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98-09-25
    研究论文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冠空隙树种更新动态规律的研究
    吴刚
    1998, 9(5):  449-452. 
    摘要 ( 1522 )   PDF (413KB) ( 552 )  
    分析了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冠空隙(Gap)内更新树种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 在34个林冠空隙中, 更新乔木树种出现频度为7.27%, 更新灌木树种出现频度为21.02%, Gap形成后, 阳性先锋树种首先侵入, 出现频度较高, 占据较宽的生态位, 随着Gap年龄的增加, 树种间的竞争逐渐增大, 阳性树种的生长逐渐受到限制, 阴性树种逐渐增多;Gap年龄与Gap郁闭度和Gap面积呈负相关, Gap面积与树种出现频度呈负相关;Gap年龄主要分布在5~15a和46~55a两段期间, 树种出现频度与Gap年龄存在着密切关系, 当Gap年龄小于25a时, 二者呈正相关;当Gap年龄在25~40a时, 二者呈负相关;当Gap年龄大于40a时, 树种出现频度趋于稳定;34个Gap内4种主要乔木更新树种和4种主要灌木更新树种的胸径均基本上呈正态分布, 乔木更新树种的最高点胸径为4~6cm径级, 灌木更新树种的最高点胸径为1.2cm径级.
    格氏栲种群生态学研究 Ⅲ. 格氏栲种群优势度增长动态规律研究
    刘金福, 洪伟, 李家和, 郑燕明
    1998, 9(5):  453-457. 
    摘要 ( 1470 )   PDF (241KB) ( 547 )  
    采用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探讨格氏栲种群基面积增长规律。提出自适应通用模型ds/dt=rs(1-sθ/kφ).该模型包括Logistic模型、Smith模型、Gompertz模型、崔Lawson模型和Z-Logistic模型;运用改进单纯形对自适应通用模型进行优化,拟合结果比Logistic模型更符合格氏栲种群实际增长趋势,增长速度最大是在147年。
    小良热带人工混交林的凋落物及其生态效益研究
    任海, 彭少麟, 刘鸿先, 余作岳, 方代有
    1998, 9(5):  458-462. 
    摘要 ( 1404 )   PDF (452KB) ( 571 )  
    对小良热带人工混交林10年凋落量及其季节和年际动态研究表明,小凋落物总量年均5.539t·hm-2;凋落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一般以湿季的7月为凋落高峰;随着人工林的发育,其凋落物量的年际变化逐渐稳定;森林枯枝落叶层贮量为4.9t·hm-2, 少于其年均凋落量,处于分解大于积聚的周转过程中;森林枯枝落叶层的存在可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显着减少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并可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动物的多样性。
    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纯林枯落叶分解
    贾黎明, 方陆明, 胡延杰
    1998, 9(5):  463-467. 
    摘要 ( 1856 )   PDF (443KB) ( 502 )  
    研究了杨树(Populus spp.)、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纯林及混交林枯落叶一年中的分解及养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杨树枯落叶分解速度较慢,刺槐较快,而混交林则较杨树有较大提高。在分解过程中,杨树枯落叶N、P释放困难,需经过长达10个月的养分富积过程;刺槐枯落叶N、P元素释放较为容易;混交林枯落叶养分富积时间缩短、幅度下降,分解速度加快,说明杨树和刺槐混交有利于枯落叶分解和N、P循环。
    滩地林业生态工程与钉螺孳生关系的研究
    张旭东, 吴刚, 彭镇华
    1998, 9(5):  468-470. 
    摘要 ( 1513 )   PDF (156KB) ( 483 )  
    研究表明,草滩钉螺密度与淹水时间呈正相关,淹水时间与林木生长性能呈负相关。淹水期每增加1天,钉螺密度上升2269个·hm-2.滩地实施抑螺林业生态工程3年后钉螺密度下降84%.
    土壤涝渍对杨树和柳树苗期生长及生理性状影响的研究
    唐罗忠, 徐锡增, 方升佐
    1998, 9(5):  471-474. 
