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3-18
    目录
    目录
    2014, 25(3):  0. 
    摘要 ( 896 )   PDF (541KB) ( 280 )  
    研究报告
    不同林龄云南松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积累特征
    苗娟1,4,周传艳2,5,李世杰3,闫俊华1**
    2014, 25(3):  625-631. 
    摘要 ( 1625 )   PDF (770KB) ( 730 )  
    以贵州省盘县3种林龄(19、28和45年生)云南松林为对象,研究了林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垂直分布、积累特征及其与土壤容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林龄云南松林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规律一致,表层呈富集现象,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随着林龄的增加,林地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增加,19、28和45年生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96.24、121.65和148.13 t·hm-2,全氮储量分别为10.76、12.96和13.08 t·hm-2.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生长阶段林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速率有所差异,其中19~28年生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积累速率高于28~45年生林地.

     
    长白山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与土壤氮磷的化学计量特征
    胡耀升,么旭阳,刘艳红**
    2014, 25(3):  632-638. 
    摘要 ( 1762 )   PDF (709KB) ( 711 )  
    以长白山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的典型群落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层次优势种茎和叶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并对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化学计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叶氮浓度(LNC)与叶磷浓度(LPC)、茎氮浓度(SNC)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磷浓度(SPC)显著正相关;LPC与SNC呈显著正相关,与叶N/P、茎N/P显著负相关;叶N/P与茎N/P呈极显著正相关;SNC与SPC呈极显著正相关;SPC与茎N/P呈极显著负相关.各演替群落间的乔木层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显著差异,灌木层除了叶N/P差异显著以外,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随演替的进行, LNC明显增加,而LPC呈减少趋势.通过RDA约束排序分析发现,演替前期植物群落主要受氮素的影响,演替中后期主要受氮磷共同影响,以磷素的作用更为强烈.
     
    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
    高阳1,金晶炜2,程积民1,2**,苏纪帅1,朱仁斌3,马正锐2,刘伟4
    2014, 25(3):  639-646. 
    摘要 ( 1648 )   PDF (572KB) ( 381 )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结果,研究了宁夏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估算了该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碳储量,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宁夏森林各植被层生物量大小顺序为: 乔木层(46.64 Mg·hm-2)>凋落物层(7.34 Mg·hm-2)>细根层(6.67 Mg·hm-2)>灌草层(0.73 Mg·hm-2).云杉类(115.43 Mg·hm-2)和油松(94.55 Mg·hm-2)的单位面积植被生物量高于其他树种.不同林龄乔木层碳密度中,过熟林最高,但由于幼龄林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其乔木层碳储量(1.90 Tg C)最大.宁夏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265.74 Mg C·hm-2,碳储量为43.54 Tg C,其中,植被层平均碳密度为27.24 Mg C·hm-2、碳储量为4.46 Tg C,土壤层碳储量是植被层的8.76倍.宁夏地区的森林碳储量整体呈南高北低分布,总量较低.这与其森林面积小和林龄结构低龄化有很大关系.随着林龄结构的改善和林业生态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宁夏森林生态系统将发挥巨大的固碳潜力.
     
    黄土丘陵区生物土壤结皮表面糙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王媛1,2,赵允格2**,姚春竹1,2,张培培2,3
    2014, 25(3):  647-656. 
    摘要 ( 1873 )   PDF (863KB) ( 300 )  
    地表糙度是影响地表径流和侵蚀过程的重要属性.生物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分布,是地表糙度的影响因子之一.本文采用链条法测定了黄土丘陵区不同发育阶段生物结皮表面糙度特征,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生物结皮表面糙度对坡向、土壤含水量和冻融作用的响应及其与各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初步探索了生物结皮对地表糙度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结果表明: 生物结皮显著改变地表糙度,随着生物结皮从藻结皮向藓结皮演替,其糙度先降低后增加,生物结皮发育形成10年以后,其表面糙度基本趋于稳定;研究区早期形成的藻结皮表面糙度较裸土降低47.0%,深色藻结皮(藓类盖度<20%)较裸土降低20.4%,混生结皮(藓类盖度为20%~60%)和苔藓结皮(藓类盖度>70%)表面糙度与深色藻结皮基本一致;坡向对发育10年以上的生物结皮表面糙度的影响不显著;土壤含水量影响地表糙度特征.研究区浅色藻结皮表面糙度随水分变化较为剧烈;随着生物结皮发育,深色藻结皮、混生结皮和苔藓结皮表面糙度随水分的变化趋于平缓.冻融增加了生物结皮表面糙度.浅色藻结皮经两次冻融后表面糙度增加29.7%;深色藻结皮、混生结皮和藓结皮表面糙度的影响需经过反复冻融才有所体现.生物结皮表面糙度与藓结皮盖度呈显著正相关(P<0.1).
    黄土高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
    张培培1,3,赵允格1,2**,王媛2,姚春竹2
    2014, 25(3):  657-663. 
    摘要 ( 1650 )   PDF (568KB) ( 298 )  
    采用滴水穿透时间法和酒精溶液入渗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区浅色藻结皮、深色藻结皮、藻+少量藓结皮、藓+少量藻结皮、藓结皮5种不同发育阶段的原状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及其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生物结皮增加了土壤的斥水性,其斥水强度和持久性均显著增加.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随生物结皮的演替逐渐降低,当生物结皮中藓类植物盖度在20%以上时,斥水持久性显著低于藻结皮.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与土壤含水量及优势种密切相关,藓类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随着含水量的降低逐渐增加,藻类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随含水量的变化呈双峰曲线.
     
