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2-18
    目录
    目录
    2013, 24(2):  0. 
    摘要 ( 974 )   PDF (527KB) ( 281 )  
    研究报告
    长白山次生杨桦林树木短期死亡动态
    张昭臣1,2,郝占庆1,叶吉1,蔺菲1,2,原作强1,邢丁亮1,2,师帅1,2,王绪高1**
    2013, 24(2):  303-310. 
    摘要 ( 1779 )   PDF (1000KB) ( 499 )  
    以长白山次生杨桦林5 hm2样地为对象,以2005和2010年两次调查数据为基础资料,分析了2005—2010年间样地主要树种的组成、数量,死亡个体的径级分布,以及不同生境类型下主要树种的更新特征.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样地内树木胸径(DBH)≥1 cm的独立个体的树种数由46种增至47种,新增3个树种,2个树种因仅有的一个个体死亡而消失;独立个体数由16509株减少为15027株,其中,死亡个体数2150株,占2005年个体总数的13%,新增个体数668株,净减少1482个个体;样地树木的胸高断面积由28.79 m2·m-2增至30.55 m2·m-2,有41个树种的胸高断面积增加,6个树种减少,其中,山杨和白桦的减少量占总减少量的72.3%;小径级个体的死亡量较大,DBH<5 cm个体的死亡量占总死亡量的65%,山杨和白桦是大径级个体死亡的主要树种.不同生境类型下个体死亡率差别不大,但各径级间的树木死亡率则有较大差异.
    基于通量塔观测资料的北美温带植被物候阈值提取方法
    赵晶晶,刘良云**
    2013, 24(2):  311-318. 
    摘要 ( 1799 )   PDF (1021KB) ( 478 )  
    通量塔方法可以有效监测植被的季节和物候变化过程.目前,不同物候提取方法间的检验和定量化评估工作还有待加深.本文选取9个北美森林通量塔站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数据,利用阈值法提取了生长季开始日期(SOS)和结束日期(EOS),关联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分析了不同阈值标准对物候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 不同阈值标准对落叶阔叶林(DBF)物候提取结果稳定性的影响较常绿针叶林(ENF)小;GPP绝对阈值和相对阈值提取结果间,DBF站点阈值为GPP=2 g C·m-2·d-1的物候提取结果与20%最大GPP值(GPPmax)最接近,阈值为GPP=4 g C·m-2·d-1物候提取结果介于20% GPPmax和50% GPPmax之间,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开始日期介于GPP=4 g C·m-2·d-1和20% GPPmax提取的SOS之间;ENF站点与阈值为GPP=2 g C·m-2·d-1和GPP=4 g C·m-2·d-1物候提取结果最接近的分别是20% GPPmax和50% GPPmax,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开始日期介于GPP=2 g C·m-2·d-1和10% GPPmax提取的SOS之间.
    西藏林芝地区森林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
    葛立雯1,潘刚2**,任德智2,杜玉婕1,郑祥蕾3
    2013, 24(2):  319-325. 
    摘要 ( 2455 )   PDF (831KB) ( 586 )  
    利用林芝地区第六次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平均生物量法,结合不同树种的分子式含碳率,估算了林芝地区森林及其组分的碳储量、碳密度,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2004年,林芝地区森林碳储量为2.43×108 t,森林平均碳密度为76.01 t·hm-2,其中,林分碳储量>灌木林碳储量>疏林碳储量>散生木碳储量>竹林碳储量>四旁树碳储量,各林分类型碳储量在2.51×105~1.27×108 t,共计占总森林碳储量的92.0%,各林分类型的平均碳密度为103.16 t·hm-2,其中冷杉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均最高.在区域分布上,森林碳储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增,森林平均碳密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增.林分碳储量以成、过熟林碳储量为主,而过熟林的碳密度在各龄级中最高.随着过熟林的增加,林芝地区森林碳储量将增加;但随着过熟林的死亡和分解,林芝地区森林碳储量将有减小趋势.
    中国东北受威胁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
    曹伟,吴雨洋**,李岩,丛欣欣
    2013, 24(2):  326-330. 
    摘要 ( 1134 )   PDF (562KB) ( 420 )  
    在确定中国东北地区受威胁植物的基础上,依据植物优先保护值确定受威胁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结果表明: 中国东北地区共有受威胁植物25科42属60种.在东北地区219个县(市)中,共119个县(市)分布有受威胁植物.吉林省安图县是东北地区拥有受威胁植物最多的县,有受威胁植物42种.确定吉林省安图县、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等16县(市)为东北地区受威胁植物优先保护县(市).根据受威胁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值,划分出中国东北地区的5个优先保护区域,分别为长白山优先保护区、辽东优先保护区、辽南优先保护区、张广才岭优先保护区和小兴安岭优先保护区,并对各优先保护区的主要受威胁植物进行了分析.
    云南松林可燃物的垂直分布及影响因子
    王叁,牛树奎**,李德,王景华,陈锋,孙武
    2013, 24(2):  331-337. 
    摘要 ( 1658 )   PDF (959KB) ( 476 )  
    为研究可燃物负荷量空间分布对林火种类和火行为的影响,以川西南地区不同类型云南松林的冠层可燃物和地表可燃物、4个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位和坡向)和4个林分因子(郁闭度、胸径、树高和林龄)为对象,比较不同林分相同垂直层面和不同空间层次上的可燃物负荷量及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林分的林火行为趋势;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CCA)分析可燃物负荷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林分组成中,可燃物垂直分布呈显著性差异.云南松-栎类-丁香林、云南松-栎类林和云南松纯林容易发生地表火,但不易发生树冠火;云南松-侧柏林、云南松-油杉林和油杉-云南松林易发生地表火,而且易转化为树冠火.冠层可燃物主要受林龄、海拔、胸径和树高的影响,林下可燃物主要受郁闭度、坡度、树高和林龄的影响.
