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章宇航, 周立志. 基于MaxEnt模型的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生境适宜性评价.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 DOI: 10.19675/j.cnki.1006-687x.2024.03012 [2] 王剑颖, 丁红秀, 邵明勤, 等.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中华秋沙鸭在江西省的潜在分布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3, 29(1): 117-124 [3] 卢小雨, 蒋露, 叶奕优, 等. 基于MaxEnt模型的朱红毛斑蛾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环境昆虫学报, 2019, 41(6): 1268-1275 [4] 王剑颖, 邵明勤, 胡启武.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白鹤越冬适宜生境时空格局模拟及演变趋势分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 30(3): 485-495 [5] 战永佳, 陈卫, 胡东, 等. 北京湿地越冬灰鹤食性的初步分析. 湿地科学, 2007, 5(1): 45-50 [6] 中国科技网. 上万只灰鹤在青海集群停歇[EB/OL]. (2022-03-23) [2024-11-27].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203/29997b1d29d54b30bc25-a674a616b1f3.shtml [7] 李军伟, 马鸣, 孟凡娟, 等. 灰鹤在天山木扎提河湿地越冬及行为观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0, 36(5): 573-579 [8] 邵明勤, 蒋剑, 戴年华, 等. 鄱阳湖越冬灰鹤和白枕鹤的数量与集群特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4, 30(4): 58-63 [9] 王有辉, 王虹. 中国灰鹤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贵州科学, 2004, 22(3): 65-71 [10] 战永佳, 陈卫, 李玉华, 等. 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鹤觅食栖息地选择研究. 四川动物, 2011, 30(5): 810-813 [11] 段亚甜, 刘强, 雷宇, 等. 基于卫星跟踪个体的越冬灰鹤栖息地选择.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392-2399 [12] Hou JJ, Li L, Wang YF, et al. Influences of submerged plant collapse on diet composition, breadth, and overlap among four crane species at Poyang Lake, China. Frontiers in Zoology, 2021, 18: 1-17 [13] 刘小葛, 刘婧, 张文, 等. 拉市海灰鹤越冬后期的日活动行为时间分配及食性分析. 西部林业科学, 2009, 38(3): 76-80 [14] 李学友, 杨洋, 杨士剑, 等. 云南拉市海灰鹤的越冬行为初步观察. 动物学杂志, 2008, 43(3): 65-70 [15] Jiao SW, Zeng Q, Sun GQ, et al. Improving conservation of cranes by modeling potential wintering distribu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6, 7: 44-50 [16] 张文, 刘宁, 刘小葛. 云南省拉市海越冬灰鹤的生境利用研究. 四川动物, 2008, 27(3): 356-362 [17] 邵明勤, 王剑颖, 丁红秀. 中国白鹤越冬适宜生境模拟及种群扩张驱动因素.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6): 1639-1648 [18] 朱秀迪, 成波, 李红清, 等.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菜子湖区越冬水鸟生境适宜性评价. 湿地科学, 2023, 21(4): 524-532 [19] Richard GP, Christopher JR, Miguel N, et al. Predicting species distributions from small numbers of occurrence records: A test case using cryptic geckos in Madagascar.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2007, 34: 101-117 [20] Jason J. Habitat selection studies in Avian Ecology: A critical review. The Auk, 2001, 118: 557-562 [21] 王成, 董斌, 朱鸣, 等. 升金湖湿地越冬鹤类栖息地选择. 生态学杂志, 2018, 37(3): 810-816 [22] 富爱华, 郜二虎, 布日古德, 等. 我国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越冬地预测与保护现状分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2, 38(1): 69-75 [23] 单继红, 马建章, 李言阔, 等. 鄱阳湖区灰鹤越冬种群数量与分布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 2014, 34(8): 159-169 [24] 杨福成, 洪兆春, 丁红秀, 等.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鸳鸯潜在越冬分布区预测. 湿地科学, 2024, 22(1): 60-71 [25] 方海涛, 郑宏亮, 王宏喜, 等. 内蒙古越冬灰鹤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0, 43(3): 42-43 [26] 苏李君, 刘云鹤, 王全九. 基于有效积温的中国水稻生长模型的构建.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1): 162-174 [27] 孙全辉, 张正旺. 气候变暖对我国鸟类分布的影响. 动物学杂志, 2000, 35(6): 45-48 [28] 王有辉, 王虹. 中国灰鹤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贵州科学, 2004, 22(3): 65-71 [29] 宋菲, 王虹, 王有辉, 等. 中国灰鹤种群数量与年龄结构探讨. 贵州科学, 1998, 16(1): 40-47 [30] 陈嘉珈, 蒲真, 黄中鸿, 等. 全球黑颈鹤越冬种群分布与数量. 生物多样性, 2023, 31(6): 97-106 [31] 刘强. 草海越冬黑颈鹤和灰鹤的生态位分化和重叠// 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杭州: 中国动物学鸟类学分会, 2013: 30 [32] 蒋剑虹, 陈斌, 邵明勤. 鄱阳湖越冬水鸟共存机制的初步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9(3): 257-262 [33] 陈莎莎, 钱海燕, 周杨明, 等. 鄱阳湖季节性淹水湿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与预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6(5): 106-114 [34] 白莉萍, 周广胜. 全球环境变化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10(3): 394-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