    施氮对荒漠化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苏洁琼1**,李新荣1,鲍婧婷1,2
    2014, 25(3):  664-670. 
    摘要 ( 1515 )   PDF (689KB) ( 405 )  
    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荒漠化草原为对象,设置添加0、1.75、3.5、7和14 g N·m-2·a-1 5个氮素水平,研究了施氮对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导致表层(0~10 cm)和下层(10~20 cm)土壤中总氮、NO3--N、NH4+-N和有效氮的累积,土壤pH下降,对土壤有一定的酸化作用.施氮明显抑制了土壤酶活性,且不同酶活性在氮素投加水平、土层深度和年际间有所差异.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氮素水平、土壤pH及土壤水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特征
    谭秋锦1,3,宋同清1,2**,彭晚霞1,2,曾馥平1,2,杜虎1,2,杨钙仁1,3,范夫静1,4
    2014, 25(3):  671-678. 
    摘要 ( 1695 )   PDF (727KB) ( 319 )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峡谷型喀斯特水田(ST)、旱地(HD)、草地(CD)、灌丛(GC)、人工林(RGL)、次生林(CSL)6种生态系统的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干筛处理下(除HD外)均以>8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最高,总体上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呈现随粒径减小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湿筛处理下(除HD外)均以>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最高,总体上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粒径减少而降低.干筛处理土壤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MD)为ST>CD>RGL>CSL>GC>HD;几何平均直径(GMD)为ST>CD>RGL>CSL>HD>GC;湿筛处理的MMD为RGL>CSL>GC>CD>ST>HD,GMD为CSL>RGL>GC>CD>ST>HD,用湿筛的MMD特别是GMD评价喀斯特石灰土土壤团聚体质量性状比干筛指标更准确.团聚体机械稳定性的分形维数D表现为CD>HD>ST>RGL>CSL>GC,水稳定性表现为GC>CSL>RGL>HD>CD>ST.土壤SOC含量越高,D、MMD和GMD值越大,土壤结构越合理.不同生态系统下各粒径团聚体SOC含量均以0.053~0.25 mm粒径最高,部分>5 mm粒径含量最低,但以>5 mm团聚体对土壤SOC的贡献率最高,且贡献率随着粒径的减小逐渐降低.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序列土壤粒径分布及其分形维数
    魏茂宏,林慧龙**
    2014, 25(3):  679-686. 
    摘要 ( 1651 )   PDF (1151KB) ( 274 )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日益严重,恢复治理已进行了大量工作,但收效甚微,主要是对退化机理认识不清.为阐明退化草地的形成机制,
    本文以江河源区高寒草甸为对象,分析退化序列土壤粒径的分布特征、分形维数,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侵蚀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高寒草甸退化加剧,土壤的黏粒百分含量呈增加趋势,粉砂和极细砂呈减小趋势;退化序列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黏粒百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极细砂和粉砂呈显著负相关;各粒级土壤侵蚀模数与分形维数呈二次函数关系,分形维数2.81为土壤侵蚀发生的阈值.以土壤粒径分形维数2.81作为草地恢复指标,选择使分形维数小于2.81的相应措施,是恢复退化草地的有力保证.
     
    施肥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
    赵巴音那木拉1,红梅1**,梁存柱2,包乌云1,张佳鑫1
    2014, 25(3):  687-694. 
    摘要 ( 1501 )   PDF (1091KB) ( 273 )  
    2012年在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设置了3个N肥水平(2.5、5和10 g N·m-2)的不同NPK配施样地,并以未施肥样地为对照(CK),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样地中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和季节变化,分析土壤呼吸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植物生长旺盛期(8月),3个N肥水平中,10 g N·m-2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和2.5 g N·m-2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CK无显著差异.在植物生长初期和中期(5—9月),施P肥有利于提高土壤呼吸速率.施肥并未改变荒漠草原土壤呼吸的日动态和季节变化特征.各处理日变化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0:00—14:00和03:00—05:00;季节动态的峰值均出现在8月.土壤呼吸速率与5 cm土壤温度及0~1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相关,其决定系数分别在0.40~0.58和0.51~0.70,说明表层土壤含水量是制约土壤呼吸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间伐强度对秦岭南坡栓皮栎天然林种群更新的影响
    冉然,张文辉**,何景峰,周建云
    2014, 25(3):  695-701. 
    摘要 ( 1844 )   PDF (531KB) ( 404 )  
    2006年5月和2011年8月,以秦岭南坡商洛地区近自然经营的不同间伐强度(30%、20%、10%)下栓皮栎天然林为对象,未间伐林分为对照,分析了间伐前后林分的生长情况,以及间伐5年后种群更新、物种多样性和土壤肥力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抚育间伐后的林地更新、群落发育等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1~6年生栓皮栎幼苗个体数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6年生以后的幼苗数量在各间伐强度下无显著差异;间伐10%、20%和30%样地的种群更新潜力分别比对照提高10.8 %、28.5%和32.9%;间伐促进了乔灌层植株(尤其是喜光植物)胸径、树冠以及灌木层植株树高的增加,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其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间伐后林地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肥力得到改善,表现为间伐30%>20%>10%>对照样地.在栓皮栎郁闭度≥0.85的天然林中,间伐强度30%(郁闭度保留0.6)更有利于其可持续发育.
     
