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1-25
    研究论文
    长白山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和环境梯度分析
    牟长城, 韩士杰, 罗菊春, 王襄平
    2001, 12(1):  1-7. 
    摘要 ( 231 )  
    揭示了森林沼泽过渡带群落的结构、生产力、植物多样性等群落梯度和交错带环境梯度的相关规律,并结合交错区环境梯度分析这些群落特征形成机制,为维持、保护与经营管理这一交错带生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将长白山地区森林和高、中、低位沼泽所形成的三大类型过渡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网格的调查方法,并应用系统软件分析方法建立了经验回归模型,研究了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建群种径级结构与年龄结构、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及其随生态交错带环境梯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结构特征、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均随着交错带环境梯度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分布格局.沿着沼泽至森林方向的交错区环境梯度,群落建群种发生更替现象;群落种类数目呈现指数递增趋势;群落的径级结构呈现双曲线分布规律性;年龄结构一般呈三次式分布规律;植物多样性呈二次式递增分布趋势;群落生物量均呈现三次式函数曲线递增趋势,表现出群落梯度和环境梯度的高度相关性.
    盐胁迫对木榄幼苗各器官热值、能量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王文卿, 叶庆华, 王笑梅, 林鹏
    2001, 12(1):  8-12. 
    摘要 ( 193 )  
    研究了人工培养条件下基质盐度对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幼苗的热值、干物质及能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榄幼苗干物质和能量的积累存在低盐促进和高盐抑制的现象,其最大值出现于盐度10mg·g-1处;随基质盐度的提高,木榄幼苗的干物质和能量积累倾向于叶片及细根等光合作用场所和养分吸收器官,木榄幼苗各器官干重热值及去灰分热值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叶片热值的变化规律能较好地反映木榄幼苗抗盐性的变化情况.本文从能量学角度探讨了红树植物的抗盐生理生态.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王效科, 冯宗炜, 欧阳志云
    2001, 12(1):  13-16. 
    摘要 ( 361 )   PDF (1KB) ( 138 )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C贮量的估算精度,对于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向大气吸收和排放含C气体量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的森林生态系统植物C贮量的研究刚刚开始,由于估算方法问题,不同估算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以各林龄级森林类型为统计单元,得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C贮量为3.26~3.73Pg,占全球的0.6~0.7%;各森林类型和省市间有较大的差异.森林生态系统植物C密度在各森林类型间差异比较大,介于6.47~118.14Mg·hm-2,并且有从东南向北和西增加的趋势.这种分布规律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两者有一种对数关系.这说明我国实际森林植物C密度大小首先取决于人类活动干扰的程度.
    林窗模型的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I.模拟样地面积的效应
    延晓冬
    2001, 12(1):  17-22. 
    摘要 ( 194 )  
    以中国东北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例,应用林窗模型NEWCOP探索了不同模拟样地面积对林窗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样地面积大小变化可影响模拟出的森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和模拟样地的林窗出现周期,通过应用这一特点确定了阔叶红松林的林窗面积为400~800m2.
    辽北平原防护林体系区域性防风效应的地转偏差分析
    关德新, 朱廷曜, 邢云鹏, 陈志骞
    2001, 12(1):  23-26. 
    摘要 ( 151 )  
    利用东亚地面天气图和地面风的资料,用地转偏差方法,计算了辽河平原北部4县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区域性防风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防护林面积的增大,其防风效应增大;每天不同时间防风效应不同,14:00最大,2:00最小,平均为13.3%.还对地转偏差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红松幼苗对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反应
    韩士杰, 周玉梅, 王琛瑞, 张军辉, 邹春静
    2001, (1):  27-30. 
    摘要 ( 0 )  
    研究了用开顶箱控制CO2浓度在500和700μmol·mol-1左右时红松幼苗的生理生态反应.结果表明,高浓度CO2(500、700μmol·mol-1CO2)和对照(对照开顶箱、裸地)条件下,红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的变化不同.红松幼苗在500μmol·mol-1CO2条件下,RuBPcase活性最高,呈现光合上调反应,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大,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生长在700μmol·mol-1CO2的红松幼苗呈现光合下调反应,光合作用明显低于对照植株,其酶活性及物质含量均最低.
    落叶松根际土壤磷的有效性研究
    张彦东, 白尚斌, 王政权, 王庆成
    2001, 12(1):  31-34. 
    摘要 ( 206 )  
    野外用剥落法采集落叶松(Larixgmelini)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分析P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落叶松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全P浓度无明显差异,但根际土有效P却明显高于非根际土.12年生时根际土有效P增加12.6%,40年生时增加23.4%,表明落叶松根际对土壤中的P具有活化作用.落叶松根际土无机P各组分与非根际土亦有差异,表现出根际土OP低于非根际土,AlP、FeP、CaP和NH4ClP则高于非根际土的趋势.落叶松根际土的pH低于非根际土,但落叶松根际并未发生明显酸化.落叶松根际有效P与pH变化相关不显著.
    深圳福田两种红树林植物叶片分解研究
    黄立南, 蓝崇钰, 束文圣
    2001, 12(1):  35-38. 
    摘要 ( 249 )  
    利用分解袋法研究两种红树林植物(秋茄、桐花)叶片在野外实地分解过程中的干物质和有机C、N、P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秋茄叶片野外分解的速度要比桐花叶片快得多,初始非灰分物质干重(AFDW)损失一半所需的时间秋茄为12d,桐花35d左右.分解开始后,两种叶片的N含量均迅速上升,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而P含量则先略为下降,之后慢慢回升;叶片有机C含量则始终保持在相对较为稳定的水平上.试验的结果还表明,桐花叶片在红树林系统内沿潮汐梯度的不同滩面位置上分解时,各地点的分解速率间无显著差异.
    两种匍灯藓属植物夏季和冬季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刘应迪, 陈军, 张丽娟, 曹同
    2001, (1):  39-42. 
    摘要 ( 0 )  
    分别对生长于冬季和夏季的五倍子蚜虫冬寄主藓类植物湿地匍灯藓(Plagiomniumacutum(Lindb.)T.Kop.)和侧枝葡灯藓(Plagiomniummaximoviczii(Lindb.)T.Kop.)的净光合速率及其与光照、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藓类的最大光合能力在夏季分别为12567和9463μmolCO2·kg-1DW·s-1,而在冬季只有58.1和62.1μmolCO2·kg-1DW·s-1;其暗呼吸强度夏季也比冬季显著增强;光补偿点均在20~40μmol·m-2·s-1,光饱和点在200~400μmol·m-2·s-1之间,夏季比冬季略高.它们在夏季的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535和1559,冬季只有0456和0459.光合最适温度在20~35℃之间,夏季比冬季有所升高.在0~20℃条件下测得的温度系数,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种类均相似,约在115~123之间.它们对高温和低温都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在-15~-10℃的低温以及40~45℃的高温条件下均能够保持一定的净光合速率.
