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16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5-07-15
    研究报告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群落乔木树种多样性研究
    李宗善1 唐建维1 郑征1 朱胜忠2 段文勇2 宋军平2 郭贤明2 曾荣2
    2005, 16(07):  1183-1188 . 
    摘要 ( 1790 )   PDF (539KB) ( 105 )  
    根据6块样地资料对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树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 500 m2的样地上,随着起测胸径递增,各样地乔木个体数和树种丰富度均表现为依次递减;低海拔带上(850~1000 m)的山地雨林(1、2号样地)的各指数值无一定变化规律,较高海拔带上(1200~2000 m)的山地雨林(3~6号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依次递减,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呈依次递增的趋势.较高海拔带上的山地雨林在较小乔木起测胸径(≥2 cm、≥5 cm、≥10 cm)的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要明显大于低海拔带上的山地雨林,而两者在较大乔木起测胸径(≥20 cm、≥30 cm、≥50 cm)的各指数值无明显差异.随着取样面积的递增,各样地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在取样面积递增到2 000 m2处均已趋于平缓.
    凤阳山白豆杉种群结构及群落特性的研究
    杨旭1 于明坚1 丁炳扬2 徐双喜3 叶立新3
    2005, 16(07):  1189-1194 . 
    摘要 ( 1400 )   PDF (580KB) ( 156 )  
    对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种群大小级结构、分布格局及群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豆杉种群在福建柏猴头杜鹃林及猴头杜鹃矮林中生长最为良好,其重要值分别可达5%~10%.在猴头杜鹃矮林中,大小级为增长型,存活曲线为Deevy-Ⅰ型,种群将得到长期发展;在福建柏猴头杜鹃林中,大小级为衰退型,存活曲线为Deevy-Ⅲ型,但由于幼苗储备量较为丰富,在一定时期内还将保持稳定,在这两种群落类型中,种群呈现集群分布.在常绿阔叶林中,白豆杉的重要值只有0.9%,并且种群大小级为衰退型,存活曲线为Deevy-Ⅱ型,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说明常绿阔叶林不适合白豆杉种群的生长.通过对白豆杉和其他种群的相关分析表明,白豆杉种群与猴头杜鹃、福建柏等呈正相关,而与褐叶青冈、木荷等呈负相关.可以认为,如果凤阳山白豆杉种群的生境能够得到切实的保护,该种群就能长期存活和发展.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的比较
    杨丽韫1,2 罗天祥3 吴松涛2
    2005, 16(07):  1195-1199 . 
    摘要 ( 1836 )   PDF (437KB) ( 114 )  
    以我国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同一海拔水平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幼林为对象,对不同演替阶段林地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白桦山杨幼林、成熟林和阔叶红松林根系生物量分别为2.437、2.742和4.114 kg·m-2,根系碳贮量分别为1.113、1.323和2.023 kg·m-2,土壤碳贮量分别为11.911、11.943和12.587 kg·m-2,林地地下碳贮量分别为13.024、13.266和14.610 kg·m-2.3块林地中根系氮贮量分别为0.035、0.032和0.039 kg·m-2,土壤氮贮量分别为1.207、1.222和0.915 kg·m-2,林地地下氮贮量分别为1.243、1.254和0.955 kg·m-2.在长白山地区次生林演替和恢复过程中林地地下部分是潜在的碳汇,而土壤氮贮量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自然种群生殖构件的时空动态
    肖宜安1,2 何平1** 胡文海2 李晓红2
    2005, 16(07):  1200-1204 . 
    摘要 ( 1418 )   PDF (443KB) ( 117 )  
    根据野外观测数据,研究了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longipes)在不同生境条件下自然种群开花物候变异以及生殖构件的时空动态.结果表 明,不同群落类型中长柄双花木开花物候存在一定差异,在纯林中个体的平均花期最长,达75 d,而个体间开花同步性最低,仅为0.717;竹林中的个体花期最短,只有47d,而同步指数最高,达0.968;生殖枝数量及花序数均随个体年龄增长而增加,在年龄为30~35年时达最高,此后又呈下降趋势;在海拔为810m左右处,个体生殖枝数及着生的花序数均达最大值,且冠层间差异明显;纯林中个体着生的生殖枝数及每生殖枝上着生的花序数均最高,分别为411.39和7.857;竹林中个体每生殖枝着生的花序数显著低于其它群落.年龄小的个体,各时期生殖构件败育率均高于年龄大的个体;另外,生殖构件的败育与海拔高度间无相关性,而与构件发育时间、分布的树冠层次以及所处的群落类型相关.影响生殖构件败育的主要因子是光照条件.
    黄土高原陕北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单长卷1,2 梁宗锁1 韩蕊莲1 郝文芳1
    2005, 16(07):  1205-1212 . 
    摘要 ( 1447 )   PDF (744KB) ( 110 )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刺槐林地0~50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2003年)分别为阳坡6.96%、半阳坡7.62%、半阴坡8.06%、阴坡8.87%,阴坡、半阴坡与阳坡差异达极显著,与半阳坡达显著水平,半阳坡与阳坡差异显著,而阴坡与半阴坡差异不显著.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叶片相对含水量和饱和亏与各立地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阳坡刺槐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半阴坡和阴坡尤其是阴坡维持在较高水平.刺槐日蒸腾平均值大小顺序为阴坡(4.07 μg·cm-2·s-1)>半阴坡(3.89 μg·cm-2·s-1)>半阳坡(3.05 μg·cm-2·s-1)>阳坡(2.70 μg·cm-2·s-1),各立地刺槐蒸腾出现较大差异的时间在11:00和13:00.不同立地条件除阳坡外其刺槐蒸腾速率均与光照强度显著相关,各立地均与大气相对湿度显著相关,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阴坡生物量最高(8.50 kg·株-1),高于其他3种立地,阳坡最低(5.79 kg·株-1).
    小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分布与温度关系研究
    江源1 黄秋如2 韩京莎1 黄晓霞1 刘全儒1
    2005, 16(07):  1213-1217 . 
    摘要 ( 1296 )   PDF (412KB) ( 111 )  
    通过转化糖方法、植物群落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分别测得生境效应温度、物种盖度和生物量,应用该数据分析小五台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物种分布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记录到的97种维管植物中,约36%的物种分布受生境温度条件影响,约20%物种的相对盖度与温度变化呈显著相关.生物量或相对盖度与温度呈正相关的有11种植物,相对盖度与温度呈负相关的有8种植物.在物种分布与温度关系的研究中,对频度为90%~20%的物种,采用盖度指标进行分析通常可行,对频度大于90%的物种,采用生物量数据比盖度更为有效.
    植被叶片及冠层层次含水量估算模型的建立
    沈艳1,2 牛铮2 颜春燕2
    2005, 16(07):  1218-1223 . 
    摘要 ( 1091 )   PDF (551KB) ( 81 )  
    利用LOPEX’93数据库中67个鲜叶片含水量Cw和光谱反射率实测数据,基于光谱指数法,在叶片层次,用47个随机样本建立Cw与不同光谱指数的统计模型,并用另外20个样本验证.结果表明,Cw的两种表征形式相对含水量FMC和等价水深EWT在提取叶片Cw时差异较大,EWT与各光谱指数的相关性较FMC高,但FMC对叶片Cw的反演精度高于EWT.而反演精度更高的是基于最优子集回归建立的光谱指数线性模型.Ratio975是叶片层次提取Cw的普适光谱指数.冠层层次,利用PROSPECT + SAILH耦合模型,模拟在不同叶面积指数LAI和Cw下的冠层光谱.为了剔除背景影响,更好地提取冠层Cw,提出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反射率构造土壤可调节水分指数(SAWI),该指数与其他光谱指数的比值能明显地剔除土壤背景影响,更准确地提取冠层Cw.Ratio975的改进型光谱指数(Ratio975-0.96)/(SAWI+0.2)能用来提取叶面积指数 LAI从0.3到8.0,Cw从0.0001cm到0.07cm的冠层Cw,研究表明精度较高.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不同生境条件下梭梭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王春玲1 郭泉水2 谭德远3 史作民2 马超2
    2005, 16(07):  1224-1229 . 
    摘要 ( 1290 )   PDF (584KB) ( 143 )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以平缓低洼地、平缓沙地、半流动沙丘等3种不同生境类型上的天然梭梭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物种结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以及梭梭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种群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不同生境条件下梭梭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以平缓低洼地上梭梭群落的植物种类最丰富,其次是平缓沙地,半流动沙丘上的植物种类最少.3种生境类型上群落中的植物种类分别为16种、15种和12种;梭梭天然更新幼苗幼树以半流动沙丘上的梭梭群落为最多,达6 687 株·hm-2,但幼苗幼树在梭梭群落内分布不均匀,平缓低洼地上梭梭群落内的幼苗幼树比半流动沙丘上的略少,为5 799株·hm-2,但幼苗幼树在梭梭群落内分布均匀,总体评价以平缓低洼地上梭梭群落的天然更新最好;平缓低洼地上梭梭群落的总生物量为19.39 t·hm-2,平缓沙地上为9.32 t·hm-2,半流动沙丘上为6.69 t·hm-2;不同生境类型上梭梭群落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平缓低洼地地面固定,土壤水分和肥力较好,比较适宜梭梭林木生长和梭梭群落的发育,平缓沙地和半流动沙丘的地面容易产生风蚀,土壤水分和肥力较差,生境条件比较严酷.
    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磷硫生物循环的研究
    魏晶1 吴钢1 王欢1 郝莹婕2 尚文艳1
    2005, 16(07):  1230-1234 . 