    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内丘坑复合体微气候动态变化
    魏全帅1,王敬华2,段文标1**,陈立新1,王婷1,韩冬荟1,顾伟3
    2014, 25(3):  702-710. 
    摘要 ( 1382 )   PDF (724KB) ( 252 )  
    2012年5月,在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混交林2.55 hm2的固定样地内,调查了由掘根风倒形成的38对丘坑复合体所处的7个小林隙、5个中林隙和3个大林隙以及7个郁闭林分的基本状况.于2012年6—9月,每月选定6个典型晴天,测定处于大林隙、中林隙和小林隙以及郁闭林分内每个丘坑复合体不同微立地(坑底、坑壁、丘顶、丘面及完整立地)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结果表明: 6—9月,丘顶的土壤温度平均值最大,坑底最小;坑底土壤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平均值最大,丘顶最小.上述指标在大多数微立地之间差异显著.6—9月,位于不同大小林隙和郁闭林分的丘坑复合体土壤温度总平均值依次为: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郁闭林分;各月份土壤水分大小次序并不一致;6月、8月和9月丘坑复合体各个微立地月均空气相对湿度大小顺序均为郁闭林分>小林隙>中林隙>大林隙,7月的排列次序有所不同.上述指标在不同大小林隙及郁闭林分内丘坑复合体大多数微立地之间差异显著.不同大小林隙和郁闭林分内丘坑复合体各微立地月均土壤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均为7月最大,9月最小;除完整立地6月月均土壤含水量最大以外,其余微立地均为7月最大,9月最小.丘坑复合体微气候的变化主要受林隙大小、微立地和时间等的影响.
    NaCl胁迫对大果白刺幼苗生长和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
    鲁艳**,雷加强,曾凡江,徐立帅,刘国军,彭守兰,黄彩变
    2014, 25(3):  711-717. 
    摘要 ( 1404 )   PDF (787KB) ( 483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200和400 mmol·L-1)NaCl处理对1年生大果白刺生长状况及叶片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水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低浓度NaCl处理(≤50 mmol·L-1)对大果白刺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叶片的SOD、POD、CAT和APX活性均有所提高;高浓度(>50 mmol·L-1)NaCl处理抑制了大果白刺的冠幅面积、分枝数和叶、枝、侧根干质量,叶片的SOD、CAT、POD活性和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 随NaCl处理浓度升高,H2O2和MDA含量增加,叶片水势降低.

     
    NaHCO3胁迫下3种灌木Na+、K+、Ca2+的吸收及转运
    毛桂莲1,李国旗2,许兴2**,张新学3
    2014, 25(3):  718-724. 
    摘要 ( 1233 )   PDF (699KB) ( 272 )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非损伤微测技术,研究了NaHCO3胁迫(300 mmol·L-1)对大洋洲滨藜、四翅滨藜和宁夏枸杞3种灌木离子吸收及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NaHCO3浓度升高,两种滨藜和宁夏枸杞叶片中Na+含量升高,300 mmol·L-1NaHCO3胁迫下,宁夏枸杞叶肉细胞Na+的外排增加,两种滨藜净Na+外排降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大洋洲滨藜和宁夏枸杞叶片的K+含量下降,Na+/K+升高,四翅滨藜叶片K+含量升高,Na+/K+降低;随着浓度的升高,宁夏枸杞叶片积累Ca2+减少,Na+/Ca2+高于对照,叶肉细胞Ca2+外排;两种滨藜叶Ca2+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叶肉细胞Ca2+表现为内流.在NaHCO3胁迫下,3种灌木通过不同的策略来消除Na+毒害.宁夏枸杞叶片Na+的积累抑制了对Ca2+的吸收;两种滨藜Ca2+的内流促使细胞质中游离Ca2+增加,增加的细胞质\[Ca2+\]cyt防治质膜H+ATPase去极化,限制K+的外排,从而维持细胞内Na+/K+的平衡,其中四翅滨藜调控Na+/K+平衡的能力较强.
    植物叶片形成露水的室内模拟
    高志永1,汪有科1,2**,魏新光1,刘守阳1,何自立1,周玉红1
    2014, 25(3):  725-730. 
    摘要 ( 2065 )   PDF (852KB) ( 257 )  
    叶片在空气中形成露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水分来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借助人工智能气候室和叶片温度自控系统,对影响露水形成的环境温湿度、叶片温度和叶片倾角进行调节,研究了叶倾角、环境温湿度、露点-叶温差对叶片露水累积速率和叶片露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片露水累积速率和叶片最大露水量均随叶倾角的增加而减小,但随着环境温度、湿度和露点-叶温差的增加而增大.叶片处于水平状态时,叶片露水在达到最大露水量前呈线性快速递增,露水达到最大露水量(0.80 mm)后处于稳定值;当叶片有倾角时,叶片露水达到一定值就会发生叶片露水滑落现象,使得叶片露水量呈现锯齿形变化,且露水累积速率明显变慢.
     
