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4-05-18
    目录
    目录
    2014, 25(5):  0. 
    摘要 ( 781 )   PDF (538KB) ( 277 )  
    研究报告
    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残留片段木本植物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宋厚娟1,2,叶吉1,师帅1,2,张昭臣1,2,匡旭1,2,邢丁亮1,2,原作强1,蔺菲1,2,蔡成军3,王绪高1**,郝占庆1
    2014, 25(5):  1239-1249. 
    摘要 ( 1605 )   PDF (4764KB) ( 487 )  
    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植被,长白山区是阔叶红松林的核心分布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目前天然阔叶红松林只在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残留了一些面积不等的片段.为比较分析阔叶红松林在不同分布区的异同,以广义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残留片段为研究对象,依照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 (BCI) 50 hm2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于2012年在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辽宁东部山区阔叶红松林残留片段分别建立了3个固定样地,对6个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定位调查.结果表明: 6个样地共记录到木本植物69种,隶属于24科42属,其中槭树科为6个样地物种最丰富的科,区系组成均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同时混有亚热带成分;从物种多度、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看,各样地优势种明显;6个样地所有独立个体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但各样地不同径级个体比例有很大差异,表明6个样地群落处于不同的演替阶段.各样地中重要值位于前3位物种的径级结构可分为倒“J”型、“L”型、单峰型和偏峰型4种类型;各样地主要树种随物种、径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同一物种在不同样地的分布格局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保护关键区的确定
    于琳倩,李景文**,赵秀海,马琳,吴尚,白雪琪
    2014, 25(5):  1250-1258. 
    摘要 ( 1306 )   PDF (885KB) ( 267 )  
    为完善长白山地区保护区体系、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保护阔叶红松林,对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周边6个林业局、64个林场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基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学方法(GAP),选择41种植物作为重点保护物种,以采伐区、农田、居民点、公路数等因子作为干扰因素,并利用GIS空间分析研究了长白山地区指示植物数量和干扰强度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林场指示物种分布不均匀,以泉阳县胜利、冷沟子林场为中心形成西北坡和南坡2个保护植物富集分布区域,宝马、衡山、冷沟子和黑河林场有单个重要物种分布;各林场干扰强度不同,露水河林业局和白河林业局北部整体受干扰程度较大.通过各项指标综合分析,确定出长白山北坡的泉阳-露水河南部-白河北部和长白山南坡的长白县东部2个生态保护关键区带.
    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变化
    甄伟1,2,黄玫1**,翟印礼2,陈珂2,龚亚珍3
    2014, 25(5):  1259-1265. 
    摘要 ( 1502 )   PDF (1744KB) ( 403 )  
    利用CBM-CFS3模型,结合森林资源相关数据,研究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并基于是否造林的两种假设情境,预测了未来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和固碳速率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2005年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33.94 Tg,碳密度为25.08 t·hm-2,其中,栎类的碳储量最大,刺槐碳储量最小;落叶松和阔叶林碳密度较大,油松、栎类和刺槐碳密度基本相当.全省森林植被碳密度呈东高西低的分布规律,辽东地区由于森林多为成熟林和过熟林,未来植被碳密度增加潜力不大,辽宁南部和北部的中幼龄林未来将成为植被碳密度增长的高值区.在假设未来不造林的情景下,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上升缓慢,固碳速率下降较快;在无林地造林情景下,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固碳速率将明显提高.说明造林在增加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提高森林的固碳速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于快鸟影像纹理特性的刺槐林叶面积指数估算
    周靖靖,赵忠**,刘金良,赵青侠,赵君
    2014, 25(5):  1266-1274. 
    摘要 ( 1392 )   PDF (830KB) ( 303 )  
    以渭北地区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高分辨率影像不同窗口的纹理参数,分别运用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乘幂模型和指数模型,研究刺槐林野外实测叶面积指数(LAI)与快鸟影像纹理参数间的相关关系,遴选黄土高原地区估算刺槐林LAI最适合的纹理参数以及计算窗口大小.结果表明: 纹理指数对LAI反演精度影响显著,其中角二阶矩阵和熵的估算精度明显高于其他纹理指数;计算窗口的大小显著影响LAI反演精度,非相似度和对比度的反演精度在窗口9×9达到最大,其余纹理指数对于LAI的估算精度随着计算窗口的变大不断降低,在窗口3×3时达到最大;乘幂模型的估算精度低于其他3种方法.
     
    模拟氮沉降对低磷胁迫下马尾松生长和磷效率的影响
    庞丽1,2,张一1,周志春1**,丰忠平3,储德裕3
    2014, 25(5):  1275-1282. 
    摘要 ( 1432 )   PDF (472KB) ( 277 )  
    近年来大气N沉降日趋严重,导致森林土壤有效N含量增加,N/P发生改变,将会影响低P胁迫下林木的生长发育和P效率.本文以马尾松家系为研究对象,设置模拟N沉降与同质低P(介质表层与深层均缺P)、异质低P(介质表层P丰富、深层缺P)耦合的盆栽试验,研究N沉降对马尾松生长性状以及P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同质低P下,模拟N沉降对马尾松生长性状和P效率影响较小,但存在显著的N×家系互作效应,家系40×44和71×20在N沉降后生物量增加,家系36×29和73×23生物量降低;异质低P下,模拟N沉降显著增加了马尾松苗高、生物量以及P吸收效率等,其原因是促进了根系生长和表层土壤中根系分布比例的增加.不同P环境下模拟N沉降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还与植株N/P有关.同质低P环境下,马尾松植株N/P为13.8,植株对N敏感性低,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但未改善马尾松生长状况.在异质低P环境中,植株N/P为9.7,模拟N沉降显著增加了苗木生物量和P吸收效率,但未显著改变酸性磷酸酶活性.
