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一麟, 任悦,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柳叶. 樟子松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3): 615-621. | 
											
																																																																																											
												| [2] | 
												许雄钞, 张前前, 滕秋梅, 赵明水, 李永春. 毛竹和次生阔叶林优势树种根际效应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9): 2374-2382. | 
											
																																																																																											
												| [3] | 
												陈鸿飞, 赵芳草, 王一昊, 董宽虎, 王常慧, 陈晓鹏. 氮添加对盐渍化草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 67-74. | 
											
																																																																																											
												| [4] | 
												曹亚玲, 俞梦笑, 江军, 曹楠楠, 赵梦頔, 王琛, 张德强, 闫俊华. 模拟酸雨对南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213-1220. | 
											
																																																																																											
												| [5] | 
												高文波,林正雨,王明田,何鹏,陈春燕,刘远利,曹杰. 1971—2020年西南茶区灌木型茶树晚霜冻害危险性时空演变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1): 4029-4038. | 
											
																																																																																											
												| [6] | 
												马志良, 赵文强, 刘美, 刘庆. 增温对高寒灌丛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6): 1893-1900. | 
											
																																																																																											
												| [7] | 
												马志良, 赵文强, 刘美. 高寒灌丛生长季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增温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11): 3681-3688. | 
											
																																																																																											
												| [8] | 
												李艳春, 李兆伟, 林伟伟, 蒋宇航, 翁伯琦, 林文雄. 施用生物质炭和羊粪对宿根连作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4): 1273-1282. | 
											
																																																																																											
												| [9] | 
												龚雪蛟, 罗凡, 唐晓波, 王小萍, 李春华, 王迎春, 王云, 杜晓. 茶树幼苗钾累积利用特性模型的构建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8): 2597-2604. | 
											
																																																																																											
												| [10] | 
												张宇飞, 方向民, 陈伏生, 宗莹莹, 顾菡娇, 胡小飞. 模拟酸雨对红壤区茶树器官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4): 1309-1316. | 
											
																																																																																											
												| [11] | 
												田月月, 张丽霞, 张正群, 乔明明, 范延艮. 夏秋季遮光对山东黄金芽茶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3): 789-796. | 
											
																																																																																											
												| [12] | 
												肖列,刘国彬,李鹏,薛萐. 短期CO2浓度升高和干旱胁迫对白羊草土壤碳氮和微生物根际效应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10): 3251-3259. | 
											
																																																																																											
												| [13] | 
												胡静1,2,侯向阳1**,王珍1,丁勇1,李西良1,2,李平1,纪磊1. 												
												割草和放牧对大针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11): 3482-3488. | 
											
																																																																																											
												| [14] | 
												陈希1,陈伏生2,叶素琼3,喻苏琴2,方向民2,胡小飞1**. 												
												丘陵红壤茶园根际氮磷转化对不同强度酸雨胁迫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1): 1-8. | 
											
																																																																																											
												| [15] | 
												汪赛1,2,伊力塔1**,余树全1,张超1,石晶晶1. 												
												模拟酸雨对青冈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8): 2183-2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