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1993年 第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3-04-25
    研究论文
    刺五加种群生态学的研究Ⅰ.刺五加的种群结构
    祝宁, 臧润国
    1993, 4(2):  113-119. 
    摘要 ( 1425 )   PDF (507KB) ( 414 )  
    本文分析了3种天然次生林群落下和皆伐迹地上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结构、表现结构,结果表明,在天然次生林中,刺五加种群的发展与群落的演替一致,为进展种群.该种群的平均年龄与其所处群落的稳定性有关,而其最大年龄及平均密度与群落中的自然环境、干扰程度等有关.其株数随年龄而变化.林下和皆伐迹地上的刺五加表现结构因群落生境、干扰程度和种群年龄阶段不同而有较明显差异.
    森林群落波动的探讨
    彭少麟
    1993, 4(2):  120-125. 
    摘要 ( 1651 )   PDF (484KB) ( 357 )  
    植物群落的波动是森林动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由于群落中复合生态因子逐年逐季的不同,引起群落在固有的季节性和逐年性变化上的差异.波动不改变群落的总体物种组成结构和群落性质.植物群落的波动具有可逆性和方向性.正向波动促使群落具更优化结构,负向波动则反之.本文组建了测度植物群落波动强度的公式:,并将森林群落波动的基本类型分为树木生长速度的波动、结实率以及幼苗多度的波动、叶量的波动和植物季节性发育周期的波动4种类型.
    沙地云杉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
    徐文铎, 郑元润
    1993, 4(2):  126-130. 
    摘要 ( 1432 )   PDF (413KB) ( 576 )  
    本文用种群大小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研究了沙地云杉种群的大小结构、分布格局和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样地1、2、3、5的沙地云杉种群属于增长型,样地4的沙地云杉种群为稳定型,将样地1、2、3作为一块样地,其分布格局为集群型,但从幼树到大树,则由集群分布变为随机分布.
    在大气干旱条件下胀果甘草气孔振荡的RLC电路模拟
    王根轩, 赵松岭
    1993, 4(2):  131-135. 
    摘要 ( 1842 )   PDF (431KB) ( 356 )  
    建立了植物水分输导和蒸腾的电阻(R)、电感(L)、电容(C)电路模型.实验测定出的胀果甘草气孔振荡发生、持续和衰减的阈值与模型分析结果一致.当蒸腾拉力(F)大于输导阻力(R)时气孔开始振荡并使振幅逐渐加大;当F=R时气孔振荡的振幅和频率不变;当0<(R-F)<2√L/C 时气孔振荡开始减弱;当(R-F)>2√L/C 时气孔不会出现振荡.在本实验条件下胀果甘草的R=3.1×109MPa·m-3·s,2√L/C=3.11-3.64×105MPa·m-3·s.
    农田林网地区风速减弱规律的探讨
    朱廷曜, 周广胜
    1993, 4(2):  136-140. 
    摘要 ( 1656 )   PDF (381KB) ( 338 )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利用风洞实验资料和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林网地区动量通量(或动力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林网地区与旷野的动力速度之比关系式: 并据此分析了林网地区的风速减弱规律.
    黄淮海平原农林生态系统N、P、K营养元素循环——以泡桐-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为例
    吴刚, 冯宗炜, 王效科, 刘国华
    1993, 4(2):  141-145. 
    摘要 ( 1694 )   PDF (421KB) ( 311 )  
    农林生态系统泡桐-小麦、玉米间作类型N、P、K营养元素循环研究表明,在整个群落中,P发生亏损,N和K基本平衡;在植物组分库和枯落物库中,N、P、K均发生累积;在土壤库中,N、P、K均发生亏损.土壤表层(0—20cm)中N和P的含量是限制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子.20—80cm土层中P的含量是限制泡桐生长的主要因子.群落内N、P、K的吸收系数分别为0.078、0.014、0.052,利用系数分别为0.95、0.90、0.94,循环系数分别为0.042、0.05、0.063.
    易旱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研究
    傅庆林, 俞劲炎, 王兆骞
    1993, 4(2):  146-149. 
    摘要 ( 1368 )   PDF (317KB) ( 428 )  
    对多熟制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研究表明,小麦后稻-稻(农田Ⅰ)、大麦后稻-豆(农田-Ⅱ)和油菜后稻-稻(农田-Ⅲ)复种制Ca、Mg有盈余.P、K、Fe、Mn均表现亏缺,N素有较大的浪费.N、P、K主要通过肥料输入农田生态系统,而随农产品输出系统外,Ca、Mg主要受水循环控制,作物残留部分中,N的残留量最大,为23—71kg·ha-1,Fe的残留率最高,为64—87%.
    土壤供Si能力及Si与N、P的相互作用
    邹邦基
    1993, 4(2):  150-155. 