    摘要 ( 1414 )   PDF (460KB) ( 87 )  
    利用分室模型对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磷硫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高山冻原植被-土壤系统中总磷和总硫净储存分别为16 088.6 t和26 079.4 t,其中土壤库分别占99.2%和99.5%.磷硫在土壤库、凋落物库和植被库的分布极不平衡,储量分别是:植被库中磷46.14 t、硫64.82 t,其中地上部分储存磷21.88 t、硫44.21 t,地下根系储存磷24.28 t、硫20.61 t,在植物亚系统中47.4%的磷和68.2%的硫储存在地上部分中;凋落物库中磷89.63 t、硫53.16 t;土壤库中磷15 952.8 t、硫26 014.6 t.长白山高山冻原植被-土壤系统中,磷年吸收量和年凋落物归还量分别为24.25和31.59 t;硫在地上植物活体、地下根系中年转移量和年凋落物归还量分别为31.18、10.12和21.06 t,硫自然归还率为67.5%.
    模拟氮沉降增加对南亚热带主要森林土壤动物的早期影响
    徐国良1,2 莫江明1 周国逸1
    2005, 16(07):  1235-1240 . 
    摘要 ( 1378 )   PDF (585KB) ( 83 )  
    对模拟氮沉降增加条件下3种南亚热地带代表性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内土壤动物群落的早期响应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采用模拟的方法,人为构建了一个氮沉降增加梯度系列,即对照、低氮处理(50 kg·hm-2·yr-1)、中氮处理(100 kg·hm-2·yr-1)和高氮处理(150 kg·hm-2·yr-1).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不同;季风林与针叶林表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前者反映的是负向效应,土壤动物的3项指标均明显下降,而后者则反映出明显的正向效应,使得针叶林土壤动物的各项指标达到混交林,甚至季风林的水平;氮沉降增加对混交林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作用.不同氮沉降增加水平所产生的效应也不完全相同.在季风林内,参比对照,中氮处理往往表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P<0.05),而低氮处理反应不明显;在针叶林内,氮处理的正向效应随着处理的加强而持续上升,尤其是对于土壤动物类群数指标,这种持续性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可以认为,这些结果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对氮饱和的响应机制.
    自控玻璃温室冬季气候生态特征及调控策略
    李军1,2 杨秋珍3 罗卫红1
    2005, 16(07):  1241-1246 . 
    摘要 ( 1170 )   PDF (519KB) ( 104 )  
    根据上海东海蔬菜示范基地荷兰型自控玻璃温室内监测的5年气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冬季光照、温度、CO2浓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的月际变化特征,揭示了不同天气型下适宜与不宜各级光照度持续时数、各级界限温度出现情况、CO2欠缺量与持续时间特点、空气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建立了白天温度、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与同期光照度间的统计关系式,明确了上海地区冬季温室内主要气候生态问题,并提出了调控建议.在本地区气候背景下在冬季要使温室作物获得高产,关键是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在夜间适当控制加温水平,重点提高晴天上午温度,增大昼夜温差,以增加蔬菜的净光合产物.分析结果为温室小气候的合理调控提供技术依据.
    大山示范区经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生态和经济效益分析
    章铁 李宏开 祝有刚 杨晓飞
    2005, 16(07):  1247-1251 . 
    摘要 ( 1170 )   PDF (475KB) ( 119 )  
    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对大山村经果林的主要经营模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柑桔(9年生)-茶叶,柿(5年生)-马铃薯-西瓜,梨(7年生)-马铃薯-大豆,梨(7年生)-桔梗,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纯收益分别达8 700.00、12 351.00 、12 337.50和22 500.00元·hm-2,均高于仅种农作物.林内郁闭度0.3~0.4,光能利用率比纯林提高了20%~30%.
    稻鸭共育复合系统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禹盛苗1 欧阳由男1 张秋英1 彭钢2 许德海1 金千瑜1
    2005, 16(07):  1252-1256 . 
    摘要 ( 1285 )   PDF (465KB) ( 77 )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稻田全天候家鸭野养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鸭共育复合生态系统中,由于鸭在稻间的活动明显改善了水稻群体质量,水稻无效分蘖比不养鸭对照显著减少,提高成穗率8.08%,增加水稻群体基部透光率4.05%;齐穗期和成熟期的绿叶面积比不养鸭对照分别增加6.01%和10.65%,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2.90%和17.82%;齐穗期的根系活力和灌浆期剑叶的光合作用强度分别比不养鸭对照增加24.02%和15.73%,从而积累较多的有机同化物,提高经济系数2.87%,增产稻谷4.93%,最终实现了水稻良好生育和高产、高效的目标.
    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赵春1 宁堂原1 焦念元1,2 韩宾1 李增嘉1
    2005, 16(07):  1257-1260 . 
    摘要 ( 1218 )   PDF (392KB) ( 130 )  
    选用山东省近年来已推广和区试的10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于2001~2003年在9个不同环境条件的试验点进行两年多点试验,分析了山东省不同地区小麦品质性状特点,依据品质指标将山东省分为4个类型区,并研究了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与环境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指标均有显著影响;蛋白质和面筋百分含量变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差异;粉质仪参数的变异主要是品种和环境的共同作用;而淀粉含量、峰值黏度和稀懈值变异的各影响因素互作效应大于独立效应,在独立效应中,品种影响大于环境影响.
    渗透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赵丽英 邓西平 山仑
    2005, 16(07):  1261-1264 . 
    摘要 ( 1286 )   PDF (394KB) ( 118 )  
    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技术,研究模拟干旱条件对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即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 、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 (ΦPSⅡ)、qP(光化学猝灭)、qNP(非光化学猝灭)、ETR(表观光合量子传递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较大.随着渗透胁迫的加剧, Fv/Fm和Fv/Fo都表现出现降低-增加-降低的趋势,在渗透胁迫24 h以前,小麦叶片内部没有发生光抑制,但随着胁迫的加剧, Fv/Fm值增加,使得小麦幼苗叶内发生光抑,导致ΦPSⅡ和ETR的下降;在渗透胁迫过程中,小麦叶片吸收光能的光化学猝灭(qP)的下降和光化学猝灭(qNP)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说明小麦在受到干旱胁迫前期,PSII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降低; 在胁迫24h后,随着胁迫的加剧,qP和qNP增加有利于提高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将更多的光能用于推动光合电子传递,提高了光合电子传递能力,同时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提高,有助于耗散过剩的激发能,以保护光合机构,缓解环境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体现了小麦叶片的自我保护机制.两个品种相比,长武134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幅度比陕253小,具有更强的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
    一种非光敏特早熟小麦品种光温特性之初探
    巴特尔·巴克1,2 郑大玮1 Herman van Keulen2 Jan Verhagen2 吴富宁1 曾晓光3
    2005, 16(07):  1265-1269 . 
    摘要 ( 1312 )   PDF (455KB) ( 105 )  
    以强冬性小麦品种京冬8号为对照,采用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非光敏特早熟小麦新品种冬早5号的生长发育进程和光温特性,并探讨了播期对两种小麦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早5号小麦品种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早熟3~4 d,标准播期增产43.4%.冬早5号小麦品种在低温、短光照条件下也能完成正常的穗分化进程,其每经历一个穗分化期Z所用的天文日照时数、有效积温和光温积明显少于京冬8号.该品种在穗分化阶段对光照不敏感,无需经过严格的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品种类型介于冬性和春性之间,冬前适播期较广,适合秋播也可以春播,这在小麦育种领域是个突破.
    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质变化特征
    王清奎1,2 汪思龙1 高洪1 于小军1
    2005, 16(07):  1270-1274 . 
    摘要 ( 1597 )   PDF (482KB) ( 98 )  
    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对第一代、第二代杉木林和地带性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质主要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质各组分含量均为杉木林低于阔叶林,而第二代杉木林又低于第一代杉木.第一代杉木林活性有机质总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8.79 g·kg-1、421.7 mg·kg-1、252.2 mg·kg-1和136.3 mg·kg-1,上述活性有机质组分在第二代杉木林中的含量分别是第一代杉木林的73.6%、87.9%、66.3%和53.2%,地带性阔叶林则分别为22.31 g·kg-1、800.5 mg·kg-1、361.1 mg·kg-1和220.1 mg·kg-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质各组分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其它活性有机质组分的相关性相对较高.
    杉木连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李延茂1,2 胡江春1 张晶1,2 汪思龙1 王书锦1
    2005, 16(07):  1275-1278 . 
    摘要 ( 1947 )   PDF (390KB) ( 145 )  
    分析了位于湖南会同广坪镇1~4代人工杉木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杉木连栽代数的增加,根际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数量发生显著变化,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减少,真菌数量显著增加.利用PCR和DGGE技术分析了1~4代杉木林根际土壤细菌区系和真菌区系.结果表明,细菌生物多样性在不同连栽代数杉木根际土壤中变化不明显,各代杉木土壤之间细菌的遗传相似性为87%.而真菌随连栽代数的增加,DGGE图谱带逐渐减少,真菌生物多样性降低,各代杉木土壤之间真菌的遗传相似性也较低,仅为45%.对各代杉木土壤主要真菌类群的分析表明,随连栽代数的增加,病原真菌及产毒真菌增加显著.
    西南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草)模式对土壤肥力质量演变的影响
    龙健1 邓启琼1 江新荣1 刘方2,3
    2005, 16(07):  1279-1284 . 
    摘要 ( 1482 )   PDF (575KB) ( 211 )  
    采取4种不同退耕还林(草)模式对喀斯特严重侵蚀区进行了10年定位治理,2003年对各退耕模式及相应对照的土壤理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治理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明显增加,土壤水解性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得到显著加强,土壤养分贮量和速效养分供应强度得到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土壤综合肥力评价表明,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IFI)呈增长趋势.因此,采用合适的生物措施,辅于必要的工程措施,是改善喀斯特地区土壤肥力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坡地土壤溶质迁移参数的空间变异特性
    郑纪勇1 邵明安1,2 张兴昌1 李世清1
    2005, 16(07):  1285-1289 . 