     
    旅游干扰下滇西北高原湖滨湿地植被及土壤变化特征
    唐明艳,杨永兴**
    2014, 25(5):  1283-1292. 
    摘要 ( 1166 )   PDF (1049KB) ( 250 )  
    研究了旅游干扰下滇西北高原碧塔海和属都湖湖滨湿地植被和土壤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将22个典型湿地样点划分为原生湿地、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4个类型.沿退化梯度,碧塔海和属都湖湿地植物群落的密度、盖度、物种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增大,植被高度下降,碧塔海湿地植物群落的Whittaker多样性指数增大;碧塔海湿地植物物种数、土壤有机质、全氮、孔隙度、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低于属都湖湿地,群落密度、高度、土壤全钾、pH值变化规律则相反.利用42种植物的重要值和11个土壤理化指标进行典范对应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全钾、全氮等养分含量是影响旅游干扰下碧塔海和属都湖湖滨湿地植物物种分布的关键因素. TWINSPAN分类和植被-土壤变化特征分析表明,旅游干扰对碧塔海湿地的影响比属都湖湖滨湿地更大.
    雪被斑块对川西亚高山冷杉林土壤氮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熊莉,徐振锋,吴福忠,杨万勤**,殷睿,李志萍,苟小林,唐仕姗
    2014, 25(5):  1293-1299. 
    摘要 ( 1677 )   PDF (688KB) ( 220 )  
    在2012和2013年冬季雪被形成的3个关键时期(雪被形成期、稳定期和消融期),测定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3类雪被斑块(厚雪被斑块、中厚度雪被斑块和浅雪被斑块)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脲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 整个冬季,厚雪被斑块土壤温度比中厚度雪被斑块和浅雪被斑块土壤温度分别增加46.2%和26.2%,浅雪被斑块的3种土壤氮转化酶活性是厚雪被斑块的0.8~3.9倍.在雪被形成期和消融期,浅雪被斑块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3种氮转化酶活性;而在雪被稳定期,中厚度雪被斑块或厚雪被斑块土壤具有较高的氮转化酶活性,但与浅雪被斑块的土壤氮转化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整个冬季,雪被对土壤氮转化酶活性的影响与采样时期、土壤层次和酶种类有关;3种土壤氮转化酶活性在整个冬季均具有明显动态变化;土壤有机层的氮转化酶活性显著高于矿质土壤层;脲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温度、水分密切相关.短期内气候变暖情景下冬季雪被减少可能提高土壤氮转化酶活性,进而加速了亚高山森林冬季土壤氮转化过程.
     
    两种药用植物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陈平1,孟平1,张劲松1**,何春霞1,贾长荣2,李建中2
    2014, 25(5):  1300-1306. 
    摘要 ( 1445 )   PDF (466KB) ( 301 )  
    以田间持水量的30%、50%和75%为3个水分处理梯度,研究了决明子和菘蓝2种药用植物在不同水分处理和生长阶段的生长特性,并对稳定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田间持水量的50%和30%相比,决明子和菘蓝在田间持水量75%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生长指标,说明这2种植物在充足或适当的水分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生产力.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决明子和菘蓝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Δ13C均逐渐减小,而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WUE均逐渐增加.决明子和菘蓝在不同水分处理之间各指标差异较小,说明这2种药用植物对干旱胁迫反应不敏感.菘蓝WUE与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决明子WUE与根冠比呈显著正相关.
     
     
    湿地松林分结构调整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谭桂霞1,2,刘苑秋2**,李莲莲2,刘武2,昝玉亭2,霍炳南2,何木姣2
    2014, 25(5):  1307-1312. 
    摘要 ( 1169 )   PDF (531KB) ( 223 )  
    以21 a湿地松纯林为对照,研究了间伐后补植阔叶树(间伐补阔,补植枫香)对不同年限(3、6、9 a)湿地松林分和21 a湿地松×枫香混交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补阔后,6和9 a湿地松林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均比21 a湿地松纯林显著增高;21 a湿地松×枫香混交林的土壤各活性碳组分含量显著高于3、6、9 a湿地松林分,其DOC、ROC和MBC含量分别比21 a湿地松纯林增加113.1%、53.3%和54.6%.说明间伐补阔结构调整是改善人工湿地松纯林土壤生态功能的有效措施.
     
    贡江下游硬头黄竹河岸带群落结构及其分布
    廖忠明1,2,郭晓敏1**,黄红兰2,叶长娣3
    2014, 25(5):  1313-1318. 
    摘要 ( 1241 )   PDF (455KB) ( 203 )  
    采用样带法和“倒逐龄级累加法”分析贡江下游河岸硬头黄竹次生林随河流梯度变化的物种组成结构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硬头黄竹河岸带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树种的本土特性强,乔木层伴生树种和灌木层物种随河流梯度变化而割裂,与岸边高地植物相关,不符合河岸连续规律的RCC理论;草本层植被符合RCC规律,下河段植物种类最丰富,达29科55属70种.各河段硬头黄竹处于群落绝对优势地位,适应异质河岸生境的密度调控和生理整合作用,其增殖速率随时间推移呈快速降低,然后趋于稳定下降的变化趋势;聚集分布程度随时间推移呈增强趋势,平均立竹密度为114~141 株·丛-1,处于竹丛演替中后期.
    绿竹根系分布及生物力学性质
    李谦1,周本智1**,安艳飞1,徐升华2
    2014, 25(5):  1319-1326. 