    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素矿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宋庆妮,杨清培**,刘骏,余定坤,方楷,徐佩,何宇娟
    2013, 24(2):  338-344. 
    摘要 ( 1538 )   PDF (939KB) ( 530 )  
    采用时空替代法和PVC顶盖原位培养法,分析了江西大岗山毛竹扩张形成的竹阔混交林与邻近常绿阔叶林土壤中的无机氮含量、氮矿化速率和吸收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 两种林分土壤总无机氮含量时空变化趋势相同;竹阔混交林年均矿化速率低于常绿阔叶林,前者以氨化作用为主,后者氨化作用与硝化作用相当,但生长季硝化作用明显占优势.两林分全年都以吸收NH4+-N为主,但生长季常绿阔叶林对NO3--N的吸收明显占优势.说明毛竹向常绿阔叶林扩张会增强土壤氮素氨化作用、减弱硝化作用和总矿化作用,同时也会增加对NH4+-N的吸收,减少对NO3--N和总无机氮的吸收.
    阔叶和杉木人工林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比较
    万晓华1,2,黄志群1,2,何宗明3**,胡振宏1,2,杨靖宇3,余再鹏1,2,王民煌1,2
    2013, 24(2):  345-350. 
    摘要 ( 1809 )   PDF (565KB) ( 648 )  
    通过比较我国亚热带地区19年生阔叶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储量,探讨树种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结果表明:阔叶人工林0~40 cm土层碳储量平均为99.41 Mg·hm-2,比杉木人工林增加33.1%;土壤氮储量为6.18 Mg·hm-2,比杉木人工林增加22.6%.阔叶人工林林地枯枝落叶层现存量、碳和氮储量分别是杉木人工林的1.60、1.49和1.52倍,两个树种的枯落叶生物量、碳和氮储量均有显著差异.枯枝落叶层碳氮比值与土壤碳、氮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阔叶人工林细根生物量(0~80 cm)是杉木林的1.28倍,其中0~10 cm土壤层细根生物量占48.2%;阔叶人工林细根碳、氮储量均高于杉木人工林.在0~10 cm土层,细根碳储量与土壤碳储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阔叶树种比杉木的土壤有机碳储存能力更大.
     
    不同光环境对桤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柿良1,马明东1,2,潘远智1**,魏刘利1,3,何成相1,杨开茂1
    2013, 24(2):  351-358. 
    摘要 ( 1774 )   PDF (626KB) ( 615 )  
    通过设置3个光照强度(100%、56.2% 和12.5%),模拟森林幼苗生长的旷地(采伐迹地)、林窗和林下光环境,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外来种台湾桤木和乡土种四川桤木幼苗的生长、光合特性以及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光环境限制了两种桤木幼苗形态指标的增长,适当遮荫的林窗环境比旷地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台湾桤木幼苗具有较高的比叶面积和相对生长速率,较大的单叶面积、叶长、叶宽、株高和基径,较少的叶片数和较低的叶面积比、叶柄长.低光环境下,台湾桤木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表观光量子效率较高,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较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台湾桤木幼苗具有更高的根生物量比和更低的叶生物量比;四川桤木幼苗则相反,加剧了动物取食和机械损伤的风险.
    盐碱胁迫下沙地彰武松和樟子松苗木生理特性
    孟鹏1,2,李玉灵1**,张柏习2
    2013, 24(2):  359-365. 
    摘要 ( 1579 )   PDF (647KB) ( 567 )  
    为了在北方沙漠化、盐碱化土地上推广应用沙地彰武松这一新的造林树种,客观评价彰武松的耐盐碱性及其耐盐碱机理,本文以4年生的彰武松和樟子松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NaCl、Na2CO3和NaHCO3 3种单盐胁迫及NaOH碱胁迫对苗木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碱胁迫下,彰武松苗木的受害级别较小,根系忍耐指数较大,叶片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最高为对照的22.6倍,丙二醛(MDA)含量没有显著提高,叶绿素(Chl)含量降幅较小,其叶片含水量(LWC)有所提高.樟子松则表现出与彰武松不同的变化规律,各处理MDA含量显著提高,CAT活性没有显著变化,Chl含量显著下降,LWC有所下降.说明彰武松的耐盐碱性高于樟子松.彰武松针叶内较高的Fe含量使其CAT活性和Chl含量较高,而Zn、Cu含量较高与其抗性强有关.
    长白山原始红松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
    胡嵩1,2,张颖1**,史荣久1,韩斯琴1,李慧1,徐慧1
    2013, 24(2):  366-372. 
    摘要 ( 1898 )   PDF (689KB) ( 637 )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我国东北地区温带森林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成熟林(200年)和过熟林(>200年)及其次生演替不同阶段——白桦幼龄林(20年)、白桦中幼龄林(30年)、白桦中龄林(50年)、白桦成熟林(80年)和白桦过熟林(100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土壤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白桦幼龄林和白桦成熟林的土壤腐殖质层(A层)有机碳含量最高,分别为154.8和154.3 g·kg-1,而顶极群落原始阔叶红松林A层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成熟林和过熟林分别为141.8和133.4 g·kg-1.白桦中龄林和白桦成熟林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熵均高于其他林地,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和纤维二糖酶的活性到中龄林和成熟林达到最高,而此阶段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最低,提示白桦中龄林及白桦成熟林土壤有机碳周转速度快,土壤有机碳可能处于较强的积累过程中.统计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43、0.963和0.953,P<0.01).
