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逸潇, 王传宽, 上官虹玉, 臧妙涵, 梁逸娴, 全先奎. 兴安落叶松不同径级根碳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的种源差异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7): 1797-1805. |
[2] |
冯泳翰, 闫珏, 郭钰, 赵怡, 董媛, 梁文俊, 魏曦, 毕华兴. 间伐强度对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5): 1169-1177. |
[3] |
余恒, 胥超, 张文强, 周嘉聪, 陈仕东, 熊德成, 刘小飞, 杨智杰. 经营方式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8): 2146-2152. |
[4] |
胡延辰, 张晓林, 韩晓义, 万小亮, 梁泰铭, 陆秀君. 蒙古栎次生林的生长更新与林下植被多样性对林分密度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3): 727-732. |
[5] |
黄婷, 郝家田, 杜一尘, 田翠翠, 张婧, 王海, 侯琳. 青海三江源地区三种天然圆柏林更新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2): 297-303. |
[6] |
缑倩倩, 高敏, 张宇, 王国华. 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不同种植年限柠条的种子形态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1): 2907-2914. |
[7] |
卫舒平, 梁文俊, 魏曦, 卜瑞瑛, 姚佳峰. 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林天然更新及其影响因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0): 2687-2694. |
[8] |
董灵波, 田栋元, 陈莹, 刘兆刚.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更新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8): 2763-2772. |
[9] |
韩艳刚, 盖学瑞, 邱思玉, 张月, 王守乐, 周莉, 于大炮.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的时空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0): 3397-3404. |
[10] |
杨婧雯, 张秋良, 宋文琦, 张旭, 李宗善, 张远东, 王晓春.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0): 3415-3427. |
[11] |
谢锦, 闫巧玲, 张婷. 间伐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更新木本植物组成和生长影响的时间效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8): 2481-2490. |
[12] |
贺丹妮, 杨华, 温静, 谢榕.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不同林隙下幼苗幼树密度及空间分布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6): 1916-1922. |
[13] |
王彬, 田相林, 廖梓延, 王志涛, 耿生莲, 曹田健. 松栎林天然更新模拟与不确定性分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2): 4004-4016. |
[14] |
张凌宇, 董灵波, 陈莹, 刘兆刚. 大兴安岭中部天然次生林种子雨动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2): 4035-4041. |
[15] |
万丽娜, 王传宽, 全先奎. 纬度梯度移栽对兴安落叶松针叶暗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5): 1659-1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