    摘要 ( 1766 )   PDF (740KB) ( 252 )  
    为探讨绿竹根系固土力学机制,研究了绿竹根系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状况,以及绿竹单根抗拉强度和林地土壤抗剪切强度.结果表明: 绿竹根系干质量、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 0~40 cm土层集中了90%以上的根系.径级D≤1 mm根系占全部根系长度的比例最大,为79.6%,占全部根系体积的比例最小,为8.2%;而D≥2 mm根系则相反,D=1~2 mm根系居于二者中间.12%含水率和饱和含水率下,绿竹根系最大抗拉力与直径呈幂函数正相关,而根系抗拉强度与直径呈幂函数负相关;不同径级根系的抗拉强度存在显著差异,D≤1 mm根系抗拉强度最大,而D≥2 mm最小.12%含水率下根系抗拉强度显著高于饱和含水率下根系抗拉强度,含水率对根系抗拉强度的影响随根系径级增大而减小.绿竹林地土壤抗剪切强度和裸地土壤抗剪切强度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绿竹林地土壤抗剪切强度与根系含量呈线性正相关,且显著大于裸地土壤抗剪切强度,其增加值与根系含量呈指数正相关,而与土壤深度关系不大.
    三江平原典型下垫面FAO Penman-Monteith模型适用性分析
    贾志军1**,韩琳1,王鸽2,张通顺3
    2014, 25(5):  1327-1334. 
    摘要 ( 1313 )   PDF (698KB) ( 302 )  
    提高蒸散量估算精度对于研究地表能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涡度相关系统测量值和小气候观测资料,比较分析了FAO Penman-Monteith模型对三江平原典型下垫面沼泽湿地、水稻和大豆田蒸散量的模拟效果,以探讨模型在该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作物系数采用FAO推荐值时,FAO Penman-Monteith模型对沼泽湿地蒸散量的模拟值明显高于测量值,平均高估81.8%,模拟效率(ME)为负值,说明该模型不适用于沼泽湿地;该模型能够模拟水稻和大豆田蒸散量季节变化,且对稻田的模拟效果明显优于大豆田.沼泽湿地、水稻和大豆田3种类型下垫面的作物系数(Kc)值与叶面积指数(LA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大豆田的Kc值还与饱和水汽压差(VPD)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依据线性回归方程校正Kc值后,FAO Penman-Monteith模型对沼泽湿地、水稻和大豆田估算精度均显著提高,平均偏差(MBE)为-0.1~0.3 mm·d-1,均方根误差(RMSE)为0.50~0.67 mm·d-1,ME为0.69~0.85,对水稻田蒸散量的模拟效果最好.无论是否校正作物系数,FAO Penman-Monteith模型都适用于模拟三江平原稻田蒸散量,如果用于模拟沼泽湿地和大豆田蒸散量,则必须要校正作物系数.
     
    灌水量对小桐子形态特征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启良1**,张京1,刘小刚1,袁理春2,刘艳伟1,杨具瑞1
    2014, 25(5):  1335-1339. 
    摘要 ( 1138 )   PDF (597KB) ( 324 )  
    小桐子是能源作物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原料树种,而土壤水分是影响小桐子苗木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设置4个灌水处理(W1:472.49 mm;W2:228.79 mm;W3:154.18 mm和W4:106.93 mm),研究灌水量对小桐子幼树生长、形态特征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1相比,W2、W3和W4处理小桐子叶面积和基茎截面面积显著降低,胡伯尔值显著增加,提高了根系向叶片传输水分的效率,提高小桐子抗旱能力;W2处理根系和冠层干物质量显著降低,粗高比增加,但壮苗指数变化不显著,而W3和W4处理壮苗指数显著降低.表明灌水量228.79~472.49 mm有利于小桐子壮苗指数的提高.与W1相比,W3处理节约灌水量达67.4%,总干物质量和蒸散量分别显著降低17.4%和68.6%,因此,小桐子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总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153.2%和163.2%.本试验条件下,有利于小桐子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最佳灌水量为154.18 mm.
    不同培养温度下长期施肥水稻土的有机碳矿化特征
    林杉1,陈涛2,赵劲松1,向荣彪1,胡荣桂1**,张水清3,王米兰1,吕昭琪1
    2014, 25(5):  1340-1348. 
    摘要 ( 1393 )   PDF (624KB) ( 260 )  
    选择湖南省3个国家级稻田肥力变化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土壤,分别在10、20和30 ℃进行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温度和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及其与不同碳形态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培养前期(0~13 d)土壤CO2产生速率较快,后期逐渐下降,其速率变化符合对数函数;升温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矿化,各施肥处理土壤中,以秸秆还田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较多;各施肥土壤的Q10值为1.01~1.53,与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呈显著正相关;在10和20 ℃下CO2矿化量与微生物生物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而30 ℃下则无显著相关关系;CO2矿化量与不同碳形态含量和胡敏酸碳/富里酸碳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在10 ℃下矿化率与不同碳形态含量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在20和30 ℃下,矿化率与不同碳形态含量无明显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施用秸秆和有机肥增加对土壤碳的固定,减缓大气CO2浓度的升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夜间增温对江苏不同年代水稻主栽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张鑫1,陈金2,江瑜3,邓艾兴1,宋振伟1,郑成岩1,张卫建1,3**
    2014, 25(5):  1349-1356. 