    摘要 ( 1289 )   PDF (450KB) ( 44 )  
    以氯离子为示踪离子,以41m×5m径流小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原状土柱法,通过拟合穿透曲线估计了氯离子在坡地土壤中的迁移参数,并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理论分析了溶质迁移参数在坡面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平均孔隙流速从坡上到坡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在坡面的变异具有漂移特征;弥散系数在距坡顶0~20 m范围内变化不大,20 m以下呈逐渐上升趋势,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具有空间自相关特征,其自相关特征长度为21 m;弥散度从坡上到坡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具有空间自相关特征,其自相关特征长度为10 m.
    大戟内生菌的抑菌活性及其与宿主相关性研究
    戴传超1,2 余伯阳2 赵玉婷1 杨启银1 蒋继宏3
    2005, 16(07):  1290-1294 . 
    摘要 ( 1781 )   PDF (435KB) ( 52 )  
    为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的内生菌资源,以大戟和其内生真菌作为材料,以一株乌桕来源的内生菌作为对照,研究自身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用植物的内生菌在抑菌作用上和宿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戟内生菌镰刀菌E5有抑制宿主受试病原菌的作用,并在活植物体内表现出对受试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其抑菌能力受宿主成分刺激而加强,而宿主成分对受试病原菌无抑制作用,乌桕来源的内生菌链隔孢S12无抑制受试病原菌的作用.内生菌E5需要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培养才能产生抑菌作用,抑菌活性最大产生时间和生物量最大值不同时出现.内生菌E5的抑菌能力受到pH、温度、紫外线影响.大戟内生菌E5以上特点,体现了其与宿主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红松和长白赤松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
    贾夏1,2,3 韩士杰1 周玉梅1 张军辉1 邹春静1
    2005, 16(07):  1295-1298 . 
    摘要 ( 1792 )   PDF (362KB) ( 66 )  
    以连续5年不同CO2 浓度(开顶箱700 μmol·mol-1、500 μmol·mol-1、对照箱和裸地)处理的长白赤松和红松幼苗为研究对象,在2003年7~9月分别对幼苗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处理对长白赤松幼苗根际土壤细菌数量起显著的(P≤0.001)促进作用,对根际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促进作用却不明显;对红松来说,除8月份700 μmol·mol-1 CO2处理和7月份500 μmol·mol-1 CO2处理之外,在各月份中受高浓度CO2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均较对照箱和裸地显著增多(P≤0.001),而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变化除9月份(P≤ 0.001)外均不明显,放线菌数量受高浓度CO2的影响亦不明显.
    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系数的研究
    卢燕宇1 黄耀1,2 郑循华2
    2005, 16(07):  1299-1302 . 
    摘要 ( 1365 )   PDF (375KB) ( 61 )  
    通过调研多年来国内外农田N2O排放的研究结果,建立了农田N2O年度排放数据库,并分析了N2O排放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 N2O排放与温度及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有机碳及氮含量无显著相关.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农田N2O排放系数的定义和确定方法,用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对其进行修正.结果表明,经平均气温修正后的排放系数并不减小农田N2O排放的估计误差,但用年降水量进行修正后能减小平均相对误差16%左右.
    有机肥对农田土壤二氧化碳和甲烷通量的影响
    董玉红1,2 欧阳竹1
    2005, 16(07):  1303-1307 . 
    摘要 ( 1148 )   PDF (425KB) ( 92 )  
    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鸡粪、猪粪、牛粪)对夏玉米田土壤CO2和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CO2通量具有相同的季节变化趋势,受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共同影响,土壤CO 2通量和大气温度、地表温度、地下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当温度不是限制因子的时候,CO2通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玉米整个生长季大部分时间土壤为CH4的吸收汇,源汇的变化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但是相关分析并不显著.不同处理的土壤CO2季节平均排放通量为0.5124~0.8518 g·m-2·h-1,和CK2相比,玉米种植促进了CO2的排放,施用有机肥也增加了CO2的排放,所有有机肥处理的平均排放通量和CK2差异显著,但只有S2和P2和CK1的差异显著.不同处理农田土壤CH4的季节平均通量为-0.0068~-0.0484 mg·m-2·h-1,有机肥施用抑制了土壤对CH4的吸收,施肥量高抑制作用强,但是统计分析差异并不显著.
    李园桃蚜和草间小黑蛛种群空间格局的地学统计学研究
    丁程成 邹运鼎 毕守东 高彩球 刘小林 曹传旺 孟庆雷 李昌根
    2005, 16(07):  1308-1312 . 
    摘要 ( 1415 )   PDF (416KB) ( 100 )  
    利用地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李园桃蚜种群和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桃蚜种群6月27日和11月22日此两次的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为直线,表明此两次两种空间分布为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其余9次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均为球形,表明此9次李园桃蚜种群的空间分布是聚集分布,变程RSD(m)为4.173903~34.7837.草间小黑蛛空间格局5月21日、5月31日及10月19日、11月22日4次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为直线,表明此4次种群的空间分布为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其余8次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均为球形,表明此8次李园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分布是聚集分布,变程RSD(m)为2.3169~42.00711,表明草间小黑蛛种群对桃蚜种群在空间位置上具有追随关系,对其种群数量的控制有较大作用.
    不同玉米品种对截形叶螨种群参数的影响
    庞保平1 刘家骧2 周晓榕1 张瑞峰1
    2005, 16(07):  1313-1316 . 
    摘要 ( 1362 )   PDF (378KB) ( 98 )  
    在室内28±1 ℃条件下,应用叶盘法研究了中单2号、农大108、赤单202和巴丹3号4个不同玉米品种对截形叶螨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玉米上,截形叶螨卵期、若螨期、产卵前期、成螨寿命、单雌产卵量、日均产卵量、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内禀增长率、世代平均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孵化率为中单2号95.8%、农大108 94.0%、赤单202 90.0%和巴单3号84.0%;幼、若螨期存活率相应地为90.5%、84.0%、86.0%和72.0%;存活曲线均为I型净增殖率在中单2号上最高为41.4,而在巴单3号上最低为16.8;中单2号是其最喜食的品种,其次为农大108,再次为赤单202,对巴单3号的嗜食性最差.
    植物提取物和药剂对蔬菜蚜虫实验和自然种群的联合控制作用
    周琼1 梁广文2 曾玲2 沈叔平2 岑伊静2
    2005, 16(07):  1317-1321 . 
    摘要 ( 1434 )   PDF (492KB) ( 114 )  
    研究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 )乙醇提取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乙醇提取物、机油乳剂和0.3%印楝素乳油对桃蚜(Myzus persicae)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控制效果.室内四因子(1/2实施)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测试对有翅蚜的忌避作用,结果表明,对有翅桃蚜的主要忌避作用物为苍耳乙醇提取物,当苍耳提取物与白蝴蝶乙醇提取物混用,以及机油乳剂和印楝素混用时,对桃蚜有翅蚜的忌避效果提高;而对萝卜蚜有翅蚜的忌避作用主要受苍耳提取物和白蝴蝶提取物的影响.这些干扰作用均是非线性的.田间试验结果,单独使用白蝴蝶提取物对有翅成蚜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对萝卜蚜自然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以4种植物提取物和药剂混配效果最好,达95.7%;对桃蚜自然种群干扰控制效果最好的则是白蝴蝶提取物,控制效果达87%;同时,白蝴蝶提取物与印楝素乳油混配以及苍耳提取物与印楝素乳油混配,对两种蚜虫的控制效果均达80%以上.
    嗅觉和视觉在中华微刺盲蝽对马缨丹定向行为中的作用
    吴伟坚1 高泽正1,2 余金咏1 梁广文1
    2005, 16(07):  1322-1325 . 
    摘要 ( 1513 )   PDF (362KB) ( 84 )  
    对马缨丹(Lantana camara)、黄花马缨丹(Lantana camara cv.`Flava' )和紫花马缨丹(Lantana montevidensis)花序上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的密度调查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3种颜色马缨丹花序上的分布与花序颜色无关(偏相关系数为0.240,P=0.147,n=40),但与花序中的黄胸蓟马数量和花序中小花数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P<0.0001,n=40)和0.451(P<0.0001,n=40),达到极显著水平.中华微刺盲蝽对不同颜色粘卡的试验也表明,该盲蝽寻找植物寄主时,视觉刺激并不起作用.四臂嗅觉仪的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对马缨丹的气味有强烈的趋向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表明,3种马缨丹花序的挥发物有7种相同的化学成分.
    守瓜属甲虫的取食行为与寄主植物葫芦素种类的关系
    杨晓1 孔垂华1,2 梁文举2 张茂新1 胡飞1
    2005, 16(07):  1326-1329 . 
    摘要 ( 1314 )   PDF (346KB) ( 65 )  
    黄足黄守瓜和黄足黑守瓜是两个非常相似的守瓜属甲虫,但它们对寄主的选择性和取食行为却完全不同.黄足黄守瓜先用口器在黄瓜或南瓜叶面划圈,然后取食圈内叶组织,但却不取食丝瓜、苦瓜和西瓜,而黄足黑守瓜则只取食丝瓜,且不发生划圈取食行为.研究表明,这两种甲虫的寄主选择性及取食行为与瓜类作物合成的葫芦素种类显著相关.黄瓜和南瓜在黄足黄守瓜取食后能诱导合成抑制取食的葫芦素I,使得黄守瓜只能先划圈阻断葫芦素I在叶面的迁移才能取食圈内叶组织.而苦瓜和西瓜本身就合成抑制取食的葫芦素D,使得甲虫不选择这两种瓜类作物取食.丝瓜则合成刺激甲虫取食的葫芦素B和E,使得黑守瓜能直接取食.本研究表明,守瓜属甲虫对寄主植物合成的特定次生物质的味觉响应机制在其寄主选择和取食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云南西双版纳桔小实蝇种群动态
    叶辉 刘建宏
    2005, 16(07):  1330-1334 . 
