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7-07-25
    研究论文
    动态地植物学与未来应用生态学展望──纪念刘慎谔先生诞辰100周年
    王战, 傅沛云, 邓玉诚, 汪思龙
    1997, 8(4):  337-340. 
    摘要 ( 1285 )   PDF (406KB) ( 424 )  
    桤柏混交林种群生物量动态与密度调节
    石培礼, 杨修, 钟章成
    1997, 8(4):  341-346. 
    摘要 ( 1482 )   PDF (524KB) ( 498 )  
    研究了四川省盐亭县桤柏混交林中桤木和柏木种群的生物量动态、密度动态及种群密度对生物量动态的调节.结果表明,桤木种群生物量在18a内符合逻辑斯蒂增长,柏木种群生物量在20a内呈幂函数增长.而种群密度在18a内均呈负幂函数降低在桤柏混交林中.密度制约是决定种群生物量动态的主要因素,棺木和柏本平均单株生物量较符合Yoda提出的-3/2自疏定律为快,其自疏系数分别为一2.33和一3.97.个体平均生物量的增长比由密度下降引起的生物量降低快,因此,两种群生物量在密度调节过程中仍然保持增长状态.其中柏木是生物量增长旺盛的种群.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养分归还与生产力
    汪思龙, 廖利平, 马越强
    1997, 8(4):  347-352. 
    摘要 ( 1341 )   PDF (581KB) ( 612 )  
    通过对野外试验和室内测试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研究了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和杉木纯林养分归还、吸收等生态过程的特征以及生产力结果表明混交促进了养分归还过程.可提高土壤肥力和系统生产力.15年生混交林技和叶凋落物分别是纯林的2倍和3倍,其中容易分解的火力楠凋落物占64%.混交林通过凋落物分解所归还的养分是纯林的2~3倍.相当年凋落量65.9%的混交林根系年死亡量是纯林的2倍,在整个系统养分归还中占有很大的份额.混交林土壤全N、NH4+-N和有效K分别比纯林提高64.3%.82.3%和63.1%.与此同时土壤孔隙组成和水分过程也大为改善.混交林生产力较纯林提高52.7%.混交林5种大量元素的归还/吸收比率是纯林的2倍,表明混交林养分循环效率较高,较少的人为维持可以保持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林下人参生理特性和生长与林内生态因子的关系
    刘琪璟, 戴洪才, 王贺新
    1997, 8(4):  353-359. 
    摘要 ( 1701 )   PDF (535KB) ( 576 )  
    结合模拟试验,对林下人参的生理活动及生长过程与林内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林内光照、水分、温度等因子与林下人参生长的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林内光照在中等条件下,即相对光照在10~35%左右.林分郁闭度约0.6~0.8,土壤含水量在35~40%时人参生长最好;林下人参的物候进程及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密切.林内温度在5℃左右人参芽胞开始萌动,15℃左右地上茎高生长进入速生期,6月上旬生长停止.因此,人为调节各种生态因子在适宜的范围内有利于林下人参的生长.
    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冠空隙特征的研究
    吴刚
    1997, 8(4):  360-364. 
    摘要 ( 1627 )   PDF (525KB) ( 534 )  
    将林冠空隙干扰作为红松阔叶林动态维持的重要因素,对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冠空隙的形成方式、出现频度、分布格局、结构及林冠空隙内形成本的数量、年龄分布、种群特征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多数林冠空隙由双形成本形成,每个林冠空隙拥有的形成木为2.44株;林冠空隙形成的速率为0.92个hm2·a-1,林冠空隙干扰的间隔期(周转期)为751a;扩展林冠空隙面积大多在100~600m2之间,其中以400~500m2所占比例最大.冠空隙在50~350m2之间,其中以200~250m2所占比例最大;每个形成本所形成的扩展林冠空隙平均面积为141.82m2,形成的冠空隙面积平均为67.63m2.
    华南丘陵人工马占相思林下灌木湿润季节蒸腾与小气候的关系
    赵平, 曾小平, 余作岳
    1997, 8(4):  365-371. 