    摘要 ( 1484 )   PDF (469KB) ( 508 )  
    辽宁地区水田土壤有效Si含量和土壤pH值及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和DTPA-Fe含量呈负相关.根据土壤有效Si含量及其有关因素判断土壤供Si能力强弱,发现供Si能力强的土壤主要分布在辽南稻作区及部分中部和辽北稻作区,供Si能力弱的土壤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稻作区和辽东稻作区.试验证明Si和N、Si和P之间有相互促进肥效的关系,在N、P、Si适当配比下稻谷产量最高,N、P、Si都影响谷草比,在三者相互作用下,稻谷最高产量出现在谷草比1.0-1.1范围内.
    辽河平原土壤环境中若干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
    范世华, 于学敏, 张桂兰, 郭雷, 吴燕玉
    1993, 4(2):  156-160. 
    摘要 ( 2003 )   PDF (587KB) ( 608 )  
    采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辽河平原土壤中14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将其分为亲氧、亲硫、易淋溶元素3个组群.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对元素分布有一定影响.指出了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是产生分异的内在原因,土壤机械组成中的大于0.01mm的粘粒仅对易淋溶元素分布有一定影响,0.01-0.001mm粒级的粘粒与亲硫元素、土壤有机质与亲氧元素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15N标记稻草中N、C在羊体内的转化和利用
    何电源, 邢廷铣, 周卫军, 何烈华, 廖先苓
    1993, 4(2):  161-166. 
    摘要 ( 1449 )   PDF (508KB) ( 470 )  
    应用15N标记稻草饲喂3只山羊,以探明羊对稻草N、C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排泄和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已宰杀的2只羊消化、吸收、转化为羊机体的15N占试验日粮中15N富集总量的38.54和23.78%,平均为31.16%.3只羊从粪尿中排泄的15N各占饲料中15N的34.78、33.88和33.18%,平均为33.95±0.80%,已屠宰的2只羊对饲料15N总回收率为73.32和56.96%,损失率为26.68和43.04%.饲料15N的回收利用率与饲料中氨基酸的消化率(%)相吻合.1、2、3号羊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分别为76.40、68.66和65.19%.其中饲喂2、3号羊的饲料中都含稻草50%左右,羊对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消化率为66.93%.
    森林凋落物与大型土壤动物相关关系的研究
    殷秀琴, 张桂荣
    1993, 4(2):  167-173. 
    摘要 ( 1589 )   PDF (531KB) ( 384 )  
    以针阔混交林及落叶阔叶林为例,探讨了森林凋落物与大型土壤动物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森林凋落物中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依林型、凋落物厚度、凋落物量不同而异,凋落物的分解程度影响大型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凋落物中矿质元素含量与大型土壤动物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相关较好,凋落物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大型土壤动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明显不相关.本研究为揭示大型土壤动物在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进而为森林的经营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茄子和朱砂叶螨相互作用系统的研究Ⅰ.叶螨种群动态与茄子叶片丹宁酸含量变动的关系
    王海波, 吴千红, 高闻达
    1993, 4(2):  174-177. 
    摘要 ( 1950 )   PDF (314KB) ( 375 )  
    以茄子和朱砂叶螨为对象,对叶螨种群动态与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丹宁酸含量变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朱砂叶螨的取食胁迫,能迅速地诱导茄子的应激反应.同时茄子以某种方式的丹宁酸含量自主调控,对叶螨种群的动态产生强烈的影响.在结合考察未受螨害植株所表现出的次生代谢准周期变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植物防御模式的假说.
    锈寄生菌的分布及其林间发生规律的研究
    袁志文, 李连芝, 苑健羽, 贾云
    1993, 4(2):  178-181. 
    摘要 ( 1661 )   PDF (352KB) ( 346 )  
    锈寄生菌主要分布于辽宁省的本溪、抚顺和丹东地区,对其在林间发生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锈寄生菌孢子飞散高峰时出现在零点和12点;一年内孢子飞散时期为6月中旬至9月下旬,8月下旬为飞散高峰期.孢子飞散量受控于气象因子,特别与降雨量关系密切,锈寄生菌的潜育期为1个月左右.落叶松褐锈病的发生程度随着锈寄生菌寄生率的逐年增加而减轻,表明锈寄生菌对落叶松褐锈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快速渗滤生态工程冬季运行热平衡研究及其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李培军, 孙铁珩, 郭治兴, 周玉文, 傅金祥, 尹士君
    1993, 4(2):  182-186. 
    摘要 ( 1466 )   PDF (404KB) ( 379 )  
    本文以快速渗滤中试生态工程冬季运行实验为基础,讨论了系统在布水、融冻、渗滤及暴露过程中能量补充与损失的途径,建立了池底裸露与有冰层覆盖条件下的热平衡数学模型,扩展了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的系统设计程序,分析了场地、工艺及运行条件对系统热量损失及净化功能的影响,为快渗系统设计与冬季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根据.
    水质酸化和模拟酸雨对浮游动物影响的研究
    庄德辉
    1993, 4(2):  187-191. 