    济南市南部山区不同模式庭院林空气负离子浓度
    王晓磊1,李传荣2,许景伟3**,胡丁猛3,赵振磊2,张刘东2
    2013, 24(2):  373-378. 
    摘要 ( 1336 )   PDF (838KB) ( 405 )  
    以济南市南部山区5种典型庭院林和1个无林庭院为对象,2010年3—12月对其空气负离子和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结果表明: 不同模式庭院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其中,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1:00和16:00—17:00,12:00前后出现低谷.日空气质量均在10:00和16:00最清洁,下午的空气质量优于上午;夏季空气质量最佳;园林小品型四季空气质量等级最高.不同模式庭院林年均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离子评议系数(CI)大小排序为:园林小品型>经济林果型>自然绿化型>花卉盆景型>“农家乐”型>对照.负离子浓度分别为813、745、695、688、649和570 个·cm-3;CI为1.22、1.11、0.85、0.84、0.83和0.69.园林小品型庭院林为最理想的庭院林模式.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光照强度没有相关性.
    土丘陵沟壑区苹果树冠截留规律
    李晶晶1,白岗栓1,2**
    2013, 24(2):  379-387. 
    摘要 ( 1540 )   PDF (1395KB) ( 247 )  
    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盛果期山地苹果为研究对象,2008—2010年连续3年监测其树冠外大气降水、树冠穿透降水和树干径流,分析不同降水因子对树冠截留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区苹果树干径流率为0.8%,树冠截留率为8.9%,且株间的截留量高于行间,距树干越近,截留量越高.苹果树冠在雨季截留量较大而截留率较低,旱季截留量较小但截留率较高.苹果树冠截留量随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历时、降水间隔的增大而增加,为幂函数或对数函数关系;截留率随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历时的延长而降低,随降水间隔的延长而增加,呈幂函数关系.不同降水因素中,降水量对苹果树冠截留能力的影响最大.
    陕西洛川旱塬苹果园地深层土壤水分和养分特征
    曹裕1,居玛汗·卡斯木2,范鹏2,张丽娜2,李军1**
    2013, 24(2):  388-396. 
    摘要 ( 1886 )   PDF (707KB) ( 459 )  
    测定了陕西洛川旱塬11、15、20、25和43龄苹果园地0~1500 cm土层土壤湿度和0~3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析了测定深度范围内土壤干燥化情况、各养分指标丰缺状况及其随种植年限和土层深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1、15、20、25和43龄苹果园地0~1500 cm土层土壤湿度依次为18.6%、13.7%、170%、11.5%和13.1%,随树龄增加果园土壤湿度总体呈降低趋势,有补灌果园土壤尚未发生干燥化,而旱作果园均发生了轻度或中度干燥化,0~300 cm土层土壤湿度高于麦田.0~3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小于10 g·kg-1、0.75 g·kg-1和50 mg·kg-1,均处于亏缺状态;速效磷含量介于3.30~6.42 mg·kg-1,总体表现为浅层适宜、深层亏缺状态,速效钾含量介于78.09~98.31 mg·kg-1,尚未亏缺.果园0~100 cm土层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均高于100~300 cm土层.随果树种植年限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及土壤养分指数(SNI)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除全钾外,随土层深度增加,各养分含量在0~100 cm土层范围内快速降低,之后维持相对稳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全钾与其他6个养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与适应.Ⅲ.基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
    黄晚华1,2,隋月2,3,杨晓光2**,代姝玮2,4,李茂松5
    2013, 24(2):  397-406. 
    摘要 ( 2248 )   PDF (1433KB) ( 607 )  
    分析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和发生规律,可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制定抗旱减灾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南方15个省(市、区)的气象台站1959—2008年逐日降水、气温资料,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中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作为干旱指标,并进行修正,计算了1959—2008年南方地区干旱指数,分析了年、季、月尺度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干旱强度、干旱站次比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南方地区年尺度干旱风险总体较小.干旱空间特征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以秋旱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重,其多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等主要农作区;其次为冬旱,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西部和华南地区等冬作区;春旱和夏旱较轻,春旱多发区在西南地区西南部、华南南部以及淮北等地,夏旱多发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福建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东北部.研究区干旱多发区呈明显的月际波动变化和空间转换,11月到次年5月,干旱多发区范围随季节推移减小,5—11月,干旱多发区范围随季节推移增大,4—6月干旱发生范围最小,11—12月干旱多发区范围最广.1959—2008年,南方地区年尺度干旱范围略有减小、干旱强度略有增强,但不同季节表现不尽相同:春旱范围略有减小、强度减轻,夏旱范围明显减小、强度减轻,秋旱范围明显增大、强度增重,冬旱范围减小、强度减轻.
    水氮运筹对膜下滴灌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罗宏海1,张宏芝1,2,陶先萍1,张亚黎1,张旺锋1**
    2013, 24(2):  407-415. 