    摘要 ( 1716 )   PDF (700KB) ( 561 )  
    在湿润季节测定了广东丘陵常见的人工马占相思林内6种灌木的蒸腾日变化,描述其蒸腾日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叶片蒸腾与林内的光、气温、湿度等小气候因子及叶温、叶片气孔扩散阻力的回归关系.所有被观测灌木的蒸腾耗水日变化格局相似,阳性种类桃金娘在人工林的隐蔽条件下生长良好.其蒸腾速率最高,山苍子的蒸腾速率次之,其它种类的蒸腾表现较为适中.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灌木蒸腾变化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林内气温、全光照、光合有效辐射呈正相关.叶温和叶片气孔扩散阻力与灌木蒸腾变化分别呈正、负相关.
    野生大豆种子雨的研究
    李军, 郑师章, 钱吉, 任文伟, 叶培宏
    1997, 8(4):  372-376. 
    摘要 ( 1510 )   PDF (412KB) ( 514 )  
    对野生大豆种子雨的时空动态及其与外界天气情况关系的初步研究表明,在野生大豆整个种子雨的历程中,出现3个较为明显的炸荚和种子散落的高峰,并且峰的出现与天气晴朗(相对湿度)相关,而与气温相关性不大.野生大豆种子雨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是野生大豆种子炸荚的自身习性(炸荚弹力)和荚本身在植株上的空间分布有关,而与风向(风力≤7级)关系不大.
    不同进化型大豆花的结构研究
    陆静梅, 刘友良, 历锡亮, 胡波, 庄炳昌, 朱长甫
    1997, 8(4):  377-380. 
    摘要 ( 1812 )   PDF (481KB) ( 539 )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大豆属(Glycine L.)中的不同进化型大豆花的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蝶形花冠中的2枚龙骨瓣分离,筒状花萼的解剖结构中没有组织分化.栽培大豆(Glycine max)蝶形花冠中的2枚龙骨瓣完全愈合成为一体.花萼结构由表皮和无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在薄壁细胞间等距分布细小的退化维管束.2种大豆花的花瓣存在明显差异.可以认为,在进化程度较高的两侧对称的蝶形花冠的大豆属中,仍然保留有原始花的结构特征.
    松嫩平原农牧结合优化模式的综合研究
    王建国, 刘鸿翔, 孟凯
    1997, 8(4):  381-386. 
    摘要 ( 1538 )   PDF (498KB) ( 405 )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并与单一粮食种植模式相对照,研究了粮粮型农牧结合模式和粮草间种型农牧结合模式的生产力及其养分循环平衡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和能量特征,从而提出了黑土区发展持续农业应采用的模式及应用前景.
    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
    谭炳林, 丁勇, 黄明度, 李伟强
    1997, 8(4):  387-390. 
    摘要 ( 1494 )   PDF (325KB) ( 333 )  
    应用系统聚类、模糊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湿地松纯林、湿地松一木荷混交林和湿地松-大叶相思混交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结果表明,2种混交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比较相似,而纯林与混交林相异;林冠层亚群落与灌木一草本届亚群落的结构也不相同.分析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林分和不同层次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与连续性.模糊聚类的分析方法优于系统聚类.
    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共栖时的互作效应
    王荣富, 程遐年, 罗跃进, 邹运鼎
    1997, 8(4):  391-395. 
    摘要 ( 1537 )   PDF (435KB) ( 511 )  
    用笼罩试验方法,研究了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共栖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在96h内,随时间的延长,2种飞虱对不同稻株的栖息率渐趋增加,最终达21.5~25.0%,不表现种间差异;脉冲试验使白背飞虱的雌性率和短翅率提高22.1%和398.1%;排除试验使白背飞虱的增殖、雌性率和雌虫短翅率各下降8.8%、20.8%和48.0%;种间作用对增殖.性比和翅型产生正的或负的效应.文中还讨论了种间作用存在的意义和方式.
    小麦纹枯病菌氮素营养的研究
    檀根甲, 丁克坚, 季伯衡, 陈晓琳
    1997, 8(4):  396-398. 
    摘要 ( 1328 )   PDF (254KB) ( 568 )  
    研究了培养基中硫酸铵、亚硝酸钠、尿素、酪氨酸、丝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组氨酸、胱氨酸和脯氨酸等12种氮源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小麦纹枯病菌生长最适宜的氨基酸是亮氨酸和脯氨酸,对铵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均能有效利用,对胱氨酸和赖氨酸利用能力最差.最后对小麦纹枯病菌的N素营养与病害的发展和小麦植株营养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异色飘虫雄成虫的食饵搜索行为
    邹运鼎, 陈高潮, 耿继光, 季近, 孟庆雷, 孙时荒
    1997, 8(4):  399-402. 
