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拥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的群落结构,是有机物分解、养分矿化等元素循环过程的主要调节者,作为“植物的第二套基因组”密切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还在维持和调节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不断加剧,微生物在减缓气候变化、污染防治、植物健康维护以及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为推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应用生态学报》联合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计划于2025年组织出版“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专栏。我们诚挚邀请广大科研人员、学者和研究生积极投稿。本专栏欢迎涵盖微生物生态学相关领域的原创研究论文、综述文章以及实验技术与方法的应用案例。
本专栏拟重点关注但不限于:
1) 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构建机制
2) 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健康
3) 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循环
4) 微生物多样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投稿方式:联系专栏策划组后投稿,也可自由投稿。自由投稿请登陆《应用生态学报》主页http://www.cjae.net,点击“作者投稿”(首次投稿的作者需先完成注册)进行操作,投稿登记题目中请注明“2025年微生物生态学+论文题目”。投稿栏目:2025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专栏。
征文截止日期:2025年7月31日
专栏策划组联系方式:
高广磊,电话:01062336172,E-mail:gaoguanglei@bjfu.edu.cn
佘维维,电话:18101295329,E-mail:wwshe@bjfu.edu.cn
邱开阳,电话:18295682853,E-mail:kaiyangqiu@nxu.edu.cn
曹婷婷,电话:15504501329,E-mail:caotting@zafu.edu.cn
付 伟,电话:18813196608,E-mail:weifu@rcees.ac.cn
编辑部联系方式:
电话:024-83970393
E-mail: cjae@iae.ac.cn
《应用生态学报》编辑部
2025年2月25日
高广磊
E-mail:gaoguanglei@bjfu.edu.cn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成果转化与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风蚀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编委、《应用生态学报》《中国沙漠》《干旱区资源与环境》青年编委。主要从事荒漠生态学、荒漠化防治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制定林业行业标准1项,第一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编参编专著15部。曾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佘维维
E-mail:wwshe@bjfu.edu.cn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全球变化与荒漠生态系统过程研究,主要方向为植物-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微生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在Journal of Ecology、Plant and Soil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1部。
邱开阳
E-mail: kaiyangqiu@nxu.edu.cn
宁夏大学准聘教授,留德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担任《应用生态学报》青年编委、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草原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草学会草地生态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期从事草地生态、资源与环境领域研究与教学工作。近五年主持在研/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项;获省部级及全国一级学会奖励6项;获授权专利5件;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指导学生获全国性奖励7项、省级奖励2项。
曹婷婷
E-mail: caotting@zafu.edu.cn
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iMeta期刊青年编委。从事森林微生物生态方面研究,主要方向为根际微生物互作、功能菌群构建与精准调控、碳磷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持国家与省部级课题2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Geoderma等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其中热点论文2篇,高被引论文2篇,受邀担任Plant and Soil等期刊审稿专家。
付伟
E-mail: weifu@rcees.ac.cn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生态学研究,重点关注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质的互作,以及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New Phytologist和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等国际主流植物学和土壤学期刊,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博士后面上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