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佳妮, 翟水晶, 邱思婷, 俞新慧, 王赛. 闽江下游水体硅的组成及营养盐化学计量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8): 2205-2214. |
[2] |
刘艳娇, 刘庆, 贺合亮, 赵文强, 寇涌苹. 亚高山粗枝云杉人工林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2): 3279-3290. |
[3] |
刘顺, 许格希, 陈淼, 陈健, 冯秋红, 史作民. 坡向对川西亚高山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1): 2993-3002. |
[4] |
肖向前, 张海阔, 冯娅斯, 王吉鹏, 梁辰飞, 陈有超, 朱高荻, 蔡延江. 植物残体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和胞外酶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 58-66. |
[5] |
魏文涛, 倪祥银, 岳楷, 郭鸿蓉, 吴若冰, 朱玲, 吴福忠. 中亚热带不同类型米槠林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动态及光谱学特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8): 2121-2128. |
[6] |
杨乐, 何莹, 李东宾, 岳春雷, 朱弘, 张飞英, 李贺鹏. 旱化对浙江山地沼泽湿地土壤与植物碳氮磷含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5): 1267-1274. |
[7] |
杨柳生, 高若允, 俞陈辉, 韩润宇, 田雪, 孙凡, 林勇明, 王道杰. 干热河谷失稳性坡面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0): 2743-2752. |
[8] |
刘艳娇, 樊丹丹, 李香真, 赵文强, 寇涌苹. 人工与天然云杉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菌群网络关系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441-1451. |
[9] |
李静茹, 彭剑峰, 杨柳, 崔佳月, 李轩, 彭猛. 川西高原两种针叶树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0): 3512-3520. |
[10] |
郑兴蕊, 宋娅丽, 王克勤, 张雨鉴, 潘禹. 滇中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养分释放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 23-30. |
[11] |
陈璐璐, 冯秋红, 孙建新.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外生菌根形态随海拔梯度的分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9): 2911-2922. |
[12] |
高彩龙, 金光泽, 刘志理. 小兴安岭3种植物细根形态和解剖性状的变异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12): 4041-4048. |
[13] |
王文娜, 高国强, 李俊楠, 王政权, 谷加存. 去叶对水曲柳苗木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7): 2315-2322. |
[14] |
邹宇星, 钟全林, 游雅玲, 余华, 郑文婷, 陈嘉静, 程栋梁. 短期氮-水处理对刨花楠幼苗细根根序形态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7): 2323-2329. |
[15] |
庞晓瑜, 袁秀锦, 王奥, 李迈和, 刘兴良, 潘红丽, 于飞海, 雷静品. 模拟增温和功能群去除对岷江冷杉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3): 687-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