    摘要 ( 1625 )   PDF (416KB) ( 373 )  
    在水质酸化和模拟酸雨试验中,共出现浮游动物17种,其中包括轮虫9种、枝角类6种和桡足类2种.在pH5.0—8.3各试验组出现种类数(10—13种)和个体数(223.0—334.5个·L-1)较多,而在pH3.0和4.5试验组出现种类数(5—9种)和个体数(16.8—182.0个·L-1)较少,表明pH5.0以下对浮游动物群落有明显的影响.从不同类群出现所占比例看,在pH5.5以下,随着pH的下降,存在着轮虫逐渐取代桡足类的趋势.
    间接性害虫为害与作物产量损失的关系Ⅰ.食叶害虫
    盛承发
    1993, 4(2):  192-197. 
    摘要 ( 1495 )   PDF (520KB) ( 358 )  
    本文将繁多的农作物害虫分为间接性害虫和直接性害虫.间接性害虫造成的作物的某类器官或组织的损失率小于产量损失率.食叶害虫是间接性害虫中的一大类.作物对叶面积损失的产量反应很不一致,从完全失收到增产10倍.影响叶面积损失与产量关系的首要因素通常是作物在受害时的生长阶段.在叶面积损失率一定时,处于生长中期(最终营养库迅速增大期)的作物出现最大程度减产.在损失率过大,上部功能叶受害,为害持续时间过长,作物矮秆紧凑,水、肥及气象条件不良以及损失的叶面积分布不均匀等情形下,叶片受害后易于减产;反之则减产较少甚至增产.从分散的材料中归纳出这一基本关系,对当前广泛开展的食叶害虫的产量损失评价工作可能有参考和改进意义.
    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对植物-昆虫关系的影响
    吴坤君
    1993, 4(2):  198-202. 
    摘要 ( 1459 )   PDF (453KB) ( 375 )  
    近两百年来,大气中CO2含量一直在不断地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CO2浓度升高有利于C3植物如水稻、小麦、大豆和棉花等光合作用和生产力的提高,但同时也减少了这些作物的含氮量,因而降低了它们对植食性昆虫的营养价值.现有的一些研究表明,在这种情况下,植食性昆虫会消耗更多的植物组织以补偿其对含氮物质的需要,导致昆虫对寄主植物为害的加重.
    辽宁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防御对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框架
    姜凤歧, 周新华
    1993, 4(2):  203-209. 
    摘要 ( 1786 )   PDF (631KB) ( 498 )  
    基于对辽宁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发生与为害的分析和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学积累的归纳总结,论证了防御农业自然灾害的对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有防御多种自然灾害、发挥多种效益的功能和持久、稳定而易于建设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根据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在辽宁省各地区的分布特点,在宏观上提出了辽宁省防御主要农业自然灾害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框架:在已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以水土保持林为主的辽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强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辽中和辽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开展以海防林为主的沿海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施科学的辽东山区多样化森林经营方式,并以科技兴林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这一总体布局的实施.同时简述了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法.
    rm及与其有关参数的评释
    马继盛, 杨效文
    1993, 4(2):  210-213. 
    摘要 ( 1493 )   PDF (350KB) ( 368 )  
    种群自然内禀增长率rm和种群增长力rc是两个描述种群增长的综合指标,但目前对于这两个参数在概念及使用上存在着一些混乱.本文就rm和rc及与其有关参数的含意、使用范围、各种计算公式的优劣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四川缙云山林下乔木幼苗分布格局的研究
    李旭光, 熊利民, 张吉强
    1993, 4(2):  214-217. 
    摘要 ( 1439 )   PDF (307KB) ( 329 )  
    用Reinecke盐液曝光计检测树冠内的光合有效辐射
    陈凯, 章文才
    1993, 4(2):  218-220. 
    摘要 ( 1436 )   PDF (300KB) ( 339 )  
    几种农田作物害鼠经济阈值的测定
    田家祥, 胡继武, 李玉春, 卢浩泉
    1993, 4(2):  221-222. 
    摘要 ( 1439 )   PDF (192KB) ( 358 )  
    酸雨和SO2作用下SOD酶活性与菠菜叶片损伤相关性的研究
    刘燕云, 曹洪法
    1993, 4(2):  223-225. 
    摘要 ( 1446 )   PDF (288KB) ( 535 )  
    有关菌根经营管理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西澳佩斯城召开
    王云
    1993, 4(2):  226-226. 
    摘要 ( 1124 )   PDF (114KB) ( 483 )  
    加拿大B.C.省中部亚北方未成熟小杆松林生态学及高生长分析
    王庆礼
    1993, 4(2):  227-227. 
    摘要 ( 1176 )   PDF (107KB) ( 680 )  
    本文研究了小杆松(PinuscontortaDougl.exLoud.)高生长与生态立地质量(ecologicalsitequality)间的关系.用生物地理气候生态系统分类(biogeoclimaticecosystemclassification)方法和数量方法分析了植被、环境和林分数据,这些数据是从在B.C.省中部具有山地北方气候以及广泛的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的72块样地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