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Vol. 14 ›› Issue (07): 1147-1150.

• 研究报告 •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东南沿海亚历山大藻休眠孢囊的分布和萌发研究

顾海峰[1] 蓝东兆[1] 方琦[1] 王宗灵[2] 蔡锋[1]   

  1. [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
  • 出版日期:2003-07-20

  • Online:2003-07-20

摘要: 对4个海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lerandrium tamar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catenella)休眠孢囊的分布及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港仅在X1和X2站位有分布,且密度很小(0.4个·g-1);广西只在G2站位有发现,密度较少(2.5个·g-1泥样).闽江口有3个站位有分布,M4站位的4~6cm层密度最大,达到6个·g-1泥样;长江口的孢囊分布广、密度大,DG-26站位的8~10cm层孢囊密度达到了23.2个·g-1泥样.孢囊的分布与沉积物底质类型、沉积速率、海流都有一定的关系.光照对孢囊萌发没有影响,温度升高导致萌发率和存活率均增大,而萌发时间缩短;在低氧条件下(0.01mgO2L-1),孢囊萌发率为0.亚历山大藻孢囊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终年都会萌发

关键词: 土壤入渗, 防渗层, 红粘土, 人工夯实, 经验公式

Key words: soil water infiltration, impermeable layer, red clay, tamping, experiential eq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