物酶活性的影响
    邓仁菊1, 2;杨万勤1;吴福忠1
    2009, 20(05):  1026-1031 . 
    摘要 ( 2164 )   PDF (488KB) ( 1069 )  
    为了了解季节性冻融对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2006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冻融和非冻融处理下岷江冷杉和白桦凋落物的酶活性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的酶活性均具有明显的月变化,但活性高峰与酶类有关;季节性冻融显著影响了冷杉和白桦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转化酶、纤维素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P<0.05).冻融处理使冷杉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转化酶、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在生长季节内分别增加了66.1%、14.8%和76.3%,但脱氢酶活性降低了18.4%;冻融处理使白桦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转化酶活性增加了39.4%,但脲酶、纤维素酶和脱氢酶活性分别降低了18.2%、28.7%和15.6%.冻融处理对两种凋落物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说明季节性冻融对亚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凋落物种类和分解阶段有关.
    臭氧浓度升高对油松抗氧化系统活性的影响
    阮亚男1,2;何兴元2;陈玮2;陈振举2;孙雨2
    2009, 20(05):  1032-1037 . 
    摘要 ( 1983 )   PDF (653KB) ( 821 )  
    以生长在开顶箱内的油松为试材,对高浓度臭氧(80 nmol·mol-1)条件下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针叶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与抗坏血酸(AS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使O2·产生速率提高,H2O2 和MDA含量增加.ASA含量与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在高浓度臭氧熏蒸的前期升高,随后下降并低于对照.说明生长季前期,油松抗氧化系统对高浓度臭氧存在适应性反应,但不能抵抗长期臭氧胁迫带来的氧化伤害.
    浙江省1991—2006森林火灾直接碳释放量的估算
    杨国福1;江洪1,2;余树全1;周国模1;贾伟江3
    2009, 20(05):  1038-1043 . 
    摘要 ( 2052 )   PDF (690KB) ( 766 )  
    森林火灾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随着全球温度持续升高,林火有更频发的趋势.根据1991—2006年浙江省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和浙江省各种森林类型地上生物量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和排放比法,分析浙江省年均森林火灾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火灾平均每年释放CO2、CO、甲烷(CH4)和非甲烷烃(NMHC)分别为127930、7672.8、3098.7和1475.5 t;年均消耗生物量和碳损失量分别为86148.1和38766.7 t,对区域碳平衡有一定影响.
    阔叶红松林林冠空隙光强异质性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
    王卓1;范秀华2
    2009, 20(05):  1044-1050 . 
    摘要 ( 1811 )   PDF (678KB) ( 815 )  
    利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4个不同尺度林窗内光照强度的异质性,分析红松幼树在林窗内9个方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窗内9个方位出现光合有效辐射(PAR)峰值顺序为:西实际林窗、北扩展林窗、林窗中心>南实际林窗、南扩展林窗、东扩展林窗、东实际林窗>西扩展林窗、北实际林窗,光照呈东-西、南-北不对称分布,光照梯度在西、北方向变化较大,但各方向距中心不同距离的日均PAR无显著差异.林窗Ⅰ~Ⅳ日均PAR分别为21.85、45.57、66.02和23.48 μmol·m-2·s-1,相互之间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PAR与净光合速率(Pn)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随PAR增大而增大.随林窗面积的增大,PARPn均先增大后减小; 当林窗面积为267 m2时,二者同时达到最大值.
    三江平原小叶章钾、钙、镁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
    孙志高1, 2;刘景双2;于君宝1;陈小兵1
    2009, 20(05):  1051-1059 . 
    摘要 ( 2089 )   PDF (1034KB) ( 725 )  
    2004年5—10月,对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草甸和小叶章-苔草沼泽化草甸群落优势植物小叶章的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典型草甸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不同器官K、Ca、Mg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其地上器官的K含量整体均呈下降趋势,符合线性模型(y=A+Bt);茎中Ca含量变幅不大,符合抛物线模型(y=AB1tB2t2),叶和叶鞘中整体呈递增变化,符合指数增长模型(y=Aexp(t/B1)+B2);茎中Mg含量变幅最大,而叶和叶鞘相对平缓.不同时期小叶章各器官K、Ca、Mg含量差异较大,典型草甸小叶章地上器官的K含量大多高于沼泽化草甸小叶章,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根、叶鞘的Ca、Mg含量则高于典型草甸小叶章;典型草甸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不同器官K、Ca、Mg储量及累积速率差异明显,其中根的储量最大,分别占总储量的(63.82±23.19)%、(78.68±15.44)%、(76.48±19.06)%和(85.23±9.20)%、(93.51±3.46)%、(92.39±3.22)%.典型草甸小叶章地上器官K、Ca、Mg储量均明显高于沼泽化草甸小叶章,根则相反.这种差异主要与小叶章生态学特性及所处生境有关。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武威绿洲灌区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冯福学;黄高宝;于爱忠;柴强;陶明;李杰
    2009, 20(05):  1060-1065 . 