    摘要 ( 1436 )   PDF (666KB) ( 252 )  
    采用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在江苏省丹阳市开展夜间增温试验,研究夜间温度升高对江苏1970s—2000s 8个主要推广水稻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水稻品种的主要生长特性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但响应趋势基本一致.全生育期内水稻冠层夜间温度平均升高0.9 ℃,水稻始穗期平均提前1.1 d,全生育期缩短1.3 d.夜间增温下,花后总绿叶面积和剑叶面积呈下降趋势,成熟期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平均降低了3.5%和5.1%,植株N含量也降低.产量构成分析发现,夜间增温主要通过降低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使产量下降,单位面积总颖花数下降了12.6%.品种间并未随年代发展而出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新老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全天增温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耿婷1,陈金2,张卫建1,3,陈长青1**
    2014, 25(5):  1357-1365. 
    摘要 ( 1348 )   PDF (907KB) ( 343 )  
    采用全天开放式增温方式,在江苏徐州和丹阳地区分别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全生育期增温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温处理下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有效分蘖在徐州和丹阳分别平均减少5.2%和9.6%,无效分蘖分别减少15.6%和9.7%.增温处理下徐州冬小麦的株高比对照高,丹阳比对照低,近期品种的株高矮于早期品种.增温处理下不同年代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均呈增加趋势.除徐州1950s—1960s、1980s、丹阳1950s—1960s和1990s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在增温处理降低外,其他品种均增加,但夜间呼吸速率增减趋势不同.两试验地冬小麦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均为增温处理高于对照,近代品种的收获指数比早期品种高.徐州和丹阳两地增温处理下不同年代品种的生育期均缩短,分别平均缩短3.2和4.1 d,主要是抽穗期前缩短明显,平均缩短7.5和8.5 d,而灌浆期延长,平均延长4.3 d.增温处理下,除徐州1950s—1960s品种减产外,其他年代的品种均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徐州和丹阳分别平均为21.0%和14.1%.统计分析表明,增温改变了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作用,且存在地域差异,在徐州增温处理主要影响实粒数和有效穗数,而在丹阳主要影响千粒重.
     
    氮硫配施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赵玉霞,李娜,周芳,李雪芳,王林权**
    2014, 25(5):  1366-1372. 
    摘要 ( 1034 )   PDF (752KB) ( 209 )  
    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关中地区氮硫配施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在氮硫配施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进程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在N2(108 kg·hm-2)和N4(267 kg·hm-2)水平下,籽粒灌浆持续期、理论最大粒重和平均灌浆速率等籽粒灌浆参数均随施硫量的增加而下降;在S2(97.5 kg·hm-2)和S4(202.5 kg·hm-2)水平下,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提高籽粒灌浆参数;而在N3(187.5 kg·hm-2)或S3(150 kg·hm-2)水平下,各灌浆参数随施硫量或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花后25 d之前,各处理灌浆速率上升趋势相同;开花25 d后,各处理灌浆速率呈现不同的下降趋势.在N3或S3水平下,灌浆速率下降趋势随施硫量或施氮量的增加先减缓后加速.可见,适宜的氮硫配施水平能提高穗密度、延长有效灌浆时间、提高灌浆速率,从而增加籽粒产量.从肥料效应函数可得,在高施氮量(178.31~256.36 kg·hm-2)和中等施硫量(131.95~167.65 kg·hm-2)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可超过平均产量(3753 kg·hm-2).
    大田遮阴对夏玉米籽粒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作用的影响
    崔海岩,靳立斌,李波,董树亭,刘鹏,赵斌,张吉旺**
    2014, 25(5):  1373-1379. 
    摘要 ( 1261 )   PDF (672KB) ( 215 )  
    以振杰2号(ZJ2)、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1)、穗期遮阴(S2)和全生育期遮阴(S3)3个处理,遮光度为60%,以自然光为对照(CK),研究大田遮阴对夏玉米籽粒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遮阴条件下,雌穗原基分化的总小花数、花丝数、受精小花数均较CK不同程度地减少,败育籽粒数增多,不同处理的穗粒数表现为CK>S2>S1>S3,S2、S1和S3的穗粒数较CK平均减少18.9%、43.7%和80.8%.遮阴后玉米籽粒的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较CK略有降低,脱落酸(ABA)含量升高;且各处理的同一激素含量随籽粒发育的变化趋势一致.与正常籽粒相比,败育籽粒IAA含量的峰值由20 d前移至10 d,且积累少、下降快;GA和ZR含量均显著降低,而ABA含量在花后20 d内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因此,籽粒激素含量的变化可能是遮阴引起籽粒败育进而降低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理成熟期高温高湿胁迫对春大豆种子活力、主要营养成分及种皮结构的影响
    舒英杰1,2,王爽1,陶源1,宋利茹1,黄丽燕1,周玉丽2,麻浩1**
    2014, 25(5):  1380-1386. 
    摘要 ( 1787 )   PDF (1514KB) ( 218 )  
    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宁镇1号和湘豆3号2个春大豆品种在种子生理成熟期受到高温高湿胁迫\[(40±2) ℃/(30±2) ℃、相对湿度(95±5)%/(70±5)%、10 h/14 h(昼/夜)\]后种子活力指标、主要营养成分及种皮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理成熟期植株受到高温高湿胁迫后,2个春大豆品种种子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脱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呈下降趋势,种子细胞膜透性增大,浸种液中的H+、可溶性糖和亮氨酸含量上升,种子中的脂肪和蛋白含量无规律性变化,种皮与种脐解剖结构发生改变;短期的高温高湿胁迫(<5 h)对春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不明显,胁迫时间超过48 h,种子活力相关指标急剧降低;湘豆3号较耐高温高湿胁迫,表现为发芽势和相关酶活性下降及浸种液外渗物含量增加的幅度小,种皮致密、厚实,种脐结构完整等特征.
    断根对不同苗情花生根系生长分布与衰老特性的影响
    陈安余,赵长星,王月福**,冯锴,王铭伦
    2014, 25(5):  1387-1394. 
