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细菌利用信号分子进行细胞间的交流即为群体感应.群体感应调控着生物膜形成、公共物质合成、基因水平转移等一系列社会性行为.在群体感应过程中,公共物质分泌后可以被群体中任何个体所使用即合作;亦可以被一些不分泌公共物质的个体所使用形成欺骗.群体感应合作欺骗既可能在种群中稳定维持,也可能由于欺骗子的快速增长造成种群崩溃.欺骗子致种群崩溃为病原菌控制新策略研发带来了希望,是目前群体感应研究方面的前沿和热点.本文在介绍细菌群体感应合作及欺骗的基础上,分析了群体感应合作欺骗生态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重点从亲缘选择、谨慎代谢、代谢限制(基因多效型)、群体感应监管等方面探讨了细菌群体感应合作欺骗的稳定维持机制,并对细菌群体感应合作欺骗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问题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深入理解群体感应、微生物种群生态提供参考.
赖柏民1,汪美贞1,2*,沈东升1,2. 细菌群体感应“合作欺骗”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LAI Bai-min1, WANG Mei-zhen1,2*, SHEN Dong-sheng1,2. Bacterial quorum sensing: Cooperation and cheating.[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