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闫晶, 宋林姝, 李秉玲, 刘燕. 6种北京常见草本植物燃烧性分析与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2): 363-370. |
[2] |
杜箫宇, 吕飞南, 王春雨, 宇振荣. 基于MSPA-Conefor-MCR的县域尺度生态网络构建——以延庆区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4): 1073-1082. |
[3] |
钟欣艺, 赵凡, 姚雪, 吴雨茹, 许银, 鱼舜尧, 林静芸, 郝建锋. 三星堆遗址城墙不同维护措施下草本植物群落组成、生态位及稳定性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1): 2938-2946. |
[4] |
王美娥, 马万凯, 姜瑢, 谢天. 基于改进的“证据-权重法”评估污染土壤生态风险:以江苏靖江某电镀场地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6): 1639-1651. |
[5] |
王鑫厅, 王殿杰, 李海兵, 邰阳, 姜超, 刘芳, 李素英, 苗百岭. 点格局研究过程中K-函数的累积效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5): 1275-1282. |
[6] |
姚莹莹, 黄炎和, 林金石, 蒋芳市, 管家琳, 季翔.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崩岗侵蚀危险性分区——以安溪县小流域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5): 1370-1376. |
[7] |
李玥, 王春霞, 何新林, 吴晨涛, 牛靖冉. 残膜密度及面积对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4): 894-900. |
[8] |
张琳梅, 李梦娇, 元方慧, 胡亚林. 红壤和风沙土添加不同化学结构有机碳对外源碳去向及累积贡献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0): 2593-2601. |
[9] |
蔡丽君, 张敬涛, 盖志佳, 刘婧琦, 郭震华, 赵桂范, 孟庆英. 东北三江平原覆盖作物种植效果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0): 2736-2742. |
[10] |
王永模, 邓嘉昕, 张金鑫, 贾瑞宗. 多年种植Bt稻后外源蛋白在土壤中的积累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 119-125. |
[11] |
沈钦炜, 林美玲, 莫惠萍, 黄宇斌, 胡欣雨, 魏凌伟, 郑郁善, 陆东芳. 佛山市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9): 3288-3298. |
[12] |
王东, 牛劭斌, 许华森, 赵伟鹏, 杨雪贞, 李文超, 马文奇, 孙志梅. 华北平原山药主产区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现状及环境风险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8): 2818-2828. |
[13] |
李莹莹, 马玉欣, 朱国平. 南极海洋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水平、传递与风险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2): 750-762. |
[14] |
孟闯, 薛占军, 杨继龙, 李守勉, 高志奎. 设施调温模式下叶施低浓度NaCl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 222-230. |
[15] |
杨云荷, 卜兆君, 张嘉琪, 王灵芝, 陈旭, 冯璐, 李鸿凯, 郭应. 白江河泥炭地泥炭藓孢子萌发力对排水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5): 1707-1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