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ashbourne CL, Goddard MA, Le Provost G, et al. Trade-offs and synergies in the ecosystem service demand of urban brown field stakeholders. Ecosystem Services, 2020, 42: 101074 [2] 冯漪, 曹银贵, 李胜鹏, 等.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 发展历程与研究特征.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 39(1): 11-25 [3] 刘英, 魏嘉莉, 毕银丽, 等. 神东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煤炭学报, 2021, 46(5): 1599-1613 [4] 张文静, 孙小银, 周俊. 南四湖流域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权衡关系. 生态学报, 2021, 41(20): 8003-8015 [5] 马月伟, 潘健峰, 蔡思青, 等. 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权衡与协同关系: 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 地理科学, 2022, 42(7): 1283-1294 [6] 荔童, 梁小英, 张杰, 等.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子分析: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 生态学报, 2023, 43(16): 1-14 [7] 韦钧培, 杨云川, 谢鑫昌, 等. 基于服务簇的南宁市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2, 38(1): 21-31 [8] 任娟, 赵雪雁, 徐省超, 等. 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及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地球环境学报, 2022, 13(4): 477-490 [9] 兰紫橙, 贾岚, 程煜. 闽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权衡协同关系. 生态学报, 2020, 40(12): 3909-3920 [10] 温玉玲, 张小林, 魏佳豪, 等. 鄱阳湖环湖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 地理科学, 2022, 42(7): 1229-1238 [11] Strazzela E, Atzori R, Meleddu D, et al. Assessment of renaturation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s i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flood risk mitig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1, 292: 112743 [12] 和思羽, 张蕾. 基于InVEST模型的王快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及权衡/协同关系. 水电能源科学, 2022, 40(11): 60-63 [13] 王川, 刘春芳, 乌亚汗, 等. 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及权衡与协同关系: 以榆中县为例.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521-531 [14] 陈安, 李景吉, 王茂生, 等.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22, 29(2): 313-319 [15] 雷金睿, 陈宗铸, 吴庭天, 等. 海南岛东北部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自相关格局分析. 生态学报, 2019, 39(7): 2366-2377 [16] Jia XQ, Fu BJ, Feng XM, et al. The tradeoff and 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Grain-for-Green areas in Northern Shanxi,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4, 43: 103-113 [17] 刘华超, 任春颖, 王宗明, 等.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及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2, 38(5): 587-598 [18] 杨薇, 靳宇弯, 孙立鑫, 等.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516-2528 [19] 杨强强, 徐光来, 李爱娟, 等. 青弋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研究. 生态学报, 2021, 41(23): 9315-9327 [20] 刘海, 武靖, 陈晓玲. 丹江口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 生态学报, 2018, 38(13): 4609-4624 [21] 翟俊, 金点点, 陈妍, 等.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变化、问题与对策. 资源科学, 2020, 42(3): 517-526 [22] 张帅, 董会忠, 曾文霞. 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 中国环境科学, 2019, 39(4): 1696-1704 [23] 任涵, 张静静, 朱文博, 等. 太行山淇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的影响.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2): 1693-1704 [24] 贾艳艳, 王少杰, 刘福胜, 等.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生境质量的相关性. 水土保持通报, 2020, 40(6): 213-220 [25] Li XW, Hou XY, Song Y, et al. Assessing changes of habitat quality for shorebirds in stopover sites: A case study in Yellow River Delta,China. Wetlands, 2019, 39: 67-77 [26] 张文静, 孙小银, 单瑞峰. 基于InVEST模型研究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环境生态学, 2019, 1(5): 15-23 [27] 隋玉正, 孙大鹏, 李淑娟, 等. 碳储存变化背景下东营市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生态学报, 2021, 41(20): 8112-8123 [28] 李源, 李发祥, 梁金水, 等. 滨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储碳的影响: 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 水土保持通报, 2023, 43(5): 330-342 [29] 钟亮, 林媚珍, 周汝波. 基于InVEST模型的佛山市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分析. 生态科学, 2020, 39(5): 16-25 [30] 方露露, 许德华, 王伦澈, 等. 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地理研究, 2021, 40(3): 821-838 [31] 蔡崇法, 丁树文, 史志华, 等. 应用USLE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IDRISI预测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14(2): 19-24 [32] 陈泽怡, 余珮珩, 陈奕云, 等.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汉江流域产水和水质净化服务时空演变.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21, 29(10): 1800-1814 [33] 邓钰栎, 王丹, 许涵. 双尺度下广东韶关市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及社会生态驱动因素.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1): 3073-3084 [34] 郝嘉元, 智烈慧, 李晓文, 等.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1): 3053-3063 [35] 龚诗涵, 肖洋, 郑华, 等. 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 2017, 37(7): 2455-2462 [36] Fang LL, Wang LC, Chen WX, et al. Identifying the impacts of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on ecosystem service in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 Basin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1, 314: 127995 [37] 孙德斌, 栗云召, 于君宝, 等. 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营养元素空间分布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环境科学, 2022, 43(6): 3241-3252 [38] 陈心盟, 王晓峰, 冯晓明, 等.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地理研究, 2021, 40(1): 18-34 [39] 张廷靖. 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及驱动机制研究. 硕士论文. 济南: 山东大学, 2023 [40] 高会, 付同刚, 梁红柱, 等. 太行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冷热点区域识别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22, 30(7): 1045-1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