    摘要 ( 1676 )   PDF (471KB) ( 484 )  
    研究了两种杨树无性系(NL-80105、NL-80351)和柳树在土壤涝渍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性状。结果表明,在涝渍胁迫下苗木根系数量减少,根系长度缩短,根活力下降;高生长降低;最终生物量明显减小;叶片气孔对涝渍胁迫有较强反应,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柳树与杨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无论从生长还是生理性状看,杨树不如柳树耐涝。
    作物群体边际效应规律及其应用
    杜心田, 王同朝
    1998, 9(5):  475-480. 
    摘要 ( 2059 )   PDF (252KB) ( 934 )  
    对作物边际效应的研究表明,有利生态因子的作用大于不利生态因子的作用时,作物群体发生正边际效应,表现为边际优势;不利生态因子的作用大于有利生态因子的作用时,作物群体发生负边际效应,表现为边际劣势。在作物群体内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边际效应的绝对值随边距递增而递减。
    江淮丘陵地区油-稻轮作条件下土壤硫库变化研究
    胡正义, 沈善敏
    1998, 9(5):  481-486. 
    摘要 ( 1422 )   PDF (771KB) ( 431 )  
    江淮丘陵地区下蜀系黄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油2稻轮作试验表明, 油菜种植期间, 耕层土壤硫主要来源于耕层以下土层的补给, 其次是大气干湿沉降;该时期耕层土壤硫输出主要是油菜吸收, 其次是淋失.油菜种植期间耕层土壤硫输入量小于输出, 导致耕层土壤硫库下降8.76kg·hm-2, 22%来自无机硫库的下降.水稻种植期间, 耕层土壤硫输入主要来自灌溉水, 其次是底土层的补给和大气干湿沉降;而硫输出主要是淋失, 其次是水稻吸收.耕层土壤硫输入量大于输出, 导致耕层土壤硫库增加18.69kg·hm-2, 18%来自无机硫库的增加.全年油2稻轮作期间耕层土壤硫输入量大于输出, 导致耕层土壤硫库增加9.93kg·hm-2, 13%来自无机硫库的增加.
    乐陵金丝小枣区生态环境地质特征
    盛学斌, 戴昭华, 孙建中, 刘云霞, 陈庆沐, 蔡华清, 田敬义
    1998, 9(5):  487-490. 
    摘要 ( 1437 )   PDF (201KB) ( 348 )  
    乐陵金丝小枣区生态环境地质研究表明,层状沉积的河流相及其变异体,心、底土层层位为壤质、粘壤质的土体构型,以不稳定原生矿物为主的土壤,中性或微碱性的重碳酸盐型地球化学环境,钾素丰富、理化性状良好的潮土、褐土化潮土、盐化潮土为该枣区生态环境地质特征的重要标志。对枣生长发育适宜区进行了划分。
    辽北平原苏打盐渍土增施泥炭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尹怀宁, 白鸿祥, 郑应顺, 金凤鹤, 西崎泰, 山口达明
    1998, 9(5):  491-495. 
    摘要 ( 1543 )   PDF (232KB) ( 532 )  
    对辽河北部平原苏打盐渍化土壤改良试验表明,在增施泥炭条件下,苏打草甸盐土当年玉米产量可达2500~4400kg·hm-2, 苏打碱化草甸土为5500~6800kg·hm-2, 增产率分别为40~144%和127~181%;第2年后者的持续产量为6200~8000kg·hm-2, 增产率仍高达69~118%.相应地,土壤剖面特别是耕作层呈现为明显脱盐,pH及碱化度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含量增加。
    粤北蚁狮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刘翊鹏, 钟爱芳, 周汉辉
    1998, 9(5):  496-498. 
    摘要 ( 1445 )   PDF (522KB) ( 593 )  
    根据多年来对粤北蚁狮的调查和试验,研究了粤北自然界穴蚁蛉的生活史,蚁狮4种生境类型,5目数十种昆虫食物分布和坐等式的捕食方式。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饲食量一定时,饲食频率增大1倍,蚁狮个体发育历期缩短20%, 35天内幼虫结茧化蛹率提高41.75%.