    摘要 ( 1763 )   PDF (632KB) ( 445 )  
    以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为材料,在土柱栽培条件下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水氮运筹方式对新疆棉花光合性能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播前灌溉+盛花期前限量滴灌+盛花期后充分滴灌,并配合氮肥基施20%+追施80%的水氮运筹方式(W4N2)下,盛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显著低于全生育期常规滴灌处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受到限制;盛铃期至吐絮期叶绿素含量、gsPnΦPSⅡqP均随水氮供应量的提高而增大,地上部干物质产生超补偿积累,且有利于光合产物向棉铃的运转与分配.在氮肥基施20%+追施80%的施氮方式下,新陆早13号以播前灌溉+全生育期常规滴灌(W3)处理的籽棉产量较高,新陆早43号以播前灌溉+盛花期前限量滴灌+盛花期后充分滴灌(W4)处理籽棉产量最高.因此,在播前灌溉条件下适当减少盛花期前、增加生育中后期水氮供应,可以延长冠层叶片光合功能期,促进光合物质优先向生殖器官分配,充分发挥膜下滴灌棉花的增产潜力.
     
    膜下分区交替滴灌和施氮对棉花干物质累积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李培岭1**,张富仓2
    2013, 24(2):  416-422. 
    摘要 ( 1690 )   PDF (878KB) ( 285 )  
    设置高水(260 mm)、中水(200 mm)、低水(140 mm)3水平的灌水量和高氮(270 kg·hm-2)、中氮(180 kg·hm-2)、低氮(90 kg·hm-2)3水平的施氮量,进行完全组合设计,研究膜下分区交替滴灌和施氮对棉花干物质累积与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分区交替滴灌棉花干物质量在中氮高水和高氮高水处理最高;与高氮高水处理相比,中氮高水处理干物质累积的施氮利用效率提高了34.0%~ 44.6%(平均提高34.7%),灌水利用效率降低了6.4%~10.7%(平均降低10.2%).对于棉花氮素累积,中氮高水处理的的施氮利用效率最高,高氮中水处理的灌水利用效率最高;与高氮中水处理相比,中氮高水处理的施氮利用效率提高了29.0%~41.7%,灌水利用效率下降了5.5%~14.0%.在棉花产量较高的水氮耦合处理中,中氮高水处理的棉花氮回收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表观利用效率均高于高氮中水和高氮高水处理,而氮肥吸收比例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表明中氮高水处理最有利于膜下分区交替滴灌水氮耦合效应的发挥.
    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马铃薯干物质和钾素积累与分配特性
    卢建武1,2,邱慧珍1,2,3**,张文明1,2,3,王蒂1,3,4**,张俊莲1,3,4,张春红1,2,3,侯叔音1,2
    2013, 24(2):  423-430. 
    摘要 ( 1522 )   PDF (708KB) ( 432 )  
    2010年在甘肃省定西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马铃薯的干物质(DM)和钾素(K)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马铃薯根、茎、叶的DM积累量在全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大小顺序为叶>茎>根;全株和块茎DM积累量在全生育期内持续增加,均呈“S”型增长曲线.全株的DM积累最大速率大于块茎,且出现时间比块茎早17 d. DM在各器官中的分配以块茎形成末期和块茎增大末期为转折点;在块茎形成末期之前,DM分配比例以叶片最大,其后以块茎最大;干质量平衡期出现在块茎增大末期(出苗后90 d左右),此期之前块茎的DM积累量小于根茎叶,二者的积累量呈正相关,其后块茎大于根茎叶,二者呈负相关.全株干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块茎.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在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的分配比例分别为5%、30%、60%、4%和1%,块茎干物质积累量的分配比例分别为0、18%、62%、18%和2%.全生育期内,马铃薯50%以上的干物质在块茎增长期形成. 马铃薯品种“新大坪”各器官中钾浓度以茎最高,块茎最低,在干质量平衡期之前根中的钾浓度高于叶,之后低于叶;各器官中钾的积累量在干质量平衡期之前集中分配在根茎叶中,表现为茎>叶>根,之后主要向块茎中分配和积累,至成熟期,60%以上的钾贮藏在块茎中.
    于星载通道光谱指数与小麦冠层叶片氮素营养指标的定量关系
    姚霞,刘小军,田永超,曹卫星,朱艳**,张羽
    2013, 24(2):  431-437. 
    摘要 ( 1658 )   PDF (1140KB) ( 397 )  
    利用空间遥感信息大面积监测小麦冠层氮素营养状况和生产力指标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本研究基于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冠层反射光谱信息,利用响应函数模拟基于不同卫星通道构建的光谱指数(包括单波段、比值光谱指数和归一化光谱指数),分析基于星载通道的光谱指数与小麦冠层叶片氮素营养指标的定量关系,确定监测小麦冠层叶片氮素营养的较好卫星传感器和光谱波段,建立小麦冠层氮素营养指标监测方程.结果表明:利用NDVI(MSS7, MSS5)、NDVI(RBV3, RBV2)、TM4、CH2、MODIS1和MODIS2遥感数据可以预估小麦叶片氮含量(LNC),其决定系数(R2)在0.60以上;应用NDVI(PB4, PB2)、NDVI(CH2, CH1)、NDVI(MSS7, MSS5)、RVI(MSS7, MSS5)、MODIS1和MODIS2可以预测小麦叶片氮积累量(LNA),其R2大于0.86.比较而言,NDVI(MSS7, MSS5)和NDVI(PB4, PB2)分别为预测小麦LNC和LNA的适宜星载通道光谱参数.
    留茬方式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朝巍1,2,王琦3,刘青林1,关小康4,杨勇5,张恩和1**
    2013, 24(2):  438-444. 
