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华林, 陈英旭, 许云台, 沈梦蔚.
上覆水性质对沉积物吸附有机污染物能力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10): 1938-1942. |
[2] |
寇长林, 巨晓棠, 张福锁.
三种集约化种植体系氮素平衡及其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4): 660-667. |
[3] |
金洁, 杨京平.
从水环境角度探析农田氮素流失及控制对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3): 579-582. |
[4] |
张修峰, 何文珊, 陆健健.
酸雨对温州三土羊湿地水体氮营养盐数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2): 333-336. |
[5] |
王珺, 顾宇飞, 朱增银, 武斌, 尹大强.
不同营养状态下金鱼藻的生理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2): 337-340. |
[6] |
杨超, 龚仁敏, 刘必融, 刘慧君, 孙影芝, 柯丽霞.
花生壳粉生物吸附水溶液中阴离子染料的研究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1): 2195-2198. |
[7] |
蔡全英, 莫测辉, 曾巧云, 李云辉, 肖凯恩, 李海芹, 徐国生, 王伯光, 吴清柱.
邻苯二甲酸酯在不同品种通菜-土壤系统中的累积效应研究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8): 1455-1458. |
[8] |
郭红岩, 王晓蓉, 朱建国.
太湖一级保护区非点源磷污染的定量化研究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 136-140. |
[9] |
史小丽, 王凤平, 蒋丽娟, 周治, 杨柳燕, 孔志明, 高光, 秦伯强.
温度对外源性32P在水、铜绿微囊藻和底泥中迁移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967-1970. |
[10] |
王学军.
应用转向带法进行土壤铜和铅含量的条件模拟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2): 1667-1670. |
[11] |
李清禄, 陈强, 王寿昆.
絮凝剂与复合菌综合处理养殖水体污染研究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2): 194-198. |
[12] |
董亮, 朱荫湄, 胡勤海, 小仓纪雄.
应用DRASTIC模型评价西湖流域地下水污染风险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2): 217-220. |
[13] |
陈家军, 王红旗, 奚成刚, 张俊.
大庆油田开发中石油类污染物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模拟分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1): 113-116. |
[14] |
王学军.
应用转向带法进行土壤铜和铅含量的条件模拟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2): 1667-1670. |
[15] |
司友斌, 包军杰, 曹德菊, 彭军, 杨强.
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2): 277-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