    摘要 ( 1347 )   PDF (503KB) ( 107 )  
    于1997年、2000年和2003年在云南西双版纳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子及寄主种类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西双版纳常年发生.当年11月至次年2月,桔小实蝇种群处于较低水平,3月以后种群数量逐渐上升,至6~7月形成一个种群增长高峰,此后至10月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分析表明,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化的重要因子是温度、降雨量和寄主种类.西双版纳各月均温位于桔小实蝇适温范围内,但12~2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低于桔小实蝇的适温范围,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有一定抑制作用.降雨量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另一重要因子.月降雨量低于50 mm以下对桔小实蝇种群不利,而100~200 mm的月降雨量有助于桔小实蝇种群的增长.月降雨量大于250 mm以上将导致桔小实蝇种群数量下降.6~7月强降雨过程被认为是桔小实蝇在该时期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芒果、番石榴、桃、梨、柑桔、龙眼和荔枝是桔小实蝇在该地区的主要寄主水果.其中,芒果和龙眼是当地桔小实蝇最喜好的寄主水果,其种植面积、挂果期和产量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影响较大,被认为是影响该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又一主要因素.
    公别拉河流域三类湿地水化学特征研究
    满秀玲1,2 蔡体久1
    2005, 16(07):  1335-1340 . 
    摘要 ( 1462 )   PDF (525KB) ( 52 )  
    选择公别拉河流域有代表性的丛苔草湿地、臌囊苔草-细叶沼柳湿地和沼泽皱蒴藓-柴桦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三类湿地水中的阴离子以HCO3-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81.91%~85.46%,阳离子以Ca2+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56.80%~69.32%,其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类钙型水.三类湿地水pH为6.2~7.1,矿化度为112.56~461.23 mg·L-1,总硬度为14.31~148.53 mg·L-1.三类湿地水的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国家I、II类水质标准,但Fe、Mn含量超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区水资源质量.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了三类湿地水的水化学特征变化规律,并对湿地水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
    长江口北支水域浮游动物的研究
    徐兆礼
    2005, 16(07):  1341-1345 . 
    摘要 ( 1268 )   PDF (487KB) ( 151 )  
    依据2003年7月(丰水期)和 2004年1月(枯水期)对长江口北支水域环境调查资料,研究了长江口北支水域浮游动物分布变化成因.结果表明,丰水期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平均为234.38 mg·m-3,涨、落潮时分别为141.35和327.40 mg·m-3;枯水期为188.81 mg·m-3,涨、落潮时变化不大,分别为184.69和192.93 mg·m-3;涨潮时长江口北支西侧水域生物量高于东侧,落潮时则相反;潮汐对种类数的影响不明显;多样性指数(H')值涨潮大于落潮.丰水期涨潮时北岸生物量高于南岸,落潮时相反,而枯水期两岸差别不如丰水期明显.长江口北支浮游动物分布的变化与长江口门外浮游动物数量季节变动和潮流携带有关,与长江径流关系不明显.柯氏力通过潮夕作用,是长江口北支南北两岸生物量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太湖梅梁湾水华蓝藻复苏过程的研究
    张晓峰1,2 孔繁翔1 曹焕生1,3 谈建康2 陶益2 王美林2
    2005, 16(07):  1346-1350 . 
    摘要 ( 1153 )   PDF (455KB) ( 139 )  
    采用在底泥表面设置藻类细胞捕捉器的方法,测定其中的色素含量变化,并与水柱和底泥中的色素含量变化相比较.结果表明,藻类复苏与底泥环境中的温度、光照、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均有密切关系,叶绿素a、b和藻蓝素所表征的总藻类、绿藻以及蓝藻的上浮率分别为59.84%、76.83%和466.98%,3种藻的上浮量分别占相应浮游藻类最大生物量的7.18%、3.71%和9.33%.蓝藻复苏对太湖水华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非点源污染物在沟渠湿地中的累积和植物吸收净化
    姜翠玲 范晓秋 章亦兵
    2005, 16(07):  1351-1354 . 
    摘要 ( 1491 )   PDF (385KB) ( 148 )  
    对有机质和总氮在沟渠湿地底泥中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研究表明,40 cm以下深度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茭草(Zizania latifolia)湿地底泥对有机质和总氮有显著的持留和累积作用;但表层底泥中含量随季节变化大,最高与最低值相差近2倍以上.有机质和总氮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芦苇和茭草湿地底泥中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6和0.9335.水体中总氮与NH4+-N和NO3-N也显著相关,表明总氮的主要成分是有机氮,其矿化作用是无机氮的重要来源.每年秋季芦苇收割以后,可带走氮818 kg·hm-2和磷103.6 kg·hm-2,茭草可带走氮131 kg·hm-2和磷28.9 kg·hm-2.茭白对氮的吸收能力高,试验表明,利用茭白取代野生植物,既能取得很好的净化效果,又可被农民主动回收,解决植物的二次污染问题.
    沈抚灌区含油污水灌溉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李慧1,2 陈冠雄1,3 杨涛1,4 张成刚1
    2005, 16(07):  1355-1359 . 
    摘要 ( 1310 )   PDF (469KB) ( 216 )  
    通过对沈抚灌区长期污水灌溉造成的石油污染状况的调查,从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角度评价了含油污水灌溉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在灌区干渠和支渠中的积累和分布趋势大体上是上游地区较严重,下游地区较轻.干渠上游污染最严重的样点总石油烃(TPH)含量高达5 213.37 mg·kg-1. 在目前污染程度下,含油污水灌溉刺激了土壤中好氧异养细菌(AHB)和真菌的生长,土壤中总石油烃(TPH)含量与AHB和真菌数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P<0.001)和0.772(P<0.05).土壤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中TPH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 (P<0.001),0.957 (P<0.001)和 0.886 (P<0.001).而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中TPH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4(P<0.05),可作为石油污染的敏感生化指标.各样点土壤的底物诱导呼吸(substrate?induced respiration/SIR)率与土壤中TPH含量、细菌数量及土壤脱氢酶活性密切相关,统计表明,相关系数分别为0.916 (P<0.001) 、0.770 (P<0.001) 和0.903 (P<0.001).
    环境因子对小麦体内镉的生物毒性和植物络合素合成的影响
    孙琴 袁信芳 王晓蓉
    2005, 16(07):  1360-1365 . 
    摘要 ( 1388 )   PDF (537KB) ( 99 )  
    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对小麦体内Cd的生物毒性与植物络合素(PCs)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对小麦产生明显的毒害效应,并显著诱导根合成PCs;pH、Ca和S对小麦体内Cd的吸收和生物毒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中PCs的诱导量与Cd的生物毒性变化表现一致;供磷减轻了Cd胁迫的生物毒性,根中PCs的诱导量也显著降低;镁对Cd胁迫的生物毒性影响甚微,根中PCs的诱导量和Cd的吸收量均未见明显变化.本实验结果证明Cd对PCs的诱导能力与植物体内Cd的毒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可将PCs作为Cd胁迫的生物标记物.
    城市化对北京市景观格局的影响
    孙亚杰 王清旭 陆兆华
    2005, 16(07):  1366-1369 . 
    摘要 ( 1516 )   PDF (374KB) ( 248 )  
    利用1997年与2002年北京地区遥感资料,对北京六环以内的景观进行分类.用Fragstats3.3计算的景观水平上的各种指数对5年来北京市区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2年间北京市区斑块数量增加106.6%,斑块平均大小下降51.6%,分离度指数增加94.3%,景观多样性指数增加17.8%.景观呈破碎化趋势并且景观类型变得多样化.北京市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为人口的快速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房地产用地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快速建设.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北京市区景观格局变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北京城市规划,为北京市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一些景观尺度建议.
    重庆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量研究
    孙凡 孟令彬
    2005, 16(07):  1370-1374 . 
    摘要 ( 1650 )   PDF (450KB) ( 180 )  
    以重庆市2001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重庆市2001年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为1.653566 hm2, 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80393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373173 hm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生态足迹高0.5335 hm2 (增加47.64%),人均生态承载力低0.5196 hm2(下降64.95%),生态赤字是全国平均赤字的3.43倍,表明该地区生态足迹超过了当地生态承载能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另外,还分析论述了多种渠道解决生态系统超负荷人口、增加科技财政投入、控制环境污染等减少该地区生态足迹的对策.
    综合评述
    免疫能力与动物种群调节和生活史权衡的关系
    张志强1,2 王德华1
    2005, 16(07):  1375-1379 . 
    摘要 ( 1177 )   PDF (580KB) ( 54 )  
    在生物医学和动物科学领域,免疫能力是指有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近年来,对野生动物免疫能力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热点领域,它与生态学结合,产生了生态免疫学.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介绍了免疫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与动物种群调节机理的关系,概述了与小型哺乳动物种群密度波动有关的免疫衰退假说、免疫能力选择假说和冬季免疫增强假说,总结了免疫能力与能量代谢和内分泌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对免疫能力在生活史权衡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即有机体生长与免疫、繁殖与免疫之间的权衡关系等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国际上本学科研究的发展动态,提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简报
    缢蛏滩涂养殖环境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分析
    金珊1 薛超波1,2 王国良1 陆彤霞1 王一农1 陈寅儿1
    2005, 16(07):  1380-1382 . 