    摘要 ( 1891 )   PDF (447KB) ( 439 )  
    小麦/玉米间作是河西绿洲灌区主要间作模式,但传统间作和套种需水量大,使该地区水资源紧张.2010年在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绿洲灌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传统小麦秸秆焚烧、秸秆翻还和秸秆立茬3种留茬方式对小麦/玉米间作作物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焚烧和翻还的籽粒产量相比,立茬小麦单作分别增加7.2%和5.1%,立茬小麦间作分别增加6.2%和5.1%,立茬玉米单作分别增加4.7%和2.5%,立茬玉米间作分别增加7.2%和3.3%;与焚烧和翻还的WUE相比,立茬小麦单作分别增加20.4%和16.2%,立茬小麦间作分别增加17.9%和14.6%,立茬玉米单作分别增加16.7%和10.9%,立茬玉米间作分别增加11.8%和17.0%.就单作小麦、单作玉米和小麦/玉米平均值而言,焚烧、翻还、立茬处理的纯收益分别为10946、11471和13454元·hm-2.从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纯收益等方面考虑,立茬种植方式为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最佳种植模式.
     
    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张明乾1,陈金1,郭嘉1,田云录1,杨世佳1,张丽1,杨冰1,张卫建1,2
    2013, 24(2):  445-450. 
    摘要 ( 1768 )   PDF (431KB) ( 534 )  
    气候变暖存在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夜间气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白天.本研究采用夜间被动式增温系统,于2009—2010年在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进行全生育期田间增温试验,研究了土壤pH值、速效养分和抽穗期冬小麦根系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 与不增温对照相比,夜间增温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和速效养分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根系干质量和根冠比.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夜间增温分别使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试验点土壤pH值平均降低0.4%、0.4%、0.7%和0.9%,碱解氮含量平均降低8.1%、8.1%、7.1%和6.0%,速效磷含量平均降低15.7%、12.1%、19.6%和25.8%;速效钾含量平均降低11.5%、7.6%、7.6%和10.1%.增温处理下,石家庄、徐州和镇江试验点抽穗期冬小麦根系干质量分别平均增加31.5%、27.0%和14.5%;石家庄、许昌和镇江试验点抽穗期冬小麦根冠比分别平均提高23.8%、13.7%和9.7%.夜间增温可能通过改变土壤化学特性影响土壤养分供应和冬小麦生长
    聚糠萘水剂对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玉米籽粒灌浆的影响
    徐田军,董志强**,高娇,陈传晓,焦浏,解振兴
    2013, 24(2):  451-458. 
    摘要 ( 1369 )   PDF (668KB) ( 403 )  
    2010和2011年在黑龙江省3个积温带(Ⅰ、Ⅱ、Ⅲ)上,以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和丰单3号为试材,研究不同环境温度下外源植物激素复配剂聚糠萘水剂(PASP-KT-NAA,PKN)对玉米籽粒灌浆过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从第Ⅰ积温带到第Ⅲ积温带,玉米灌浆期的温度呈降低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为12.16、11.40和9.56 ℃,玉米籽粒灌浆中后期有效积温不足,平均最低气温低于16 ℃,严重影响玉米的灌浆过程.施用PKN处理提高了3个积温带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速率;延迟了丰单3号籽粒灌浆速率达峰值的时间(Tmax),提早了郑单958的Tmax;提高了两品种籽粒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和籽粒最大灌浆速率;缩短了籽粒的灌浆活跃期.PKN处理明显提高了3个积温带下两玉米品种的产量,第Ⅲ积温带的郑单958和丰单3号产量分别比第Ⅰ、Ⅱ积温带高82%、5.1%和3.4%、0.8%.施用外源PKN有助于玉米利用有限的积温,提高籽粒灌浆速率,降低籽粒含水量,最终增加产量.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和地统计学方法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
    李启权1,王昌全1**,张文江2,余勇3,李冰1,杨娟1,白根川1,蔡艳1
    2013, 24(2):  459-466. 
    摘要 ( 1726 )   PDF (1615KB) ( 527 )  
    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与普通克里格法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川中丘陵区县域尺度土壤养分(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并与普通克里格法和回归克里格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的预测结果相似.与多元回归模型相比,神经网络模型对验证样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预测值与样点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12.3%和16.5%,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更准确地捕捉土壤养分与定量环境因子间的复杂关系.对469个验证样点预测结果的误差分析表明,神经网络模型与普通克里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较普通克里格法分别降低了6.9%、7.4%、5.1%和4.9%、6.1%、4.6%,降低幅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回归克里格法相比则分别降低了2.4%、2.6%、1.8%和2.1%、2.8%、2.2%,降低幅度达显著水平(P<0.05).
    热胁迫后施用氮肥和秸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功能的影响
    陈小云,陈石,刘满强**,焦加国,李辉信,胡锋
    2013, 24(2):  467-472. 
    摘要 ( 1525 )   PDF (754KB) ( 419 )  
    研究了热胁迫(40 ℃,18 h)后在60 d培养期内不施物料(S)、仅施尿素(N)、仅施秸秆(R)和二者配施(RN)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功能(基础呼吸、基质诱导呼吸、秸秆分解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热胁迫有促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功能的趋势,但其影响弱且持续时间短.不论热胁迫与否,与不施物料和仅施氮肥处理相比,施用秸秆及其与氮肥配施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基础呼吸、基质诱导呼吸和秸秆分解能力均大幅提高,而单施氮肥处理与不施物料处理相比变化不明显,各项指标甚至有降低趋势.表明施用秸秆及其与氮肥配施对自然土壤和环境胁迫(干扰)后土壤功能都有改善作用.
