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8卷 第s1期    刊出日期:1997-12-25
    研究论文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生境格局研究
    吴兆录, 彭明春, 杨正彬, 刘林云
    1997, 8(s1):  1-7. 
    摘要 ( 1415 )   PDF (308KB) ( 341 )  
    使用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对以1995年3月的卫星影像图、相关图件及数据为基础的图形数据库进行迭加分析,研究了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的生境格局.结果表明:1)生境格局不是所有生态因素图件的简单迭加,以年均温和年降水量为主导因素,以自然植被为可见指标研制了生境格局;2)确定出3种生境类型的20个生境个体:热带季节雨林生境(237.53km2,占总面积的21%)、热带山地雨林生境(126.93km2,占11%)和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境(764.88km2,占68%);3)初步建立了一个山地生境格局的研究体系:生态小区→生境类型→生境组分;4)生境格局研究揭示了保护区59%的现有重点保护对象(热带雨林)不在核心区的现实,为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分布与生态特征
    欧晓昆, 金振洲, 彭明春, 方波, 房俊民
    1997, 8(s1):  8-19. 
    摘要 ( 1671 )   PDF (1085KB) ( 585 )  
    对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包括人工和自然群落,共有7个大类、15个群系、24个群落类型分布.对每个类型的主要组成种类、生态特征和分布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取植被图并获得了各种植被类型的分布面积和分布格局特征,这一地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分布面积和所占比例最大,达总面积的41.26%;而热带雨林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10%.依据地形、海拔、气候和现状植被分布的规律,在获得景观类型图的基础上,得到了可以反映这一地区在完全自然条件下植被可能分布的状况的还原植被图,为保护区的发展和植被的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居住格局研究Ⅰ.基本特点
    吴兆录, 彭明春, 刘林云, 杨正彬
    1997, 8(s1):  20-24. 
    摘要 ( 1543 )   PDF (232KB) ( 413 )  
    比较研究了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1950年和1995年的居住格局,发现各民族的住宅式样差别很大,并以聚居方式构成居民点;居民点均呈聚集分布,其数量从1950年的16个增加到1995年的56个,增加3.6倍,居民点间距缩短1倍,分布海拔降低,1995年有83%的居民点集中分布在海拔1100m以下的地区,占总面积44%;居民点向着热带季节雨林、水系和公路干道集中.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居住格局研究Ⅱ.成因和影响
    吴兆录, 彭明春, 刘林云, 董永华
    1997, 8(s1):  25-31. 
    摘要 ( 1272 )   PDF (308KB) ( 386 )  
    使用快速农村评估法和参与性农村评估法对研究区的居住格局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居住格局的形成及变化是在生态环境和社会变革综合作用下进行的;生态环境控制着居民点规模和居住格局变化的方向,受沟谷地区滋生的病源生物的排斥,早期居民点分布在较高的山地;社会变革有利于疾病控制,驱动了居住格局的变化,使居民点向资源丰富的沟谷地区转移,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还大面积土地于森林,促进了自然保护。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吴兆录
    1997, 8(s1):  32-37. 
    摘要 ( 1293 )   PDF (740KB) ( 431 )  
    使用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对以1995年3月的卫星影像图、相关图件及数据为基础的图形数据库进行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对勐养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使季节雨林生境的异质性最高(多样性指数H为2.1759,优势度指数D为1.2831),季风常绿阔叶林异质性最小(H为1.2531,D为2.3318).该保护区总的人为干扰强度指数(HD)为0.1287,其中季节雨林生境受干扰最强烈,HD达0.8809.季风常绿阔叶林是保护区的优势植被(占总面积的78%),土地利用使其约12.36%(或10895hm2)的面积被损坏.热带雨林(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和季雨林,占总面积的12%)是重点保护对象,土地利用使其损失了约19%(2557hm2),是受到严重干扰的生境组分.耕地的斑块数量最多(占斑块总数的25.86%)而面积却很小(占总面积的2.2%),呈小块状散布在保护区里.人们因经营耕地而活动在保护区里,构成了大面积的干扰,使灌丛草地基本随着耕地散布在保护区里.要保护好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必须以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来控制耕地的扩散.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吴兆录
    1997, 8(s1):  38-43. 
