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凌宇, 董灵波, 陈莹, 刘兆刚. 大兴安岭中部天然次生林种子雨动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2): 4035-4041. |
[2] |
康海斌, 王得祥, 常明捷, 康冰, 于飞, 刘姝彤. 生境对啮齿动物介导下锐齿槲栎种子命运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7): 2249-2256. |
[3] |
卢彦磊, 张文辉, 杨斌, 王亚楠. 秦岭中段不同坡向锐齿栎种子雨、土壤种子库与幼苗更新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6): 1965-1973. |
[4] |
钱多多, 匡旭, 王绪高, 蔺菲, 原作强, 叶吉, 郝占庆. 2006—2017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木本植物种子雨的时空动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5): 1487-1493. |
[5] |
张超, 刘咏梅, 孙亚楠, 王雷, 刘建红.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养分含量的高光谱预测模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9): 2835-2842. |
[6] |
朱晨曦, 刘志刚, 于洋洋, 刘青青, 赵冲, 郑晓阳, 王正宁, 刘博. 杉木人工林种子雨组成和季节动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5): 1515-1522. |
[7] |
王文鑫,王文龙,康宏亮,郭明明,杨波,陈卓鑫,赵满. 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恢复草被对浅沟侵蚀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2): 3891-3899. |
[8] |
罗永红,闫兴富,周立彪,苗迎权,张金峰. 种子特征和结实量对啮齿动物取食和扩散种子行为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2): 4181-4190. |
[9] |
于卫洁1,陈宇2,3,焦菊英1,4**,王东丽2,王志杰4,魏艳红4,寇萌4,尹秋龙5.
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坡面种子雨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2): 395-403. |
[10] |
于飞1,3,史晓晓2,易现峰3,4**,王得祥1.
蒙古栎种子相对丰富度对小兴安岭5种木本植物种子扩散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6): 1531-1535. |
[11] |
杜珊1,段文标1**,王丽霞1,陈立新1,魏全帅1,李猛2,王利冬3.
红松阔叶混交林中坑和丘的微立地特征及其对植被更新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3): 633-638. |
[12] |
吴敏,张文辉,周建云,马闯,马莉薇.
秦岭北坡不同生境栓皮栎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动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11): 2807-2814. |
[13] |
刘 洋;吕一河;郑海峰;陈利顶.
用回归树模型分析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气候因子对NDVI变异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05): 1153-1158. |
[14] |
汪亚峰1;傅伯杰1;陈利顶1;吕一河1;罗春燕2.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 基于137Cs示踪的定量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07): 1571-1576 . |
[15] |
张晓明1;曹文洪1;余新晓2;张满良3;王向东1;朱毕生1.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径流输沙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01): 121-1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