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瑛, 顾嘉怡, 王琛, 王伟露, 张伟杨, 顾骏飞, 刘立军, 杨建昌, 张耗. 2011—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2): 3364-3372. | 
											
																																																																																											
												| [2] | 
												石丽红, 唐海明, 文丽, 程凯凯, 李超, 李微艳, 肖小平.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南方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和经济收益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9): 2450-2456. | 
											
																																																																																											
												| [3] | 
												林志敏, 李洲, 翁佩莹, 吴冬青, 邹京南, 庞孜钦, 林文雄. 再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碳足迹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5): 1340-1351. | 
											
																																																																																											
												| [4] | 
												王利民, 黄东风, 张秉涯, 潘住财. 不同水肥耦合下双季稻氮磷吸收、利用与流失差异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4): 1037-1044. | 
											
																																																																																											
												| [5] | 
												石丽红, 唐海明, 孙耿, 孙梅, 龙泽东, 文丽, 程凯凯, 罗尊长.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土壤酸解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2): 3345-3351. | 
											
																																																																																											
												| [6] | 
												卜容燕, 李敏, 韩上, 程文龙, 王慧, 孙志祥, 唐杉, 武际.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轮作系统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养分的综合效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 145-153. | 
											
																																																																																											
												| [7] | 
												李艳大, 叶春, 曹中盛, 孙滨峰, 舒时富, 黄俊宝, 田永超, 何勇. 基于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的双季稻叶片氮含量和氮积累量监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9): 3040-3050. | 
											
																																																																																											
												| [8] | 
												周文涛, 龙文飞, 毛燕, 王勃然, 龙攀, 徐莹, 傅志强. 节水轻简栽培模式下增密减氮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8): 2604-2612. | 
											
																																																																																											
												| [9] | 
												马娉, 李如楠, 王斌, 李玉娥, 万运帆, 秦晓波, 刘硕, 高清竹. 双季稻不同生育期净同化速率对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3): 872-882. | 
											
																																																																																											
												| [10] | 
												李艳大, 曹中盛, 孙滨峰, 叶春, 舒时富, 黄俊宝, 王康军, 田永超. 江西双季稻氮素监测诊断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2): 433-440. | 
											
																																																																																											
												| [11] | 
												龙攀, 苏姗, 黄亚男, 李超, 肖志祥, 祝志娟, 刘莉, 傅志强. 双季稻田冬季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4): 1135-1142. | 
											
																																																																																											
												| [12] | 
												柳开楼,韩天富,黄庆海,余喜初,李大明,马常宝,薛彦东,张会民. 鄱阳湖流域长期施肥下双季稻田的土壤基础地力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1): 209-216. | 
											
																																																																																											
												| [13] | 
												杜尧东,沈平,王华,唐湘如,赵华. 气候变化对广东省双季稻种植气候区划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2): 4013-4021. | 
											
																																																																																											
												| [14] | 
												陈中督, 徐春春, 纪龙, 方福平, 陈阜. 2004—2014年南方稻区双季稻生产碳足迹动态及其构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1): 3669-3676. | 
											
																																																																																											
												| [15] | 
												田昌, 周旋, 刘强, 谢桂先, 荣湘民, 张玉平, 黄思怡, 彭建伟.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田氮素渗漏淋失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0): 3267-3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