    大兴安岭塔河地区林火发生的优势预测模型选择
    秦凯伦1,郭福涛2**,邸雪颖1,孙龙1,宋禹辉2,吴瑶3,潘建峰4
    2014, 25(3):  731-737. 
    摘要 ( 1526 )   PDF (570KB) ( 307 )  
    选取在经济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应用的零膨胀模型(zero-inflated models)和栅栏模型(Hurdle models)对大兴安岭地区林火发生进行模拟,应用赤池准则(AIC)、似然比检验(LR)和模型残差平方和(SSR)对两类共4个回归模型——零膨胀泊松模型(ZIP)、零膨胀负二项模型(ZINB)、栅栏泊松模型(PH)、栅栏负二项模型(NBH)进行拟合分析,最终选取适合此林火发生特性的预测模型.模型的AIC和SSR值表明,ZINB模型对当地林火数据的拟合度最高.运用LR检验对嵌套模型(ZINB与ZIP,NBH与PH)进行检验,结果显示: ZINB和NBH均优于各自的嵌入模型,说明负二项(NB)模型对数据结构中的过度离散现象可以很好地模拟和解释.根据研究区林火实际发生规律和两类不同模型的应用假设条件判断,零膨胀模型更适合塔河地区的林火特性.
    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
    马维伟1,王辉1**,黄蓉1,李俊臻2,李德钰1
    2014, 25(3):  738-744. 
    摘要 ( 2009 )   PDF (468KB) ( 386 )  
    2011年7月,研究了甘南尕海典型湿地(草本泥炭地、沼泽湿地、高山湿地和亚高山草甸)土壤剖面有机碳分布及其储量.结果表明: 4种典型湿地土壤容重平均在0.22~1.29 g·cm-3;草本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其平均值(286.80 g·kg-1)约为沼泽湿地、高山湿地和亚高山草甸的2.91、4.99和7.13倍.各类湿地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草本泥炭地>亚高山草甸>沼泽湿地>高山湿地,以0~10 cm剖面的密度最大;各类湿地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密度与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波动性变化;草本泥炭地、沼泽湿地、高山湿地和亚高山草甸的土壤有机碳均存在0~10和20~40 cm两个明显储碳层;其0~60 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369.46、278.83、276.16和292.23 t·hm-2.尕海湿地4种类型湿地0~60 cm土壤的总有机碳储量约为9.50×106 t.
    东洞庭湖丁字堤苔草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胡佳宇1,2,谢永宏1**,李峰1,侯志勇1
    2014, 25(3):  745-751. 
    摘要 ( 1734 )   PDF (648KB) ( 242 )  
    近20年来,洞庭湖湿地的湖草面积大幅度减少,退化严重.为寻求湖草的恢复途径,本文以位于洞庭湖丁字堤的短尖苔草为对象,依高程差划分成7条样带,调查了63个样方的植被特征(株高、盖度、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理化特征(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 除多样性指数先下降后升高外,其余生物学指标均随高程增加呈现倒“U”型分布,即靠近水域(低海拔区)和堤岸(高海拔区)的苔草长势较差,而位于中间的苔草长势较好;土壤容重随高程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则相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中海拔区高、低和高海拔区低的分布规律.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苔草生物量的关键因子依次为土壤有机碳含量、氮含量、含水量和土壤容重.可见,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适当的土壤含水量可能是短尖苔草恢复的有效途径.
     
    红壤丘陵区水田和旱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矿化对水分的响应
    陈香碧1,2,王嫒华1,胡乐宁3,黄媛1,2,李杨1,2,何寻阳1,2,苏以荣1,2**
    2014, 25(3):  752-758. 
    摘要 ( 1970 )   PDF (515KB) ( 270 )  
    以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典型水田和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向土壤中添加14C标记稻草,培养30 d后,提取与原位土壤中结构相似的14C可溶性有机碳(DOC);将14CDOC加入水田和旱地土壤中,并设置45%、60%、75%、90%和105%田间持水量(WHC)5个水分梯度,在标准状态下(25 ℃)培养100 d,监测14CDOC在土壤中的矿化过程.结果表明: 培养100 d后,两种土壤中28.7%~61.4%的标记DOC被矿化为CO2,且5个水分条件下,水田土壤DOC的矿化率均显著高于旱地,这主要是由于水田土壤DOC的结构组成比旱地土壤更简单.好气条件(56%~75%WHC)有利于两种土壤DOC的分解,淹水条件(105%WHC)则有利于DOC的积累.土壤处于好气条件(45%~90%WHC)时,DOC的生物可分解率及易分解态所占比例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100 d内,水田和旱地易分解态DOC分别占其累积矿化量的80.5%~91.1%和66.3%~72.4%,说明DOC的生物可分解率主要由其易分解态组分所占比例决定.
    轮耕与施肥对渭北旱作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王丽1,李军2**,李娟1,柏炜霞2
    2014, 25(3):  759-768. 
    摘要 ( 1472 )   PDF (945KB) ( 376 )  
    2007—2012年在陕西合阳连作玉米田进行保护性轮耕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免耕/深松(NT-ST)、深松/翻耕(ST-CT)和翻耕/免耕(CT-NT)3种隔年交替轮耕处理和连续免耕(NT-NT)、连续深松(ST-ST)、连续翻耕(CT-CT)3种连耕处理及平衡施肥、低肥和常规施肥3种施肥处理,分析了0~40 cm土壤团聚体分布、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及0~60 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结果表明: 随着耕作强度的增加,土壤团聚体总含量减小,稳定性降低,有机碳损失增大;连续免耕和轮耕增大了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减小分形维数,增加了粒径大于0.25 mm团聚体(R0.25)和SOC含量.在相同施肥处理下,团聚体R0.25表现为NT-NT>NT-ST>NT-CT>ST-ST>CT-ST>CT-CT;在相同耕作方式下,平衡施肥和低肥处理下土壤团聚体比常规施肥更稳定.通过对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进行数学拟合,干筛法和湿筛法所测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分别为2.247~2.681和2.897~2.976. 0~3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均表现为连续免耕和轮耕显著低于连续翻耕(CT-CT),随土层加深分形维数增大,在40 cm处趋于稳定.施肥对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随土层加深有机碳含量呈递减趋势,平衡施肥处理下有机碳积累量较常规施肥增加了6.9%.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增加,0.25~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对有机碳积累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1),确定系数R2为0.848.
    控释肥料对覆膜栽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
    张怡1,3,吕世华2,马静1,徐华1**,袁江2,董瑜皎2
    2014, 25(3):  769-775. 
    摘要 ( 1289 )   PDF (658KB) ( 298 )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控释肥料对四川丘陵地区覆膜节水高产栽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稻田施用尿素及控释肥料后水稻生长期N2O排放总量分别为(38.2±4.4)和(21.5±5.2) mg N·m-2;施用尿素处理N2O排放系数为0.25%,施用控释肥料处理N2O排放系数为0.14%,减少了43.6%(P<0.05),其中烤田前减少了49.6%(P<0.05);控释肥料可抑制施肥引起的N2O排放峰值,降幅达52.6%;控释肥料对水稻不同生长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NH4+-N含量和水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N2O排放与5 cm土壤温度、土壤Eh值无显著相关性.
     