    黑土长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质量变化Ⅰ.作物产量
    刘鸿翔, 王德禄, 王守宇, 孟凯, 韩晓增, 张璐, 沈善敏
    2001, 12(1):  43-46. 
    摘要 ( 160 )   PDF (1KB) ( 420 )  
    在一丰P黑土(Olsen P25.8mg·kg-1)上进行13年中长期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氮肥平均增产率为275%,年增产粮食(大豆、玉米、小麦混合)724kg·hm-2,1kgN增产粮食9.4kg;磷肥前期增产不明显,13年平均增产率为7%,年增产粮食241kg·hm-2,1kgP增产粮食12.7kg.每年施用循环回田猪圈肥(以处理区收获产品的80%喂猪、垫圈经堆制而成),粮食平均年增产量在不施化肥、施N、施NP基础上,分别为268、258、255kg·hm-2,相应的增产率为9.8%、7.6%和7.0%.试验期间循环回田猪圈肥的增产效果有逐渐增长趋势,表明存在着猪圈肥残效的叠加效应.
    三峡库区花岗岩坡耕地不同种植方式下水土流失定位研究
    向万胜, 梁称福, 李卫红
    2001, 12(1):  47-50. 
    摘要 ( 158 )  
    对三峡库区花岗岩坡耕地不同种植方式下水土流失规律的定位研究表明,库区雨季主要集中在5~8月,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0%以上;此期间的土壤侵蚀量也占全年总侵蚀量的60%以上,其中6、7月土壤侵蚀量约占全年的1/2.不同种植方式下地面覆盖率差异较大,三熟制下或与多年生植物(牧草、黄花菜)间作时地面的覆盖率明显大于两熟制,夏季作物为花生时雨季的地面覆盖高于夏作为红薯,其土壤及养分流失量亦相对较低.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及养分流失的大小顺序为油(麦)红薯>油菜(小麦)玉米红薯>油菜(小麦)玉米花生>油菜(小麦)金荞麦花生,油菜(小麦)黄花花生.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良好的种植与管理方式下,坡耕地土壤流失量仍可被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集水工程、沼气池与新型日光温室联体构筑的研究
    王静, 李召祥, 王自忠, 刘宏胜, 南东成
    2001, 12(1):  51-54. 
    摘要 ( 177 )   PDF (1KB) ( 184 )  
    通过集水工程、沼气池与新型日光温室联体构筑提高水的利用率,探讨半干旱地区集水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在年降水量250~550mm的半干旱地区将雨水富集、存贮与节水措施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集水工程与日光温室、沼气池联体构筑,进行光、温、水、热的重组,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提高水的利用率,使该地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成为可能.对日光温室中生态因子的优化,节水50%~70%,提高了地温与夜间的温度,降低了湿度,不仅提高温室生产力,还有效地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沼气池供给CO2及部分能量;阴棚把单屋面日光温室背面的遮阴区转化为生产区,种植耐阴作物与食用菌,实现阴、阳棚之间热量、CO2气体的交流.该模式可作为集水型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化学调控剂对减轻水稻抽穗灌浆期阴害效应的综合评判
    韦朝领, 刘敏华, 李林
    2001, (1):  55-58. 
    摘要 ( 0 )  
    应用灰色关联选择受阴害水稻的主要受害指标,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分析了化学调控剂对减轻水稻在抽穗灌浆期不同时段阴害的效应.结果表明,阴害危害的最大3个指标为结实率、净同化率和根系活性强度;在水稻抽穗后6~20d出现阴害时,喷施化学调控剂的增产效果最明显,隶属度达0.7869.
    生物防治稻田与普通稻田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研究
    刘蔚秋, 王永繁, 徐润林
    2001, (1):  59-62. 
    摘要 ( 0 )  
    通过对大沙镇生物防治稻田及普通稻田水体中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共检出藻类112种,其中生物防治稻田中82种,普通稻田中89种.稻田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以硅藻、裸藻和绿藻占优势.在普通稻田中,硅藻种类数超过生物防治稻田,其优势度最高的5种藻类中除双对栅藻外,其余4种均为硅藻;而在生物防治稻田中,裸藻种类数高于普通稻田,且其优势度最高的5种藻类中有两种为裸藻.通过比较发现,生物防治稻田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密度明显高于普通稻田.对水体浮游植物多样性及均匀度的分析表明,稻田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自秧苗插上至干田期间,多样性指数略有上升(主要是由于种类数的增加引起的),而均匀度呈下降趋势.
    土壤水分状况及环境条件对水稻蒸腾的影响
    陈家宙, 陈明亮, 何圆球
    2001, (1):  63-67. 
    摘要 ( 0 )  
    在南方红壤区用田间测坑试验,研究了高、中、低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早、晚稻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蒸腾日变化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受许多田间小气候因子的影响,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叶片与空气相对湿度差和叶面温度对水稻叶片蒸腾影响最大.处理B(中等土壤水分条件)可以明显提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处理C提高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却导致晚稻减产.早稻中、低土壤水分条件可以减小叶片蒸腾速率,而晚稻上并不能明显减少叶片蒸腾.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景观变化研究
    卢玲, 程国栋, 李新
    2001, (1):  68-74. 
    摘要 ( 0 )  
    使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分析了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近20年间景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各类景观元素在近20年间发生了十分复杂的结构变化和相互转换,但整体景观仍保持荒漠化景观与绿洲景观强烈分异的鲜明格局.人类有目的性的干扰活动改变了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的分布与分配,加剧了本地区荒漠化进程与绿洲化进程的对立斗争,而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地带是斗争的最敏感部位.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度指数的下降,充分证明人类对本地区景观改造程度的不断加强.其结果一方面显著提高了本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效益的下降.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进行了讨论.
    松嫩草地羊草叶片光合作用生理生态特征分析
    王玉辉, 周广胜
    2001, (1):  75-79. 
    摘要 ( 0 )  
    对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羊草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分析表明,晴朗天气条件下,羊草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蒸腾速率属单峰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阻力在整个生长季受到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有所差异,同一环境因子在不同时间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阻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净光合有效辐射是对羊草光合作用影响最为强烈的环境因子,受环境因子控制最为显著的生理特征是羊草叶片的蒸腾速度.