    摘要 ( 1953 )   PDF (507KB) ( 925 )  
    2006—2008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武威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秸杆翻压、免耕不覆盖、免耕秸杆立茬、免耕秸杆覆盖)对冬小麦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动态变化、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至拔节期,免耕秸杆覆盖(NTS)和免耕秸杆立茬(NTSS)处理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壤贮水量,处理间差异较大,在小麦拔节后差异变小;返青至成熟期,NTS和NTSS处理30~150 cm土壤贮水量都大于传统耕作处理(T);播种期,NTS、NTSS和NT(免耕不覆盖)处理0~150 cm土层总贮水量分别比T处理增加29.55~34.69、17.32~21.79和0.89~15.68 mm,收获期分别增加37.59~38.35、5.70~22.14和4.61~13.93 mm,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处理间土壤贮水量差异增大.NTS、NTSS、NT和TIS(秸杆翻压)处理小麦产量分别比T处理提高15.65%~16.84%、6.98%~12.75%、5.88%~11.74%和3.92%~8.16%,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7.15%~17.52%、7.75%~9.65%、8.24%~10.00%和4.17%~9.91%.免耕秸杆覆盖(NTS)和免耕秸杆立茬(NTSS)处理提高了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改善该区域水资源匮乏的有效耕作措施.
    河西走廊绿洲农田防护林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丁松爽;苏培玺
    2009, 20(05):  1066-1071 . 
    摘要 ( 2027 )   PDF (640KB) ( 676 )  
    农田防护林是甘肃河西走廊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防护林保护下的玉米灌浆期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护林东西相等距离处,东面玉米所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量(PAR)始终高于西面;西面20 m以内玉米受林带(防护林高度为10 m)遮光较为严重,其净光合速率(Pn)较低;林带东面15 m范围内的玉米Pn高于西面.总体上,防护林造成的玉米减产发生在林带东面10 m及西面15~20 m范围内,其他位置的玉米产量不受影响或增产.
    两个基因型水稻利用有机磷的差异及其与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李永夫1, 2;罗安程2;吴良欢2;魏兴华3
    2009, 20(05):  1072-1078 . 
    摘要 ( 2011 )   PDF (681KB) ( 822 )  
    以低磷条件下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差异的两个基因型水稻中部51和Azucena为材料,通过琼脂培养试验研究它们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酸钠(IHP)的情况以及接种土壤微生物对水稻利用植酸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植酸钠为磷源生长的中部51和Azucena的植株地上部干物质量、吸磷量和磷浓度均显著低于以无机磷为磷源生长的植株,植酸钠处理的水稻植株地上部吸磷量和磷浓度也均显著高于无磷处理植株,表明无菌培养条件下水稻能部分利用植酸钠.低磷条件下两个基因型水稻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供磷处理,且低磷条件下中部51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较高,这可能是无菌条件下中部51利用植酸钠的能力高于Azucena的机理之一.高水平植酸钠处理(0.96 mmol P·L-1)下两个基因型水稻植株地上部干物质量、磷含量及磷浓度均显著高于低水平植酸钠处理(0.16 mmol P·L-1),表明底物有效性可能是影响水稻利用植酸钠能力的限制因素之一.在低水平和高水平植酸钠处理下,接种土壤微生物对两个基因型水稻植株的地上部干物质量、磷含量及磷浓度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在本试验中接种土壤微生物并不能显著提高水稻利用植酸钠的能力.
    缺磷条件下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大豆氮积累和结瘤固氮的影响
    王树起1,2;韩晓增1;乔云发1;严君1;李晓慧1
    2009, 20(05):  1079-1084 . 
    摘要 ( 1992 )   PDF (307KB) ( 840 )  
    采用砂培方法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草酸、苹果酸及3种酸的混合物对大豆植株氮素积累、结瘤和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大豆植株氮素积累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大豆地上部各时期氮素积累量的降低幅度分别为:苗期17.6%~44.9%,花期29.8%~88.4%,鼓粒期9.18%~69.6%,成熟期2.21%~41.7%;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大豆根瘤生长和固氮能力也有显著影响,表现为使根瘤数量、根瘤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11.4%~59.6%,80.5%~91.7%和11.9%~59.9%,从而使大豆的固氮效率降低,最终导致大豆的固氮量较对照显著降低(降低幅度9.71%~64.5%).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大豆氮积累、根瘤生长和固氮能力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种有机酸中,草酸的抑制作用相对大于柠檬酸和苹果酸,3种有机酸混合后,抑制作用加强.