    摘要 ( 1291 )   PDF (438KB) ( 181 )  
    采用箱式栽培方法,研究了花生不同苗情下断根对其根系生长分布和衰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旺苗、壮苗和弱苗3种苗情下花生断根对其根系均起到先抑制后促进生长的作用,尤其促进了花生根系向深层土壤的生长;断根对调节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分布效应以旺苗和壮苗较大,对弱苗的调节效应相对较小.与对照相比,3种苗情下花生断根后根系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先降低后增加;断根对根系活性、SOD和POD活性的降低幅度以弱苗最大,旺苗最小,壮苗居中;而后期提高幅度则以旺苗和壮苗较大,弱苗最小.断根能够提高后期根系活性,延缓花生根系衰老.
    硅对铵态氮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高青海**,王亚坤,陆晓民,贾双双
    2014, 25(5):  1395-1400. 
    摘要 ( 1797 )   PDF (767KB) ( 266 )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外源硅对铵态氮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硝态氮处理相比,铵态氮处理显著抑制了黄瓜幼苗地上部及根系的生长,尤其是地上部生长,在处理10 d时,铵态氮处理黄瓜单株地上部鲜质量降低6.17 g.铵态氮处理还促进了活性氧在黄瓜植株体内的积累,叶片O-·2和H2O2含量显著增加.外源硅处理可显著提高黄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清除活性氧的能力,显著降低黄瓜叶片O2-·和H2O2含量,从而减轻了活性氧对细胞膜的破坏,使黄瓜叶片电解质渗漏率及丙二醛含量降低;外源硅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质膜及液泡膜H+-ATP的活性,提高细胞内外质子的运输能力;显著降低了黄瓜体内铵态氮含量,从而减轻了铵态氮的毒害.总之,外加一定浓度硅,可通过提高黄瓜抗氧化酶活性、质膜及液泡膜H+-ATP的活性以及降低植株铵态氮含量等来缓解铵态氮胁迫.
    营养基质对连作栽培下温室黄瓜生长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武春成1,2,李天来1**,曹霞2,孟思达1,张勇勇1,杨丽娟3
    2014, 25(5):  1401-1407. 
    摘要 ( 1379 )   PDF (781KB) ( 205 )  
    分别利用营养基质(稻草+田园土壤+膨化鸡粪)及土壤在同一温室内进行黄瓜的槽式连作栽培,研究其对黄瓜生长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连作茬次的增加,两种栽培方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连作效应.同一连作茬次间比较,营养基质的养分含量、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细菌/真菌均明显高于土壤,而真菌数量低于土壤,营养基质栽培改变了细菌种群结构,促进了黄瓜植株生长及产量提高.相关分析表明,连作栽培条件下土壤细菌数量与黄瓜株高、根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干质量及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与土壤栽培相比,营养基质栽培能够明显改善根区微环境,有效延缓连作障碍的发生.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果实发育期的适宜夜温
    毛丽萍1,任君2,张剑国1,阎世江1,李亚灵3**
    2014, 25(5):  1408-1414. 
    摘要 ( 1509 )   PDF (721KB) ( 336 )  
    为了明确秋冬季节夜温对设施栽培中果实发育期番茄的影响,在昼温相同情况下,利用自制的自然光照生长室,设定自然夜温(CK)、14、16、18 ℃ 4个夜温处理,相应的实测值分别为13.1、13.4、14.7、16.3 ℃,研究夜温控制对番茄植株的生理响应、光合作用、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CK番茄植株受到部分时段的低温胁迫,膜系统受到破坏,导致干物质积累最少,前期几乎没有产量(成熟果仅每株28 g).与CK相比,14 ℃夜温处理的单株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前期产量为每株304 g,总产量(包括未成熟果)显著增加58%;18 ℃夜温处理的植株净光合率显著增加10.6%~12.5%,单株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26%,开花时间提前4~12 d,单株采收果实数为3.8个,单果质量显著增加42.7 g,前期产量为每株476 g,总产量增加101%;16 ℃处理的各项指标介于18 ℃和14 ℃处理之间.表明昼温22 ℃时,13.4 ℃是秋冬季节华北设施番茄生长的低夜温极限,理想夜温应控制在16.3 ℃以上.
    极端干旱区咸水灌溉下流沙压埋的减蒸抑盐效应
    张建国1,2,赵英1,徐新文2**,雷加强2,李生宇2,王永东2
    2014, 25(5):  1415-1421. 
    摘要 ( 1307 )   PDF (790KB) ( 322 )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护林采用2.58~29.70 g·L-1高矿化度地下水滴灌,流沙压埋和水盐胁迫均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流沙压埋对土壤水分蒸发、盐分表聚及其分布的影响,对节水抑盐和指导干旱沙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微型蒸发器(MLS)研究了不同厚度沙埋下土壤蒸发及其水盐动态,并采用田间控制试验研究了滴管带不同厚度流沙压埋下土壤水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 1~5 cm沙埋下,MLS土壤日蒸发量和累积蒸发量均随沙埋厚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累积蒸发量比对照降低2.5%~13.7%,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效率随着沙埋厚度的增加而增高,1~5 cm厚度的沙埋蒸发抑制效率达16.7%~79.0%,流沙压埋界面以下土壤最终含水量随沙埋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比对照增加2.5%~13.7%.随着沙埋厚度的增加,MLS内流沙表层电导率逐渐降低,分别降低1.19~6.00 mS·cm-1,而压埋界面以下土壤盐分含量逐渐增加,且流沙表层盐分的变幅大于压埋界面以下土层.咸水滴灌条件下,流沙压埋界面以下土壤含水量随着压埋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分别增加0.4%~2.0%;流沙表层积盐量随着流沙压埋厚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JP2〗趋势,流沙压埋厚度为10 cm时最高,电导率达7.77 mS·cm-1,流沙压埋界面以下土层含盐量均远低于流沙浅层,35 cm可作为节水抑盐的临界流沙压埋厚度.流沙压埋对土壤水分蒸发和盐分表聚抑制作用极为明显,在干旱沙漠区,可以利用流沙压埋这一自然灾害,达到减蒸抑盐、变害为利的目的.