    摘要 ( 1071 )   PDF (273KB) ( 140 )  
    研究论文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群落乔木树种多样性研究
    李宗善, 唐建维, 郑征, 朱胜忠, 段文勇, 宋军平, 郭贤明, 曾荣
    2005, 16(7):  1183-1188. 
    摘要 ( 1510 )   PDF (765KB) ( 384 )  
    根据块样地资料对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树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 500m2的样地上,随着起测胸径递增,各样地乔木个体数和树种丰富度均表现为依次递减;低海拔带上(850~1000 m)的山地雨林(1、2号样地)的各指数值无一定变化规律,较高海拔带上(1200~2000 m)的山地雨林(3~6号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依次递减,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呈依次递增的趋势.较高海拔带上的山地雨林在较小乔木起测胸径(≥2 cm、≥5 cm、≥10 cm)的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要明显大于低海拔带上的山地雨林,而两者在较大乔木起测胸径(≥20 cm、≥30 cm、≥50 cm)的各指数值无明显差异.随着取样面积的递增,各样地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在取样面积递增到2 000m2处均已趋于平缓.
    凤阳山白豆杉种群结构及群落特性的研究
    杨旭, 于明坚, 丁炳扬, 徐双喜, 叶立新
    2005, 16(7):  1189-1194. 
    摘要 ( 1492 )   PDF (322KB) ( 304 )  
    对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种群大小级结构、分布格局及群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豆杉种群在福建柏-猴头杜鹃林及猴头杜鹃矮林中生长最为良好,其重要值分别可达5%~10%.在猴头杜鹃矮林中,大小级为增长型,存活曲线为Deevy-Ⅰ型,种群将得到长期发展;在福建柏-猴头杜鹃林中,大小级为衰退型,存活曲线为Deevy-Ⅲ型,但由于幼苗储备量较为丰富,在一定时期内还将保持稳定,在这两种群落类型中,种群呈现集群分布.在常绿阔叶林中,白豆杉的重要值只有0.9%,并且种群大小级为衰退型,存活曲线为Deevy-Ⅱ型,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说明常绿阔叶林不适合白豆杉种群的生长.通过对白豆杉和其他种群的相关分析表明,白豆杉种群与猴头杜鹃、福建柏等呈正相关,而与褐叶青冈、木荷等呈负相关.可以认为,如果凤阳山白豆杉种群的生境能够得到切实的保护,该种群就能长期存活和发展.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的比较
    杨丽韫, 罗天祥, 吴松涛
    2005, 16(7):  1195-1199. 
    摘要 ( 1611 )   PDF (740KB) ( 382 )  
    以我国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同一海拔水平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幼林为对象,对不同演替阶段林地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白桦山杨幼林、成熟林和阔叶红松林根系生物量分别为2.437、2.742和4.114 kg·m-2,根系碳贮量分别为1.113、1.323和2.023kg·m-2,土壤碳贮量分别为11.911、11.943和12.87 kg·m-2,林地地下碳贮量分别为13.024、13.266和14.610kg·m-2.3块林地中根系氮贮量分别为0.035、0.032和0.039 kg·m-2,土壤氮贮量分别为1.207、1.222和0.915kg·m-2,林地地下氮贮量分别为1.243、1.254和0.955 kg·m-2.在长白山地区次生林演替和恢复过程中林地地下部分是潜在的碳汇,而土壤氮贮量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自然种群生殖构件的时空动态
    肖宜安, 何平, 胡文海, 李晓红
    2005, 16(7):  1200-1204. 
    摘要 ( 1504 )   PDF (273KB) ( 307 )  
    根据野外观测数据,研究了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longipes)在不同生境条件下自然种群开花物候变异以及生殖构件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类型中长柄双花木开花物候存在一定差异,在纯林中个体的平均花期最长,达75d,而个体间开花同步性最低,仅为0.717;竹林中的个体花期最短,只有47d,而同步指数最高,达0.968.生殖枝数量及花序数均随个体年龄增长而增加,在年龄为30~35年时达最高,此后又呈下降趋势;在海拔为810m左右处,个体生殖枝数及着生的花序数均达最大值,且冠层间差异明显.纯林中个体着生的生殖枝数及每生殖枝上着生的花序数均最高,分别为411.39和7.857;竹林中个体每生殖枝着生的花序数显著低于其它群落.年龄小的个体,各时期生殖构件败育率均高于年龄大的个体;另外,生殖构件的败育与海拔高度间无相关性,而与构件发育时间、分布的树冠层次以及所处的群落类型相关.影响生殖构件败育的主要因子是光照条件.
    黄土高原陕北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单长卷, 梁宗锁, 韩蕊莲, 郝文芳
    2005, 16(7):  1205-1212. 
    摘要 ( 1477 )   PDF (413KB) ( 362 )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刺槐林地0~500cm土壤平均含水量(2003年)分别为阳坡6.96%、半阳坡7.62%、半阴坡8.06%、阴坡8.87%,阴坡、半阴坡与阳坡差异达极显著,与半阳坡达显著水平,半阳坡与阳坡差异显著,而阴坡与半阴坡差异不显著.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叶片相对含水量和饱和亏与各立地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阳坡刺槐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半阴坡和阴坡尤其是阴坡维持在较高水平.刺槐日蒸腾平均值大小顺序为阴坡(4.07μg·cm-2·s-1)>半阴坡(3.89μg·cm-2·s-1)>半阳坡(3.05 μg·cm-2·s-1)>阳坡(2.70μg·cm-2·s-1),各立地刺槐蒸腾出现较大差异的时间在11:00和13:00.不同立地条件除阳坡外其刺槐蒸腾速率均与光照强度显著相关,各立地均与大气相对湿度显著相关,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阴坡生物量最高(8.50gk·株-1),高于其他3种立地,阳坡最低(5.79kg·株-1).
    小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分布与温度关系研究
    江源, 黄秋如, 韩京莎, 黄晓霞, 刘全儒
    2005, 16(7):  1213-1217. 
    摘要 ( 1628 )   PDF (259KB) ( 351 )  
    通过转化糖方法、植物群落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分别测得生境效应温度、物种盖度和生物量,应用该数据分析小五台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物种分布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记录到的97种维管植物中,约36%的物种分布受生境温度条件影响,约20%物种的相对盖度与温度变化呈显著相关.生物量或相对盖度与温度呈正相关的有11种植物,相对盖度与温度呈负相关的有8种植物.在物种分布与温度关系的研究中,对频度为90%~20%的物种,采用盖度指标进行分析通常可行,对频度大于90%的物种,采用生物量数据比盖度更为有效.
    植被叶片及冠层层次含水量估算模型的建立
    沈艳, 牛铮, 颜春燕
    2005, 16(7):  1218-1223. 
    摘要 ( 2191 )   PDF (1551KB) ( 421 )  
    利用LOPEX'93数据库中7个鲜叶片含水量(Cw)和光谱反射率实测数据,基于光谱指数法,在叶片层次,用47个随机样本建立Cw与不同光谱指数的统计模型,并用另外20个样本验证.结果表明,Cw的两种表征形式相对含水量FMC和等价水深EWT在提取叶片Cw时差异较大,EWT与各光谱指数的相关性较FMC高,但FMC对叶片Cw的反演精度高于EWT.而反演精度更高的是基于最优子集回归建立的光谱指数线性模型.Ratio975是叶片层次提取Cw的普适光谱指数.冠层层次,利用PROSPECT+SAILH耦合模型,模拟在不同叶面积指数LAI和Cw下的冠层光谱.为了剔除背景影响,更好地提取冠层Cw,提出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反射率构造土壤可调节水分指数(SAWI),该指数与其他光谱指数的比值能明显地剔除土壤背景影响,更准确地提取冠层Cw.Ratio975的改进型光谱指数(Ratio975-0.9)/(SAWI+0.2)能用来提取叶面积指数LAI从0.3到8.0,Cw从0.0001cm到0.07cm的冠层Cw,研究表明精度较高.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不同生境条件下梭梭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王春玲, 郭泉水, 谭德远, 史作民, 马超
    2005, 16(7):  1224-1229. 
    摘要 ( 1459 )   PDF (312KB) ( 372 )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以平缓低洼地、平缓沙地、半流动沙丘等3种不同生境类型上的天然梭梭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物种结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以及梭梭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种群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不同生境条件下梭梭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以平缓低洼地上梭梭群落的植物种类最丰富,其次是平缓沙地,半流动沙丘上的植物种类最少.3种生境类型上群落中的植物种类分别为1种、15种和12种;梭梭天然更新幼苗幼树以半流动沙丘上的梭梭群落为最多,达 87株·hm-2,但幼苗幼树在梭梭群落内分布不均匀,平缓低洼地上梭梭群落内的幼苗幼树比半流动沙丘上的略少,为5 799株·hm-2,但幼苗幼树在梭梭群落内分布均匀,总体评价以平缓低洼地上梭梭群落的天然更新最好;平缓低洼地上梭梭群落的总生物量为19.39 t·hm-2,平缓沙地上为9.32 t·hm-2,半流动沙丘上为.9 t·hm-2;不同生境类型上梭梭群落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平缓低洼地地面固定,土壤水分和肥力较好,比较适宜梭梭林木生长和梭梭群落的发育,平缓沙地和半流动沙丘的地面容易产生风蚀,土壤水分和肥力较差,生境条件比较严酷.
    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磷硫生物循环的研究
    魏晶, 吴钢, 王欢, 郝莹婕, 尚文艳
    2005, 16(7):  1230-1234. 