    柠条根系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季节性变化及影响因素
    刘永俊1,2;郑红2;何雷2;安黎哲2;冯虎元2
    2009, 20(05):  1085-1091 . 
    摘要 ( 2032 )   PDF (704KB) ( 1423 )  
    采用传统染色检测与PCR-DGGE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柠条根系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季节性变化, 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了土壤因子与AMF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柠条根系AMF总侵染率、丛枝侵染率、泡囊侵染率和土壤孢子密度均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 总侵染率从春季至秋季呈下降趋势,其他指标呈上升趋势. 春、夏、秋3个季节的柠条根系中共检测出9种AMF分子种,但每个季节的AMF群落组成、多样性指数均有一定的差异.主成分(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随着土壤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的增加,泡囊侵染率减少;随着土壤含水量和速效磷的降低, 土壤AMF孢子密度增加;根系内AMF群落组成的季节性差异主要受土壤总磷、速效磷和有机碳的影响.
    不同抗寒性冬小麦品种分蘖节低温诱导蛋白比较
    于晶1;张林2;苍晶1;郝再彬1;杨阳1;李卓夫2
    2009, 20(05):  1092-1098 . 
    摘要 ( 2172 )   PDF (260KB) ( 659 )  
    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低温前后抗寒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非抗寒品种济麦22的蛋白质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pH 4~7范围内,在东农冬麦1号和济麦22分蘖节蛋白表达图谱中发现55个蛋白点在低温胁迫后的表达量与低温前有明显差异,其中47个点在两个品种中均有表达.低温处理后,有23个蛋白点的丰度值变大,东农冬麦1号的绝对丰度高于济麦22;7个蛋白点的丰度值变小,东农冬麦1号的绝对丰度低于济麦22;东农冬麦1号特有8个蛋白点表达量上升.所有上调的蛋白点中东农冬麦1号的表达量是济麦22的2.1~16.5倍,超过4倍以上的点有10个;所有下调的点中东农冬麦1号的表达量是济麦22的0.1~0.4倍.对所有的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并通过数据库检索进行蛋白质鉴定,得到了其中51个蛋白的完整肽指纹图谱,这些蛋白中逆境蛋白占15.7%、代谢相关蛋白占27.5%、信号分子占19.6%、未知蛋白占9.8%、其他类蛋白占27.4%.这些蛋白的表达可能对东农冬麦1号抗寒性具有重要作用.
    光周期和有效积温对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影响
    欧阳由男1,2;李春生1;章善庆1;王会民1;朱练峰1;禹盛苗1;金千瑜1;张国平2
    2009, 20(05):  1099-1104 . 
    摘要 ( 2237 )   PDF (800KB) ( 1007 )  
    通过田间播期试验、植物培养箱人工光周期和温度试验研究了水稻DI508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特性与光周期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播期(4月4日、5月5日、6月4日)条件下,大田DI508分蘖角度从半散生到渐趋直立的变化均发生在自然光周期变短(6月21日,夏至)后的10~15 d;在光周期条件下,DI508的分蘖角度同样具有动态变化特性,10 h光照处理可使分蘖角度提前从半散生向直立转变,14 h光照处理则延缓转变.温度处理对水稻分蘖角度的变化特性没有显著影响.
    不同覆盖施肥措施对黄土旱塬冬小麦土壤水分的影响
    王晓峰;田霄鸿;陈自惠;陈辉林;王朝辉
    2009, 20(05):  1105-1111 . 
    摘要 ( 1883 )   PDF (639KB) ( 806 )  
    于2007年9月—2008年7月在位于黄土高原渭北旱塬的王东沟试验区进行冬小麦不同覆盖施肥措施(包括不施肥、农民习惯施肥、推荐施肥、推荐施肥+有机肥、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沟内覆草、推荐施肥+全区覆草7个处理)田间试验,并采用水分中子仪定期观测土壤含水量,研究黄土高原旱塬区不同栽培措施下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干旱季节(春季),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沟内覆草措施有利于贮存更多的土壤水分,其土壤储水量约比最低值(推荐施肥+有机肥)高48.2 mm,并可将土壤水分保持到冬小麦需水的关键期,而且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措施仅次于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沟内覆草,表明这两种措施能够在田间蓄积较多天然降水,有利于黄土高原旱区雨养农业的发展.
