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7-03-25
    研究论文
    栲树种群生态位动态研究
    杜道林, 苏杰, 刘玉成
    1997, 8(2):  113-118. 
    摘要 ( 1632 )   PDF (721KB) ( 824 )  
    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及重叠、Feinsing等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s生态位重叠计测方法,处理缙云山森林群落演替系列取样,分析栲树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及动态.结果表明,栲树种群为缙云山森林群落演替顶极群落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群,其生态位宽度随群落演替过程基本呈增长趋势,而资源利用程度却呈“∧”形;对于栲树种群和缙云山森林群落其它14个优势种群间在所有5类群落中的生态位重叠,仅栲树种群与典型针阔混交林中的小叶栲、光叶灰木、川灰木、薯豆、白毛新木姜子、广东山胡椒、大头茶、虎皮楠、杉木、马尾松种群上和针叶林中小叶栲、光叶灰木、杉木种群上,表现出显著完全特定重叠.
    长白山北坡椴树阔叶红松林群落主要树种分布格局的研究
    孙伟中, 赵士洞
    1997, 8(2):  119-122. 
    摘要 ( 1520 )   PDF (793KB) ( 620 )  
    应用方差/均值比检验、波松分布的X2检验及负二项分布的X2检验3种方法,对比不同的取样样方,研究了椴树阔叶红松林群落主要树种的分布格局,并根据1hm2样地的定位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树种的合适取样样方为5m×5m,其中红松、椴树、水曲柳、山槐、白牛子属于聚集型分布,蒙古栎、春榆属于随机分布.
    日本落叶松林冠层光生态场研究
    李树人, 赵勇, 阎志平
    1997, 8(2):  123-126. 
    摘要 ( 1477 )   PDF (918KB) ( 402 )  
    从生态场理论出发,运用邻体干扰模型和遮光影响的方法,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林冠层光生态场.根据不同生长级林木之间遮光影响,编制了林木遮光系数表.提出了不同生长级林木间遮光模型.结果表明,7:00~17:00日本落叶松单冠连续投影是1个以东西为长轴、南北为短轴的近椭圆形;林分内每株树木受到的遮光强度等于近椭圆范围内其它林木对其的遮光和;林木受到的遮光强度愈大,其光生态效应愈强,生长发育愈差.
    (强)热带风暴条件下农田林网对防止棉花倒伏及减产的效应
    张纪林, 康立新, 季永华, 赵洪武, 陈竹君
    1997, 8(2):  127-133. 
    摘要 ( 1353 )   PDF (293KB) ( 594 )  
    研究结果表明,林带背风面27H范围内,林网具有不同程度减轻棉株倒伏及产量损失的功能,有效防护范围为0.42~23H,最大籽棉产量和衣分率效果区为10~13H.与受灾区相比,保护区的籽棉产量增加45.01%,皮棉产量增加52.69%.整个林网内的籽棉产量增加2994%,皮棉产量增加3506%.
    半干旱地区小麦群体的根系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
    段舜山, 谷文祥, 张大勇, 李凤民
    1997, 8(2):  134-138. 
    摘要 ( 1613 )   PDF (232KB) ( 545 )  
    对抗旱性能不同的5个春小麦品种(分别为A、B、C、D、E)的试验表明,在0~120cm土层中,其根密度分别为66、104、137、102和99μg·cm-3;总根量分别为78.7、124.3、164.3、121.8和118.7g·m-2;产量分别为201、207、141、218和190g·m-2.在水分为主导因子的旱作条件下,根系过大的品种,个体间竞争激烈,其群体的抗旱性较差;根系较小的品种,个体间竞争较弱或无竞争,故群体抗旱性较强.
    黄土塬区旱作玉米生产潜力的实验研究
    刘文兆, 魏翔, 李玉山
    1997, 8(2):  139-142. 