    澳大利亚萨福克羊及无角陶塞特羊对新疆的生态适应性及杂交后代利用研究
    李俊年, 杨冬梅, 刘季科, 陶双伦
    2001, (1):  80-82. 
    摘要 ( 0 )  
    测定分析了新疆地区引入澳大利亚萨福克羊及无角陶塞特羊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清T3、T4含量、繁殖率、总适应能力及杂一代公羔的育肥屠宰性能.结果表明,萨福克羊及无角陶塞特羊繁殖率及体重接近或超过原产地澳大利亚的生产水平.萨福克羊总适应能力为98.80%,无角陶赛特羊为98.74%.杂一代公羔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净肉重较哈萨克羊高,而尾脂重低于哈萨克羊.
    嗜卷书虱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王进军, 赵志模, 李隆术
    2001, (1):  83-85. 
    摘要 ( 0 )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嗜卷书虱进行饲养,分别组建其实验种群特定年龄和特定时间生命表,并应用Morris模式及Weibull频数分布以探讨温、湿度与嗜卷书虱种群数量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温、湿度对存活率的作用是影响该实验种群趋势指数(I)值最重要的因子.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eyⅠ型,而在不太适宜条件下则属DeeveyⅢ型.理论上30.63℃时周限增长率(λ)最大,达1.0628倍/天.该虫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区为28~30℃,最适相对湿度在80%左右.
    江苏沿江棉区3代棉铃虫对棉花的为害及经济阈值
    杨燕涛, 王东华, 朱明华
    2001, (1):  86-90. 
    摘要 ( 0 )  
    通过人工接虫为害,研究了3代棉铃虫对棉花蕾铃脱落及结铃的影响,观察了不同年份棉铃虫卵和各龄幼虫的自然存活率及棉花蕾、幼铃的成铃率.结果表明,蕾铃的虫害脱落率对结铃的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达-08917,虫量和蕾铃脱落数主要通过接虫期间的虫害脱落率影响棉花结铃,其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8894和-0891.接虫期间的自然脱落率对结铃的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均很小,表明3代棉铃虫为害时棉花的补偿能力已基本丧失.各龄幼虫的为害量观察表明,1~6龄幼虫的单虫为害当量分别为002、014、031、047、084和154个大铃.根据防治的直接和间接收益,得出3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量26粒.
    温度和盐度对蒙古裸腹氵蚤种群内禀增长能力的影响
    王岩, 何志辉
    2001, (1):  91-94. 
    摘要 ( 0 )  
    报道了蒙古裸腹氵蚤(Moinamongolica)在20℃~33℃温度和5~40ppt盐度条件下的种群内禀增长率(rm).结果表明,20℃~30℃范围内蒙古裸腹氵蚤rm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超过30℃后继续升温,rm显著降低;在低盐度下蒙古裸腹氵蚤的种群增长能力相对较强,盐度为10ppt时rm最高,20~40ppt范围内氵蚤的rm差别不明显.本实验表明,25℃~30℃和10ppt分别是蒙古裸腹氵蚤种群增长较快的温度和盐度条件,在海水中长期培养对蒙古裸腹氵蚤的种群增长能力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环境因子对真水狼蛛胚胎发育的影响
    彭宇, 赵敬钊, 胡萃
    2001, (1):  95-98. 
    摘要 ( 0 )  
    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时间对真水狼蛛(Piratapiraticus)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不仅影响真水狼蛛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也对胚胎发育的各阶段有影响.在2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发育加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9℃.低温下,卵的孵化整齐度比高温下要高.28℃时,孵化率最高.为探讨真水狼蛛胚胎发育的影响因子和合适条件,考虑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时间3个因子的综合作用,按照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要求安排实验,得出了影响胚胎发育历期、胚胎成形率和孵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分析了其影响因子.利用孵化率的回归模型,得到了真水狼蛛卵孵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为27℃~28.5℃,相对湿度为94%~97%,光照时间为14~17h.
    植物颗粒剂对钉螺毒杀效果的研究
    马安宁, 王万贤, 王慧平, 杨毅, 柯文山, 傅运生
    2001, (1):  99-102. 
    摘要 ( 0 )  
    将3种药用植物材料分别粉碎后与淀粉、明胶配合制成直径2~3mm的植物颗粒剂用于灭钉螺试验,结果表明,钉螺取食3种颗粒剂后,24h死亡率分别达到92.5%~100%.其毒杀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植物的其它灭螺方法,对钉螺的致死时间比氯硝柳胺化学灭螺剂(1×10-3g·L-1)提前12~24h.用3种植物颗粒灭螺剂进行野外灭螺实验,钉螺死亡率最高可达61.5%.
    土壤优先水流及溶质优先迁移的研究
    倪余文, 区自清, 应佩峰
    2001, (1):  103-107. 
    摘要 ( 0 )  
    通过土壤原状土柱和填充土柱实验,研究了土壤优先水流的特征和非吸附性离子Br-和NO3-在土壤中的优先迁移.结果表明,土壤优先水流存在优先穿透、穿透曲线不对称性、侧向入渗和拖尾等特征.原状土柱中Br-标记的优先水流在实验开始后24h出现穿透,穿透时的孔隙体积仅0.04.在原状土柱中,以Br-标记的土壤优先水流占土壤出流总量的26%,所引起的Br-累积淋出量占总淋出量的86.7%,说明土壤优先水流虽只占出流总量较小的比例,却可造成较大比例的溶质迁移.优先水流可使NO3-快速向下迁移,在仅1倍孔隙体积时,其出流中可收获投加量的11%.优先水流可使Br-和NO3-向土壤较深层次迁移的同时,发生径向扩散.
    两种植物条件下土壤中矿物油和多环芳烃(PAHs)的生物修复研究
    宋玉芳, 许华夏, 任丽萍
    2001, (1):  108-112. 
    摘要 ( 0 )  
    选择苜蓿草和水稻为供试植物,以污染物水平、有机肥、专性细菌和真菌为调控因子,进行土壤中矿物油和PAHs的生物修复研究.结果表明,投肥对苜蓿草土壤中矿物油降解有促进作用,但对水稻土壤中矿物油降解无明显作用.投肥均使苜蓿草和水稻土壤中多环芳烃总量(11种列于美国EPA黑名单上的多环芳烃)降解率提高,这一降解促进效果在水稻土壤中好于苜蓿草土壤.有机肥量与苜蓿草根际土著真菌、细菌数量明显呈正相关,但仅与水稻根际土著细菌数量呈明显正相关.两种土壤中实测真菌和细菌总数均与试验投加专性真菌和细菌量无关.水稻土和苜蓿草土壤中3环多环芳烃的降解随投肥量增大而降解率提高,其在水稻土壤中的效果好于苜蓿草土壤.投肥对4环多环芳烃的降解并未产生有效作用.