    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过程的定量分析
    周翔,陈亮**,象伟宁
    2014, 25(5):  1422-1430. 
    摘要 ( 1286 )   PDF (2224KB) ( 374 )  
    基于遥感影像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本文综合运用3S空间分析技术、景观扩张指数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了1990—2010年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空间模式及社会经济驱动力.结果表明: 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加速增长的变化轨迹,这与不同时期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紧密相关;研究期间,建设用地面积增长2218.9 km2,主要源于对水田、旱田、水库坑塘等生态用地的占用;1990—1995年,区域建设用地主要以填充式、边缘式进行扩张;1995—2000年,填充式、边缘式受到政策限制,飞地式成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途径;2000年以后,飞地式扩张大幅锐减,填充式扩张显著增强,建设用地空间形态逐渐趋向紧凑;区域经济高速增长是驱动建设用地扩张的主导因素,城镇人口的激增也加速了建设用地的扩张.未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重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土地管理体制创新并推行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刘永杰1,2,王世畅1,彭皓1,3,李镇清1**
    2014, 25(5):  1431-1438. 
    摘要 ( 1696 )   PDF (505KB) ( 552 )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有重要意义.应用市场价值、影子价格、机会成本等方法,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提供林产品、涵养水源、土壤保持、气体调节、净化环境、养分循环、娱乐文化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计为204.33×108 元·a-1.按服务类型的价值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为:生物多样性(68.5%)>土壤保持(12.7%)>娱乐文化(4.9%)>气体调节(4.8%)>林产品(4.2%)>涵养水源(3.9%)>净化环境(0.7%)>养分循环(0.3%).按利用类型划分,非使用价值(68.5%)>间接使用价值(22.4%)>直接使用价值(9.1%).

     
    新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王燕1,2,高吉喜1,2**,王金生1,冷泠3,仇洁2,杨姗姗4
    2014, 25(5):  1439-1446. 
    摘要 ( 1539 )   PDF (646KB) ( 470 )  
    运用GIS和RS技术,基于2000—2010年遥感数据分析了新疆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并对不同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2000—2010年,研究区水域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林地、农田、湿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2000—200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速率较快,约为2005—2010年间变化速率的2.4~6.3倍.水域、草地、林地生态系统价值构成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总价值量的主体,约占93%.研究期间, 除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降低外, 其余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所增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先升高后降低,整体呈降低趋势,降低率为1.2%.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以实现西部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吉林西部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及生态恢复评价
    臧正1,2,郑德凤1,2**,孙才志1,张雨1,2
    2014, 25(5):  1447-1454. 
    摘要 ( 1560 )   PDF (993KB) ( 315 )  
    为了对吉林省西部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及生态恢复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和突变理论构建湿地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态效益的多元性特征,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等多目标规划与决策方法,参照研究区2001年的生态效益研究成果,对其2005和2012年现状生态效益及其生态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2005年以来莫莫格保护区的湿地生态效益水平很高,查干湖、向海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处于较高水平,大布苏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水平一般.突变级数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多目标规划与决策方法结合应用,能够科学地体现湿地生态效益的动态性和整体性,准确地反映研究区生态恢复的客观实际情况;近年来吉林省西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工作初见成效,主要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人为增益性干扰积极响应,湿地整体效益得到恢复和提高.
    世界双遗产地生态安全预警体系构建及应用——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游巍斌1,何东进1**,覃德华2,纪志荣1,巫丽芸1,俞建安3,陈炳容3,谭勇1
    2014, 25(5):  1455-1467. 
    摘要 ( 1186 )   PDF (1028KB) ( 336 )  
    基于遗产地内涵与标准的深入分析,提出符合世界遗产地保护目的的双遗产地生态安全概念,构建“压力-状态-调控”遗产地生态安全预警框架模型并筛选预警指标.在此基础上,以受自然和人类生态过程作用最强烈且频繁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引入可拓学中的物元模型理论对景区生态安全进行预警.结果表明: 景区生态安全预警准确率达84%;1997和2009年景区总体生态安全等级均处于Ⅰ级安全水平,即属于无警状态,但2009年生态安全系统风险增加,较1997年更趋于向更低水平的安全等级(Ⅱ)转变.2个时期处于敏感预警等级的单项预警“重警源”指标(限制因子)有所差异;1997—2009年间景区生态安全系统压力增加的同时其调控能力也在增强,但系统仍面临生态安全压力.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茶园面积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干旱程度、生态环保建设投入是制约景区未来(2009年之后)生态安全状态的主要限制因子.总体而言,景区生态安全状态较好(无警水平),但就个别预警指标而言,依然存在风险,需要针对上述限制因子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维持景区生态安全的良好状态.
     
    EG03菌剂对辣椒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邱敬萍1,黄艳霞2,王超2,俞仪阳2,柯红娇2,郭坚华2**
    2014, 25(5):  1468-1474. 