    摘要 ( 1290 )   PDF (535KB) ( 409 )  
    在应用农村快速评估法和参与性农村评估法调查现存土地利用方式的基础上,区分出生态旅游、农场种植园和乡村农业等3种基本的土地利用模式.乡村农业土地利用又分为传统模式、粮作模式、多种经营模式和产销协作模式.对比分析表明,土地利用模式是自然环境多样性和文化传统多样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乡村农业土地利用的传统模式到生态旅游,是研究区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地利用趋同发展的不同阶段.土地利用模式的变化从根本上减少了农业用地和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促进了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宏扬优秀传统.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杨树华, 彭明春
    1997, 8(s1):  44-49. 
    摘要 ( 1369 )   PDF (691KB) ( 453 )  
    利用GIS技术研制了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破碎度和分离度对保护区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的土地利用以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保护类型的分布面积很小;区域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破碎度随干扰强度而增加;自然景观的分离度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呈正比,干扰景观的分离度与人类活动强度呈反比;现行功能区划分不尽合理,应适当调整功能区划.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林冠种群种内、种间竞争的初步研究
    苏文华
    1997, 8(s1):  50-54. 
    摘要 ( 1235 )   PDF (537KB) ( 478 )  
    利用Hegyi的竞争指数模型,分析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主要类型绒毛番龙眼群落中林冠种群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及种群和个体在群落中的竞争干扰状态.结果表明,季节雨林中林冠种群的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每个林冠种群一般与多个其它林冠种群发生竞争.多数种群既被竞争种干扰,又干扰竞争种.个体在群落中所处的层次越高,受到的竞争干扰越小,下层中的个体多数处于受压迫状态.群落中没有完全的竞争优胜者.只有成年个体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幼苗、幼树又能在受压迫中生存的种群,才能在群落中保持长期存在.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砂仁的分布现状和适宜地选择
    王宝荣, 苏文华, 闫海忠, 黄建国
    1997, 8(s1):  55-59. 
    摘要 ( 1375 )   PDF (229KB) ( 573 )  
    通过实地调查和6家重点农户砂仁地一年定期观察资料表明,砂仁集中分布在沟谷季节性雨林林下,在半常绿季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下也有分布.为发展山区民族经济和减小对热带山地森林的干扰,以海拔高度和单位面积产量作为砂仁种植适宜地选择标准,提出最适宜区是海拔800~1100m,0.0667hm2产干果15kg以上;不适宜区是海拔1300m以上,0.0667hm2产干果1.9kg以下地区;此外,0.0667hm2产干果2~14.9kg的其它地区是适宜区.最适宜区的国有林部分应加强管理.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砂仁类型的初步研究
    王宝荣, 党承林
    1997, 8(s1):  60-64. 
    摘要 ( 1787 )   PDF (236KB) ( 689 )  
    通过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养保护区栽培砂仁和野生缩砂密的实地调查,比较了二者的形态特征,以及考证了植物分类学上缩砂密是砂仁变种的确立过程后认为:缩砂密是我国云南南部地区、广西、广东及毗邻国家山地广泛分布的野生类型,其个体之间的差异明显,表现出多态性.砂仁集中栽培于广东西南部,尽管个体之间也有差异,但其变异范围包含在缩砂密的变异范围内,是从缩砂密中选育出来的栽培类型.二者之间的差异属于种群内的多型性.缩砂密种群内丰富多样性为各地选育株系奠定了基础.
    西双版纳保护植物特征研究
    欧晓昆
    1997, 8(s1):  65-70. 
    摘要 ( 1363 )   PDF (249KB) ( 627 )  
    经过重新统计和分析,确定了西双版纳地区一共分布有国家级(60种)和省级(41种)保护植物101种,对它们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了种类及数量特征、分布特征,包括其分布的海拔、植被、区域特征和保护价值等,并且就西双版纳地区保护植物的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砂仁种植对热带沟谷雨林群落影响的研究
    苏文华, 王宝荣, 闫海忠
    1997, 8(s1):  71-74. 
