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 宝, 吴文峰, 林思祖, 林开敏. 中亚热带4种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及季节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6): 1901-1910. | 
											
																																																																																											
												| [2] | 
												唐海明, 李超, 肖小平, 汤文光, 程凯凯, 潘孝晨, 汪柯. 有机肥氮投入比例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熵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4): 1335-1343. | 
											
																																																																																											
												| [3] | 
												杨滨娟,孙丹平,张颖睿,钟川,黄国勤. 不同水旱复种轮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2): 456-462. | 
											
																																																																																											
												| [4] | 
												连彩云, 马忠明. 干旱绿洲灌区大白菜施磷效应与磷肥投入阈值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2): 592-598. | 
											
																																																																																											
												| [5] | 
												殷文, 柴强, 樊志龙, 胡发龙, 赵财, 于爱忠. 绿洲灌区典型种植模式的水热利用与碳排放和能值分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1): 3658-3668. | 
											
																																																																																											
												| [6] | 
												李红运, 辛颖, 赵雨森. 火烧迹地不同恢复方式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9): 2747-2753. | 
											
																																																																																											
												| [7] | 
												邱甜甜, 刘国彬, 王国梁, 孙利鹏, 姚旭. 黄土高原不同生长阶段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3): 681-687. | 
											
																																																																																											
												| [8] | 
												张学鹏,宁堂原**,杨燕,孙涛,张淑敏,王斌. 												
												不同浓度石灰氮对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10): 3073-3082. | 
											
																																																																																											
												| [9] | 
												马忠明1**,吕晓东1,刘莉莉2. 												
												耕作方式对绿洲灌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1): 122-128. | 
											
																																																																																											
												| [10] | 
												周义贵1,郝凯婕1,2,李贤伟1**,范川1,陈栎霖1,刘运科1,王谢1. 												
												林窗对米亚罗林区云杉低效林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季节动态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9): 2469-2476. | 
											
																																																																																											
												| [11] | 
												马驿1,彭金菊1,陈进军1,范葶莉1,孙永学2**. 												
												硫酸黏菌素残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6): 1780-1784. | 
											
																																																																																											
												| [12] | 
												张宣,丁俊山,刘彦伶,顾艳,韩科峰,吴良欢**. 												
												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3): 783-789. | 
											
																																																																																											
												| [13] | 
												李娇1,2,蒋先敏3,尹华军1,尹春英1,魏宇航1,2,刘庆1**. 												
												不同林龄云杉人工林的根系分泌物与土壤微生物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2): 325-332. | 
											
																																																																																											
												| [14] | 
												黄宗胜1,2,符裕红1,喻理飞1**. 												
												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水溶性有机碳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10): 2715-2720. | 
											
																																																																																											
												| [15] | 
												夏志敏,周建斌,梅沛沛,王平,桂林国,李隆. 												
												玉米与蚕豆秸秆配施对秸秆分解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01): 103-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