    温度、水分和施氮量对温室土壤pH及电导率的耦合作用
    袁巧霞1;朱端卫2;武雅娟2
    2009, 20(05):  1112-1117 . 
    摘要 ( 1919 )   PDF (381KB) ( 1021 )  
    选取5年棚龄温室土壤样品进行培养试验,研究温度(T)、水分(W)、施氮量(N)及其耦合效应对温室土壤pH及电导率(EC)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温室土壤pH逐渐下降,下降速率可用一级反应模型进行定量描述,其速率常数受各因素的影响表现为N>W>W×N>T×W. EC在培养的第1周内快速上升到最大值后略有下降,并在培养后期逐渐趋于稳态值(ECsty),ECsty受N、W、T×W、T及W×N的影响,其中N、W、T×W和T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W×N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减小施氮量及适当亏水灌溉可有效延缓温室土壤酸化和EC升高.建立了pH下降速率常数及ECsty回归模型,可对不同环境及水肥条件下土壤酸化及EC变化进行预测.
    缓控释肥料在不同介质中的养分释放特性及其肥效
    段路路1,2;张民1;刘刚2;商照聪2;杨一2
    2009, 20(05):  1118-1124 . 
    摘要 ( 2047 )   PDF (541KB) ( 1080 )  
    采用水浸法和土壤培养法测定了4种缓控释肥料(CRF1、CRF2、SCU、IBDU)的养分释放特性,并通过盆栽试验评价了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性与油菜需肥规律的吻合性.结果表明:CRF1和CRF2在水中的释放曲线为“S”型,SCU为“破裂式释放”,IBDU的释放曲线呈倒“L”型;4种缓控释肥料在水浸法和土壤培养法中的养分释放特性均可用二项式方程进行拟合,说明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RF1、CRF2两处理的油菜养分吸收量和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以CRF2处理为最高,并且CRF1、CRF2的养分释放特性更接近油菜的需肥规律.
    基于模拟景观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刘常富1,2;李京泽1;李小马1;何兴元2;陈玮2
    2009, 20(05):  1125-1131 . 
    摘要 ( 2408 )   PDF (353KB) ( 913 )  
    基于现实的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模拟了4个景观格局梯度,并选取了1个与之相应的现实景观格局梯度,分析了28个景观格局指数在各梯度对景观破碎化和景观斑块形状复杂性的反映,从而筛选出描述这两种景观格局特征的适宜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表明:斑块密度(PD)和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在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方面表现出较规律的变化趋势,斑块密度随破碎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平均斑块面积随破碎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小;面积加权平均周长面积比(PARA_AM)在描述景观斑块形状复杂性方面与景观格局梯度相吻合,且随斑块形状复杂性的增加而增加,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景观斑块形状的复杂性.
    “千层饼”模式在上海世界博览会区域生态规划前期研究中的应用
    徐曦2,3;王小明1,3;王天厚1,3;刘益宁4;王开运2,3
    2009, 20(05):  1132-1139 . 
    摘要 ( 2169 )   PDF (1559KB) ( 829 )  
    基于“千层饼”模式,构建了上海世界博览会区域的生态规划方法,并从人体舒适度、生命健康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对上海世界博览会区域建设用地进行了生态要素调查与GIS可视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以“千层饼”模式为原型的生态规划方法应当包括生态规划目标的确定、生态要素的选择与实地调查、数据库构建与GIS可视化综合分析,该方法对上海世界博览会区域生态规划前期研究是不可缺少的;针对研究区土壤污染状况,在既考虑市民对绿色景观的要求又兼顾可持续利用资源以及防止二次污染的原则下,提出了研究区土壤保护与再利用的初步方案;为保护上海世界博览会区域原有重要生境,建议设立植被群落与原有绿色景观的保护区域;为提高研究区亚热带季风条件下的人体舒适度,提出了利用生态景观元素优化温湿度及通风的概念.
    基于线性混合像元分解的沈阳市三环内城市植被盖度变化
    胡健波1,2;陈玮1;李小玉1;何兴元1
    2009, 20(05):  1140-1146 . 