    摘要 ( 1510 )   PDF (204KB) ( 394 )  
    通过原始雨林与砂仁种植群落的比较,分析了在西双版纳地区沟谷雨林林下种植砂仁对沟谷雨林群落种类组成、结构、外貌和动态,以及幼树个体生长的影响.沟谷雨林林下种植砂仁对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有较大的破坏,造成种植群落70~90%的物种流失,约98%个体消失.其中草本和灌木植物种类和个体基本全部消失,乔木植物种类损失60~70%,个体损失50~80%.种植砂仁使群落垂直结构变得简单,分层明显.种植后的群落仍保持雨林的外貌,但已不再是雨林群落,变成稳定性较差的次生林群落.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种植砂仁对重点保护植物的影响及对策
    王宝荣, 苏文华, 闫海忠, 黄建国
    1997, 8(s1):  75-81. 
    摘要 ( 1379 )   PDF (297KB) ( 796 )  
    勐养保护区种植砂仁主要在沟谷雨林林下.通过25m×100m典型沟谷雨林与6m×400m砂仁种植地植物种类的比较分析,表明种植砂仁使雨林结构的B层受到影响,B、C、D、E层受到破坏,使8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可能流失,它们是A层的大果青冈和香籽含笑;B层的云南肉豆蔻、琴叶风吹楠、林生芒果和大叶木兰,D层的云南苏铁和E层的蒟蒻薯等.使7种云南省省级保护植物可能流失,它们是C层3种,D层4种.对策是依法严格保护核心区.试验区保护植物相对集中地段和当地村民共同管理.种植砂仁尽量留保护植物作遮荫树.
    文明的生态学分析与绿色文化
    周鸿
    1997, 8(s1):  82-88. 
    摘要 ( 1273 )   PDF (288KB) ( 475 )  
    绿色文化即人类与环境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包括持续农业、持续林业和一切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色产业.根据西双版纳野外文化生态学调查结果,从绿色文化的高度分析和研究了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和传统宗教文化,为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寻求一种民族的根源和传统.
    参与性农村评估在物种和景观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吴兆录
    1997, 8(s1):  89-94. 
    摘要 ( 1548 )   PDF (407KB) ( 486 )  
    应用参与性农村评估研究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养片的物种和景观变化.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抗干扰力弱的植物种逐渐减少和消失而耐干扰强的植物种得以发展,导致了地区优势植被的替代;狩猎特别是外地人进入保护区的狩猎是大型野生动物减少的直接原因;当地居民因狩猎而熟悉动物的习性和栖息地,成为研究野生动物的信息源;景观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因经济发展而恶化或因当地居民的参与保护而地带恢复与改善.对应用参与性农村评估研究物种和景观变化的局限性也进行了讨论.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保护区的管理
    欧晓昆, 彭明春, 闫海忠, 杨正彬, 熊云翔
    1997, 8(s1):  95-98. 
    摘要 ( 1753 )   PDF (347KB) ( 618 )  
    对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框架、目标和系统的基本功能作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应用这一系统对保护区的资源利用现状、砂仁种植的现状和管理对策和亚洲象的种群及分布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砂仁生产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王宝荣, 苏文华, 闫海忠, 黄建国
    1997, 8(s1):  99-102. 
    摘要 ( 1460 )   PDF (193KB) ( 440 )  
    调查研究表明,西双版纳砂仁种植主要在沟谷季节性雨林林下,它造成局部雨林垂直结构层次简单化,使中层乔木部分树种和几乎全部下层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流失.种植砂仁只能在试验区内一般地段进行,严格保护核心区.在试验区确定保护植物相对集中的敏感地段和村民共同管理,在核心区最适宜发展砂仁的沟谷地段重点巡护有利于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水平.砂仁高产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有利于提高当地村民参与自然保护的自觉性.
    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本论文集的说明
    吴兆录
    1997, 8(s1):  103-103. 
    摘要 ( 1393 )   PDF (156KB) ( 450 )  
    西双版纳是保存有大面积热带森林的地区,倍受海内外的关注.从本世纪30~4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表明西双版纳处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的特殊性,其生态环境和生物成分不仅在生物演化中意义显要而且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资源.西双版纳为多民族聚居区,居住着傣族、爱尼族约20个民族或未定族群.各民族有其特殊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利用传统.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特别是橡胶种植的扩大,严重地损坏了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及其生态环境,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丧失.保护生态环境和优秀传统文化成了西双版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