    摘要 ( 1389 )   PDF (356KB) ( 333 )  
    研究两种光照条件下异色飘虫雄成虫的食饵搜索行为.结果表明,5种刺激均能激发搜索行为由广域型转换为地域集中型;摄食时间越长,GUT值越大;摄食的最后一个食饵大小决定GUT的长短;光照强度对搜索行为影响不大.
    围栏禁牧对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蝗虫丰富度的影响
    邱星辉, 李鸿昌
    1997, 8(4):  403-406. 
    摘要 ( 1620 )   PDF (355KB) ( 450 )  
    报道了围栏封育后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蝗虫丰富度的变化,比较了蝗虫在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的发生特点.结果表明,以毛足棒角蝗为主导种的大针茅草原蝗虫生物量是以小翅雏蝗为主导种的羊草草原蝗虫生物量的4~5倍;围栏封育后,羊草草原蝗虫的生物量增加24%,而大针茅蝗虫的生物量略有减少;围栏措施改变蝗虫的结构组成,使毛足棒角蝗、鼓翅皱膝蝗、宽须蚁蝗、亚洲小车蝗等旱生和中旱生的地栖或兼栖偏地栖种类的发生减少,条纹鸣蝗、小翅雏蝗、红腹牧草蝗等中生的植栖或兼栖偏植栖种类增加,短星翅蝗及狭翅雏蝗的生物量在大针茅草原增加而在羊草草原减少.
    东北草原区C3、C4植物的生态分布及其适应盐碱环境的生理特性
    王萍, 殷立娟, 李建东
    1997, 8(4):  407-411. 
    摘要 ( 1849 )   PDF (556KB) ( 463 )  
    用5种实验方法对东北草原区233种植物光合类型进行鉴定,并对其相对分布随纬度变化关系及其与土壤含盐量和PH值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典型C3、C4牧草适应于盐碱环境的生理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鉴定的233种植物中,C3植物有144种,隶属于28科94属,C4植物有89种;隶属于17科55属,在高纬度地区C3植物表现出更高的生长优势,在纬度较低和盐碱化区域,C4植物分布具相对优势.尤其在盐碱化程度较重的地区,C4植物成为明显的优势种,分布上的差别决定于它们对环境适应机制上的差异C3植物对盐碱环境适应机制主要通过积累脯氨酸等有机溶质进行渗透调节,而C4植物主要通过液泡中离子区域化积累作用进行调节,并且与C3植物相比对盐碱环境具更强的适应能力.
    不同草原植被碱化草甸土的酶活性
    郭继勋, 姜世成, 林海俊, 金晓明
    1997, 8(4):  412-416. 
    摘要 ( 1621 )   PDF (423KB) ( 668 )  
    在羊草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是羊草群落>拂子茅群落>碱茅群落>虎尾草群落>碱蓬群落>光碱斑.脱氢酶是拂子茅群落>羊草群落>虎尾草群落>碱茅群落>碱蓬群落>光碱斑.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的时间变化曲线呈抛物线型,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6月或10月.脱氢酶变化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然后逐渐减弱,10月出现最低值.关联分析表明各土壤因子对脲酶作用大小的关联序为全N>有机质>土壤容重>全P>PH;磷酸酶为全P>有机质>pH>全N>土壤容重;脱氢酶为全N>有机质>全P>土壤容重>pH;纤维素酶为全N>有机质>全P>pH>土壤容重.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关系随着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加酶活性逐渐增强.脱氢酶与微生物生物量的关系不明显.
    羊草种群地上部生物量与株高的分形关系
    马克明, 祖元刚
    1997, 8(4):  417-420. 
    摘要 ( 1460 )   PDF (441KB) ( 729 )  
    应用分形几何学(Fractal geometry)的原理和方法对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种群地上部生物量与株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群的地上部生物量与株高存在很好的静态分形关系,所得分形维数是对地上部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积累规律(生物量配比)的表征;羊草种群地上部生物量与株高的动态分形关系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内该种群地上部生物量的增长具有自相似性.是一个分形生长过程,增长规律为分形维数值D;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羊草种群的分形生长模式.认为成熟植株可以看作是其幼苗经生长放大过程而得到的.
    沈阳市东部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常禹, 苏文贵, 高瑞平
    1997, 8(4):  421-425. 