    摘要 ( 1994 )   PDF (1452KB) ( 845 )  
    基于2001和2006年Landsat TM影像,通过线性混合像元分解(linear spectral unmixing, LSU)方法提取沈阳市三环内的植被盖度信息,结合目视解译2006年QuickBird影像得到的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了2001—2006年研究区植被盖度的动态.结果表明:2001—2006年,研究区植被盖度变化剧烈,绿化建设和由城市扩张导致的农田占用现象并存,且前者的植被增加超过后者的植被损失;研究区道路、居住区、公共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及广场的植被盖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5%~9%),工业用地几乎没有变化;研究区绿化建设格局比较合理,城区内外植被盖度的两极分化现象虽依然存在,但已得到缓解;研究期间,该区主要地类植被盖度随距市中心距离而递增的顺序为公共绿地及广场(0.8%·km-1)<居住区(1.5%·km-1)<工业用地(1.7%·km-1)<公共设施用地(2.4%·km-1)<道路(2.9%·km-1);公共设施用地和道路植被盖度两极分化现象依然较严重,需加强绿化建设并严格管理.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
    张晓云1,2,3;吕宪国1;沈松平4
    2009, 20(05):  1147-1152 . 
    摘要 ( 2308 )   PDF (221KB) ( 977 )  
    基于1975、2006年若尔盖高原湿地的卫星遥感资料,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对1975—2006年间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产品生产价值、气体调节价值和蓄水价值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三项服务价值总和由195.90亿元降至123.85亿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增加了3.02亿元,而气体调节和蓄水价值共减少了75.07亿元.研究区由物质产品增加带来的收益远小于由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过度的放牧行为致使若尔盖高原湿地生物量减少、土壤结构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和服务水平下降.
    青藏高原生态气候因子的空间格局
    赵东升1;吴绍洪1,2;郑度1;杨勤业1
    2009, 20(05):  1153-1159 . 
    摘要 ( 1972 )   PDF (508KB) ( 868 )  
    基于1966—2005年间青藏高原及其周边113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研究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0 ℃日数、潜在蒸散、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最热月均温在7 ℃~20 ℃,由东部周边地区向中部呈逐渐减小趋势;最冷月均温在-18.4 ℃~8 ℃,由南向北逐渐减小;青藏高原≥10 ℃日数由东部周边向中部地区逐渐减小,研究区东南部的≥10 ℃日数最大(150 d以上),中部地区最少(<50 d);研究区年均降水量由东南部向西北地区呈减少趋势;青藏高原的潜在蒸散(由Thornthwaite模型计算)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大部分地区在330~750 mm;青藏高原干旱地区所占比例较大,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北部,湿润地区面积小,主要位于东部和东南部.青藏高原的植被分布与其生态气候限制因子有较好的一致性,生态气候因子可较好地刻画植被分布状况.
    “吉三角”区域生态规划与生态网架建设
    李博1;韩增林1;佟连军2
    2009, 20(05):  1160-1165 . 
    摘要 ( 2041 )   PDF (721KB) ( 769 )  
    利用实际调研走访与区域生态规划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吉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研究区生态网架.结果表明:依据生态资源丰富度、生态恢复性、农田防护林体系、环境承载力、林业基础、生态系统完整性等因素,可将研究区划分为东部低山丘陵生态区、中部平原生态区和西部平原湿地生态区3种区域生态功能区;在对研究区生态节点进行标识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生态廊道(哈大线区域轴带、长春-吉林、长春-松原、吉林-松原、吉林-四平、松原-四平交通廊道)及区域生态网架(一环、三核、三带);基于区域生态安全的要求,建构了包括区域生态保育区、区域生态恢复区和区域生态治理区在内的“吉三角”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框架.
    昆虫取食和药剂熏蒸对马尾松针叶脱落酸和茉莉酸含量的影响
    邓文红1;沈应柏2,3;陈华君1;李镇宇4;蒋湘宁2,3
    2009, 20(05):  1166-1170 . 
    摘要 ( 2018 )   PDF (222KB) ( 964 )  
    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在诱导植物产生抗逆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用GC/MS检测了马尾松毛虫咬食、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熏蒸和萜烯混合物熏蒸处理4 h后,马尾松损伤针叶、相邻姊妹针叶(处理同一轮未受损伤枝条)、系统上枝针叶(处理枝上一轮枝条)和系统下枝针叶(处理枝下一轮枝条)中ABA和J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虫害4 h后,马尾松损伤针叶、相邻姊妹针叶、系统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针叶的ABA和JA含量均明显升高.用10 μmol·L-1 MeJA熏蒸和10 μmol·L-1萜烯混合物熏蒸健康植株后,各部位枝条针叶中ABA和JA含量明显升高.说明ABA和JA是马尾松苗木伤反应信号传导途径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参与了马尾松苗木系统抗性的形成过程.
    温度和氮肥对褐飞虱存活、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交互作用
    郑许松1;陈桂华2;徐红星1;吕仲贤1
    2009, 20(05):  1171-1175 . 
