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杨晓宇, 李程, 马思跃, 李建恒. 添加物及植物组合对瞿麦幼苗铅吸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4): 1155-1160. | 
											
																																																																																											
												| [2] | 
												吴秋玲1,王文初2,何闪英1**. 												
												GA3与EDTA强化黑麦草修复Pb污染土壤及其解毒机制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10): 2999-3005. | 
											
																																																																																											
												| [3] | 
												俞斌,夏会龙**. 												
												添加茶籽粕和EDTA对土壤中镍和锌形态变化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6): 1615-1620. | 
											
																																																																																											
												| [4] | 
												李建华1,2,于兴修1**,刘前进1,吴元芝1. 												
												沂蒙山区不同植被模式下坡耕花生地垄间水土流失与磷素输出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12): 3347-3354. | 
											
																																																																																											
												| [5] | 
												姜春辉1,王秀峰2,尹博1,李晓云1,崔秀敏1**. 												
												外源NO对Cu胁迫下番茄Cu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11): 3033-3039. | 
											
																																																																																											
												| [6] | 
												宋琳琳,铁梅**,张朝红,惠秀娟,景逵,陈忠林,张莹. 												
												施用污泥对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10): 2701-2707. | 
											
																																																																																											
												| [7] | 
												唐超1,2,王斌1,刘满强1,胡锋1,李辉信1,焦加国1**. 												
												水溶性有机物对黑麦草吸收铜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08): 2295-2299. | 
											
																																																																																											
												| [8] | 
												杜远鹏1,李洪敬2,尹克林2,翟衡1**. 												
												霞多丽苗木中镉的积累、亚细胞分布及化学存在形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06): 1607-1612. | 
											
																																																																																											
												| [9] | 
												刘月梅,张兴昌,王丹丹. 												
												黄土性土壤固化对黑麦草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10): 2604-2608. | 
											
																																																																																											
												| [10] | 
												徐劼,于明革,陈英旭,傅晓萍,段德超. 												
												铅在茶树体内的分布及化学形态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04): 891-896. | 
											
																																																																																											
												| [11] | 
												刘建新,王 鑫,王瑞娟,李东波. 												
												NaHCO3胁迫下硝酸镧对黑麦草幼苗光合机构的保护作用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11): 2836-2842. | 
											
																																																																																											
												| [12] | 
												周守标1;徐礼生1,2;吴龙华2;骆永明2;李娜2;崔立强2. 												
												镉和锌在皖景天细胞内的分布及化学形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11): 2515-2520      . | 
											
																																																																																											
												| [13] | 
												徐晓锋1,2;杨林章1;许海1;周小平1. 												
												黑麦草水培系统对化粪池粪污滤液中氮磷净化效果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10): 1815-1819      . | 
											
																																																																																											
												| [14] | 
												张晓珂1,2;梁文举1;姜勇1. 												
												东北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对黑麦草的化感作用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07): 1191-1195      . | 
											
																																																																																											
												| [15] | 
												简曙光, 杨中艺, 简伟军. 												
												多花黑麦草在酸化铅锌尾矿上的定植和生长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2): 255-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