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朋召, 王旭敏, 宁芳, 雒文鹤, 张琦, 张元红, 李军. 减量施氮对渭北旱地春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8): 2621-2629. | 
											
																																																																																											
												| [2] | 
												李丽纯, 周广胜, 陈惠, 杨凯. 台湾青枣在福建主产区的气候适宜度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4): 1250-1258. | 
											
																																																																																											
												| [3] | 
												张琦, 王浩, 王淑兰, 张元红, 王瑞, 王小利, 李军. 深松轮耕模式对黄土旱塬春玉米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2): 459-466. | 
											
																																																																																											
												| [4] | 
												王士杰, 尹光华, 李忠, 谷健, 马宁宁, 冯浩原, 刘泳圻. 浅埋滴灌水肥耦合对辽西半干旱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 139-147. | 
											
																																																																																											
												| [5] | 
												俞祥群, 姜振辉, 王江怀, 林景东, 刘益珍, 杨京平. 减氮施肥对春玉米-晚稻生产系统碳足迹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4): 1397-1403. | 
											
																																																																																											
												| [6] | 
												张瑞,李鹏展,王力. 黄土旱塬区土壤水分状况与作物生长、降水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2): 359-369. | 
											
																																																																																											
												| [7] | 
												张琳琳, 孙仕军, 陈志君, 姜浩, 张旭东, 迟道才. 不同颜色地膜与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 113-124. | 
											
																																																																																											
												| [8] | 
												蔡福, 米娜, 纪瑞鹏, 赵先丽, 史奎桥, 杨扬, 张慧, 张玉书. 关键发育期干旱及复水过程对春玉米主要生理参数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11): 3643-3652. | 
											
																																																																																											
												| [9] | 
												黄鹏飞, 尹光华, 谷健, 刘作新, 郭金路. 交替地下滴灌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8): 2507-2512. | 
											
																																																																																											
												| [10] | 
												王淑兰,  王 浩,  李 娟,  吕 薇,  陈宁宁,  李 军. 不同耕作方式下长期秸秆还田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碳、氮、水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5): 1530-1540. | 
											
																																																																																											
												| [11] | 
												查丽, 谢孟林, 朱敏, 豆攀, 程秋博, 王兴龙, 袁继超, 孔凡磊. 垄作与覆膜对川中丘陵春玉米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3): 855-862. | 
											
																																																																																											
												| [12] | 
												毛留喜, 赵俊芳, 徐玲玲, 延昊, 李森, 李亚飞. 我国“镰刀弯”地区春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宜性与调整建议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12): 3935-3943. | 
											
																																																																																											
												| [13] | 
												武荣盛,吴瑞芬**,侯琼,赵慧颖,孙小龙,金林雪,朝鲁门. 												
												内蒙古河套灌区春玉米苗期光温指标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1): 241-248. | 
											
																																																																																											
												| [14] | 
												马树庆1**,王琪2,张铁林3,于海3,徐丽萍3,纪玲玲1. 												
												吉林省中部玉米出苗率和产量对播种-出苗期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气象评估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2): 451-457. | 
											
																																																																																											
												| [15] | 
												熊静1,2,王改兰2,曹卫东1,3**,白金顺1,曾闹华1,杨璐4,高嵩涓4,志水胜好5. 												
												华北二月兰-春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硝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2): 467-4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