    摘要 ( 1979 )   PDF (424KB) ( 1597 )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20 ℃、23 ℃、26 ℃、29 ℃和32 ℃)和氮肥水平(不施氮:0 kg·hm-2;高氮:250 kg·hm-2)对褐飞虱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20 ℃~29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褐飞虱的卵孵化率和若虫存活率提高,卵和若虫历期缩短,成虫寿命缩短,同时产卵量增加;32 ℃时, 褐飞虱卵孵化率和若虫存活率降低、卵和若虫历期延长、成虫生殖力降低;在不同温度下,高氮植株上的褐飞虱卵孵化率和若虫存活率、成虫生殖力均明显高于低氮稻株上的褐飞虱,同时高氮植株上褐飞虱的卵和若虫历期明显短于低氮稻株上的褐飞虱,说明施用高水平氮肥提高了褐飞虱对逆境条件的生态适应性;温度和氮肥对褐飞虱卵存活率、若虫历期和产卵量的交互作用显著,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和长期施用高水平氮肥很可能是近年来褐飞虱猖獗暴发的重要原因.
    椒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位
    赵永强;曾江宁;高爱根;陈全震;寿鹿;廖一波;黄逸君
    2009, 20(05):  1176-1183 . 
    摘要 ( 1845 )   PDF (773KB) ( 826 )  
    2007年10月,运用生态位理论,对椒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分析了各采样断面自然因子(盐度、水温、沉积物温度、滩涂宽度和沉积物粒度)和污染因子(油类、重金属含量)对环境异质性的影响以及环境因子与各类群生物数量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按取食方式可分为穴居底表捕食型、底表啮食型、底内滤食型和底内吞食型四大类群;各优势种群间生态位宽度的差异较大,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428和0.168,表明各类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在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6水平上,日本大眼蟹与明秀大眼蟹(第一类群)间和微黄镰玉螺、泥螺、习见织纹螺、勋章饰孔螺、短拟沼螺、彩拟蟹守螺(第二类群)间以及光滑河蓝蛤、中国绿螂、彩虹明樱蛤(第三类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为显著,对环境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相似.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溪流中三角枫落叶分解的影响
    姜丽红;王备新;陈爱卿;兰策介
    2009, 20(05):  1184-1189 . 
    摘要 ( 1912 )   PDF (424KB) ( 827 )  
    采用复合网袋法,研究了冬季南京紫金山三角枫落叶在无干扰溪流和生态恢复溪流中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112 d后,三角枫落叶无灰干质量剩余率为31%~62%,分解速率符合指数衰减模型(P<0.05).在生态恢复溪流和无干扰溪流的流水生境中, 三角枫落叶的分解速率分别为0.0030 d-1和0.0064 d-1,静水生境中分别为0.0018 d-1和0.0016 d-1.流水生境中,无干扰溪流网袋内的大型底栖动物多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恢复溪流(P<0.05),而静水中无显著差异(P>0.05).无干扰溪流中的撕食者多度比例最高(70.4%),以栉水虱为主;生态恢复溪流中滤食者的多度比例最高(37.8%),以长跗摇蚊属为主.流水生境中三角枫落叶的分解速率与撕食者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相关性显著(P<0.01),而与生物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冬季溪流中撕食者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决定三角枫落叶的分解速率.
    温度、盐度、光照对海洋卡盾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黄娟1;杨维东1,2;刘洁生1,2;李宏业1;刘碧惠1
    2009, 20(05):  1190-1195 . 
    摘要 ( 2443 )   PDF (526KB) ( 950 )  
    在正交试验条件下,分析了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对海洋卡盾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22、33、45和温度20 ℃、25 ℃、30 ℃以及光照强度2000、3000、4500 lx条件下,三因素对海洋卡盾藻生长的影响均不显著,盐度是影响海洋卡盾藻产毒的主要因子;盐度45、温度30 ℃、光照2000 lx下海洋卡盾藻的比生长速率最大,盐度22、温度20 ℃、光照4500 lx下海洋卡盾藻的产毒能力最强;低盐条件不利于海洋卡盾藻的生长,但有利于溶血毒素的合成;当海洋卡盾藻生长受到限制时,其溶血毒素合成增多.
    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的分布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徐兆礼;高倩
    2009, 20(05):  1196-1201 . 
