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凤瑞, 史加亮, 张东楼, 等. 山东省不同茬后直播短季棉效果与轻简化栽培技术. 棉花科学, 2019, 41(5): 25-27
|
[2] |
孙巍, 杨宝玲, 高振江, 等. 浅析我国棉花机械采收现状及制约因素.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 34(6): 9-13
|
[3] |
李建峰, 王聪, 梁福斌, 等. 新疆机采模式下棉花株行距配置对冠层结构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17, 29(2): 157-165
|
[4] |
张旺锋, 田景山, 董恒义, 等. 新疆北疆棉区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 中国棉花, 2019, 46(6): 37-39
|
[5] |
张旺锋, 田景山, 余力, 等. 新疆南疆棉区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 中国棉花, 2019, 46(7): 30-32
|
[6] |
支晓宇, 毛树春, 韩迎春, 等. 密度对棉花产量及棉铃内部产量构成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15, 27(3): 216-222
|
[7] |
周永萍, 张海娜, 师树新, 等. 合理密植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8, 33(增刊): 154-159
|
[8] |
史加亮, 赵文超, 董灵艳, 等.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0, 52(5): 42-46
|
[9] |
李冉, 杜珉. 加快推进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机械化: 迫切性、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基于山东、河北棉花生产机械化情况的调查. 中国棉花, 2013, 40(6): 1-4
|
[10] |
Wang XR, Hou YR, Du MW, et al. Effect of planting date and plant density on cotton traits as relating to mechanical harvesting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region of China.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6, 198: 112-121
|
[11] |
Zhao WC, Du MW, Xu DY, et al. Interactions of single mepiquat chloride application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ith climate, cultivar, and plant population for cotton yield. Crop Science, 2017, 57: 1-12
|
[12] |
李凤瑞, 史加亮, 董灵艳, 等. 短季棉新品种德0720生长环境优化研究. 核农学报, 2019, 33(2): 355-362
|
[13] |
李凤瑞, 史加亮, 张东楼, 等. 转基因抗虫短季棉新品种——德棉15号. 中国棉花, 2018, 45(11): 36-42
|
[14] |
蔡晓莉, 马丽娟, 逯涛, 等. 不同种植模式和密度对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中国棉花, 2018, 45(6): 24-26
|
[15] |
姚贺盛. 新疆棉花机采模式下高光效冠层结构特征及调控研究. 博士论文.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18
|
[16] |
尔晨, 林涛, 张昊, 等. 行距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及氮磷利用效率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20, 32(1): 77-90
|
[17] |
Higashide T. Light interception by tomato plants (Solanum lycopersicum) grown on a sloped field.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9, 149: 756-762
|
[18] |
Riar R, Wells R, Edmisten K, et al. Cotton yield and canopy closure in north Carolina as influenced by row width, plant population, and leaf morphology. Crop Science, 2013, 53: 1704-1711
|
[19] |
魏鑫, 徐建辉, 张巨松. 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54(7): 1177-1184
|
[20] |
颜为, 李芳军, 徐东永, 等. 行距与氮肥或甲哌鎓化控对棉花冠层结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21, 47(9): 1654-1665
|
[21] |
徐新霞, 雷建峰, 高丽丽, 等. 不同机采棉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35(2): 51-56
|
[22] |
张昊, 林涛, 尔晨, 等. 配置模式对南疆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8, 41(5): 307-313
|
[23] |
冯国艺, 姚炎帝, 罗宏海, 等. 新疆超高产棉花冠层光分布特征及其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5): 1286-1294
|
[24] |
徐新霞. 行距配置对机采棉花产量形成及采收品质的影响. 硕士论文.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 2015
|
[25] |
崔岳宁, 高振江, 杨宝玲. 不同行距种植模式下机采棉品质比较分析.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 37(7): 236-240
|
[26] |
梁亚军, 罗天睿, 郑巨云, 等. 不同机采棉配置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差异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54(6): 1008-1013
|
[27] |
张国蕾, 陈兵, 刘景德, 等. 不同配置模式下机采棉脱叶催熟视觉症状及机理.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10): 1783-1793
|
[28] |
李建峰, 梁福斌, 陈厚川, 等. 棉花机采模式下株行距配置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53(8): 1390-1396
|
[29] |
王聪. 棉花机采模式下行距变化对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硕士论文.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15
|
[30] |
李健伟, 肖绍伟, 夏冬, 等. 机采种植模式对不同株型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7, 40(6): 39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