    陕北半干旱区沟垄覆膜集水模式下糜子边际效应及生理特性
    屈洋1,2,苏旺1,李翠1,高金锋1,高小丽1,王鹏科1,冯佰利1**,柴岩1
    2014, 25(3):  776-782. 
    摘要 ( 1243 )   PDF (561KB) ( 245 )  
    通过连续3年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陕北半干旱区不同沟垄覆膜集水模式下糜子边际效应和生理特性.试验设4种不同的沟垄宽度(带型),垄∶沟分别为40 cm∶40 cm(P40)、60 cm∶60 cm(P60)、80 cm∶80 cm(P80)、100 cm∶100 cm(P100),对照为露地平播(NM).结果表明: 随着沟垄宽度的增大,糜子的产量边际效应指数和边际效应增大,边行的增产作用呈上升趋势,最大增产率达207.7%,而中行的增产作用呈下降趋势,增产幅度最低仅为103%.带型60 cm∶60 cm的糜子产量在3年中均为最高.同一处理内,边行对糜子产量的贡献率大于中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带型边行的叶绿素含量、Chl a/Chl b、光合速率均大于中行;沟垄宽度越大,边行的光合能力越强,中行的光合能力越弱.带型60 cm∶60 cm是陕北半干旱区糜子种植的适宜带型.
    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宣,丁俊山,刘彦伶,顾艳,韩科峰,吴良欢**
    2014, 25(3):  783-789. 
    摘要 ( 1392 )   PDF (560KB) ( 212 )  
    在浙江黄泥田进行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与施肥方式结合对水稻产量和成熟期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比手插配合常规化肥处理高16.3%,比直播配合控释掺混肥处理高27.0%,与手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与手插配合常规化肥相比,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处理的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1.6%、13.6%和41.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提高了27.1%,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0.0%、22.2%和46.2%.表明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技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水稻轻简栽培方式.
     
    整治区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肥力适宜性等级评价
    徐大兵1,邓建强2,刘冬碧1,佀国涵1,彭成林1,袁家富1,赵书军1,王瑞2**
    2014, 25(3):  790-796. 
    摘要 ( 1393 )   PDF (797KB) ( 238 )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湖北省恩施市“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恩施城郊和利川柏杨基地单元新整治区域的土壤属性和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并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其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SFI)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土地整治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异和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程度可能与地形地貌特征和整治程度有关;土地整治对土壤pH值的影响较小,但是柏杨土壤酸化严重(pH<5.5).77.6%的城郊土壤具有较低的SFI,而柏杨和清江源分别仅有17.1%和31.4%的土壤具有较低的SFI.柏杨需要重点解决土壤酸化问题,城郊需要重点解决整个区域土壤培肥和肥力均衡化问题,而清江源则需解决SFI较低区域的培肥问题.
     