    摘要 ( 1489 )   PDF (861KB) ( 451 )  
    利用分室模型对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磷硫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高山冻原植被-土壤系统中总磷和总硫净储存分别为16 088.6 t和26 079.4 t,其中土壤库分别占99.2%和99.5%.磷硫在土壤库、凋落物库和植被库的分布极不平衡,储量分别是:植被库中磷46.14 t、硫64.82 t,其中地上部分储存磷21.88 t、硫44.21 t,地下根系储存磷24.28 t、硫20.61 t,在植物亚系统中47.4%的磷和68.2%的硫储存在地上部分;凋落物库中磷89.63 t、硫53.16 t;土壤库中磷15 952.8 t、硫26 014.6t.长白山高山冻原植被-土壤系统中,磷年吸收量和年凋落物归还量分别为24.52和31.59 t;硫在地上植物活体、地下根系中年转移量和年凋落物归还量分别为31.18、10.12和21.06 t,硫自然归还率为67.5%.
    模拟氮沉降增加对南亚热带主要森林土壤动物的早期影响
    徐国良, 莫江明, 周国逸
    2005, 16(7):  1235-1240. 
    摘要 ( 1441 )   PDF (594KB) ( 517 )  
    对模拟氮沉降增加条件下3种南亚热地带代表性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内土壤动物群落的早期响应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采用模拟的方法,人为构建了一个氮沉降增加梯度系列,即对照、低氮处理(50kg·hm-2·yr-1)、中氮处理(100kg·hm-2·yr-1)和高氮处理(150kg·hm-2·yr-1).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不同;季风林与针叶林表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前者反映的是负向效应,土壤动物的3项指标均明显下降,而后者则反映出明显的正向效应,使得针叶林土壤动物的各项指标达到混交林,甚至季风林的水平;氮沉降增加对混交林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作用.不同氮沉降增加水平所产生的效应也不完全相同.在季风林内,参比对照,中氮处理往往表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P<0.05),而低氮处理反应不明显;在针叶林内,氮处理的正向效应随着处理的加强而持续上升,尤其是对于土壤动物类群数指标,这种持续性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可以认为,这些结果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对氮饱和的响应机制.
    自控玻璃温室冬季气候生态特征及调控策略
    李军, 杨秋珍, 罗卫红
    2005, 16(7):  1241-1246. 
    摘要 ( 1573 )   PDF (297KB) ( 672 )  
    根据上海东海蔬菜示范基地荷兰型自控玻璃温室内监测的5年气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冬季光照、温度、CO2浓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的月际变化特征,揭示了不同天气型下适宜与不宜各级光照度持续时数、各级界限温度出现情况、CO2欠缺量与持续时间特点、空气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建立了白天温度、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与同期光照度间的统计关系式,明确了上海地区冬季温室内主要气候生态问题,并提出了调控建议.在本地区气候背景下在冬季要使温室作物获得高产,关键是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在夜间适当控制加温水平,重点提高晴天上午温度,增大昼夜温差,以增加蔬菜的净光合产物.分析结果为温室小气候的合理调控提供技术依据.
    大山示范区经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生态和经济效益分析
    章铁, 李宏开, 祝有刚, 杨晓飞
    2005, 16(7):  1247-1251. 
    摘要 ( 1667 )   PDF (276KB) ( 309 )  
    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对大山村经果林的主要经营模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柑桔(9年生)-茶叶,柿(5年生)-马铃薯-西瓜,梨(7年生)-马铃薯-大豆,梨(7年生)-桔梗,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纯收益分别达8 700.00、12 351.00、12 337.50和22 500.00元·hm-2,均高于仅种农作物.林内郁闭度0.3~0.4,光能利用率比纯林提高了20%~30%.
    稻鸭共育复合系统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禹盛苗, 欧阳由男, 张秋英, 彭钢, 许德海, 金千瑜
    2005, 16(7):  1252-1256. 
    摘要 ( 1510 )   PDF (493KB) ( 565 )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稻田全天候家鸭野养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鸭共育复合生态系统中,由于鸭在稻间的活动明显改善了水稻群体质量,水稻无效分蘖比不养鸭对照显著减少,提高成穗率8.08%,增加水稻群体基部透光率4.05%;齐穗期和成熟期的绿叶面积比不养鸭对照分别增加6.01%和10.65%,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2.90%和17.82%;齐穗期的根系活力和灌浆期剑叶的光合作用强度分别比不养鸭对照增加24.02%和15.73%,从而积累较多的有机同化物,提高经济系数2.87%,增产稻谷4.93%,最终实现了水稻良好生育和高产、高效的目标.
    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赵春, 宁堂原, 焦念元, 韩宾, 李增嘉
    2005, 16(7):  1257-1260. 
    摘要 ( 1570 )   PDF (219KB) ( 556 )  
    选用山东省近年来已推广和区试的10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于2001~2003年在9个不同环境条件的试验点进行两年多点试验,分析了山东省不同地区小麦品质性状特点,依据品质指标将山东省分为个类型区,并研究了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与环境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指标均有显著影响;蛋白质和面筋百分含量变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差异;粉质仪参数的变异主要是品种和环境的共同作用;而淀粉含量、峰值黏度和稀懈值变异的各影响因素互作效应大于独立效应,在独立效应中,品种影响大于环境影响.
    渗透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赵丽英, 邓西平, 山仑
    2005, 16(7):  1261-1264. 
    摘要 ( 1658 )   PDF (513KB) ( 876 )  
    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技术,研究模拟干旱条件对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即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qP(光化学猝灭)、qNP(非光化学猝灭)、ETR(表观光合量子传递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较大.随着渗透胁迫的加剧,Fv/FmFv/Fo都表现出现降低-增加-降低的趋势,在渗透胁迫2 h以前,小麦叶片内部没有发生光抑制,但随着胁迫的加剧,Fv/Fm值增加,使得小麦幼苗叶内发生光抑,导致ΦPSⅡ和ETR的下降;在渗透胁迫过程中,小麦叶片吸收光能的光化学猝灭(qP)的下降和光化学猝灭(qNP)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说明小麦在受到干旱胁迫前期,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降低;在胁迫2h后,随着胁迫的加剧,qP和qNP增加有利于提高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将更多的光能用于推动光合电子传递,提高了光合电子传递能力,同时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提高,有助于耗散过剩的激发能,以保护光合机构,缓解环境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体现了小麦叶片的自我保护机制.两个品种相比,长武13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幅度比陕253小,具有更强的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
    一种非光敏特早熟小麦品种光温特性之初探
    巴特尔·巴克, 郑大玮, Herman van Keulen, Jan Verhagen, 吴富宁, 曾晓光
    2005, 16(7):  1265-1269. 
    摘要 ( 1664 )   PDF (299KB) ( 269 )  
    以强冬性小麦品种京冬8号为对照,采用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非光敏特早熟小麦新品种冬早号的生长发育进程和光温特性,并探讨了播期对两种小麦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早号小麦品种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早熟3~4 d,标准播期增产43.4%.冬早号小麦品种在低温、短光照条件下也能完成正常的穗分化进程,其每经历一个穗分化期Z所用的天文日照时数、有效积温和光温积明显少于京冬8号.该品种在穗分化阶段对光照不敏感,无需经过严格的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品种类型介于冬性和春性之间,冬前适播期较广,适合秋播也可以春播,这在小麦育种领域是个突破.
    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质变化特征
    王清奎, 汪思龙, 高洪, 于小军
    2005, 16(7):  1270-1274. 
    摘要 ( 1457 )   PDF (555KB) ( 502 )  
    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对第一代、第二代杉木林和地带性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质主要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质各组分含量均为杉木林低于阔叶林,而第二代杉木林又低于第一代杉木.第一代杉木林活性有机质总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8.79 g·kg-1、421.7 mg·kg-1、22.2 mg·kg-1和136.3 mg·kg-1,上述活性有机质组分在第二代杉木林中的含量分别是第一代杉木林的73.6%、87.9%、66.3%和3.2%,地带性阔叶林则分别为22.31 g·kg-1、800. mg·kg-1、361.1 mg·kg-1和220.1 mg·kg-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质各组分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其它活性有机质组分的相关性相对较高.
    杉木连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李延茂, 胡江春, 张晶, 汪思龙, 王书锦
    2005, 16(7):  1275-1278. 
    摘要 ( 1587 )   PDF (497KB) ( 350 )  
    分析了位于湖南会同广坪镇1~4代人工杉木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杉木连栽代数的增加,根际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数量发生显著变化,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减少,真菌数量显著增加.利用PCR和DGGE技术分析了1~4代杉木林根际土壤细菌区系和真菌区系.结果表明,细菌生物多样性在不同连栽代数杉木根际土壤中变化不明显,各代杉木土壤之间细菌的遗传相似性为87%.而真菌随连栽代数的增加,DGGE图谱带逐渐减少,真菌生物多样性降低,各代杉木土壤之间真菌的遗传相似性也较低,仅为45%.对各代杉木土壤主要真菌类群的分析表明,随连栽代数的增加,病原真菌及产毒真菌增加显著.
    西南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草)模式对土壤肥力质量演变的影响
    龙健, 邓启琼, 江新荣, 刘方
    2005, 16(7):  1279-1284. 
    摘要 ( 1591 )   PDF (847KB) ( 487 )  
    采取4种不同退耕还林(草)模式对喀斯特严重侵蚀区进行了10年定位治理,2003年对各退耕模式及相应对照的土壤理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治理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明显增加,土壤水解性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得到显著加强,土壤养分贮量和速效养分供应强度得到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土壤综合肥力评价表明,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IFI)呈增长趋势.因此,采用合适的生物措施,辅于必要的工程措施,是改善喀斯特地区土壤肥力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坡地土壤溶质迁移参数的空间变异特性
    郑纪勇, 邵明安, 张兴昌, 李世清
    2005, 16(7):  1285-1289. 