    大庆油田开发中石油类污染物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模拟分析
    陈家军, 王红旗, 奚成刚, 张俊
    2001, (1):  113-116. 
    摘要 ( 0 )  
    分析了大庆市龙南油田开发建设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来源及污染途径,针对本油田工程工艺分析的特点,建立了石油类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石油类污染物的降解性和较强的吸附性,推导了连续源情况下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运移解析式并进行了预测分析,从而为油田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铜、砷及其复合污染对黄豆(Glycine max)影响的初步研究
    王友保, 刘登义, 张莉, 郭虎
    2001, (1):  117-120. 
    摘要 ( 0 )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Cu、As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黄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部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As污染明显抑制黄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对黄豆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强度、蛋白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着Cu、As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呈负相关;而POD活性则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Cu、As污染共同存在时,随二者投加比例不同出现不同程度的拮抗效应,可以降低和缓解单一污染物的毒害作用.
    粉煤灰滤泥混合物对土壤性质、萝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邢世和, 赵振宇, 周碧青, 吴小平
    2001, (1):  121-125. 
    摘要 ( 0 )  
    粉煤灰和滤泥以1:1(w/w)比例混合并添加少量化肥配制成混合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该混合物农用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在土壤和萝卜中的富集状况.结果表明,该混合物中Cd、Pb、Cr、As和Hg含量均明显低于国家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施用一定数量的该混合物未见导致重金属在土壤和萝卜中的明显富集作用,重金属污染指数均<1;土壤细菌数量显著增加;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增强;促进了萝卜的生长发育和代谢作用,萝卜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还原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均明显提高.因此,适量施用该混合物未见导致重金属对土壤和萝卜的明显污染,且具有较明显的改土培肥、增产和提高萝卜品质的效果.
    铜尾矿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影响
    刘登义, 谢建春, 杨世勇, 沈浩
    2001, (1):  126-128. 
    摘要 ( 0 )  
    通过盆栽实验,分析了铜陵铜尾矿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种子能在铜尾矿上萌发,但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均小于正常土壤中播种的小麦,高比例尾矿抑制小麦的株高,尾矿降低叶绿素含量,但对叶绿素a/b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尾矿组根系表现为变短变粗,须根数减少.尾矿能增加小麦根和茎叶部分生物量,且能明显提高根冠比.在尾矿胁迫下,小麦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尾矿比例增加而增大,可作为鉴定植物相对抗性的指标.
    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蓝盛芳, 钦佩
    2001, (1):  129-131. 
    摘要 ( 0 )  
    论述了国际生态学最新发展的能值(Emergy)分析方法与原理,并与能量分析作比较研究.任何产品或劳务形成过程中所需投入的直接和间接的一种有效能之量称为其具有的能值;单位能量相当的能值称为该能量的能值转换率.能值和能值转换率揭示了能量的能质、等级及其真实价值;以能值尺度可衡量比较不同类别的能量,综合分析各种生态系统的生态流,定量研究生态与经济效率及其关联.
    种、种的多样性及退化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维持研究
    赵平, 彭少麟
    2001, (1):  132-136. 
    摘要 ( 0 )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并维持系统的功能运行,生物种和不同种类构成的群落为人类提供诸如营养物质循环、生物生产力、营养功能等形式的重要生态服务.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抵御逆境和干扰的能力紧密相关,多样性的提高会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与单个种和种类的数量相比,功能群和功能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效应要大得多,且易于被用来测度稳定性和预测群落变化.本文提出并探讨了种对生态系统功能作用的几种形式.理解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功能关系能指导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维持其功能的实践活动,尤其为恢复的初始阶段进行群落的“种类组装”提供生态理论基础.
    土壤生物及其对土壤生态学发展的影响
    梁文举, 闻大中
    2001, (1):  137-140. 
    摘要 ( 0 )  
    土壤生物区系、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全球变化已成为土壤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土壤生物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某一等级层次上的土壤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可以对其它等级层次上的资源空间异质性产生影响,而这种空间异质性受到许多生物圈层———土壤功能区域所维持.本文评价了土壤生物区系在土壤生态系统过程中的作用,论述了土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讨论了土壤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景观生态学中空间数据的模拟和显示方法概述
    周强, 王建武, 张润杰
    2001, (1):  141-144. 
    摘要 ( 0 )  
    为了准确描述连续数据在景观中变化的规律,介绍了常用的7种生态学空间数据模拟方法和4种空间数据显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不同的空间数据取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初步探讨了影响生态学空间数据表达方法的主要因素.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崔保山, 刘兴土
    2001, (1):  145-150. 
    摘要 ( 0 )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是恢复、调整湿地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湿地生态系统设计概念入手,阐述了设计的基本原则.较详细地讨论了设计中的指标(水文指标、化学指标、基质指标和生物指标)要求.根据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的用途不同,探讨了3种主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类型,即作为废水处理湿地的设计,作为调整湿地的系统设计和作为洪水及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湿地设计.
    环境因子对硬骨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及其排卵和产卵的调控
    温海深, 林浩然
    2001, (1):  151-155. 
    摘要 ( 0 )  
    对影响硬骨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及其排卵和产卵的诸多环境因子进行了综述(如水温、光照、降雨和水流、水体化学因子、水体生物因子以及环境污染(环境胁迫)等),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了阐述.侧重强调了环境胁迫对硬骨鱼类生殖的影响,旨在从生态学角度为保护鱼类种质资源提供对策.
    辽西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定量确定
    杜晓军, 姜凤岐, 沈慧, 林鹤鸣, 郭浩, 王世忠
    2001, (1):  156-158. 
    摘要 ( 0 )  
    水稻耐铁毒性的生理指标研究
    周建林, 唐建军
    2001, (1):  159-160. 
    摘要 ( 0 )  
    长白山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和环境梯度分析
    牟长城, 韩士杰, 罗菊春, 王襄平
    2001, (1):  1-7. 
    摘要 ( 1427 )   PDF (917KB) ( 462 )  
    揭示了森林沼泽过渡带群落的结构、生产力、植物多样性等群落梯度和交错带环境梯度的相关规律,并结合交错区环境梯度分析这些群落特征形成机制,为维持、保护与经营管理这一交错带生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将长白山地区森林和高、中、低位沼泽所形成的三大类型过渡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网格的调查方法,并应用系统软件分析方法建立了经验回归模型,研究了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建群种径级结构与年龄结构、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及其随生态交错带环境梯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结构特征、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均随着交错带环境梯度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分布格局.沿着沼泽至森林方向的交错区环境梯度,群落建群种发生更替现象;群落种类数目呈现指数递增趋势;群落的径级结构呈现双曲线分布规律性;年龄结构一般呈三次式分布规律;植物多样性呈二次式递增分布趋势;群落生物量均呈现三次式函数曲线递增趋势,表现出群落梯度和环境梯度的高度相关性.