    添加秸秆和磷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张四海1,黄健1**,骆争荣1,董曙光1,王意锟1,朱强根1,张龙1,金爱武1
    2014, 25(3):  797-802. 
    摘要 ( 1952 )   PDF (556KB) ( 400 )  
    为了探讨添加小麦秸秆和磷素对低磷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设置2个梯度的小麦秸秆添加量(N0和N1分别为0和2.08 g·kg-1)和4个施磷水平(P0、P1、P2和P3分别为0、100、200和400 mg·kg-1)组合处理,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 添加秸秆配合施入磷素对微生物总生物量、细菌生物量、真菌生物量和真菌/细菌(F/B)比值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微生物总生物量、细菌生物量、真菌生物量和F/B均为N1P1>N1P0>N1P2>N1P3>N0P1>N0P2>N0P3.在相同磷素水平下,添加秸秆处理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秸秆处理;在添加相同秸秆量条件下,施磷处理的各指标随磷素施入量先增加后降低,以P1水平组合最优,其次是P0,最后是P2和P3.
    干旱调控下小麦RIL群体灌浆期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转运的遗传分析
    杨德龙1**,栗孟飞1,程宏波1,柴守玺2,李唯1
    2014, 25(3):  803-812. 
    摘要 ( 1454 )   PDF (708KB) ( 240 )  
    以小麦RIL群体(陇鉴19×Q9086,F8)12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供试材料,研究雨养(DS)和正常灌溉(WW)条件下,小麦灌浆期不同发育阶段主茎不同节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以及穗粒重的遗传特点及各目标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小麦RIL群体各目标性状变异广泛,变异系数在2.7%~62.1%(DS)和1.9%~52.1%(WW),多样性指数在0.61~0.90(DS)和0.64~0.89(WW),且存在超亲分离.各目标性状表型受基因型、水分环境、节位和发育时期的显著影响.其中,WSC含量受发育时期的影响较大,WSC转运率具有显著的水分和节位主导效应,而WSC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受基因型、节位和水分的共同作用.开花初期和灌浆中期WSC含量、花前WSC转运率对籽粒的贡献率之间普遍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干旱条件下其相关系数更高.各目标性状的遗传力较低(hB2在干旱条件下为0.31~0.56,灌溉条件下为0.44~0.67),控制各目标性状的遗传基因对数在6~29对(DS)和3~19对(WW).表明该群体对所考察性状有贡献的等位基因在其后代群体中得到广泛分离,其表达易受水分环境的影响,符合典型数量性状特点.
    不同颜色果袋对‘云红梨2号’果皮色泽形成的影响
    马策1,肖长城1,胡红菊2,黄小三1,张绍铃1,吴俊1**
    2014, 25(3):  813-818. 
    摘要 ( 1366 )   PDF (465KB) ( 288 )  
    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对‘云红梨2号’果实着色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套袋处理下果皮外观着色、叶绿素、类黄酮、总酚、花色素苷含量以及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发育期的黑暗处理有利于解袋后梨果皮着色;不同套袋处理中,采前解袋自然光照射下梨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最高,着色最好,白色纸袋次之.不同套袋处理显著影响果皮中叶绿素、类黄酮、总酚和花色素苷含量,从而影响梨果皮的外观色泽.不同套袋处理的花色素苷合成酶活性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与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和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相关性不显著.
     
    温度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9种鳞翅目昆虫繁殖力的影响
    景军1,2,苏超1,2,方燕1,李恺1,2**
    2014, 25(3):  819-824. 
    摘要 ( 1533 )   PDF (401KB) ( 358 )  
    设置16、19、22、25、28和31 ℃ 6个温度梯度条件,研究了温度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9种鳞翅目昆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9种鳞翅目昆虫在19~28 ℃范围内可顺利产卵并孵化,随温度升高成虫的产卵前期缩短;四川尾尺蛾等8种昆虫在22 ℃时繁殖力最强,之美苔蛾最大繁殖力出现在25 ℃;9种昆虫的卵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产卵同步性和卵孵化同步性最大值均出现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四川尾尺蛾卵的发育起点温度较低,为9.52 ℃,其他8种昆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在13.32~14.72 ℃;四川尾尺蛾卵的有效积温为120.82日·度,显著高于其他8种昆虫(45.09~68.30日·度).研究得到的有效积温回归方程可初步用于9种昆虫发生的预测.
     