    摘要 ( 1399 )   PDF (196KB) ( 361 )  
    在黄土高原南部长武旱塬所做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的水分效应函数为:Pw=1.00-5.293(1-k)2把式中k取为农田干湿指数(旱作玉米全生育期内高肥水平下耗水量与需水量的比值),则Pw即为旱作玉米生产潜力指数.试验中k值的表现区间为0.78至1.10,k值的理论上界与局部农田潜在蒸散有关.1985~1988年,旱作玉米的Pw的平均值为0.87.旱作玉米生产潜力的远期值与近期值变化趋势相似,前者4年平均值为11247kg·hm-2,后者为7696kg·hm-2.由于试区近年来物质能量向农田的不断强化投入以及对作物品种的改良,试区大田实际产量连年来向潜力值逼近.
    幼龄桔园套种对土壤流失的影响及其模拟研究
    吴建军, 李全胜, 严力蛟
    1997, 8(2):  143-146. 
    摘要 ( 1371 )   PDF (190KB) ( 379 )  
    在幼龄桔园套种紫云英(Ⅰ)、套种(混播)黑麦草和紫云英(Ⅱ)、不套种(Ⅲ)及套种黑麦草(Ⅳ),分析和模拟了下垫面性状和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及规律.套种牧草使土壤流失量大大下降,平均侵蚀量仅为自然裸露区的14.7%;各小区(折算成hm2)单位降雨的土壤侵蚀量随降雨过程次序的增加而呈指数规律下降,土壤流失量随覆盖度指数而下降.
    山坡地植物燃料品种的能量和养分分析
    陈荣均, Ronald D. Hill, Richard T. Corlett
    1997, 8(2):  147-150. 
    摘要 ( 1377 )   PDF (522KB) ( 629 )  
    研究了香港和广东大多数植物燃料品种的热值和养分浓度,以及评价它们的燃料品质.木本热值为17.13~23.51kJ·g-1,而草本热值为15.13~21.47kJ·g-1.在广东和香港,常用作燃料的品种热值超过20kJ·g-1.N浓度越低,越适宜用作燃料,因为坡地生态系统损失的N和排放到大气的NOx少.木本N浓度为4.67~10.90mg·g-1,而草本N浓度为3.55~14.59mg·g-1.高P和高K的品种也不宜用作燃料,因为山坡地的养分损失大.P浓度为0.17~1.05mg·g-1,而K浓度为3.98~23.00mg·g-1.木本与草本品种之间,热值及养分浓度差异都不显著.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
    常学礼, 邬建国
    1997, 8(2):  151-156. 
    摘要 ( 1732 )   PDF (547KB) ( 641 )  
    对内蒙古科尔沁地区沙漠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植物种在各类型沙漠化土地的出现频率和不同沙漠化阶段各生活型植物种的组成,探讨了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种绝灭和定居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沙漠化过程是一个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沙漠化首先导致特有种的绝灭,其次为稀有种和普通种.从植物的生活型来看,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类植物受沙漠化影响最大,而1年生草本和半灌木类植物可存活于沙漠化过程各个阶段.在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种的绝灭速率大于定居速率.
    不同种源羊草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性状比较
    任文伟, 钱吉, 郑师章
    1997, 8(2):  157-160. 
    摘要 ( 1543 )   PDF (189KB) ( 410 )  
    用1994年从内蒙古不同地区采集到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进行栽培试验,经过不同数量水分处理,对不同地区的1龄羊草的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羊草的不同性状其稳定程度不一;采用Thomas和Bazzaz的定性交叉相互作用的评估方法,发现羊草虽然是一种耐旱植物但不是喜旱植物,在水分充沛的情况下,羊草的长势远好于干旱的情况.在各样点中阿巴嘎旗宝格达苏木羊草的性状比较稳定,在各性状中无性繁殖方面的性状(如分蘖数、根茎芽数等)的稳定性高于营养方面的性状(如株高、叶长等).
    KIRA指标的拓展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倪健
    1997, 8(2):  161-170. 
