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侯慧芝, 张绪成, 尹嘉德, 方彦杰, 王红丽, 马一凡, 张国平, 雷康宁. 全膜微垄沟穴播对春小麦土壤水热环境的影响及其光合和产量效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9): 3005-3014. |
[2] |
刘朋召, 王旭敏, 宁芳, 雒文鹤, 张琦, 张元红, 李军. 减量施氮对渭北旱地春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8): 2621-2629. |
[3] |
范玉莲, 马长明, 牟洪香, 刘炳响, 王进茂, 连亚妮, 武鹏飞, 王晓. 107杨光合生理与树干液流对外源染液导入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5): 1511-1517. |
[4] |
樊志龙, 柴强, 曹卫东, 于爱忠, 赵财, 谢军红, 殷文, 胡发龙. 绿肥在我国旱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服务功能及其应用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4): 1389-1402. |
[5] |
党宏忠, 却晓娥, 冯金超, 王檬檬, 陈帅. 土壤水分对黄土区苹果园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水势梯度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3): 829-836. |
[6] |
王芬, 岳玉金, 李敏, 罗家坤, 葛顺峰, 姜远茂. 钨酸钠对苹果幼苗15N吸收利用、13C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 182-188. |
[7] |
党宏忠, 却晓娥, 冯金超, 王檬檬, 张金鑫. 晋西黄土区苹果树边材液流速率对环境驱动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3): 823-831. |
[8] |
何红霞,李小涵,包明,李超,马小龙,何刚,邱炜红,王朝辉. 栽培模式对旱地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2): 573-582. |
[9] |
贾如浩, 杨建利, 赵西宁, 高晓东, 宋小林, 张伟. 二元覆盖对苹果树低耗水生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12): 4082-4090. |
[10] |
田欣, 孙敏, 高志强, 张娟, 林文, 薛建福, 杨珍平, 莫非. 播期播量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消耗和植株氮素运转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10): 3443-3451. |
[11] |
姚增旺, 褚建民, 吴利禄, 袁祺, 党宏忠, 张晓艳, 甘红豪, 姜生秀.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梭梭树干液流的时滞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7): 2339-2346. |
[12] |
陈倩, 丁宁, 彭玲, 朱占玲, 葛顺峰, 姜远茂. 矮化苹果氮肥施用技术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5): 1429-1436. |
[13] |
赵志远, 郑伟, 刘杰, 马鹏毅, 李紫燕, 翟丙年, 王朝辉. 渭北旱塬苹果园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差异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4): 1249-1258. |
[14] |
何红霞, 王朝辉, 包明, 马小龙, 佘旭, 何刚, 邱炜红. 栽培模式对旱地小麦产量和籽粒养分含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3): 818-826. |
[15] |
高玉红, 吴兵, 牛俊义, 郭丽琢, 刘宏胜, 崔红艳, 李春春, 可佳.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胡麻土壤硝态氮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0): 3283-3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