    湖北恩施烟夜蛾幼虫田间分布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夏鹏亮,王瑞**,谭军
    2014, 25(3):  825-830. 
    摘要 ( 1619 )   PDF (1242KB) ( 209 )  
    烟夜蛾以幼虫取食烟叶,给烟叶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运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湖北恩施烟区烟夜蛾幼虫的空间结构和发生动态.结果表明: 恩施烟区烟夜蛾幼虫在烟叶移栽后40 d开始为害,至烟叶成熟前期达到高峰;球形指数套合模型为烟夜蛾幼虫田间分布的主要模型,属聚集〖JP2〗分布;空间变异度C/(C0+C)均大于0.75,说明其结构性变异较大,随机性变异较小;烟夜蛾幼虫在烟叶旺长期进行了较大迁移,之后其数量趋于稳定,烟叶成熟期尤其稳定.
    基于RFID技术的西方蜜蜂采集行为研究
    田柳青1#,何旭江1,2#,吴小波1,甘海燕1,韩旭1,刘浩1,曾志将1**
    2014, 25(3):  831-835. 
    摘要 ( 1278 )   PDF (976KB) ( 331 )  
    蜜蜂能够灵活调整出巢觅食行为,从而有效保证蜂群的正常发育与繁衍.为了探索采集蜂的行为特性,本文利用由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与广州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蜜蜂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对西方蜜蜂进行为期38 d的全天候监控记录.结果表明: 两蜂群中分别有63.4%和64.5%的采集蜂存在轮休现象,轮休时间比例为22.5%~26.4%;轮休与非轮休蜜蜂的采集工作总量差异不显著,但轮休蜜蜂寿命显著高于非轮休蜜蜂;提前发育的采集蜂的寿命显著低于正常采集蜂.本研究丰富了蜜蜂社会行为学内容,为进一步探索蜜蜂采集行为的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基于耳石元素微化学的江苏吕泗近岸小黄鱼生境履历重建
    熊瑛1,2,刘洪波3,刘培廷2,汤建华2,杨健1,3**,姜涛1,吴磊2,高银生2,施金金2
    2014, 25(3):  836-842. 
    摘要 ( 1223 )   PDF (1275KB) ( 308 )  
    利用电子显微探针元素分析技术,对江苏吕泗近岸海域小黄鱼矢耳石的Sr和Ca微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Sr含量在小黄鱼耳石的矢状面上呈非均匀分布,总体为核心部位高,其余部分明显降低.核心高Sr区域的Sr/Ca比值为(7.10±1.00),其余部分为(4.79±1.01),两者差异极显著.后者部分个体存在Sr含量更低的区域,Sr/Ca比值为(3.51±0.76).基于这些结果重建了吕泗近岸小黄鱼的生境履历: 它们在孵化及初期发育阶段生活在高盐度生境,随后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则会洄游至盐度稍低的生境;部分个体的早期发育阶段还会选择利用更低盐度的生境.
    应用多模型推论估算北部湾多齿蛇鲻的生长参数
    侯刚1,2,刘金殿3,4,冯波1,2,颜云榕1,2,卢伙胜1,2**
    2014, 25(3):  843-849. 
    摘要 ( 2017 )   PDF (1029KB) ( 231 )  
    生长参数是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策略中的关键参数,因而对目标鱼种选择合适的生长模型至关重要.本文以北部湾多齿蛇鲻为例,采用2006年12月至2009年7逐月采集的体长与年龄鉴定数据(n=2046),运用5个候选生长模型,利用最大似然法在加性误差条件下估算生长参数,并通过模型近似解释率(R2adj)、根平均方差(RMSE)、赤井信息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检验模型拟合度.结果表明: 在当前大样本的情况下,4种统计方法在模型拟合度排序上表现一致;多模型推论检验结果表明,Generalized VBGF获得足够的模型支持,并占到AIC权重的95.9%,可以独立描述多齿蛇鲻的体长与年龄的生长关系,生长方程为:Lt=578.49\[1-e-0.051(t-0.14)\]0.361.
     
    胜利油田采油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
    刘健1,2,宋雪英3,孙瑞莲1,2**,解伏菊4,王仁卿1,2,王文兴1
    2014, 25(3):  850-856. 
    摘要 ( 1890 )   PDF (546KB) ( 369 )  
    基于不同开采年代新油井(2011—)和老油井(1966—2003年)周边土壤的调查取样,研究了采油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利用PCR-DGGE和克隆测序技术,探讨了新、老油井周边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油井周边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其石油烃含量大多高于土壤石油污染临界值(500 mg·kg-1),且老油井周边土壤污染水平更高.污染土壤石油烃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老油井周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随污染水平的增大而减小,新油井则呈相反的趋势.DGGE图谱优势条带测序结果表明,油井周边土壤均存在明显的优势菌,大多为石油烃相关菌和烃类降解菌,如微杆菌属、链霉菌属、迪茨氏菌属、黄杆菌属及α、γ变形菌等.

     
    二氧化硫在烤烟密集烤房群周围的空间分布
    贺帆1,王梅2,王涛3,孙建锋4,黄五星1,田斌强1,宫长荣1**
    2014, 25(3):  857-862. 
    摘要 ( 1377 )   PDF (1132KB) ( 260 )  
    为实现 “节能减排、省工降耗”,同时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现代烟草农业提供理论依据,以烤烟密集烤房群为监测对象,利用ecom-J2KN烟气分析仪和大气采样器对烤烟烘烤过程中密集烤房烟囱气体成分和烤房群周围空间环境SO2浓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烤烟烘烤过程烟囱烟气中CO2和SO2均在38 ℃稳温时最大,氮氧化物在42 ℃稳温时最大;SO2排放浓度范围为1327.60~2218.40 mg·m-3;通过添加4.0%的固硫剂,平均SO2排放可减少49.7%.对烤房群下风向SO2扩散的测算表明,SO2地面浓度最大值出现在变黄期;水平方向43~80 m范围内,SO2质量浓度超出0.5 mg·m-3,其中50 m处的空气中SO2浓度值最高,为0.57 mg·m-3;在距离烤房群50 m的垂直方向上,距离地面0.9~1.8 m高处的SO2质量浓度均超出0.5 mg·m-3,其中1.6 m高处的SO2浓度达到最高,为0.65 mg·m-3;通过添加固硫剂,可使SO2质量浓度平均降低0.43 mg·m-3.密集烤房群下风向水平距离120 m范围内属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城市住宅区碳源汇的空间分异规律、影响机制及管理对策——以关中地区为例
    魏书威1,2,魏书精3**,王雅梅2,文正敏3
    2014, 25(3):  863-874. 
    摘要 ( 1461 )   PDF (1060KB) ( 388 )  
    城市住宅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单元,其碳源汇对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获取关中地区城市住宅区CO2排放(碳源)与吸收(碳汇)数据,并分析其来源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关中地区住宅区建材生产和改造更新过程CO2排放量最大;且建材类的CO2排放量远大于日常生活资料,仅有40%~52%碳排放发生在住宅区,其余发生在外围,呈现出碳源距离的空间波动性、成分的空间差异性以及圈层与分区分布.仅有9%~17%的碳排放可在住宅区内被吸收,外部空间被动承担大量碳汇功能,并显现为分层递变和空间分异.最后提出了碳源、碳汇空间管理技术和干预对策.

