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辉[1] 刘祥君[1] 刘国彬[2] 马克明[3]" /> 川西北泡沙参种群根系生长动态及其与环境因素关系研究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应用生态学报

• • 上一篇    下一篇

川西北泡沙参种群根系生长动态及其与环境因素关系研究

张文辉[1] 刘祥君[1] 刘国彬[2] 马克明[3]   

  1. [1]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074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712100 [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4-01-18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4-01-18

摘要: 对川西北地区泡沙参种群根系生物量累积和形态发育过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泡沙参种群根系生物量累积一般规律符合Logisticc增长过程。较高的泡沙参根系生物量累积和形态发育时期可以持续到15~17年生以后,根系采收直径应在1.7cm以上。动物啃食、人为采挖、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与不同海拔各种群的根系生物量累积等有着密切联系,中海拔地区(2800~3300m)人为干扰少,土壤和水热条件适宜,根系生物量和形态发育达到较高水平,适合高产栽培。而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的不利环境条件限制了泡沙参根系生长,在进行野生资源保护利用以及人工栽培泡沙参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努力减少放牧、采挖等人为破坏,有条件的地区应实行分区禁牧、禁采挖,为泡沙参种群恢复和药材品质提高创造条件。

关键词: 景观连接度, 生态廊道, 白头叶猴, 最小费用距离

Key words: landscape connectivity, Presbytis leucocephalus., ecological corridor, least-cost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