    摘要 ( 1543 )   PDF (261KB) ( 262 )  
    以氯离子为示踪离子,以41m×5m径流小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原状土柱法,通过拟合穿透曲线估计了氯离子在坡地土壤中的迁移参数,并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理论分析了溶质迁移参数在坡面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平均孔隙流速从坡上到坡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在坡面的变异具有漂移特征;弥散系数在距坡顶0~20 m范围内变化不大,20 m以下呈逐渐上升趋势,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具有空间自相关特征,其自相关特征长度为21 m;弥散度从坡上到坡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具有空间自相关特征,其自相关特征长度为10 m.
    大戟内生菌的抑菌活性及其与宿主相关性研究
    戴传超, 余伯阳, 赵玉婷, 杨启银, 蒋继宏
    2005, 16(7):  1290-1294. 
    摘要 ( 1727 )   PDF (264KB) ( 412 )  
    为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的内生菌资源,以大戟和其内生真菌作为材料,以一株乌桕来源的内生菌作为对照,研究自身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用植物的内生菌在抑菌作用上和宿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戟内生菌镰刀菌E5有抑制宿主受试病原菌的作用,并在活植物体内表现出对受试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其抑菌能力受宿主成分刺激而加强,而宿主成分对受试病原菌无抑制作用,乌桕来源的内生菌链隔孢S12无抑制受试病原菌的作用.内生菌E5需要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培养才能产生抑菌作用,抑菌活性最大产生时间和生物量最大值不同时出现.内生菌E5的抑菌能力受到pH、温度、紫外线影响.大戟内生菌E以上特点,体现了其与宿主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红松和长白赤松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
    贾夏, 韩士杰, 周玉梅, 张军辉, 邹春静
    2005, 16(7):  1295-1298. 
    摘要 ( 1513 )   PDF (420KB) ( 445 )  
    以连续5年不同CO2浓度(开顶箱700μmol·mol-1、500μmol·mol-1、对照箱和裸地)处理的长白赤松和红松幼苗为研究对象,在2003年7~9月分别对幼苗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处理对长白赤松幼苗根际土壤细菌数量起显著的(P≤0.001)促进作用,对根际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促进作用却不明显;对红松来说,除8月份700μmol·mol-1CO2处理和7月份500μmol·mol-1CO2处理之外,在各月份中受高浓度CO2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均较对照箱和裸地显著增多(P≤0.001),而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变化除9月份(P≤0.001)外均不明显,放线菌数量受高浓度CO2的影响亦不明显.
    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系数的研究
    卢燕宇, 黄耀, 郑循华
    2005, 16(7):  1299-1302. 
    摘要 ( 1585 )   PDF (881KB) ( 552 )  
    通过调研多年来国内外农田N2O排放的研究结果,建立了农田N2O年度排放数据库,并分析了N2O排放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N2O排放与温度及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有机碳及氮含量无显著相关.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农田N2O排放系数的定义和确定方法,用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对其进行修正.结果表明,经平均气温修正后的排放系数并不减小农田N2O排放的估计误差,但用年降水量进行修正后能减小平均相对误差16%左右.
    有机肥对农田土壤二氧化碳和甲烷通量的影响
    董玉红, 欧阳竹
    2005, 16(7):  1303-1307. 
    摘要 ( 1486 )   PDF (545KB) ( 469 )  
    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鸡粪、猪粪、牛粪)对夏玉米田土壤CO2和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CO2通量具有相同的季节变化趋势,受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共同影响,土壤CO2通量和大气温度、地表温度、地下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当温度不是限制因子的时候,CO2通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玉米整个生长季大部分时间土壤为CH4的吸收汇,源汇的变化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但是相关分析并不显著.不同处理的土壤CO2季节平均排放通量为0.124~0.818g·m-2·h-1,和CK2相比,玉米种植促进了CO2的排放,施用有机肥也增加了CO2的排放,所有有机肥处理的平均排放通量和CK2差异显著,但只有S2和P2和CK1的差异显著.不同处理农田土壤CH4的季节平均通量为-0.0068~-0.0484mg·m-2·h-1,有机肥施用抑制了土壤对CH4的吸收,施肥量高抑制作用强,但是统计分析差异并不显著.
    李园桃蚜和草间小黑蛛种群空间格局的地学统计学研究
    丁程成, 邹运鼎, 毕守东, 高彩球, 刘小林, 曹传旺, 孟庆雷, 李昌根
    2005, 16(7):  1308-1312. 
    摘要 ( 1452 )   PDF (263KB) ( 394 )  
    利用地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李园桃蚜种群和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桃蚜种群6月27日和11月22日此两次的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为直线,表明此两次两种空间分布为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其余9次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均为球形,表明此9次李园桃蚜种群的空间分布是聚集分布,变程RSD(m)为4.173903~34.7837.草间小黑蛛空间格局5月21日、5月31日及10月19日、11月22日4次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为直线,表明此4次种群的空间分布为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其余8次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均为球形,表明此8次李园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分布是聚集分布,变程RSD(m)为2.3169~42.00711,表明草间小黑蛛种群对桃蚜种群在空间位置上具有追随关系,对其种群数量的控制有较大作用.
    不同玉米品种对截形叶螨种群参数的影响
    庞保平, 刘家骧, 周晓榕, 张瑞峰
    2005, 16(7):  1313-1316. 
    摘要 ( 1631 )   PDF (237KB) ( 462 )  
    在室内28±1℃条件下,应用叶盘法研究了中单2号、农大108、赤单202和巴丹3号个不同玉米品种对截形叶螨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玉米上,截形叶螨卵期、若螨期、产卵前期、成螨寿命、单雌产卵量、日均产卵量、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内禀增长率、世代平均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孵化率为中单2号95.8%、农大108 94.0%、赤单202 90.0%和巴单3号84.0%;幼、若螨期存活率相应地为90.5%、84.0%、86.0%和72.0%;存活曲线均为Ⅰ型.净增殖率在中单2号上最高为41.4,而在巴单3号上最低为16.8;中单2号是其最喜食的品种,其次为农大108,再次为赤单202,对巴单3号的嗜食性最差.
    植物提取物和药剂对蔬菜蚜虫种群的联合控制作用
    周琼, 梁广文, 曾玲, 沈叔平, 岑伊静
    2005, 16(7):  1317-1321. 
    摘要 ( 1479 )   PDF (281KB) ( 333 )  
    研究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乙醇提取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乙醇提取物、机油乳剂和0.3%印楝素乳油对桃蚜(Myzus persicae)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控制效果.室内四因子(1/2实施)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测试对有翅蚜的忌避作用,结果表明,对有翅桃蚜的主要忌避作用物为苍耳乙醇提取物,当苍耳提取物与白蝴蝶乙醇提取物混用,以及机油乳剂和印楝素混用时,对桃蚜有翅蚜的忌避效果提高;而对萝卜蚜有翅蚜的忌避作用主要受苍耳提取物和白蝴蝶提取物的影响.这些干扰作用均是非线性的.田间试验结果,单独使用白蝴蝶提取物对有翅成蚜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对萝卜蚜自然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以4种植物提取物和药剂混配效果最好,达95.7%;对桃蚜自然种群干扰控制效果最好的则是白蝴蝶提取物,控制效果达87%;同时,白蝴蝶提取物与印楝素乳油混配以及苍耳提取物与印楝素乳油混配,对两种蚜虫的控制效果均达80%以上.
    嗅觉和视觉在中华微刺盲蝽对马缨丹定向行为中的作用
    吴伟坚, 高泽正, 余金咏, 梁广文
    2005, 16(7):  1322-1325. 
    摘要 ( 1665 )   PDF (781KB) ( 401 )  
    对马缨丹(Lantana camara)、黄花马缨丹(Lantana camara cv.‘Flava')和紫花马缨丹(Lantanamontevidensis)花序上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的密度调查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3种颜色马缨丹花序上的分布与花序颜色无关(偏相关系数为0.240,P=0.147,n=40),但与花序中的黄胸蓟马数量和花序中小花数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P<0.0001,n=0)和0.451(P<0.0001,n=40),达到极显著水平.中华微刺盲蝽对不同颜色粘卡的试验也表明,该盲蝽寻找植物寄主时,视觉刺激并不起作用.四臂嗅觉仪的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对马缨丹的气味有强烈的趋向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表明,3种马缨丹花序的挥发物有7种相同的化学成分.
    守瓜属甲虫的取食行为与寄主植物葫芦素种类的关系
    杨晓, 孔垂华, 梁文举, 张茂新, 胡飞
    2005, 16(7):  1326-1329. 
    摘要 ( 1974 )   PDF (230KB) ( 368 )  
    黄足黄守瓜和黄足黑守瓜是两个非常相似的守瓜属甲虫,但它们对寄主的选择性和取食行为却完全不同.黄足黄守瓜先用口器在黄瓜或南瓜叶面划圈,然后取食圈内叶组织,但却不取食丝瓜、苦瓜和西瓜,而黄足黑守瓜则只取食丝瓜,且不发生划圈取食行为.研究表明,这两种甲虫的寄主选择性及取食行为与瓜类作物合成的葫芦素种类显著相关.黄瓜和南瓜在黄足黄守瓜取食后能诱导合成抑制取食的葫芦素Ⅰ,使得黄守瓜只能先划圈阻断葫芦素Ⅰ在叶面的迁移才能取食圈内叶组织.而苦瓜和西瓜本身就合成抑制取食的葫芦素D,使得甲虫不选择这两种瓜类作物取食.丝瓜则合成刺激甲虫取食的葫芦素B和E,使得黑守瓜能直接取食.本研究表明,守瓜属甲虫对寄主植物合成的特定次生物质的味觉响应机制在其寄主选择和取食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云南西双版纳桔小实蝇种群动态
    叶辉, 刘建宏
    2005, 16(7):  1330-1334. 