    摘要 ( 1454 )   PDF (835KB) ( 321 )  
    EG03菌剂由多种抗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拮抗细菌复配而成,田间施用能有效防治辣椒青枯病,平均防效达85.8%.采用稀释平板法、最大或然数(MPN)法以及Biolog微孔板培养系统研究了EG03菌剂对田间辣椒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EG03菌剂对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随时间变化而不同,施用后不同程度提高了真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并显著增加了自生固氮细菌的数量.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平板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的变化随培养时间呈现典型的“S”型曲线,辣椒生长后期根围土壤AWCD值高于前期.6类碳源利用分析表明,EG03菌剂的施用在短期内会降低根围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辣椒生长后期根围土壤中以糖类物质作为碳源的微生物占主导地位.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EG03菌剂施用前期会不同程度降低根围土壤微生物各项多样性指数,但施用后期会提高各项多样性指数,尤其在Simpson指数和McIntosh均匀度两项指标上差异显著.
    干旱生境中接种根际促生细菌对核桃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刘方春,邢尚军**,马海林,杜振宇,马丙尧
    2014, 25(5):  1475-1482. 
    摘要 ( 1702 )   PDF (687KB) ( 405 )  
    研究了干旱生境下接种假单胞菌YT3、枯草芽孢杆菌DZ1、蜡样芽孢杆菌L90和纺锤芽孢杆菌L13等4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对核桃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对核桃根际土壤养分有效性影响不显著,但高活性有机碳含量降低18.4%,pH由7.34显著提高到7.79.干旱生境下接种L90后,土壤高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14.5%,pH降低至7.41.干旱导致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根系分泌物含量分别下降36.0%、20.7%、33.5%和30.7%,接种L90后仅分别降低14.1%、10.3%、12.1%和12.7%.核桃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图谱显示,干旱胁迫导致一些优势细菌群落消失,而接种PGPR对核桃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较大影响.干旱胁迫下核桃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Margalef 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显著增加;接种L90后,Margalef 指数和Shannon指数分别由0.42和0.52增至0.99和0.98,Simpson指数由0.60降至0.39.与接种L90处理相比,干旱生境下接种YT3、DZ1和L13处理核桃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差异不显著,表明L90可有效抑制干旱引起的核桃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的改变.
     
    白洋淀东方大苇莺繁殖生境质量评价
    赵志轩1,2,3,严登华4**,耿雷华1,2,林锦1,2,3,丰华丽1,2
    2014, 25(5):  1483-1490. 
    摘要 ( 1460 )   PDF (794KB) ( 380 )  
    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东方大苇莺在华北地区的重要繁殖栖息地之一.于2011年6—7月采用样线法在保护区内开展东方大苇莺巢位调查,累计记录巢位112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态位因子分析模型对保护区内东方大苇莺的繁殖生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东方大苇莺偏好在高程相对较高、远离人类活动干扰的旱地芦苇景观内营巢,而避免在其他景观内营巢;2011年,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东方大苇莺繁殖适宜生境总面积2474.69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6%,其中最适宜生境面积1131.19 hm2,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最适宜生境呈圈层状结构分布,集中分布于现分隔2处的白洋淀东部的大麦淀、烧车淀核心区及其周边区域.为保护东方大苇莺繁殖生境,建议将大麦淀和烧车淀核心区合并,形成一个面积更大、分布相对集中的核心区,并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维持白洋淀湿地自然景观的规模为目标,合理设置缓冲区.

     
    潮间带红藻——海萝光合活性对干露胁迫的响应
    刘洪亮,李雪萌,南国宁,张全胜**
    2014, 25(5):  1491-1498. 
    摘要 ( 1428 )   PDF (778KB) ( 379 )  
    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考察了不同潮汐模式下海萝藻体光合活性的日变化、海萝光合活性与藻体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干露和光照对光合活性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 早、中、晚潮汐相比,中午潮时最大量子产量(Fv/Fm)下降速度最快.早潮干露初期Fv/Fm下降较慢,随后加快;晚潮干露时Fv/Fm始终较快下降.各种潮汐模式下,Fv/Fm当日基本恢复至初始水平,呈现了可逆的下降,即动态光抑制.Fv/Fm及有效量子产量(ΦPSⅡ)随含水量的降低而下降,当含水量低于90%时,Fv/FmΦPSⅡ下降迅速,但含水量6%左右的藻体重新浸没后仍能恢复光合作用,即通常情况下可以耐受72 h的干露,具有很强的干露耐受能力.藻体含水量(TWC)与Fv/FmΦPSⅡ的函数关系为:Fv/Fm=0.68+(0.0044-0.68)/\[1+(TWC/66.96)5\],R2=0.99;ΦPSⅡ=0.585+(0.004-0.585)/\[1+(TWC/73)10\],R2=0.99.方差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光强和干露交互作用对藻体光合活性影响显著,随光照增强和干露时间延长光抑制程度增大,强光(1000 μmol pho·m-2·s-1)和长时间干露(6 h)叠加时,藻体光合活性降低程度最大,完全恢复所需时间最长.
    刺参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闫法军1,2,田相利1**,董双林1,阳钢1
    2014, 25(5):  1499-1505. 
    摘要 ( 1706 )   PDF (680KB) ( 336 )  
    利用Biolog技术和冗余分析(RDA)方法对刺参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刺参池塘水体微生物对碳源总量和单类碳源的利用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总体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利用比例较高的碳源类型为聚合物.主成分分析表明,刺参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方式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其中,与主成分1显著相关的碳源主要有10种,分别属于聚合物、糖类、羧酸、氨基酸和胺.刺参池塘水体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指数Shannon、McIntosh、Simpson和SE均匀度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但不同指数之间的变化有较大差异.RDA分析表明,TP、NO3--N、TN和PO43--P是影响刺参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
     
    淀山湖刀鲚的生物学参数估算及其相对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高春霞1,2,田思泉1,2,3**,戴小杰1,2,3
    2014, 25(5):  1506-1512. 