    砷矿区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
    华建峰1,林先贵2,蒋倩2,张华勇2,陈茜3,殷云龙1**
    2013, 24(2):  473-480. 
    摘要 ( 2006 )   PDF (593KB) ( 491 )  
    采用Biolog方法研究了砷(As)矿区农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3种土壤的N、P、K、有机质(OM)、Cu和Zn全量依次为中As > 高As > 低As土壤.中As和高As土壤微生物平均吸光度以及多样性指数(H′、DU)显著高于低As土壤.主成分分析与生理碳代谢指纹图谱分析表明,中As和高As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等碳源的利用程度显著高于低As土壤.典范对应分析显示,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主要有全P、OM、全Pb、全Zn、全N和pH,全As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可见,养分是影响长期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不同品质类型花生品质性状及相关酶活性差异
    张佳蕾1,高芳2,林英杰3,王媛媛1,杨传婷1,张凤1,李艳红1,李向东1**
    2013, 24(2):  481-487. 
    摘要 ( 1829 )   PDF (743KB) ( 551 )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高蛋白花生品种KB008、高脂肪品种花17(H17)和高油酸/亚油酸(O/L)品种农大818(8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类型花生品种籽仁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及与品质合成相关的碳、氮代谢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 KB008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H17和818,而可溶性糖含量和O/L值显著低于其他两品种.KB008籽仁中氨基酸组分含量均高于其他两品种,特别是谷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后两者;油酸含量显著低于、而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品种.3种类型花生在整个生育期中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均以KB008最高,其次为H17.3种类型花生在结荚期的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活性大小均表现为KB008>H17>818,说明较高的PEPCase和RuBPCase活性有利于蛋白质合成与积累.叶片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大小表现为H17>818>KB008,KB008的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品种,而H17的SPS活性在花后60 d时仍保持较高活性,说明较高的叶片SPS、SS活性有利于花生籽仁脂肪的形成.
    基于能值的污水处理系统环境影响分析
    李敏,张小洪,李远伟,张鸿,赵敏,邓仕槐**
    2013, 24(2):  488-496. 
    摘要 ( 1515 )   PDF (818KB) ( 407 )  
    污水处理厂及其“产物”(处理水和脱水污泥)的处理处置系统共同构成了污水处理综合系统,它从整体上涵盖了污水处理的全过程.污水处理综合系统在构建和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环境影响:1)物质资源的消耗;2)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而后者在既往有关的污水处理系统分析中往往被忽略.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污水处理过程的环境影响状况,本文以能值分析理论为基础对污水处理综合系统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生态足迹理论对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水体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能值远大于大气污染物,且主要受氨氮排放量的影响;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能值消耗主要为废物流能值和本地可更新资源能值;“处理厂系统+填埋系统”的能值利用效率最高,“处理厂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焚烧系统”的能值利用效率最低;“处理厂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填埋系统”的环境可持续性最好,而“处理厂系统+焚烧系统”的可持续性最差.
     
    非硬化土路径流侵蚀产沙动力参数分析
    黄鹏飞1,王文龙1,2**,罗婷3,王贞4,王正利5,李仁6
    2013, 24(2):  497-502. 
    摘要 ( 1238 )   PDF (737KB) ( 292 )  
    采用野外径流冲刷试验的方法,模拟研究非硬化路面土壤剥蚀率与各水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各自的定量关系式.结果表明: 不同流量和坡度下,平均土壤剥蚀率可以用放水流量和坡度的幂函系数关系进行描述,并随放水流量和坡度的增大而增大,流量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大于坡度;土壤剥蚀率与水流流速呈幂函数关系;土壤剥蚀率与径流动能呈幂函数关系,径流动能对土壤剥蚀率有重要作用;土壤剥蚀率与单宽径流能耗呈线性函数关系,土壤可蚀性参数和临界单宽径流能耗的均值分别为0.120 g·m-1·J-1和2.875 g·m-1·J-1.放水流量和坡度、单宽能耗可准确地描述道路土壤侵蚀过程并对土壤侵蚀量进行测算.
    吉林省松花江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质量的动态耦合及空间格局
    杨丽花1,2,佟连军1**
    2013, 24(2):  503-510. 
    摘要 ( 1353 )   PDF (891KB) ( 414 )  
    利用耦合度模型对1991—2010年吉林省松花江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耦合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研究区经济发展指数和水环境指数呈同步上升趋势,基本处于协调状态;从耦合协调度来看,经济发展与水环境系统交互耦合具有复杂性、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整体上经历了较低水平耦合阶段、拮抗时期和磨合阶段3个阶段;从耦合度来看,耦合度始终处于第一象限,为基本协调的发展阶段;从耦合度的空间差异性来看,位于河流上游的长春、吉林的耦合度高于下游的松原、白城地区.耦合度不仅与经济发展相关,同时受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等影响.上游城市的经济发展明显高于下游的城市,其在环境质量保护以及减少污染排放方面采取了更严格的措施,水环境质量-较高.

     
    陕西纸房沟流域植被恢复区节肢动物群落种-面积、多度关系
    张锋1,2,洪波1,李英梅1,陈志杰1,张淑莲1**,赵惠燕2
    2013, 24(2):  511-516. 
