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树峰, 王丽萍, 臧淑英. 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研究. 地理科学, 2021, 41(7): 1295-1302 [2] 任国玉, 姜大膀, 燕青. 古气候演化特征、驱动与反馈及对现代气候变化研究的启示意义. 第四纪研究, 2021, 41(3): 824-841 [3] 汪少勇, 王巧丽, 吴锦奎, 等. 长江源区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环境科学, 2019, 40(6): 2615-2623 [4] 袁瑞丰, 李宗省, 蔡玉琴, 等. 干旱内陆河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特征及环境意义. 环境科学, 2019, 40(5): 2122-2131 [5] 李小飞, 张明军, 马潜, 等. 我国东北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环境科学, 2012, 33(9): 2924-2931 [6] 杜晨, 张丽娟, 杨艺萍, 等. 哈尔滨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环境科学学报, 2022, 42(7): 94-105 [7] 葛照欣, 蔡体久, 段北星, 等. 寒温带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生长季水分利用特征. 生态学报, 2023, 43(24): 10142-10155 [8] 陈刚, 王文凤, 马芬艳, 等. 大兴安岭外源水补给的水量平衡与同位素证据. 水资源保护, 2021, 37(4): 75-81 [9] 姚天次, 章新平, 谢宇龙, 等. 长沙地区近地面水汽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7(2): 545-553 [10] 李云, 张王菲, 崔鋆波, 等. 参数优选支持的光学与SAR数据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2(10): 11-19 [11] 林思美, 黄华国. 基于3PGS-MTCLIM模型模拟根河林区火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恢复及其影响因子.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1): 3712-3722 [12] 孙蕾, 姚乐宝, 王寿辉.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气象四季划分. 时代农机, 2018, 45(11): 34 [13] 司国佐, 毛正国, 杨文娟. 大兴安岭地区水文特征分析.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6(6): 78-79 [14] 许丽玲, 康恒元, 潘明溪, 等. 大兴安岭地区极寒天气特征分析. 冰川冻土, 2022, 44(6): 1748-1756 [15] 王冰, 周扬, 张秋良.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与其他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研究.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1, 37(9): 1200-1208 [16] 张欣. 寒温带兴安落叶松生态系统碳水交换过程与作用机理. 博士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2 [17] 阿拉木斯, 张秋良, 张欣, 等. 外源氮输入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2通量的影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24, 45(3): 31-38 [18] 许涛, 蔡健榕, 孙晓双, 等. 台风“杜鹃”降水δ18O的云雨区效应初探.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2): 2238-2248 [19] 苏文旭, 贾德彬, 冯蕴, 等. 浑善达克沙地杨树水分利用特征. 干旱区研究, 2020, 37(2): 357-363 [20] 苏文旭, 贾德彬, 高瑞忠, 等. 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人工固沙植被水分利用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6): 1980-1988 [21] 王娜娜, 韩磊, 柳利利, 等. 银川平原夏半年不同等级降雨水汽输送机制. 干旱区研究, 2023, 40(9): 1404-1413 [22] 高阳, 韩磊, 韩永贵, 等. 银川平原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时间尺度效应及水汽来源. 干旱区地理, 2022, 45(1): 91-102 [23] 岳晓博, 张明军, 王圣杰, 等. 兰州市降水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冰川冻土, 2022, 44(5): 1620-1630 [24] 孟鸿飞, 张明军, 王圣杰, 等. 黑河上游降水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分析. 冰川冻土, 2020, 42(3): 937-951 [25] 王婷, 高德强, 徐庆, 等. 三峡库区秭归段大气降水δD和δ18O特征及水汽来源.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6): 88-95 [26] 郑淑蕙, 侯发高, 倪葆龄. 我国大气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 科学通报, 1983(13): 801-806 [27] Craig H. Isotopic variations in meteoric waters. Science, 1961, 13: 1702-1703 [28] 周慧, 章新平, 姚天次, 等. 我国暖半年降水中δ18O与水汽输送. 第四纪研究, 2018, 38(2): 314-326 [29] 李雨芊, 孟玉川, 宋泓苇, 等. 典型林区水分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分布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6): 1928-1934 [30] 孙晨云, 郑和祥, 李瑞平, 等. 鄂尔多斯沿黄灌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与水汽来源分析. 灌溉排水学报, 2022, 41(4): 93-100 [31] 袁瑞丰, 贾文雄, 李宗省, 等. 石羊河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的区域差异. 中国环境科学, 2020, 40(11): 4945-4956 [32] 杨尕红, 王圣杰, 张明军. 黄土高原大气降水δ18O的空间分布. 地球环境学报, 2022, 13(4): 393-404 [33] 郭鑫, 李文宝, 杜蕾, 等. 内蒙古夏季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 中国环境科学, 2022, 42(3): 1088-1096 [34] 曾康康, 杨余辉, 胡义成, 等. 喀什河流域降水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 干旱区研究, 2021, 38(5): 1263-1273 [35] 田超. 黄河三角洲降水同位素变化特征及水汽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8): 2194-2204 [36] 孙婷婷, 杨琰, 姜修洋, 等. 重庆酉阳龙潭槽谷和毛坝向斜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中国岩溶, 2024, 43(4): 796-809 [37] 张百娟, 李宗省, 王昱, 等. 祁连山北坡中段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 环境科学, 2019, 40(12): 5272-5285 [38] 李佳奇, 黄亚楠, 石培君, 等. 陕北黄土区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6): 1459-1465 [39] 赵明华, 陆彦玮, Rachana H, 等. 关中平原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环境科学, 2020, 41(7): 3148-3156 [40] 韦昊延, 陆彦玮, 李敏, 等. 渭河流域秋雨异常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7): 1737-1744 [41] 隋明浈, 张瑛, 徐庆, 等. 水汽来源和环境因子对湖南会同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6): 1791-1799 [42] 李杰彪, 苏锐, 周志超, 等. 北山地区大气降水中水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特征. 中国环境科学, 2020, 40(12): 5152-5161 [43] Sun CJ, Chen W, Chen YN, et al. Stable isotopes of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and its environmental drivers in the Ea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2020, 581: 124404 [44] 王圣杰, 王立伟, 张明军. 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景观图谱方法与应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2): 566-576 [45] 石玉东, 王圣杰, 张明军, 等. OIPC和RCWIP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在新疆天山地区的适用性. 冰川冻土, 2020, 42(3): 974-985 [46] 赵玮. 疏勒河流域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研究. 博士论文. 兰州: 兰州大学, 2017 [47] 段丽洪, 王圣杰, 张明军, 等. 阿尔泰山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 干旱区地理, 2022, 45(4): 1042-1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