    盐胁迫对木榄幼苗各器官热值、能量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王文卿, 叶庆华, 王笑梅, 林鹏
    2001, (1):  8-12. 
    摘要 ( 1213 )   PDF (572KB) ( 384 )  
    研究了人工培养条件下基质盐度对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幼苗的热值、干物质及能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榄幼苗干物质和能量的积累存在低盐促进和高盐抑制的现象,其最大值出现于盐度10mg·g-1处;随基质盐度的提高,木榄幼苗的干物质和能量积累倾向于叶片及细根等光合作用场所和养分吸收器官,木榄幼苗各器官干重热值及去灰分热值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叶片热值的变化规律能较好地反映木榄幼苗抗盐性的变化情况.本文从能量学角度探讨了红树植物的抗盐生理生态.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王效科, 冯宗炜, 欧阳志云
    2001, (1):  13-16. 
    摘要 ( 1585 )   PDF (144KB) ( 1259 )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C贮量的估算精度,对于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向大气吸收和排放含C气体量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的森林生态系统植物C贮量的研究刚刚开始,由于估算方法问题,不同估算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以各林龄级森林类型为统计单元,得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C贮量为3.26~3.73Pg,占全球的0.6~0.7%;各森林类型和省市间有较大的差异.森林生态系统植物C密度在各森林类型间差异比较大,介于6.47~118.14Mg·hm-2,并且有从东南向北和西增加的趋势.这种分布规律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两者有一种对数关系.这说明我国实际森林植物C密度大小首先取决于人类活动干扰的程度.
    林窗模型的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I.模拟样地面积的效应
    延晓冬
    2001, (1):  17-22. 
    摘要 ( 1258 )   PDF (852KB) ( 353 )  
    以中国东北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例,应用林窗模型NEWCOP探索了不同模拟样地面积对林窗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样地面积大小变化可影响模拟出的森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和模拟样地的林窗出现周期,通过应用这一特点确定了阔叶红松林的林窗面积为400~800m2.
    辽北平原防护林体系区域性防风效应的地转偏差分析
    关德新, 朱廷曜, 邢云鹏, 陈志骞
    2001, (1):  23-26. 
    摘要 ( 1280 )   PDF (1088KB) ( 320 )  
    利用东亚地面天气图和地面风的资料,用地转偏差方法,计算了辽河平原北部4县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区域性防风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防护林面积的增大,其防风效应增大;每天不同时间防风效应不同,14:00最大,2:00最小,平均为13.3%.还对地转偏差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红松幼苗对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反应
    韩士杰, 周玉梅, 王琛瑞, 张军辉, 邹春静
    2001, (1):  27-30. 
    摘要 ( 967 )   PDF (721KB) ( 460 )  
    研究了用开顶箱控制CO2浓度在500和700μmol·mol-1左右时红松幼苗的生理生态反应.结果表明,高浓度CO2(500、700μmol·mol-1CO2)和对照(对照开顶箱、裸地)条件下,红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的变化不同.红松幼苗在500μmol·mol-1CO2条件下,RuBPcase活性最高,呈现光合上调反应,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大,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生长在700μmol·mol-1CO2的红松幼苗呈现光合下调反应,光合作用明显低于对照植株,其酶活性及物质含量均最低.
    落叶松根际土壤磷的有效性研究
    张彦东, 白尚斌, 王政权, 王庆成
    2001, (1):  31-34. 
    摘要 ( 1215 )   PDF (459KB) ( 415 )  
    野外用剥落法采集落叶松(Larixgmelini)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分析P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落叶松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全P浓度无明显差异,但根际土有效P却明显高于非根际土.12年生时根际土有效P增加12.6%,40年生时增加23.4%,表明落叶松根际对土壤中的P具有活化作用.落叶松根际土无机P各组分与非根际土亦有差异,表现出根际土OP低于非根际土,AlP、FeP、CaP和NH4ClP则高于非根际土的趋势.落叶松根际土的pH低于非根际土,但落叶松根际并未发生明显酸化.落叶松根际有效P与pH变化相关不显著.
    深圳福田两种红树林植物叶片分解研究
    黄立南, 蓝崇钰, 束文圣
    2001, (1):  35-38. 
    摘要 ( 1222 )   PDF (228KB) ( 340 )  
    利用分解袋法研究两种红树林植物(秋茄、桐花)叶片在野外实地分解过程中的干物质和有机C、N、P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秋茄叶片野外分解的速度要比桐花叶片快得多,初始非灰分物质干重(AFDW)损失一半所需的时间秋茄为12d,桐花35d左右.分解开始后,两种叶片的N含量均迅速上升,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而P含量则先略为下降,之后慢慢回升;叶片有机C含量则始终保持在相对较为稳定的水平上.试验的结果还表明,桐花叶片在红树林系统内沿潮汐梯度的不同滩面位置上分解时,各地点的分解速率间无显著差异.
    两种匍灯藓属植物夏季和冬季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刘应迪, 陈军, 张丽娟, 曹同
    2001, (1):  39-42. 
    摘要 ( 944 )   PDF (238KB) ( 328 )  
    分别对生长于冬季和夏季的五倍子蚜虫冬寄主藓类植物湿地匍灯藓(Plagiomniumacutum(Lindb.)T.Kop.)和侧枝葡灯藓(Plagiomniummaximoviczii(Lindb.)T.Kop.)的净光合速率及其与光照、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藓类的最大光合能力在夏季分别为12567和9463μmolCO2·kg-1DW·s-1,而在冬季只有58.1和62.1μmolCO2·kg-1DW·s-1;其暗呼吸强度夏季也比冬季显著增强;光补偿点均在20~40μmol·m-2·s-1,光饱和点在200~400μmol·m-2·s-1之间,夏季比冬季略高.它们在夏季的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535和1559,冬季只有0456和0459.光合最适温度在20~35℃之间,夏季比冬季有所升高.在0~20℃条件下测得的温度系数,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种类均相似,约在115~123之间.它们对高温和低温都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在-15~-10℃的低温以及40~45℃的高温条件下均能够保持一定的净光合速率.
