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一麟, 任悦,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柳叶. 樟子松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3): 615-621. |
[2] |
胡建文, 刘常富, 勾蒙蒙, 陈会玲, 雷蕾, 肖文发, 朱粟锋, 斛如媛. 林龄对马尾松人工林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影响机制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1): 153-160. |
[3] |
王依瑞, 王彦辉, 段文标, 李平平, 于澎涛, 甄理, 李志鑫, 尚会军.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郁闭度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2): 305-314. |
[4] |
万彦博, 师庆东, 戴岳, 李涛, 彭磊, 李浩. 沙漠腹地天然绿洲不同林龄胡杨水分利用来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2): 353-359. |
[5] |
王振宇, 王涛, 邹秉章, 王思荣, 黄志群, 万晓华. 不同生长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与养分动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1): 3597-3604. |
[6] |
孙静, 范文义, 于颖, 王斌, 陈晨. 基于InTEC模型的塔河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影响因子定量分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3): 793-804. |
[7] |
任悦,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郭米山, 曹红雨, 苏敏.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3): 743-750. |
[8] |
罗蓉, 杨苗, 余旋, 马梓桐, 郝汝倩, 杨琳. 沙棘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4): 1163-1169. |
[9] |
王艳芳, 刘领, 李志超, 石晓峰, 杨小艳, 上官周平. 豫西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栎类和侧柏人工林碳、氮储量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 25-32. |
[10] |
马任甜, 安韶山, 黄懿梅. 黄土高原不同林龄刺槐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9): 2787-2793. |
[11] |
胡芳, 杜虎, 曾馥平, 宋同清, 彭晚霞, 兰斯安, 张芳. 广西不同林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3): 721-729. |
[12] |
王 凯, 雷虹, 夏扬, 于国庆. 杨树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增加降水和氮添加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2): 399-407. |
[13] |
段媛媛, 宋丽娟, 牛素旗, 黄婷, 杨改河, 郝文芳. 不同林龄刺槐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1): 28-36. |
[14] |
兰斯安,杜虎,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韩畅,陈莉,苏樑.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4): 1125-1134. |
[15] |
张蕾蕾1,2,3,钟全林1,2,3**,程栋梁1,2,3,张中瑞1 2,3,费玲1,2,3,徐朝斌1,2,3,贺利中4,王卫军5.
刨花楠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7): 1928-1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