    摘要 ( 2116 )   PDF (524KB) ( 560 )  
    根据Kira以月平均气温5℃为界的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概念,提出了以月平均气温10℃为界的生物热量指数,包括生物温暖指数(BWI)和生物寒冷指数(BCI),并修正其干湿度指数为生物干湿度指数(BK).利用中国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资料,分析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分布与热量因子和干湿度因子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较好的相关性,生物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干湿度指数的散点图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以10℃为界的生物温暖指数不仅对我国森林植被的地理分布和温度气候带的划分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而且对西南部高山、亚高山地区的植被与气候关系指示性较强;生物寒冷指数则对亚热带和热带的指示性很好,能够较好区分亚热带南部及热带地区;由热量指数和降水量综合得出的生物干湿度指数,对中国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以至全国的植被分布与水分、热量因子的关系分析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田间大豆植株N2O通量的测定及光照的影响
    于克伟, 黄斌, 陈冠雄, 吴杰
    1997, 8(2):  171-176. 
    摘要 ( 1405 )   PDF (689KB) ( 435 )  
    采用封闭式箱法,在田间自然状况下对大豆植株N2O通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主要生育期内,大豆植株N2O通量有2个释放高峰,分别位于苗期和开花结荚期.大豆植株N2O通量的昼间变化模式基本上为上午有1个释放高峰,而下午有一个释放低谷.施肥和对照小区N2O平均通量分别为2.27和1.28μgN2Om-2·h-1.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104lx数量级),大豆植株N2O通量较低,甚至可吸收大气中的N2O,而在较弱光照条件下(103~102lx数量级),大豆植株N2O通量较高.
    交叉培养法研究养分对作物幼苗释放N2O的影响
    陈欣, 沈善敏, 张璐, 吴杰
    1997, 8(2):  177-180. 
    摘要 ( 1405 )   PDF (199KB) ( 544 )  
    为验证土壤中N2O能否通过植物的输导组织由叶片释放从而干扰植物直接释放N2O的定量测定,实验采用分室隔离法确证了土壤N2O对测定某些作物(如玉米、高粱)直接释放N2O的干扰;采用交叉培养法消除了这种干扰,准确地测定了大豆、玉米幼苗直接释放N2O的强度;并研究了N、P营养与植物释放N2O及体内NO3--N浓度之间的相关性.
    温度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吴珍泉
    1997, 8(2):  181-184. 
    摘要 ( 1467 )   PDF (162KB) ( 495 )  
    在室内温度控制条件下,空心莲子草叶甲卵、幼虫、蛹的生长发育历期与温度呈函数关系,在22、25、28、30和32℃下,随着温度的提高,发育历期呈明显下降.幼虫有3龄,幼虫期8.8d.成虫寿命长短与温度和性别有关,雌虫寿命比雄虫长,成虫产卵前期1.5~5.0d之间,产卵期11.5~116.0d之间.卵、幼虫、蛹的起始温度分别是12.4、12℃,有效积温分别是69.192、125日度.
    苹褐卷蛾发生期的预测预报研究
    杨春材, 赵益勤, 王成阳, 江力军, 雷姚生, 姚祥斌
    1997, 8(2):  185-188. 
    摘要 ( 1529 )   PDF (444KB) ( 403 )  
    苹褐卷蛾严重危害多种园林花木的嫩芽和叶片,影响其观赏价值和绿化成果,准确预报出各虫态的发生期,是防治该虫成败的关键.经室内多代变温饲养测定结果是:卵期C=14.83±1.38(℃),K=64.11±6.68(DD);幼虫C=15.24±1.41(℃),K=252.58±21.40(DD);蛹期C=15.06±1.01(℃),K=68.94±5.48(DD);全世代C=15.28±3.31(℃),K=382.47±26.92(DD).其结果符合实际发生情况.
    影响两种麦蚜成蚜有翅率的因子分析
    邹运鼎, 黄世祥, 耿继光, 陈高潮, 孟庆雷, 马飞, 王公明, 胡丽娟, 季近
    1997, 8(2):  189-193. 
    摘要 ( 1616 )   PDF (244KB) ( 364 )  
    对影响2种麦蚜有翅率的因子分析表明,供试的3种小麦品种(系)麦长管蚜成蚜有翅率间F值为0.3182,F<F0.05(3.68),差异不显著;供试的2种施N水平之间的麦二叉蚜成蚜有翅率间t值为0.4453,长管蚜为1.5207,t<t0.05(2.15),差异均不显著;JH类似物对麦二叉蚜成蚜有翅率有重要影响,0.5%和0.25%浓度作用明显;小麦植株中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赖氨酸、γ氨基丁酸、酰胺氮以及水溶性蛋白与长管蚜成蚜有翅率有关;小麦植株中胱氨酸与二叉蚜成蚜有翅率变化有关.