    黑土长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质量变化Ⅰ.作物产量
    刘鸿翔, 王德禄, 王守宇, 孟凯, 韩晓增, 张璐, 沈善敏
    2001, (1):  43-46. 
    摘要 ( 1201 )   PDF (700KB) ( 511 )  
    在一丰P黑土(Olsen P25.8mg·kg-1)上进行13年中长期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氮肥平均增产率为275%,年增产粮食(大豆、玉米、小麦混合)724kg·hm-2,1kgN增产粮食9.4kg;磷肥前期增产不明显,13年平均增产率为7%,年增产粮食241kg·hm-2,1kgP增产粮食12.7kg.每年施用循环回田猪圈肥(以处理区收获产品的80%喂猪、垫圈经堆制而成),粮食平均年增产量在不施化肥、施N、施NP基础上,分别为268、258、255kg·hm-2,相应的增产率为9.8%、7.6%和7.0%.试验期间循环回田猪圈肥的增产效果有逐渐增长趋势,表明存在着猪圈肥残效的叠加效应.
    三峡库区花岗岩坡耕地不同种植方式下水土流失定位研究
    向万胜, 梁称福, 李卫红
    2001, (1):  47-50. 
    摘要 ( 1425 )   PDF (215KB) ( 502 )  
    对三峡库区花岗岩坡耕地不同种植方式下水土流失规律的定位研究表明,库区雨季主要集中在5~8月,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0%以上;此期间的土壤侵蚀量也占全年总侵蚀量的60%以上,其中6、7月土壤侵蚀量约占全年的1/2.不同种植方式下地面覆盖率差异较大,三熟制下或与多年生植物(牧草、黄花菜)间作时地面的覆盖率明显大于两熟制,夏季作物为花生时雨季的地面覆盖高于夏作为红薯,其土壤及养分流失量亦相对较低.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及养分流失的大小顺序为油(麦)红薯>油菜(小麦)玉米红薯>油菜(小麦)玉米花生>油菜(小麦)金荞麦花生,油菜(小麦)黄花花生.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良好的种植与管理方式下,坡耕地土壤流失量仍可被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集水工程、沼气池与新型日光温室联体构筑的研究
    王静, 李召祥, 王自忠, 刘宏胜, 南东成
    2001, (1):  51-54. 
    摘要 ( 1341 )   PDF (232KB) ( 344 )  
    通过集水工程、沼气池与新型日光温室联体构筑提高水的利用率,探讨半干旱地区集水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在年降水量250~550mm的半干旱地区将雨水富集、存贮与节水措施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集水工程与日光温室、沼气池联体构筑,进行光、温、水、热的重组,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提高水的利用率,使该地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成为可能.对日光温室中生态因子的优化,节水50%~70%,提高了地温与夜间的温度,降低了湿度,不仅提高温室生产力,还有效地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沼气池供给CO2及部分能量;阴棚把单屋面日光温室背面的遮阴区转化为生产区,种植耐阴作物与食用菌,实现阴、阳棚之间热量、CO2气体的交流.该模式可作为集水型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化学调控剂对减轻水稻抽穗灌浆期阴害效应的综合评判
    韦朝领, 刘敏华, 李林
    2001, (1):  55-58. 
    摘要 ( 1012 )   PDF (731KB) ( 401 )  
    应用灰色关联选择受阴害水稻的主要受害指标,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分析了化学调控剂对减轻水稻在抽穗灌浆期不同时段阴害的效应.结果表明,阴害危害的最大3个指标为结实率、净同化率和根系活性强度;在水稻抽穗后6~20d出现阴害时,喷施化学调控剂的增产效果最明显,隶属度达0.7869.
    生物防治稻田与普通稻田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研究
    刘蔚秋, 王永繁, 徐润林
    2001, (1):  59-62. 
    摘要 ( 961 )   PDF (553KB) ( 423 )  
    通过对大沙镇生物防治稻田及普通稻田水体中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共检出藻类112种,其中生物防治稻田中82种,普通稻田中89种.稻田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以硅藻、裸藻和绿藻占优势.在普通稻田中,硅藻种类数超过生物防治稻田,其优势度最高的5种藻类中除双对栅藻外,其余4种均为硅藻;而在生物防治稻田中,裸藻种类数高于普通稻田,且其优势度最高的5种藻类中有两种为裸藻.通过比较发现,生物防治稻田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密度明显高于普通稻田.对水体浮游植物多样性及均匀度的分析表明,稻田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自秧苗插上至干田期间,多样性指数略有上升(主要是由于种类数的增加引起的),而均匀度呈下降趋势.
    土壤水分状况及环境条件对水稻蒸腾的影响
    陈家宙, 陈明亮, 何圆球
    2001, (1):  63-67. 
    摘要 ( 974 )   PDF (773KB) ( 464 )  
    在南方红壤区用田间测坑试验,研究了高、中、低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早、晚稻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蒸腾日变化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受许多田间小气候因子的影响,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叶片与空气相对湿度差和叶面温度对水稻叶片蒸腾影响最大.处理B(中等土壤水分条件)可以明显提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处理C提高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却导致晚稻减产.早稻中、低土壤水分条件可以减小叶片蒸腾速率,而晚稻上并不能明显减少叶片蒸腾.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景观变化研究
    卢玲, 程国栋, 李新
    2001, (1):  68-74. 
    摘要 ( 931 )   PDF (377KB) ( 503 )  
    使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分析了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近20年间景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各类景观元素在近20年间发生了十分复杂的结构变化和相互转换,但整体景观仍保持荒漠化景观与绿洲景观强烈分异的鲜明格局.人类有目的性的干扰活动改变了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的分布与分配,加剧了本地区荒漠化进程与绿洲化进程的对立斗争,而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地带是斗争的最敏感部位.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度指数的下降,充分证明人类对本地区景观改造程度的不断加强.其结果一方面显著提高了本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效益的下降.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进行了讨论.
    松嫩草地羊草叶片光合作用生理生态特征分析
    王玉辉, 周广胜
    2001, (1):  75-79. 
    摘要 ( 1119 )   PDF (623KB) ( 427 )  
    对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羊草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分析表明,晴朗天气条件下,羊草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蒸腾速率属单峰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阻力在整个生长季受到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有所差异,同一环境因子在不同时间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阻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净光合有效辐射是对羊草光合作用影响最为强烈的环境因子,受环境因子控制最为显著的生理特征是羊草叶片的蒸腾速度.
    澳大利亚萨福克羊及无角陶塞特羊对新疆的生态适应性及杂交后代利用研究
    李俊年, 杨冬梅, 刘季科, 陶双伦
    2001, (1):  80-82. 
