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同达, 曹锦雪, 赵永华, 韩磊, 刘钊. 基于PSR模型的陕西省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563-1572. |
[2] |
张峰, 孙嘉伟, 孙宇, 郑佳华, 乔荠瑢, 赵天启, 陈大岭, 赵萌莉. 不同尺度下荒漠草原建群种短花针茅的空间分布对载畜率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735-1743. |
[3] |
安克俭, 魏霞, 赵恒策, 贺燕, 于文竹. 长江源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土壤粒径分布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2): 433-440. |
[4] |
春风, 那仁满都拉, 张卫青, 包玉海, 赛西雅拉图. 白音华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异质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2): 601-608. |
[5] |
丁彰琦, 徐国瑞, 张霜, 张育新, 马克明. 北京东灵山土壤动物多样性海拔格局的尺度推绎规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2): 4272-4278. |
[6] |
兰航宇, 段文标, 陈立新, 曲美学, 王亚飞, 杨习锋, 孟思静, 陈佳. 不同林型树倒林隙内微立地类型的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其分形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4): 1097-1105. |
[7] |
张峰, 陈大岭, 赵萌莉, 郑佳华, 杨阳, 乔荠瑢, 赵天启. 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建群种短花针茅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9): 3046-3056. |
[8] |
孔维尧, 李欣海, 邹红菲. 最大熵模型在物种分布预测中的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6): 2116-2128. |
[9] |
罗雅曦,刘任涛,张静,常海涛. 腾格里沙漠草方格固沙林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2): 525-535. |
[10] |
杜雅仙, 樊瑾, 李诗瑶, 牛玉斌, 余海龙, 黄菊莹. 荒漠草原不同植被微斑块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特征与养分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11): 3716-3724. |
[11] |
霍琳, 杨思存, 王成宝, 姜万礼, 温美娟. 耕作方式对甘肃引黄灌区灌耕灰钙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10): 3463-3472. |
[12] |
王浩,黄晨璐,杨方社,李怀恩. 砒砂岩区沙棘根系的生境适应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1): 157-164. |
[13] |
梁发超, 刘诗苑, 刘黎明. 基于分形理论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特征及演变——以厦门市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8): 2640-2648. |
[14] |
阎欣,安慧. 宁夏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粒径分形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10): 3243-3250. |
[15] |
陈信信,丁启朔**,李毅念,薛金林,陆明洲,邱威.
稻茬麦根系构型的定向分型分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6): 1711-1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