    摘要 ( 1195 )   PDF (812KB) ( 277 )  
    刀鲚是淀山湖水域内资源丰度最高的鱼类,在该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根据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在淀山湖水域采集的3107尾刀鲚的长度频率数据,利用ELEFAN I技术对刀鲚的生长和死亡参数进行估算,并根据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评估刀鲚资源变动趋势.结果表明: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的刀鲚生长参数为L=35.70 cm, k=0.54,t0=-0.48 a,体质量的生长拐点年龄为1.37 a.采用Pauly经验公式估算出刀鲚的自然死亡系数M=0.872.采用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估算刀鲚的总死亡系数Z=2.121,捕捞死亡系数F=1.249,当前开发率E=0.589,表明资源已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根据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建议最适的开捕体长应为21.42 cm,对应开捕年龄为1.22 a.
    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耐寒性物质的影响
    王鹏1,2,3,于毅1,许永玉2**,李丽莉1**,张安盛1,门兴元1,张思聪1,周仙红1
    2014, 25(5):  1513-1517. 
    摘要 ( 1193 )   PDF (526KB) ( 344 )  
    为研究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体内耐寒性物质的影响,测定了苹果、酸枣、枣、梨和山楂5种寄主植物上采集的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过冷却点、体内含水量、总脂肪、总蛋白和总糖含量.结果表明: 5种果实上采集到的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SCP)和结冰点(FP)存在显著差异,均值分别在-15.53~-8.50 ℃和-11.31~-4.04 ℃.其中取食山楂的幼虫SCP、FP和糖原含量最高,含水量最低;取食苹果的SCP、FP、糖原和总脂肪含量最低,含水量和总蛋白含量最高;取食梨的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鲜质量最高;取食枣的桃小食心虫的总脂肪含量最高,总蛋白含量和鲜质量最低.

     
    基于挥发性脂肪酸化学计量模型体外预测山羊瘤胃甲烷产量的精度
    王荣1,2,杨玲媛1,王敏2,邓近平1**,颜志成2,3,汤少勋2,周传社2,谭支良2
    2014, 25(5):  1518-1524. 
    摘要 ( 1334 )   PDF (727KB) ( 382 )  
    利用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化学计量模型\[CH4=0.5Ace-0.25Pro+0.5But-0.25Val,模型1,式中,CH4Ace、Pro、ButVal分别表示甲烷、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的产量\]预测瘤胃甲烷产量的精度.选用常见的10种化学成分差异显著的饲料原料(包括4种精饲料和6种粗饲料)进行体外模拟反刍家畜瘤胃发酵试验,测定发酵72 h后的VFA组成和CH4产量.利用模型精度分析方法比较CH4产量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模型1估算的CH4生成量普遍高于实测值,其偏差、斜率和随机误差分别为62.6%、11.7%和25.7%,固定误差>70%.考虑到VFA代谢生成氢的80%用于合成CH4,VFA化学计量模型表达为模型2\[CH4= 0.8(0.5Ace-0.25Pro+0.5But-0.25Val)\].与模型1相比(均方预测误差=0.60),模型2的预测精度大大提升(均方预测误差=0.18),模型2的偏差、斜率和随机误差分别为2.1%、5.7%和92.3%,固定误差<10%.模型1认为VFA生成过程所产生的氢全部被甲烷菌用于合成CH4,没有考虑氢代谢的其他途径,这是导致预测值大于实测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合评述
    植物病毒对介体和非介体节肢动物及其天敌的影响研究进展
    何晓婵1,2,徐红星2,周小军1,郑许松2,孙裕建1,杨亚军2,田俊策2,吕仲贤2**
    2014, 25(5):  1525-1532. 
    摘要 ( 1339 )   PDF (489KB) ( 459 )  
    由节肢动物传播的植物病毒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生物因子,它不仅影响寄主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介体节肢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变化和生态学特性等,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植食性非介体节肢动物及其天敌,从而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本文总结了植物病毒对介体和非介体节肢动物及其主要天敌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从生态系统水平对介体和非介体植食性节肢动物的种群管理及其传播的植物病毒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依据.
     
    铁对藻类生长及藻毒素合成影响研究进展
    孔赟1**,邹培2,宋黎明1,王子1,戚姣琴1,朱亮3,徐向阳3
    2014, 25(5):  1533-1540. 
    摘要 ( 1690 )   PDF (943KB) ( 511 )  
    铁作为藻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在藻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固氮作用、蛋白质与核酸合成等生理代谢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鉴于水体中不同形态铁可被藻类吸收利用,本文综述了铁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和循环途径、藻类吸收铁的机理、铁对藻类生长及藻毒素合成的影响,总结了有关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及其在铁限制条件下的表达,并对今后铁蛋白基因调控藻类富营养化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提供参考.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头足类摄食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李云凯1,2,3,贡艺1,陈新军1,2,3**
    2014, 25(5):  1541-1546. 
    摘要 ( 1813 )   PDF (683KB) ( 442 )  
    头足类在海洋食物网营养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对其复杂的生活史过程,尤其是摄食生态学信息仍知之甚少.稳定同位素技术作为传统食物网科学研究方法的有力补充,可更深层次地分析头足类的摄食习性和栖息地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头足类摄食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总结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头足类摄食生态学研究中的发展现状并介绍最新进展情况,着重分析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头足类生活史信息,尤其是在摄食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包括测定样品标准化、头足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食性转换和洄游分布等核心问题,以促进其在头足类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