    摘要 ( 2177 )   PDF (3296KB) ( 883 )  
    基于1959和2002年在长江口28°00′—32°00′N、122°00′—123°30′ E海域4个季节8个航次的海洋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的水平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平均丰度在夏秋季较低、冬春季较高,冬季真刺唇角水蚤的出现率最高,春、夏季具明显的集群性;盐度是影响真刺唇角水蚤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该种分布的最适温度约16 ℃,最适盐度在12~20,属暖温性咸淡水种;与1959年相比,2002年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丰度明显降低,这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可作为长江口海洋变暖的一个重要指示种.春季真刺唇角水蚤的高丰度值出现在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水域,这对于维持该水域渔场功能和生态系统的其他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胜利油田滩涂区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
    韩平1;郑立1;崔志松1;郭秀春1,2;田黎1
    2009, 20(05):  1202-1208 . 
    摘要 ( 2099 )   PDF (969KB) ( 1092 )  
    基于传统的实验方法,对胜利油田滩涂区土壤中石油降解菌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并利用PCR-DGGE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胜利油田滩涂区的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由研究区土壤中筛选出13株石油降解菌,其中,6株石油降解菌的石油降解率>90%,能降解大部分C12~C26的石油烷烃,系统发育学鉴定为AlcanivoraxHalomonasMarinobacter,均属于γ-proteobacteria分支;胜利油田滩涂区未培养优势菌有Sulfurovum、GillisiaArcobacter;该区优势菌群中γ-proteobacteria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为α-proteobactiria、ε-proteobactiria、Actinobacteria 和Flavobacteria.
    A/DAT-IA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生态安全调控
    朱爽1;华涛1;周启星1,2;吴琼1
    2009, 20(05):  1209-1213 . 
    摘要 ( 1745 )   PDF (394KB) ( 641 )  
    以A/DAT-IAT工艺出水的常规指标和生态毒性指标为考察对象,对A/DAT-IA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运行周期(T)、外回流比(R1)、内回流比(R2)和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4个控制参数进行了3个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是4个控制参数中对考察对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去除常规指标的最优运行条件为运行周期3 h,外回流比20%,内回流比150%,MLSS 5000 mg·L-1;去除生态毒性指标的最优运行条件为运行周期3 h,外回流比20%,内回流比150%,MLSS 3000 mg·L-1.分析表明,造成去除两类指标的最优运行条件不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污水中存在具有一定生态毒性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和经水解酸化后毒性增强的有机物.本试验研究为该工艺今后的生态安全调控改进提供了参考方向.建议投加絮凝剂,同时适当选择运行控制参数,以共同提高对常规指标和生态毒性指标的去除效果.
    综合评述
    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钝化修复研究进展
    王立群1,2;罗磊2,3;马义兵2;韦东普2;华珞1
    2009, 20(05):  1214-1222 . 
    摘要 ( 2264 )   PDF (343KB) ( 1883 )  
    重金属原位钝化技术是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指向污染土壤添加一些活性物质(钝化修复剂),以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有效浓度或改变其氧化还原状态,从而有效降低其迁移性、毒性及生物有效性.本文基于原位钝化修复剂种类、研究方法、评价指标、作用机制以及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目前广泛使用的钝化修复剂主要有粘土矿物、磷酸盐、有机堆肥及微生物材料等.由于土壤结构和组分的复杂性,钝化修复剂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可能的机制主要包括沉淀反应、化学吸附与离子交换、表面沉淀、有机络合和氧化还原等.今后应加强从分子水平研究重金属的钝化机制,重点关注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钝化修复的长期田间效应.
    植物吸收利用有机氮营养研究进展
    王文颖;刘俊英
    2009, 20(05):  1223-1228 . 
    摘要 ( 2640 )   PDF (229KB) ( 1936 )  
    植物矿质营养学问世以后,人们一直认为无机氮是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随着研究手段的改进和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现已证实许多没有菌根的维管植物都可以直接吸收可溶性有机氮,特别是小分子的氨基酸.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植物有机营养、植物营养方式多样化问题的重视.研究表明:氨基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释放到土壤溶液中,土壤中的氨基酸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动植物及其代谢产物等.土壤氨基酸含量受土壤温湿度、所施的有机肥料、生长的植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时期的影响.植物对氨基酸的吸收是一个主动吸收过程,受载体调节,并与能量状况有关,同时受介质中pH和温度的影响.但是有关植物吸收氨基酸的机理及其生态过程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厌氧氨氧化菌的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分布
    陈婷婷;郑平;胡宝兰
    2009, 20(05):  1229-1235 . 