    摘要 ( 1721 )   PDF (726KB) ( 597 )  
    于1997年、2000年和2003年在云南西双版纳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子及寄主种类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西双版纳常年发生.当年11月至次年2月,桔小实蝇种群处于较低水平,3月以后种群数量逐渐上升,至6~7月形成一个种群增长高峰,此后至10月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分析表明,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化的重要因子是温度、降雨量和寄主种类.西双版纳各月均温位于桔小实蝇适温范围内,但12~2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低于桔小实蝇的适温范围,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有一定抑制作用.降雨量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另一重要因子.月降雨量低于50 mm以下对桔小实蝇种群不利,而100~200 mm的月降雨量有助于桔小实蝇种群的增长.月降雨量大于250 mm以上将导致桔小实蝇种群数量下降.6~7月强降雨过程被认为是桔小实蝇在该时期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芒果、番石榴、桃、梨、柑桔、龙眼和荔枝是桔小实蝇在该地区的主要寄主水果.其中,芒果和龙眼是当地桔小实蝇最喜好的寄主水果,其种植面积、挂果期和产量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影响较大,被认为是影响该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又一主要因素.
    公别拉河流域三类湿地水化学特征研究
    满秀玲, 蔡体久
    2005, 16(7):  1335-1340. 
    摘要 ( 1514 )   PDF (312KB) ( 320 )  
    选择公别拉河流域有代表性的丛苔草湿地、臌囊苔草-细叶沼柳湿地和沼泽皱蒴藓-柴桦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三类湿地水中的阴离子以HCO3-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81.91%~85.46%,阳离子以Ca2+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56.80%~69.32%,其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类钙型水.三类湿地水pH为6.2~7.1,矿化度为112.5~461.23 mg·L-1,总硬度为14.31~148.53 mg·L-1.三类湿地水的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国家Ⅰ、Ⅱ类水质标准,但Fe、Mn含量超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区水资源质量.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了三类湿地水的水化学特征变化规律,并对湿地水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
    长江口北支水域浮游动物的研究
    徐兆礼
    2005, 16(7):  1341-1345. 
    摘要 ( 1523 )   PDF (272KB) ( 307 )  
    依据2003年7月(丰水期)和2004年1月(枯水期)对长江口北支水域环境调查资料,研究了长江口北支水域浮游动物分布变化成国.结果表明,丰水期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平均为234.38 mg·m-3,涨、落潮时分别为141.3和327.40mg·m-3;枯水期为188.81 mg·m-3,涨、落潮时变化不大,分别为184.69和192.93 mg·m-3;涨潮时长江口北支西侧水域生物量高于东侧,落潮时则相反;潮汐对种类数的影响不明显;多样性指数(H')值涨潮大于落潮.丰水期涨潮时北岸生物量高于南岸,落潮时相反,而枯水期两岸差别不如丰水期明显.长江口北支浮游动物分布的变化与长江口门外浮游动物数量季节变动和潮流携带有关,与长江径流关系不明显.柯氏力通过潮夕作用,是长江口北支南北两岸生物量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太湖梅梁湾水华蓝藻复苏过程的研究
    张晓峰, 孔繁翔, 曹焕生, 谈建康, 陶益, 王美林
    2005, 16(7):  1346-1350. 
    摘要 ( 1565 )   PDF (549KB) ( 442 )  
    采用在底泥表面设置藻类细胞捕捉器的方法,测定其中的色素含量变化,并与水柱和底泥中的色素含量变化相比较.结果表明,藻类复苏与底泥环境中的温度、光照、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均有密切关系,叶绿素a、b和藻蓝素所表征的总藻类、绿藻以及蓝藻的上浮率分别为59.84%、76.83%和466.98%,3种藻的上浮量分别占相应浮游藻类最大生物量的7.18%、3.71%和9.33%.蓝藻复苏对太湖水华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非点源污染物在沟渠湿地中的累积和植物吸收净化
    姜翠玲, 范晓秋, 章亦兵
    2005, 16(7):  1351-1354. 
    摘要 ( 1454 )   PDF (595KB) ( 631 )  
    对有机质和总氮在沟渠湿地底泥中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研究表明,0 cm以下深度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茭草(Zizania latifolia)湿地底泥对有机质和总氮有显著的持留和累积作用;但表层底泥中含量随季节变化大,最高与最低值相差近2倍以上.有机质和总氮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芦苇和茭草湿地底泥中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6和0.9335.水体中总氮与NHM4+-N和NO3--N也显著相关,表明总氮的主要成分是有机氮,其矿化作用是无机氮的重要来源.每年秋季芦苇收割以后,可带走氮818 kg·hm-2和磷103.6 kg·hm-2,茭草可带走氮131 kg·hm-2和磷28.9 kg·hm-2.茭白对氮的吸收能力高,试验表明,利用茭白取代野生植物,既能取得很好的净化效果,又可被农民主动回收,解决植物的二次污染问题.
    沈抚灌区含油污水灌溉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李慧, 陈冠雄, 杨涛, 张成刚
    2005, 16(7):  1355-1359. 
    摘要 ( 1606 )   PDF (267KB) ( 415 )  
    通过对沈抚灌区长期污水灌溉造成的石油污染状况的调查,从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角度评价了含油污水灌溉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在灌区干渠和支渠中的积累和分布趋势大体上是上游地区较严重,下游地区较轻.干渠上游污染最严重的样点总石油烃(TPH)含量高达 5213.37 mg·kg-1.在目前污染程度下,含油污水灌溉刺激了土壤中好氧异养细菌(AHB)和真菌的生长,土壤中总石油烃(TPH)含量与AHB和真菌数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P<0.001)和0.772(P<0.05).土壤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中TPH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P<0.001),0.957(P<0.001)和0.886(P<0.001).而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中TPH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4(P<0.0),可作为石油污染的敏感生化指标.各样点土壤的底物诱导呼吸(substrate-induced respiration/SIR)率与土壤中TPH含量、细菌数量及土壤脱氢酶活性密切相关,统计表明,相关系数分别为0.916(P<0.001)、0.770(P<0.001)和0.903(P<0.001).
    环境因子对小麦体内镉的生物毒性和植物络合素合成的影响
    孙琴, 袁信芳, 王晓蓉
    2005, 16(7):  1360-1365. 
    摘要 ( 1480 )   PDF (1487KB) ( 683 )  
    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对小麦体内Cd的生物毒性与植物络合素(PCs)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对小麦产生明显的毒害效应,并显著诱导根合成PCs;pH、Ca和S对小麦体内Cd的吸收和生物毒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中PCs的诱导量与Cd的生物毒性变化表现一致;供磷减轻了Cd胁迫的生物毒性,根中PCs的诱导量也显著降低;镁对Cd胁迫的生物毒性影响甚微,根中PCs的诱导量和Cd的吸收量均未见明显变化.本实验结果证明Cd对PCs的诱导能力与植物体内Cd的毒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可将PCs作为Cd胁迫的生物标记物.
    城市化对北京市景观格局的影响
    孙亚杰, 王清旭, 陆兆华
    2005, 16(7):  1366-1369. 
    摘要 ( 1596 )   PDF (581KB) ( 628 )  
    利用1997年与2002年北京地区遥感资料,对北京六环以内的景观进行分类.用Fragstats3.3计算的景观水平上的各种指数对5年来北京市区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2年间北京市区斑块数量增加106.6%,斑块平均大小下降51.6%,分离度指数增加93.3%,景观多样性指数增加17.8%.景观呈破碎化趋势并且景观类型变得多样化.北京市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为人口的快速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房地产用地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快速建设.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北京市区景观格局变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北京城市规划,为北京市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一些景观尺度建议.
    重庆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量研究
    孙凡, 孟令彬
    2005, 16(7):  1370-1374. 
    摘要 ( 1660 )   PDF (704KB) ( 664 )  
    以重庆市2001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重庆市2001年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为1.6536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80393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373173 hm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生态足迹高0.5335 hm2(增加47.64%),人均生态承载力低0.5196 hm2(下降64.95%),生态赤字是全国平均赤字的3.43倍,表明该地区生态足迹超过了当地生态承载能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另外,还分析论述了多种渠道解决生态系统超负荷人口、增加科技财政投入、控制环境污染等减少该地区生态足迹的对策.
    免疫能力与动物种群调节和生活史权衡的关系
    张志强, 王德华
    2005, 16(7):  1375-1379. 
    摘要 ( 1430 )   PDF (634KB) ( 588 )  
    在生物医学和动物科学领域,免疫能力是指有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近年来,对野生动物免疫能力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热点领域,它与生态学结合,产生了生态免疫学.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介绍了免疫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与动物种群调节机理的关系,概述了与小型哺乳动物种群密度波动有关的免疫衰退假说、免疫能力选择假说和冬季免疫增强假说,总结了免疫能力与能量代谢和内分泌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对免疫能力在生活史权衡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即有机体生长与免疫、繁殖与免疫之间的权衡关系等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国际上本学科研究的发展动态,提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缢蛏滩涂养殖环境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分析
    金珊, 薛超波, 王国良, 陆彤霞, 王一农, 陈寅儿
    2005, 16(7):  1380-1382. 
    摘要 ( 1334 )   PDF (185KB) ( 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