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葳, 王楠, 张凯悦, 宋沛沛, 马占强. Cu2O纳米颗粒对小麦幼苗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征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3): 721-730. |
[2] |
甘菲菲, 招礼军, 霍灿灿, 王晟. 光照和水分对四季米仔兰幼苗生长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2): 439-446. |
[3] |
张雅婷, 叶旺敏, 熊德成, 吴晨, 黄锦学, 陈仕东, 杨智杰. 杉木幼树光合特性与生长的季节变化及其对土壤增温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1): 195-202. |
[4] |
于鑫磊, 苑俊风, 刘冬伟, 陈金辉, 闫巧玲. 野外土壤增温对胡桃楸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 11-17. |
[5] |
朱静, 金星, 何中声, 肖倩茹, 陈佳嘉, 邢聪, 刘金福, 沈彩霞. 格氏栲幼苗叶绿素荧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对种子散布位置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8): 2129-2138. |
[6] |
曹银轩, 黄卓, 徐喜娟, 陈上, 王钊, 冯浩, 于强, 何建强. 黄土高原植被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2): 457-466. |
[7] |
王洪浩, 陆化杰, 何静茹, 刘凯, 陈炫妤, 陈新军. 西北印度洋海域鸢乌贼耳石微结构及生长特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2): 3419-3426. |
[8] |
赵婧, 孟凡钢, 于德彬, 张鸣浩, 饶德民, 丛博韬, 闫晓艳, 张伟, 邱强. 铁胁迫下大豆光合和磷/铁性状对磷素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768-1776. |
[9] |
杨程, 杜思梦, 张德奇, 李向东, 时艳华, 邵运辉, 王汉芳, 方保停. 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估算方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 175-181. |
[10] |
徐超, 王明田, 杨再强, 韩玮, 郑盛华. 高温对温室草莓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胁迫等级构建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 231-240. |
[11] |
崔倩, 夏江宝, 刘京涛, 杨红军, 彭玲. 生物炭和EM菌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田菁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9): 3101-3110. |
[12] |
巩晓颖, 马薇婷, 余咏枝, 李蕾. 植物叶肉导度的测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6): 1882-1888. |
[13] |
翟凤强, 蔡志全, 鲁建美. 施氮量对不同藜麦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4): 1139-1145. |
[14] |
王亚楠, 董丽娜, 丁彦芬, 李涵, 宋鹏, 蔡慧, 徐子涵. 遮阴对4种紫堇属植物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3): 769-777. |
[15] |
王金强, 李欢刘庆, 向丹. 干旱胁迫对甘薯苗期根系分化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9): 3155-3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