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中华, 惠刚盈. 林分结构多样性研究进展. 林业科学, 2020, 56(9): 143-152 [2] 和敬渊, 王新杰, 王开, 等. 杨桦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多元分布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 43(2): 22-33 [3] 惠刚盈, Gadow K. 结构化森林经营原理.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6 [4] 惠刚盈, Gadow KV, Albert M. 角尺度: 一个描述林木个体分布格局的结构参数. 林业科学, 1999, 35(1): 37-42 [5] 惠刚盈, Gadow KV, Albert M. 一个新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 大小比数.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1): 1-6 [6] 惠刚盈, 胡艳波. 混交林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表达方式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1): 23-27 [7] Baskent EZ, Keles S. Spatial forest planning: A review.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5, 188: 145-173 [8] Jensen A, Löf M. Effects of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from surrounding vegetation on mortality, growth and stem development in young oaks (Quercus robur).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7, 392: 176-183 [9] 张忠华, 胡刚, 秦川, 等. 青秀山风景区优势种大叶栎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 36(1): 67-71 [10] Burton P. Some limitations to static indices of plant competi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11, 23: 2141-2152 [11] 陈科屹, 张会儒, 雷相东. 天然次生林蒙古栎种群空间格局. 生态学报, 2018, 38(10): 3462-3470 [12] 胡雪凡. 蒙古栎次生林抚育间伐效果及生长模型研究. 博士论文.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1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中国森林资源报告.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9 [14] 许忠志, 张莹. 辽宁省栎树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 防护林科技, 2018, 182(11): 73-75 [15] 张晓红, 张会儒, 卢军, 等. 长白山蒙古栎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及优势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5): 1571-1579 [16] 张慧东, 王睿照, 毛沂新, 等.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退化特征及数量分类. 生态环境学报, 2020, 29(10): 1953-1960 [17] 辽宁省林业厅. 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21/T 706—2013) [EB/OL]. (2013-09-18) [2013-10-18]. https: //www.lnsi.org:8081/StdSearch/PublicSearch.aspx [18] Hui GY, Wang Y, Zhang GQ, et al. A novel approach for assessing the neighborhood competition in two different aged forests.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8, 422: 49-58 [19] 李远发.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的研究. 博士论文.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20] Fraver S, Anthony A, John B, et al. Tree growth and competition in an old-growth Picea abies forest of boreal Sweden: Influence of tree spatial patterning.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2014, 25: 374-385 [21] 唐杨, 童跃伟, 韩艳刚, 等. 邻域竞争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关键树种生长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5): 1479-1486 [22] Long S, Zeng S, Liu F, et al. Influence of slope, aspect and competition index on the height-diameter relationship of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rees for improving prediction of height in mixed forests. Silva Fennica, 2020, 54: 1-15 [23] 吕寻, 杨双宝, 刘文桢, 等. 小陇山锐齿栎原始群落林木径级空间结构特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 37(5): 11-18 [24] 肖欣, 丁松, 欧阳勋志. 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典型常绿阔叶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133-140 [25] 张赟, 张春雨, 赵秀海, 等. 长白山次生林乔木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生态学杂志, 2008, 27(10): 1639-1646 [26] 胡艳波, 惠刚盈, 王宏翔, 等. 随机分布的角尺度置信区间及其应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3): 302-308 [27] 董莉莉, 刘红民, 赵济川, 等. 林分结构对辽东山区蒙古栎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5): 104-110 [28] 王睿照, 毛沂新, 张慧东, 等. 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结构及生态因子分析. 辽宁林业科技, 2021(4): 1-4 [29] 毛沂新, 张慧东, 王睿照, 等. 辽东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空间结构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9): 2933-2940 [30] Pommerening A, Uria-Diez J. Do large forest trees tend towards high species mingling? Ecological Informatics, 2017, 42: 139-147 [31] 蒋孟多, 马映栋, 蒋睿, 等. 小陇山蒙古栎林群落结构与稳定性评价. 林业资源管理, 2022(4): 36-44 [32] 赵静漪, 魏江生, 周梅, 等. 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林业资源管理, 2016, 4: 59-64 [33] 董莉莉, 汪成成, 赵济川, 等. 辽东山区蒙古栎近熟林林分结构特征及优化调控. 辽宁林业科技, 2022(5): 1-6 [34] 何熙祥, 玉米提·哈力克, 董宗炜, 等. 水分梯度下胡杨荒漠河岸林种内竞争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 生态学报, 2023, 43(18): 7497-7506 [35] 汤孟平, 陈永刚, 徐文兵. 森林空间结构分析.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36] 韩大校, 金光泽. 地形和竞争对典型阔叶红松林不同生长阶段树木胸径生长的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 39(1): 9-19 [37] 韩路, 王海珍, 周正立, 等. 塔里木荒漠优势植物: 胡杨种内、种间竞争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26(12): 2547-2552 [38] 刘万生, 李想, 陈福元, 等. 蒙古栎林种内和种间竞争研究. 植物研究, 2020, 40(4): 552-558 [39] 沈琛琛, 雷相东, 王福有, 等. 金苍林场蒙古栎天然中龄林竞争关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3): 339-345 [40] 巢林, 刘艳艳, 张伟东, 等. 沼泽交错带白桦个体生长动态及径级结构与种内种间竞争. 生态学杂志, 2017, 36(3): 577-583 [41] 唐杨, 陈红, 童跃伟, 等.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强度择伐后关键树种的竞争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5): 1469-1478 [42] 金则新, 朱小燕, 林恒琴. 浙江天台山甜槠种内与种间竞争研究. 生态学杂志, 2004, 23(2): 22-25 [43] 罗梅, 陈绍志. 不同龄组长白落叶松种内及种间竞争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 40(9): 33-44 [44] 陶岩, 殷秀琴, 田育红, 等. 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47(4): 428-431 [45] 高浩杰, 高平仕, 王国明. 舟山群岛红楠林种内和种间竞争研究. 植物研究, 2017, 37(3): 440-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