    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产氢的影响因子实验研究
    朱核光, 赵琦琳, 史家梁
    1997, 8(2):  194-198. 
    摘要 ( 1438 )   PDF (516KB) ( 555 )  
    利用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8株菌株研究初期活性、光照强度、C源种类、菌株差异对生物产氢的影响表明,不同菌株的C源利用性有较大差异,但对乳酸钠都有很好的利用性.细菌的初期活性对产氢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稳定生长期的细菌比对数生长期的细菌产氢活性略高.光照强度对产氢活性的影响明显,在光饱和度以下,光照强度大则产氢速率高.不同菌种的产氢性能有效大差异,从上海地区有机污染环境中分离到的RhodopseudomonasB21菌株在以乳酸钠(50mmol·L-1)为C源、谷氨酸钠(10mol·L-1)为N源,6000Lx光照、30℃下,最大产氢速率达到14.7ml·h-1·g-1细胞干重.
    渤海莱州湾渔业资源增殖的敌害生物及其对增殖种类的危害
    唐启升, 韦晟, 姜卫民
    1997, 8(2):  199-206. 
    摘要 ( 1533 )   PDF (922KB) ( 444 )  
    根据近岸捕食鱼类胃含物分析及渤海生物资源大面积定点拖网调查,研究了渤海莱州湾渔业资源增殖的敌害生物种类、分布及其对增殖种类的危害.结果表明,鲈鱼幼鱼、黄姑幼鱼、绵鱼尉、虾虎鱼类是捕食渤海对虾、梭鱼等增殖种类幼体的主要敌害生物,危害主要发生在近岸,其中鲈鱼危害较为严重,主要危害期为7月,被捕食的幼对虾长度以3~7cm为主.鉴于敌害生物大量捕食增殖种类主要发生在近岸和两者密集分布区的重叠处,在增殖放流区选择上,对敌害生物采取“回避”策略是保护增殖放流种类的可行措施.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植物系统的生态效应Ⅰ.对作物、微生物、苜蓿、树木的影响
    吴燕玉, 王新, 梁仁禄, 吴铁铮, 谢玉葵, 李述刚, 田秀芬, 陈怀满, 郑春荣, 李惠英, 陈素英
    1997, 8(2):  207-212. 
    摘要 ( 1698 )   PDF (680KB) ( 549 )  
    研究Cd、Pb、Cu、Zn、As复合污染对土壤植物系统的生态效应,供试污染物浓度以接近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作为高剂量处理.结果表明,该5种元素间可产生加和与协同作用,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低剂量时,即可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高剂量时可使农作物减产10%,在酸性土壤上减产达50%以上,对苜蓿及树木也同样引起减产.
    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一个测度框架
    胡聃
    1997, 8(2):  213-217. 
    摘要 ( 1699 )   PDF (470KB) ( 476 )  
    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持久地维持或支持其内在组份、组织结构和功能动态健康及其进化发展的潜在和显在能动性的总和.它是由生态整合性、自维持活力、自调节力和自组织力所构成的1个四元能力体系.生态系统持续性是由系统自身的组份、结构和功能动态来体现的.因此,对系统组份、结构和功能动态的辨识和评估是测度生态系统持续性的方法论基础.本文提出了1个由12项测度内容和30多类测度变量组成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指标度量框架,反映了生态系统持续性的基本特点.从测度方法上看,基于指标的测度方法是生态系统持续性的基本测度方法,但它需要和整合测度方法相结合,以便提供一个完整的测度途径.
    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龚平, 孙铁珩, 李培军
    1997, 8(2):  218-224. 
    摘要 ( 1741 )   PDF (564KB) ( 1319 )  
    通过分析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生化过程与数量、种群及群落的影响、影响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毒性的因素、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毒性的评价指标、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与适应性以及重金属毒性的差异,综合评述了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