    摘要 ( 1177 )   PDF (559KB) ( 448 )  
    测定分析了新疆地区引入澳大利亚萨福克羊及无角陶塞特羊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清T3、T4含量、繁殖率、总适应能力及杂一代公羔的育肥屠宰性能.结果表明,萨福克羊及无角陶塞特羊繁殖率及体重接近或超过原产地澳大利亚的生产水平.萨福克羊总适应能力为98.80%,无角陶赛特羊为98.74%.杂一代公羔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净肉重较哈萨克羊高,而尾脂重低于哈萨克羊.
    嗜卷书虱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王进军, 赵志模, 李隆术
    2001, (1):  83-85. 
    摘要 ( 929 )   PDF (992KB) ( 411 )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嗜卷书虱进行饲养,分别组建其实验种群特定年龄和特定时间生命表,并应用Morris模式及Weibull频数分布以探讨温、湿度与嗜卷书虱种群数量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温、湿度对存活率的作用是影响该实验种群趋势指数(I)值最重要的因子.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eyⅠ型,而在不太适宜条件下则属DeeveyⅢ型.理论上30.63℃时周限增长率(λ)最大,达1.0628倍/天.该虫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区为28~30℃,最适相对湿度在80%左右.
    江苏沿江棉区3代棉铃虫对棉花的为害及经济阈值
    杨燕涛, 王东华, 朱明华
    2001, (1):  86-90. 
    摘要 ( 814 )   PDF (259KB) ( 383 )  
    通过人工接虫为害,研究了3代棉铃虫对棉花蕾铃脱落及结铃的影响,观察了不同年份棉铃虫卵和各龄幼虫的自然存活率及棉花蕾、幼铃的成铃率.结果表明,蕾铃的虫害脱落率对结铃的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达-08917,虫量和蕾铃脱落数主要通过接虫期间的虫害脱落率影响棉花结铃,其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8894和-0891.接虫期间的自然脱落率对结铃的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均很小,表明3代棉铃虫为害时棉花的补偿能力已基本丧失.各龄幼虫的为害量观察表明,1~6龄幼虫的单虫为害当量分别为002、014、031、047、084和154个大铃.根据防治的直接和间接收益,得出3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量26粒.
    温度和盐度对蒙古裸腹氵蚤种群内禀增长能力的影响
    王岩, 何志辉
    2001, (1):  91-94. 
    摘要 ( 1179 )   PDF (654KB) ( 451 )  
    报道了蒙古裸腹氵蚤(Moinamongolica)在20℃~33℃温度和5~40ppt盐度条件下的种群内禀增长率(rm).结果表明,20℃~30℃范围内蒙古裸腹氵蚤rm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超过30℃后继续升温,rm显著降低;在低盐度下蒙古裸腹氵蚤的种群增长能力相对较强,盐度为10ppt时rm最高,20~40ppt范围内氵蚤的rm差别不明显.本实验表明,25℃~30℃和10ppt分别是蒙古裸腹氵蚤种群增长较快的温度和盐度条件,在海水中长期培养对蒙古裸腹氵蚤的种群增长能力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环境因子对真水狼蛛胚胎发育的影响
    彭宇, 赵敬钊, 胡萃
    2001, (1):  95-98. 
    摘要 ( 1039 )   PDF (222KB) ( 364 )  
    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时间对真水狼蛛(Piratapiraticus)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不仅影响真水狼蛛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也对胚胎发育的各阶段有影响.在2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发育加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9℃.低温下,卵的孵化整齐度比高温下要高.28℃时,孵化率最高.为探讨真水狼蛛胚胎发育的影响因子和合适条件,考虑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时间3个因子的综合作用,按照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要求安排实验,得出了影响胚胎发育历期、胚胎成形率和孵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分析了其影响因子.利用孵化率的回归模型,得到了真水狼蛛卵孵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为27℃~28.5℃,相对湿度为94%~97%,光照时间为14~17h.
    植物颗粒剂对钉螺毒杀效果的研究
    马安宁, 王万贤, 王慧平, 杨毅, 柯文山, 傅运生
    2001, (1):  99-102. 
    摘要 ( 1026 )   PDF (220KB) ( 329 )  
    将3种药用植物材料分别粉碎后与淀粉、明胶配合制成直径2~3mm的植物颗粒剂用于灭钉螺试验,结果表明,钉螺取食3种颗粒剂后,24h死亡率分别达到92.5%~100%.其毒杀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植物的其它灭螺方法,对钉螺的致死时间比氯硝柳胺化学灭螺剂(1×10-3g·L-1)提前12~24h.用3种植物颗粒灭螺剂进行野外灭螺实验,钉螺死亡率最高可达61.5%.
    土壤优先水流及溶质优先迁移的研究
    倪余文, 区自清, 应佩峰
    2001, (1):  103-107. 
    摘要 ( 952 )   PDF (786KB) ( 460 )  
    通过土壤原状土柱和填充土柱实验,研究了土壤优先水流的特征和非吸附性离子Br-和NO3-在土壤中的优先迁移.结果表明,土壤优先水流存在优先穿透、穿透曲线不对称性、侧向入渗和拖尾等特征.原状土柱中Br-标记的优先水流在实验开始后24h出现穿透,穿透时的孔隙体积仅0.04.在原状土柱中,以Br-标记的土壤优先水流占土壤出流总量的26%,所引起的Br-累积淋出量占总淋出量的86.7%,说明土壤优先水流虽只占出流总量较小的比例,却可造成较大比例的溶质迁移.优先水流可使NO3-快速向下迁移,在仅1倍孔隙体积时,其出流中可收获投加量的11%.优先水流可使Br-和NO3-向土壤较深层次迁移的同时,发生径向扩散.
    两种植物条件下土壤中矿物油和多环芳烃(PAHs)的生物修复研究
    宋玉芳, 许华夏, 任丽萍
    2001, (1):  108-112. 
    摘要 ( 927 )   PDF (1027KB) ( 507 )  
    选择苜蓿草和水稻为供试植物,以污染物水平、有机肥、专性细菌和真菌为调控因子,进行土壤中矿物油和PAHs的生物修复研究.结果表明,投肥对苜蓿草土壤中矿物油降解有促进作用,但对水稻土壤中矿物油降解无明显作用.投肥均使苜蓿草和水稻土壤中多环芳烃总量(11种列于美国EPA黑名单上的多环芳烃)降解率提高,这一降解促进效果在水稻土壤中好于苜蓿草土壤.有机肥量与苜蓿草根际土著真菌、细菌数量明显呈正相关,但仅与水稻根际土著细菌数量呈明显正相关.两种土壤中实测真菌和细菌总数均与试验投加专性真菌和细菌量无关.水稻土和苜蓿草土壤中3环多环芳烃的降解随投肥量增大而降解率提高,其在水稻土壤中的效果好于苜蓿草土壤.投肥对4环多环芳烃的降解并未产生有效作用.