    摘要 ( 1322 )   PDF (509KB) ( 442 )  
    以沈阳市东部1976~1989年的历史航空像片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手段,分析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结果表明,针叶林、水田平均嵌块体大小增加,旱地、落叶林、灌丛平均嵌块体大小减少;分数维值略有增加.预示嵌块体形状逐步复杂化;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增加.优势度和蔓延度指数由原来的1.6327和89.2022分别减少到1.3226和88.2744,说明景观嵌块体的空间分布趋于均匀,嵌块体的聚集分布状况将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分散化.此外,本文对沈阳东部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草基-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与养分循环研究
    王德建, 徐琪, 刘元昌
    1997, 8(4):  426-430. 
    摘要 ( 1624 )   PDF (477KB) ( 595 )  
    应用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草基-鱼塘”系统中的能量转化与养分循环.结果表明,该系统中饲草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为0.83%,鱼对饲料能的转化率为7.3%.与以粮食作为鱼饲料比较,单位面积草地的产鱼当量是粮食作物的1.6倍.鱼对饲料N、P、K的转化率分别为16.8%、32.3%和2.0%.塘泥沉积的N、P分别占饲料的23.4%和56.1%;猪对饲料N、P、K的转化率分别为20.5%、33.7%和4.6%,猪粪尿回收饲料N为36.4%、P为63.8%、K为39.4%.猪-草-鱼结合的基塘系统其能量和养分转化效率均高于单一的养鱼系统.
    稻鱼鸭复合生态经济效益的初步研究
    郑永华, 邓国彬, 卢光敏
    1997, 8(4):  431-434. 
    摘要 ( 1513 )   PDF (340KB) ( 534 )  
    试验表明.稻鱼鸭种养共生,水稻增产10%以上,同时增收鲜鱼1036.5kg·hm-2,成鸭238.9~489.3kg·hm-2;水稻土壤全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27.9、44.3、6.5和28.2%,提高了土壤肥力;水稻植株虫口量最少.稻鱼鸭共生大大提高了稻田的产出和效益,属良性循环的高效复合生态农业.
    pH值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及繁殖的影响
    王金秋, 李德尚, 罗一兵, 王芳
    1997, 8(4):  435-438. 
    摘要 ( 1551 )   PDF (345KB) ( 475 )  
    采用种群积累培养法,实验观察了pH在3.5~11.5之间(间隔1)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的增长及繁殖.结果表明,该轮虫种群在PH6.5~8.5之间增长较快,8.5时增长最快,即瞬时增长率r和种群密度较大和最大;pH在3.5~4.5和9.5~10.5之间,种群为负增长,即r为负值;pH在5.5~9.5之间种群为正增长,即正为正值.该轮虫存活的pH上限为11.5,下限为3.5.在种群增长最适pH(8.5)条件下,该轮虫的繁殖最快,即绝对带卵量最高(132个·ml-1);pH在9.5时,其相对带卵量最高.为其它pH值条件下的2~4倍.本研究结果可为淡水轮虫的大批量培养提供可靠的pH值技术指标.
    Se和环境中富里酸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及其生理特性
    徐云, 王子健, 王文华, 彭安
    1997, 8(4):  439-444. 
    摘要 ( 1923 )   PDF (486KB) ( 591 )  
    利用种子发芽实验研究了亚硒酸钠(Na2SeO3)和从土壤中提取的富里酸(Fulvicacid,FA)对小麦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影响,以及FA对亚硒酸钠毒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FA和低浓度Na2SeO3对种子发芽及发芽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Na2SeO3明显降低种子发芽率、种子活力、α-淀粉酶活性及幼苗的生长,FA对亚硒酸钠的毒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番茄(Lycopersicon)的化感作用研究
    周志红, 骆世明, 牟子平
    1997, 8(4):  445-449. 
    摘要 ( 4325 )   PDF (541KB) ( 445 )  
    采用室内生测、室外盆栽和水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多种受体品种来探讨番茄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番茄植物不仅具有自毒作用,番茄植株的水提液对黄瓜、萝卜、生菜、白菜、包心菜的幼苗生长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番茄植株的挥发物对黄瓜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绿豆、白菜、生菜及番茄自身的幼苗生长则无明显的影响;番茄移苗后40d之内,其根分泌物对黄瓜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生菜作用不明显认为自毒作用是造成番茄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指出番茄种植应采用轮作方式,水培或大棚种植番茄时,应避免与黄瓜间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