    摘要 ( 1405 )   PDF (489KB) ( 337 )  
    以陕西纸房沟流域为研究单元,于2006—2008年,对该流域恢复区8种林分进行系统调查,运用不同模型分析了各林分节肢动物群落种-面积、多度关系.不同林分节肢动物群落种-面积关系符合S=CAm,种类数随着面积增加接近一个常数,并得出相应最小调查面积,其大小排序为:自然灌木林>自然乔木林>杨树刺槐混交林>柠条-沙棘混交林>柠条林>沙棘林>刺槐林>柳树林,说明林分类型越复杂,需要调查节肢动物群落的最小面积越大.在抽样调查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林分节肢动物种-多度模型,天然恢复林地节肢动物以对数正态模型(LN)的拟合效果最佳,表明群落中个体数量居中的节肢动物种类较多,稀有种和富有种种类较少,优势种不明显;在混交林和纯林中,节肢动物群落以对数柯西模型(LC)的拟合效果最佳,与天然恢复林相比,其节肢动物群落中稀有种和富有种种类较多,优势种比较突出.
    基于ESHIPPO模型的澜沧江中游大坝水生生物生态风险评价
    李小艳1,彭明春2,董世魁1**,刘世梁1,李晋鹏1,杨志峰1
    2013, 24(2):  517-526. 
    摘要 ( 1632 )   PDF (966KB) ( 485 )  
    通过小湾大坝蓄水前后8个采样断面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类的对比调查,筛选出适于ESHIPPO模型生态风险评价的广域属种、特有属种(稀有种、特有种、资源种和土著鱼),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分析.结果表明: 大坝建设对水生物种产生一定程度的生态风险,尤其是对于澜沧江土著鱼类,水文形势改变增加了其生态风险;特有属种如浮游植物红毛藻、中华鱼子菜、溪菜,浮游动物云南棘猛水溞和西南荡镖水蚤等处于高风险状态,必须对其加强监测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广域属种均处于中度风险状态,对其除监测外应做好保护准备;小湾大坝蓄水后,12种土著鱼(光唇裂腹鱼、澜沧裂腹鱼、云南平鳅、黑线沙鳅、横斑原缨口鳅、拟鳗副鳅、云南四须鲃、宽头华鲮、长臀刀鲇、扎那纹胸鮡、无斑褶鮡、宽纹南鳅)处于高度风险状态,应立即对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其消失或灭绝.
    环境因子对东洞庭湖优势冬季水鸟分布的影响
    袁玉洁1,2,梁婕1,2,黄璐1,2,龙勇1,2,申升1,2,彭也茹1,2,武海鹏1,2,曾光明1,2**
    2013, 24(2):  527-534. 
    摘要 ( 1514 )   PDF (1379KB) ( 362 )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乃至全球湿地水鸟的重要越冬栖息地,研究水鸟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修复鸟类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2010和2011年冬季分别对东洞庭湖湿地冬季水鸟进行调查,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环境因子与优势水鸟分布的关系,采用偏CCA评估各环境因子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 到道路距离、到居民距离、斑块密度、植被类型数、水面面积和苔草面积对东洞庭湖冬季水鸟分布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影响强度为苔草面积>斑块密度>到居民距离>植被类型数>水面面积>到道路距离,苔草面积和斑块密度对水鸟分布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是影响东洞庭湖湿地冬季水鸟的主要环境因子;景观多样性和芦苇面积对水鸟分布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子对不同水鸟丰富度的影响不同,白琵鹭、罗纹鸭和黑腹滨鹬丰富度随苔草面积增大而减小,随斑块密度增大而增大;豆雁、白额雁、小白额雁和绿翅鸭丰富度随苔草面积增大而增大,随斑块密度增大而减小.东洞庭湖冬季水鸟分布是由以苔草面积、斑块密度为主的多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水分对具鞘微鞘藻构建人工藻结皮的作用
    张丙昌**,王敬竹,张元明,邵华
    2013, 24(2):  535-540. 
    摘要 ( 1269 )   PDF (1981KB) ( 443 )  
    为探讨水分在利用室内培养具鞘微鞘藻构建人工藻结皮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施水量和施水时间下人工藻结皮中的藻类生物量、结皮厚度、抗压强度和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具鞘微鞘藻在裸沙上接种,无水处理藻类生物量极低,无藻结皮形成.随着施水量的增加,藻结皮开始出现直至形成稳定的藻结皮,藻类生物量、结皮厚度和抗压强度显著增加,藻丝和胞外多糖逐渐增多,与沙粒缠绕成复杂的网状〖JP2〗结构.施水15 d,形成稳定的藻结皮,藻类生物量、结皮厚度和抗压强度最高.具鞘微鞘藻形成藻结皮的最适施水量是3~4 L·m-2·d-1,施水时间为15 d.土壤可利用水分可促进具鞘微鞘藻的代谢活动和胞外多糖合成,从而增加藻类生物量,提高其耐旱能力,早期的水分获得是其成功形成藻结皮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将为利用荒漠藻类进行人工生物结皮恢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东海原甲藻细胞色素b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优化
    王曲圆1,甄毓2,袁健1,米铁柱2**,于志刚3
    2013, 24(2):  541-548. 