    大庆油田开发中石油类污染物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模拟分析
    陈家军, 王红旗, 奚成刚, 张俊
    2001, (1):  113-116. 
    摘要 ( 1418 )   PDF (476KB) ( 608 )  
    分析了大庆市龙南油田开发建设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来源及污染途径,针对本油田工程工艺分析的特点,建立了石油类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石油类污染物的降解性和较强的吸附性,推导了连续源情况下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运移解析式并进行了预测分析,从而为油田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铜、砷及其复合污染对黄豆(Glycine max)影响的初步研究
    王友保, 刘登义, 张莉, 郭虎
    2001, (1):  117-120. 
    摘要 ( 860 )   PDF (218KB) ( 377 )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Cu、As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黄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部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As污染明显抑制黄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对黄豆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强度、蛋白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着Cu、As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呈负相关;而POD活性则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Cu、As污染共同存在时,随二者投加比例不同出现不同程度的拮抗效应,可以降低和缓解单一污染物的毒害作用.
    粉煤灰滤泥混合物对土壤性质、萝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邢世和, 赵振宇, 周碧青, 吴小平
    2001, (1):  121-125. 
    摘要 ( 942 )   PDF (382KB) ( 316 )  
    粉煤灰和滤泥以1:1(w/w)比例混合并添加少量化肥配制成混合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该混合物农用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在土壤和萝卜中的富集状况.结果表明,该混合物中Cd、Pb、Cr、As和Hg含量均明显低于国家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施用一定数量的该混合物未见导致重金属在土壤和萝卜中的明显富集作用,重金属污染指数均<1;土壤细菌数量显著增加;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增强;促进了萝卜的生长发育和代谢作用,萝卜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还原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均明显提高.因此,适量施用该混合物未见导致重金属对土壤和萝卜的明显污染,且具有较明显的改土培肥、增产和提高萝卜品质的效果.
    铜尾矿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影响
    刘登义, 谢建春, 杨世勇, 沈浩
    2001, (1):  126-128. 
    摘要 ( 940 )   PDF (868KB) ( 519 )  
    通过盆栽实验,分析了铜陵铜尾矿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种子能在铜尾矿上萌发,但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均小于正常土壤中播种的小麦,高比例尾矿抑制小麦的株高,尾矿降低叶绿素含量,但对叶绿素a/b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尾矿组根系表现为变短变粗,须根数减少.尾矿能增加小麦根和茎叶部分生物量,且能明显提高根冠比.在尾矿胁迫下,小麦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尾矿比例增加而增大,可作为鉴定植物相对抗性的指标.
    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蓝盛芳, 钦佩
    2001, (1):  129-131. 
    摘要 ( 1460 )   PDF (398KB) ( 1008 )  
    论述了国际生态学最新发展的能值(Emergy)分析方法与原理,并与能量分析作比较研究.任何产品或劳务形成过程中所需投入的直接和间接的一种有效能之量称为其具有的能值;单位能量相当的能值称为该能量的能值转换率.能值和能值转换率揭示了能量的能质、等级及其真实价值;以能值尺度可衡量比较不同类别的能量,综合分析各种生态系统的生态流,定量研究生态与经济效率及其关联.
    种、种的多样性及退化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维持研究
    赵平, 彭少麟
    2001, (1):  132-136. 
    摘要 ( 903 )   PDF (991KB) ( 386 )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并维持系统的功能运行,生物种和不同种类构成的群落为人类提供诸如营养物质循环、生物生产力、营养功能等形式的重要生态服务.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抵御逆境和干扰的能力紧密相关,多样性的提高会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与单个种和种类的数量相比,功能群和功能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效应要大得多,且易于被用来测度稳定性和预测群落变化.本文提出并探讨了种对生态系统功能作用的几种形式.理解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功能关系能指导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维持其功能的实践活动,尤其为恢复的初始阶段进行群落的“种类组装”提供生态理论基础.
    土壤生物及其对土壤生态学发展的影响
    梁文举, 闻大中
    2001, (1):  137-140. 
    摘要 ( 1021 )   PDF (481KB) ( 896 )  
    土壤生物区系、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全球变化已成为土壤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土壤生物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某一等级层次上的土壤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可以对其它等级层次上的资源空间异质性产生影响,而这种空间异质性受到许多生物圈层———土壤功能区域所维持.本文评价了土壤生物区系在土壤生态系统过程中的作用,论述了土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讨论了土壤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景观生态学中空间数据的模拟和显示方法概述
    周强, 王建武, 张润杰
    2001, (1):  141-144. 
    摘要 ( 857 )   PDF (515KB) ( 494 )  
    为了准确描述连续数据在景观中变化的规律,介绍了常用的7种生态学空间数据模拟方法和4种空间数据显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不同的空间数据取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初步探讨了影响生态学空间数据表达方法的主要因素.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崔保山, 刘兴土
    2001, (1):  145-150. 
    摘要 ( 984 )   PDF (818KB) ( 553 )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是恢复、调整湿地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湿地生态系统设计概念入手,阐述了设计的基本原则.较详细地讨论了设计中的指标(水文指标、化学指标、基质指标和生物指标)要求.根据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的用途不同,探讨了3种主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类型,即作为废水处理湿地的设计,作为调整湿地的系统设计和作为洪水及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湿地设计.
    环境因子对硬骨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及其排卵和产卵的调控
    温海深, 林浩然
    2001, (1):  151-155. 
    摘要 ( 1112 )   PDF (899KB) ( 911 )  
    对影响硬骨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及其排卵和产卵的诸多环境因子进行了综述(如水温、光照、降雨和水流、水体化学因子、水体生物因子以及环境污染(环境胁迫)等),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了阐述.侧重强调了环境胁迫对硬骨鱼类生殖的影响,旨在从生态学角度为保护鱼类种质资源提供对策.
    辽西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定量确定
    杜晓军, 姜凤岐, 沈慧, 林鹤鸣, 郭浩, 王世忠
    2001, (1):  156-158. 
    摘要 ( 935 )   PDF (420KB) ( 436 )  
    水稻耐铁毒性的生理指标研究
    周建林, 唐建军
    2001, (1):  159-160. 
    摘要 ( 937 )   PDF (137KB) ( 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