     
    熵变视角的吉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判别
    孙平军1,2,修春亮1**,张天娇3
    2014, 25(3):  875-882. 
    摘要 ( 1969 )   PDF (502KB) ( 250 )  
    借鉴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变方程原理,结合熵值法和PSE模型,对2001—2011年吉林省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模式展开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吉林省城市化发展脱离了正常的演进轨道,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主宰了整个城市化过程,而过于忽视“人”的城市化,且资源(这里主要指土地资源)粗放、低效投入特征明显;基于PSE模型的生态环境水平,无论是压力指数、敏感性指数、弹性指数,还是综合水平在研究期间都得到了长足的增长,且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先升后降再升;城市化系统的总熵值一直小于0,表现为一条不平稳的上升曲线;生态环境的总熵值时正时负,其中,2003、2006、2010、2011年是“拐点”,映射出生态环境系统是一条不平稳的波浪形曲线,时升时降;城市化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交互耦合的总熵值具有与生态环境子系统总熵值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具有相同的“拐点”和曲线形状,且其“拐点”对应的演化模式是拮抗型耦合关系演化模式,其余年份对应的是协调型耦合关系演化模式.
     
    武汉城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
    曾杰1,李江风2,姚小薇2**
    2014, 25(3):  883-891. 
    摘要 ( 2598 )   PDF (1673KB) ( 408 )  
    基于武汉城市圈1990、2000和2009年3期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参照“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采用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估算武汉城市圈不同地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期间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异特征;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武汉城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之间的关联特征.结果表明: 得益于水域面积的大幅增长,1990—2009年武汉城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不断上涨的时序变化趋势,增幅达9.5%,其中,水文调节、废物处理等服务价值的增幅明显;各地区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仙桃市、新洲区、云梦县等地的增长最显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总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且随时间推移,在东、西、北方向逐步形成以武汉市区为中心的“低-高-低”层级分布特征,北部山地丘陵地区的生态优势逐步消减,而南部的高价值组团到2009年发生了结构性扩张.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序变化与林地、水域、草地、耕地的面积变化呈正相关,而其空间分布的均衡性与耕地和未利用地的空间离散程度呈负相关.
    综合评述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主要微生物及其代谢机理研究进展
    孙雪,朱为静,王亮,吴伟祥**
    2014, 25(3):  892-902. 
    摘要 ( 1440 )   PDF (698KB) ( 304 )  
    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工艺在废水除磷处理中应用广泛.主要功能微生物及其代谢机理的研究是有效调控EBPR工艺稳定运行与效能提升的基础.本文选取EBPR系统中最主要的两类微生物(聚磷菌和聚糖菌),从底物吸收机制、糖酵解途径、TCA途径的贡献以及聚磷菌和聚糖菌的代谢相似性等方面对这些微生物的代谢机理进行综述,评价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研究EBPR系统微生物学及其代谢机理方面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对EBPR系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丛枝菌根共生体中碳、氮代谢及其相互关系
    李元敬1,2,刘智蕾1,2,何兴元3,田春杰1**
    2014, 25(3):  903-910. 
    摘要 ( 1940 )   PDF (617KB) ( 459 )  
    丛枝菌根共生体(arbuscular mycorrhiza, AM)是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与宿主植物之间形成的互惠共生形式.共生体中的碳、氮交换和代谢影响着宿主植物和共生真菌之间的营养平衡和资源重新分配,在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宿主植物光合固定的碳输送到真菌内,并且分解和释放真菌所需的生命物质和能量,包括促进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提高氮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而菌根真菌利用宿主植物提供的碳骨架和能量,发生氮的转化和运输,最终传递给宿主植物供其利用.本文综述了丛枝菌根共生体中碳、氮传输和代谢的主要模式,碳、氮的交互影响和调控机制,以促进丛枝菌根在可持续农业和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王美娥**,陈卫平,彭驰
    2014, 25(3):  911-918. 
    摘要 ( 2101 )   PDF (498KB) ( 595 )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的恶化,城市生态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尚缺乏有关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的深入系统研究.本文依据城市生态学原理及生态风险评价框架从驱动力、风险源、风险受体与评价终点,以及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类型与程度是城市生态风险产生的主要驱动力;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等级功能实体和城市整体是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中的风险受体;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终点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要素,以及城市整体水平的性质和功能变化;耦合了社会经济需求的生态系统模型是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未来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应明确生态风险管理具体目标,确定综合性评价终点,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
    微生物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功能
    周进1,2,晋慧3,蔡中华1,2**
    2014, 25(3):  919-930. 
    摘要 ( 2983 )   PDF (635KB) ( 421 )  
    珊瑚礁是由珊瑚、鱼类、底栖生物、藻类以及微生物等多种生命形式组成的聚集体,代表着一类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寡营养环境,拥有极高的初级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微生物在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质转化以及健康维护上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微生物在珊瑚中的作用和功能日益凸显.本文总结了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包括珊瑚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定植方式,共生微生物的特性(专一性、可塑性、协同进化),共生微生物与珊瑚疾病的关系与信号调节,以及微生物应对全球变化(气温升高、海水酸化、富营养化)的响应.从“珊瑚微生物”共生体的发生、共生微生物的特性与生态功能,以及全球环境变化下微生物的衍生效应来梳理最新理论与成果,明确珊瑚微生物生态学机制,为更好地保护珊瑚资源、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