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毛天旭, 屠丹, 刘曼曼, 董小转, 赵庆霞. 生物质炭添加对喀斯特地区坡耕地黄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9): 2903-2910. | 
											
																																																																																											
												| [2] | 
												史登林, 王小利, 段建军, 刘安凯, 罗安焕, 李瑞东, 侯再芬. 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和矿化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2): 4117-4124. | 
											
																																																																																											
												| [3] | 
												李渝, 刘彦伶, 白怡婧, 张雅蓉, 黄兴成, 张文安, 蒋太明. 黄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4): 1327-1334. | 
											
																																																																																											
												| [4] | 
												黄兴成,李渝,叶照春,白怡婧,刘彦伶,张雅蓉,张文安,蒋太明. 黄壤性稻田稗草发生特征及其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2): 4029-4036. | 
											
																																																																																											
												| [5] | 
												刘彦伶, 李渝, 张雅蓉, 黄兴成, 张文安, 蒋太明. 长期氮磷钾肥配施对贵州黄壤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可持续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11): 3581-3588. | 
											
																																																																																											
												| [6] | 
												胡留杰1,刘剑飞1,廖敦秀1,聂敏2,谢永红1,张洪霞2,周正科1,肖和艾2**. 												
												施用猪粪对油麦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7): 1931-1937. | 
											
																																																																																											
												| [7] | 
												罗龙皂1,2,李渝1,2,张文安1,2,肖厚军1,2,蒋太明2,3**. 												
												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变化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10): 2793-2798. | 
											
																																																																																											
												| [8] | 
												于寒青,徐明岗,吕家珑,包耀贤,孙 楠,高菊生. 												
												长期施肥下红壤地区土壤熟化肥力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07): 1772-1778. | 
											
																																																																																											
												| [9] | 
												漆良华1;张旭东2;彭镇华1,2;范少辉1;周金星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中亚热带黄壤坡地土壤微量元素效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04): 735-740       . | 
											
																																																																																											
												| [10] | 
												宋会兴, 苏智先, 彭远英. 												
												渝东山地黄壤肥力变化与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2): 223-226. | 
											
																																																																																											
												| [11] | 
												宋会兴1;苏智先2;彭远英1. 												
												渝东山地黄壤肥力变化与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02): 223-226       . | 
											
																																																																																											
												| [12] | 
												李静 魏世强 杨学春. 												
												酸雨对缙云山林地黄壤汞溶出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09): 1681-1683      . | 
											
																																																																																											
												| [13] | 
												刘方, 黄昌勇, 何腾兵, 钱晓刚, 刘元生, 罗海波. 												
												长期施磷对黄壤旱地磷库变化及地表径流中磷浓度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2): 196-200. | 
											
																																																																																											
												| [14] | 
												刘方, 黄昌勇, 何腾兵, 钱晓刚, 刘元生, 罗海波. 												
												长期施磷对黄壤旱地磷库变化及地表径流中磷浓度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2): 196-200. | 
											
																																																																																											
												| [15] | 
												雷梅, 陈同斌, 范稚连, 莫良玉, 黄泽春. 												
												磷对土壤中砷吸附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989-1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