    各种天敌对棉蚜种群数量影响程度的研究
    邹运鼎, 毕守东, 陈高潮, 孟庆雷, 耿继光, 王公明, 李甲林
    1998, 9(5):  499-502. 
    摘要 ( 1445 )   PDF (479KB) ( 508 )  
    通过对1983、1984、1986、1988、1994和1995年6年棉花铃期以前棉蚜种群数量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的系统调查,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各种天敌对棉蚜种群数量影响程度,得出龟纹瓢虫对棉蚜种群数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瓢虫类,第三是蜘蛛类。
    应用球孢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策略及其生物多样性基础的研究
    李增智, 韩宝瑜, 樊美珍, 汤坚
    1998, 9(5):  503-510. 
    摘要 ( 1603 )   PDF (1280KB) ( 416 )  
    对3种不同方式应用球孢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结果表明, 3个林场的虫口在连续4年内均被抑制在低水平, 但松毛虫种群动态不同:以淹没式施放白僵菌为主, 但有时也淹没式施放化学杀虫剂的麻姑山林场平均虫口密度为3.16±4.94条株-1, 波动最大;长期接种式应用白僵菌的戴公山林场平均虫口密度只有0.09±0.14条株-1, 一直处于低密度状态;以化学农药处理小面积虫源地结合不频繁地淹没式施放白僵菌的金寺山林场平均虫口密度为1.45±2.29条株-1, 偶可达防治指标.对群落组成的调查结果表明, 从麻姑山、金寺山到戴公山, 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各物种的总个体数递减, 而总物种数、总物种数与总个体数的比值, 天敌与害虫种数和个体数的比值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皆递增, 表明群落多样性渐趋丰富, 食物链网渐趋复杂, 群落稳定性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对群落动态的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 从麻姑山、金寺山到戴公山, 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演化时序分明, 趋于稳定, 自我调节力强.
    皱纹盘鲍的个体能量收支
    常亚青, 王子臣
    1998, 9(5):  511-516. 
    摘要 ( 1692 )   PDF (272KB) ( 442 )  
    对皱纹盘鲍的呼吸、摄食、生长及能量收支等实验研究表明, 鲍的耗氧率与壳长、体重、温度及昼夜变化有关, 耗氧率与壳长、体重均呈幂函数关系, 一天中16~4时(夜间)耗氧率高于4~16时(白天)且在18~20时达峰值.同温度下鲍日摄食率与体重呈幂指数关系, 日(相对)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而日相对摄食率、日相对生长率均随壳长、体重增加呈下降趋势.鲍在14~20℃内对海带的总转化效率为53%.鲍软体部、海带及鲍粪便干品的比能值分别为19.2、8.57和7.23kJ·g-1.14~20℃皱纹盘鲍摄入能量的34.6~48.6%为粪能, 22.0~38.2%的能量用于自身代谢, 5.6~28.2%用于贝体软体部的生长.
    一个海洋食物链能流的初步研究
    杨纪明, 周名江, 李军
    1998, 9(5):  517-519. 
    摘要 ( 1613 )   PDF (439KB) ( 596 )  
    选择我国北方海岸带水域中属于第一、二、三、四营养级的4个经济种,构成一个简单的人工食物链,即金藻→卤虫→玉筋鱼→黑鱼君。测定了各营养级间物质(湿重、干重)、能量的转换效率,求出了食物链各环节的生产量比值。结果表明,在这个食物链运转过程中,生产1kg湿重的黑鱼君(第四营养级)需要消耗相当于初级生产力235.2kg湿重的金藻(第一营养级);生产1kg干重的黑鱼君需要消耗相当于148.3kg干重的金藻;黑鱼君富集1kJ能量需要消耗含有110.7kJ的金藻。
    城市污水土地处理专家系统研究
    杨翠芬, 孙铁珩, 李培军
    1998, 9(5):  520-524. 
    摘要 ( 1411 )   PDF (220KB) ( 381 )  
    在进行污水土地处理适宜性调查和研究基础上,应用Turbo-Prolog和C程序语言建立了污水土地处理专家系统(LTES).通过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对土地处理系统的进水水质、场地适宜性、出水目标等指标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和预测,解决了污水土地处理的选址、处理工艺类型选择等问题,是科学设置污水生态工程的重要工具。
    化工废水生态毒性原因鉴别的实例研究
    杨璇, 金洪钧, 尹大强, 于红霞, 程惠民, 楼宵, 薛光璞
    1998, 9(5):  525-528. 
