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材, 唐光大, 董晓全, 徐颂军. 雷州半岛风水林灌木层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2): 371-380. |
[2] |
申诗怡, 王剑武, 周天焕, 马元丹, 王彬. 亚热带典型绿化灌木对夜间人工光照的生理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9): 2321-2329. |
[3] |
邱瑶, 罗涛, 王琼, 蒋思雨. 夏热冬暖地区绿量构成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以福州居住区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7): 1932-1940. |
[4] |
郭香瑶, 罗颖, 尹秋龙, 杨治春, 贾仕宏, 郝占庆. 秦岭皇冠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木层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8): 2017-2026. |
[5] |
古丽哈娜提·波拉提别克, 常顺利, 巴贺贾依娜尔·铁木尔别克, 张毓涛. 天山林区雪岭云杉和异果小檗夏季水分来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7): 1893-1900. |
[6] |
唐雨倩, 吴晓奕, 宗桦. 成都青羊区背街小巷行道树孢粉致敏风险分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6): 1615-1621. |
[7] |
刘杰, 董彦君, 李宗善. 灌木年轮生态学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6): 1699-1708. |
[8] |
李海防, 俞洁蕾, 邵西宁, 周春玲. 半湿润地区城市绿地灌木的截留集水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5): 1363-1369. |
[9] |
李肖肖, 唐丽玉, 彭巍, 陈建新, 麻霞. 基于背包式激光雷达测量系统的城市绿地树木三维绿量估算方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0): 2777-2784. |
[10] |
韩继刚, 李刚, 张维维, 刘文, 刘舒, 马想, 张浪, 朱永官. 城市绿地土壤健康质量问题与对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 268-276. |
[11] |
高文波,林正雨,王明田,何鹏,陈春燕,刘远利,曹杰. 1971—2020年西南茶区灌木型茶树晚霜冻害危险性时空演变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1): 4029-4038. |
[12] |
闫东锋, 贺文, 杨喜田. 栓皮栎人工林灌木层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光环境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1): 3605-3613. |
[13] |
陈樟昊, 黄甘霖. 城市绿地供需的差异与联系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1): 3925-3934. |
[14] |
辛士冬, 严云仙, 姜立春. 基于不同可加性方法的黑龙江省红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模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0): 3322-3330. |
[15] |
孙守家, 雷帅, 仇兰芬, 李春友, 舒健骅. 北京城市绿地与周边道路空气CO2浓度和δ13C值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11): 3844-3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