    摘要 ( 1441 )   PDF (723KB) ( 386 )  
    为定量检测现场样品中东海原甲藻的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 Cyt b)基因,本研究设计了该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并对现场样品反转录反应体系中加入的模板数量和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设计的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有效区分不同的藻类;针对现场样品,在20 μL的反转录体系中,适宜加入的RNA模板的量为50~200 ng;PCR模板稀释10倍或向定量PCR反应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0.2 μg·μL-1的牛血清蛋白(BSA)均能有效降低现场样品中抑制物的抑制作用,减小干扰.该方法的建立对从分子水平探讨东海原甲藻暴发和消亡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氯虫苯甲酰胺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杨洪,王召,金道超**
    2013, 24(2):  549-555. 
    摘要 ( 1691 )   PDF (537KB) ( 457 )  
    在稻田中,氯虫苯甲酰胺是以鳞翅目幼虫为主要防治对象的新型杀虫剂,而褐飞虱是该药剂的重要非靶标害虫.本文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其非靶标害虫褐飞虱3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褐飞虱3龄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26.85和35.53 mg·L-1;以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浓度LC10和LC25分别处理褐飞虱3龄若虫后,对当代褐飞虱雌虫寿命无显著影响,但LC25剂量处理后,当代褐飞虱雌虫产卵量显著降低45.6粒.亚致死剂量处理褐飞虱3龄若虫后,显著影响 F1代褐飞虱的产卵量和雌虫寿命,雌虫产卵量分别减少43.5和72.9粒,雌虫寿命分别缩短1.35和2.87 d;两个剂量处理后F1代的各虫态发育历期均有所延长;施药后各项种群参数也发生了变化,种群内禀增长率rm分别降低12.8%和23.5%,净增殖率R0分别降低37.4%和68.7%,而世代平均历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均延长.表明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褐飞虱种群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合评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瓶颈和展望
    张舟,吴次芳**,谭荣
    2013, 24(2):  556-562. 
    摘要 ( 1742 )   PDF (654KB) ( 779 )  
    近些年,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为世界知名期刊上的重要话题,然而政策制定者在实践中却很少采纳这些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归纳出制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于土地管理实践的三大瓶颈,分别是价值测量的困难性、驱动因素的复合性和评价标准的片面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最后,对我国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认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更适合采用小尺度区域的比较分析方法,尤其应关注自然生态资源及其价值的过度性损失.
    植物对羰基化合物的排放与吸收研究进展
    李剑**,蔡,竟,颜流水,李羚娜,陶敏
    2013, 24(2):  563-570. 
    摘要 ( 1582 )   PDF (527KB) ( 420 )  
    综述了植物排放、吸收羰基化合物的研究成果,讨论了植物与大气之间羰基化合物的交换补偿点问题.气孔和角质层的吸收是醛类被植物净化的重要途径.羰基化合物进入植物叶片后,在叶片体内酶的作用下绝大部分被代谢为有机酸、糖类、氨基酸、二氧化碳等产物.根据补偿点及周围大气中羰基化合物的浓度可初步推断出植物与大气之间羰基化合物的交换方向.简要叙述了目前植物排放羰基化合物以及植物叶片中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如DNPH/HPLC/UV和PFPH/GC/MS法.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热点为:改进和优化植物排放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和研究体系(如植物-土壤体系)、扩大植物排放羰基化合物的检测种类范围、筛选净化污染能力强的植物物种,以及推广植物修复大气污染技术.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DNDC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郭佳伟1,2,元春1,莉莉1,2,宪国1**
    2013, 24(2):  571-580. 
    摘要 ( 2320 )   PDF (1248KB) ( 717 )  
    脱氮-分解(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DNDC)模型通过耦合土壤环境驱动的反硝化和分解过程来估计土壤中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等痕量气体的排放量,是目前国际上最成功的模拟陆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模型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DNDC模型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构,以及模型的验证和敏感因子分析,并总结了当前DNDC模型应用的热点领域.
    全球变化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
    吴廷娟**
    2013, 24(2):  581-588. 
    摘要 ( 2030 )   PDF (508KB) ( 944 )  
    陆地生态系统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土壤动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化对土壤动物多样性产生深刻影响.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温度增加和降雨格局的改变能直接影响土壤动物多样性.CO2浓度和氮沉降的增加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化学成分对土壤动物多样性产生间接影响.不同环境因子之间又能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土壤动物多样性.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不同驱动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相关生态学过程的变化.
     
    人工碳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降解与转化研究进展
    岳芳宁1,2,3,罗水明1,2,3,张承东1,2,3**
    2013, 24(2):  589-596. 
    摘要 ( 1795 )   PDF (493KB) ( 500 )  
    随着人工碳纳米材料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碳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转化和降解直接影响它们在环境中的归趋及生态毒性,对该过程的研究是确定其环境可容纳量及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的重要环节.本文概述了主要人工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富勒烯)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微生物降解及光降解过程,总结了影响人工碳纳米材料降解的环境与结构因素及降解的机理,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评价方法综述
    鲁亢,杨尚源**,梁志伟,王云龙,李鑫,余华东,吴伟祥
    2013, 24(2):  597-606. 
    摘要 ( 1747 )   PDF (1033KB) ( 582 )  
    评价有机物生物降解性的方法和文献很多,但缺乏系统性介绍评价方法及指导方法选择的综述性文献.本文围绕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评价,简要介绍了评价有机物生物降解性的指示性参数及厌、好氧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评价方法,着重介绍了评价方法选择的标准和原则,并详细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使用过程中产生有机物生物降解率差异的原因.最后,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标准为例,全面介绍了该评价方法的选择使用过程并整合这一评价体系绘制了方法选择路线图,指出了各项试验方法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