    摘要 ( 1434 )   PDF (549KB) ( 555 )  
    以南京市某一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为对象,对其生态毒性原因作了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废水对Daphniamagna具有急性毒性,C18固相提取可去除废水毒性,存在的主要毒物为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废水经C18固相提取,发现废水中的主要可疑毒物为苯并吡喃酮和苯酚,是导致废水毒性的关键污染物,对废水毒性的贡献率分别为44.6%和32.9%.
    水污染损失估算与治理水污染生态效益实例分析
    辛琨, 陈涛
    1998, 9(5):  529-532. 
    摘要 ( 1726 )   PDF (889KB) ( 590 )  
    采用模糊数学法和机会成本法对沈阳市某大型企业排放废水所造成的环境损失价值进行估算,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在对污染损失价值核算方面具有一定可行性。利用所得结果对该企业的污水治理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和分析。
    富士苹果不同冠形微气候特征与果品质量关系的研究
    杨振伟, 周延文, 付友, 杨每宁, 赵同生
    1998, 9(5):  533-537. 
    摘要 ( 1643 )   PDF (555KB) ( 451 )  
    对富士苹果不同冠形微气候特征与果品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冠形,其微气候特征值变化不同,差异显着。两种冠形条件下的晒阳果、叶的温度差异显着,而遮阴果、叶差异不显着。果实内含物除蛋白质外,均有显着差异。
    关于森林界面生态学的思考
    韩士杰, 廖利平, 姜凤岐
    1998, 9(5):  538-542. 
    摘要 ( 1582 )   PDF (454KB) ( 486 )  
    将森林界面生态学作为生态学前沿学科,指出它的研究对象是森林界面,并较全面地论述了森林界面的结构与功能、界面的空间格局与分类、界面生理生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等问题。初步提出了森林界面生态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阐述了该学科在应用生态学研究中的意义与地位。
    壤中流模型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裴铁璠, 李金中
    1998, 9(5):  543-548. 
    摘要 ( 2150 )   PDF (1209KB) ( 649 )  
    对国内外壤中流模型与模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针对这些模型提出了一种壤中流模型分类的方法,即根据模型所依据的主要原理将壤中流模型分为三大类:1)Richards模型;2)动力波模型;3)贮水泄流模型。Richards模型又可分为一维Richards模型、二维Richards模型和三维Richards模型;贮水泄流模型又可分为动力贮水泄流模型和Bousinesq贮水泄流模型。同时,将这3类模型进行对比,指出了它们各自优点和不足。
    连作障碍与根际微生态研究 Ⅰ. 根系分泌物及其生态效应
    高子勤, 张淑香
    1998, 9(5):  549-554. 
    摘要 ( 2151 )   PDF (568KB) ( 1300 )  
    作物、蔬菜、果树以及苗木长期连作后,皆出现生长衰退和产量降低。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土壤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尤以植物残体与病原微生物的分解产物,对植物有致毒作用,并影响植物根系分泌物正常代谢,以致于发生自毒作用。本文围绕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态的相互关系,系统地介绍连作障碍条件下,影响根系分泌物的环境因素(土壤空气、湿度、养分与微生物)、活性物质(自身毒素、残体分解物、微生物产生毒素)、土壤病原菌等的根际效应,为深入研究根系分泌物与连作障碍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启示。
    产业生态学的回顾与展望
    杨建新, 王如松
    1998, 9(5):  555-561. 
    摘要 ( 1588 )   PDF (543KB) ( 715 )  
    对产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热点进行了总结与评述,认为产业生态学是研究人类产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垮学科的应用科学。它采用工业代谢、生命周期评价和区域生态建设的方法对产业活动全过程(包括原材料采掘、原材料生产、产品制造、产品使用、产品用后处理)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模拟。产业生态学着眼于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长远利益,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