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磊, 火红, 刘钊, 赵永华, 朱会利, 陈芮, 赵子林. 基于地形梯度的黄河流域中段植被覆盖时空分异特征——以延安市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581-1592. |
[2] |
张宁宁, 严加坤, 王小林, 张岁岐. 陕北谷子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演变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337-1344. |
[3] |
杨达, 易桂花, 张廷斌, 李景吉, 秦岩宾, 文博, 刘志宇. 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361-1372. |
[4] |
刘垚燚, 曾鹏, 张然, 孙凤云, 车越. 基于GEE和BRT的1984—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植被覆盖度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3): 1033-1044. |
[5] |
马海云, 张林林, 魏学琼, 施婷婷, 陈铁喜. 2000—2015年西南地区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2): 618-628. |
[6] |
李娇娇, 曾明. 丛枝菌根对植物根际逆境的生态学意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9): 3216-3226. |
[7] |
陈腊, 米国华, 李可可, 邵慧, 胡栋, 杨俊鹏, 隋新华, 陈文新. 多功能植物根际促生菌对东北黑土区玉米的促生效果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8): 2759-2766. |
[8] |
萨日盖, 包刚, 包玉海, 胡日查, 姜康. 内蒙古植被枯黄期变化及其与气候和植被生产力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6): 1898-1908. |
[9] |
赵雅姣, 刘晓静, 吴勇, 童长春, 蔺芳. 西北半干旱区紫花苜蓿-小黑麦间作对根际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5): 1645-1652. |
[10] |
王瑞杰, 闫峰. 2000—2018年西北砒砂岩区植被覆盖度与地形效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4): 1194-1202. |
[11] |
翟凤强, 蔡志全, 鲁建美. 施氮量对不同藜麦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4): 1139-1145. |
[12] |
张园, 袁凤辉, 王安志, 关德新, 戴冠华, 吴家兵. 2001—2018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长季NDVI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4): 1213-1222. |
[13] |
付建新, 曹广超, 郭文炯. 1998—2017年祁连山南坡不同海拔、坡度和坡向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4): 1203-1212. |
[14] |
徐扬, 张冠初, 丁红, 慈敦伟, 秦斐斐, 张智猛, 戴良香. 干旱与盐胁迫对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4): 1305-1313. |
[15] |
印宁, 穆兰, 梁银丽, 郝旺林, 尹鸿飞, 朱帅蒙, 安小娟. 叶面喷施硒肥对3个葡萄品种果实产量、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3): 953-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