    摘要 ( 2480 )   PDF (566KB) ( 1710 )  
    厌氧氨氧化是微生物和环境领域的重大发现,厌氧氨氧化可同时去除氨氮和亚硝氮,在环境工程上具有重大开发价值.由于厌氧氨氧化菌生长极慢,倍增时间长达11 d以上,严重制约了该反应的开发进程,因此,对厌氧氨氧化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厌氧氨氧化菌种类丰富,除了人们最早认识的浮霉状菌外,还有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这些菌群生态分布广泛,为开辟新的厌氧氨氧化菌种资源创造了条件.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兼有厌氧氨氧化能力,其代谢多样性为加速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提供了依据.厌氧消化污泥可呈现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活性,可为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的研发奠定基础.探明厌氧氨氧化菌种资源及其生态分布,将有利于厌氧氨氧化的开发应用.
    研究简报
    不同渗漏计对稻田氮素渗漏量的测定差异
    王米1;陈志伟1;杨京平2;徐伟1;戈长水3;陈文岳3
    2009, 20(05):  1236-1242 . 
    摘要 ( 1876 )   PDF (898KB) ( 820 )  
    采用直管型和弯管型渗漏计,对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生育期间渗漏水中的铵态氮、硝态氮和全氮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直管与弯管渗漏计中渗漏水的铵态氮浓度变化范围均在0~8 mg·L-1,高于2006年0~4 mg·L-1的铵态氮浓度变化范围;2007年直管渗漏计中渗漏水的硝态氮浓度主要集中在0~4 mg·L-1,与2006年基本一致,而弯管渗漏计中渗漏水的硝态氮浓度变化较大,其变动范围主要集中在0~20 mg·L-1,高于2006年的硝态氮浓度;2007年渗漏水中的全氮浓度变化范围为0~60 mg·L-1,远高于2006年0~16 mg·L-1的全氮浓度变化范围.稻田渗漏水中的氮素以硝态氮为主.2007年直管型渗漏计中总氮(TN)渗漏流失负荷为15.81 kg·hm-2,NO3--N为9.33 kg·hm-2,弯管型渗漏计中TN渗漏流失负荷为7.21 kg·hm-2,NO3--N为4.25 kg·hm-2.稻田渗漏水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渗漏流失途径不同,应当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估算直管型及弯管型渗漏计中的氮素渗漏量,采用直管型渗漏计对氮素渗漏量的估算较接近于用测坑试验测定的氮素渗漏负荷.
    闽江口琅岐岛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
    闫淑君1;洪伟2
    2009, 20(05):  1243-1247 . 
    摘要 ( 1928 )   PDF (199KB) ( 882 )  
    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与土地利用动态度相关的一系列时空特征指数,研究了1989、1996和2005年闽江口琅岐岛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989—2005年间,闽江口琅岐岛各土地利用类型均有所变化,但始终以农业景观为主;期间,该区水域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7.85%);琅岐岛综合土地利用年变率为1.90%,土地垦殖率呈快速下降趋势,林地覆盖率和建设用地利用率呈增加趋势;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表明该区土地利用类型趋于多样化.
    光照和不同药剂浸种对龙葵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杨传杰1,2;魏树和1;周启星1,3;胡亚虎1,2;牛荣成1,2
    2009, 20(05):  1248-1252 . 
    摘要 ( 2025 )   PDF (286KB) ( 937 )  
    为探索超富集植物龙葵种子的快速发芽方法,以滤纸为发芽基质,采用恒温培养箱及温室培养的方法,对龙葵种子进行不同浸种处理,探讨光照及不同浸种液对龙葵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 光照条件是龙葵种子发芽的重要条件之一,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约为无光照条件下发芽率的5倍(P<0.05);不同浸种液均能显著提高龙葵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双氧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发芽时间最短(P<0.05);浸种后不经清洗处理的龙葵种子发芽率约为浸种后再经清洗处理发芽率的2~3倍(P<0.05).
    论坛
    论文引用率影响因素——中外生态学期刊比较
    肖红1;袁飞2;邬建国2,3
    2009, 20(05):  1253-1262 . 
    摘要 ( 2532 )   PDF (832KB) ( 1102 )  
    本文选择8种有代表性中外生态学期刊,对其一定发表周期内的论文引用率进行分析,探讨生态学论文引用率的影响因素及中外生态学期刊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英文期刊的年均被引次数均远大于4种中文期刊;英文期刊1位作者的论文数量百分比相对较高;所有期刊的合著论文比例均较高,体现了合作性在现代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论文作者数量与引用率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英文期刊论文的长度显著高于中文论文;随着论文长度的增加,年均被引次数增多.对中外期刊论文的引用率变化动态进行分析表明,英文期刊中总被引次数高的论文其增长速率也较快,表明其持续影响力强于中文生态学论文.我们希望这些结果会对生态学者以及相关期刊工作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