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娜, 刘睿, 台培东, 周星星, 肖瑶, 李玲美, 侯力群, 郑廷雨. 植物-固定化菌剂联合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8): 2982-2988. |
[2] |
王丙磊, 王冲, 刘萌丽. 蚯蚓对土壤-植物系统生态修复作用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6): 2259-2266. |
[3] |
于贵瑞, 陈智, 张维康, 杨萌. 试论宏观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多学科维度基本问题及其方法体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531-1544. |
[4] |
高彬嫔, 李琛, 吴映梅, 郑可君, 武燕. 川滇生态屏障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603-1613. |
[5] |
于贵瑞, 陈智, 杨萌, 王秋凤. 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技术体系之探讨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2): 377-391. |
[6] |
邓月强, 曹雪莹, 谭长银, 孙丽娟, 彭曦, 柏佳, 黄硕霈. 巨大芽孢杆菌对伴矿景天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的强化作用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9): 3111-3118. |
[7] |
张春鹏, 李富祥. 鸭绿江口湿地滩涂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9): 2884-2890. |
[8] |
巩杰**,赵彩霞,谢余初,高彦净.
基于景观格局的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7): 2041-2048. |
[9] |
王英丽1,林庆祺1,李宇1,杨秀虹1,2,王诗忠1,2**,仇荣亮1,2.
产铁载体根际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潜力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7): 2081-2088. |
[10] |
李小艳1,彭明春2,董世魁1**,刘世梁1,李晋鹏1,杨志峰1.
基于ESHIPPO模型的澜沧江中游大坝水生生物生态风险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2): 517-526. |
[11] |
陈作志,蔡文贵,徐姗楠,黄梓荣,邱永松.
广西北部湾近岸生态系统风险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11): 2977-2986. |
[12] |
何闪英,高永杰,申屠佳丽,陈昆柏.
铜和模拟酸雨复合胁迫对酸模铜富集、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02): 481-487. |
[13] |
刘 磊,胡少平,陈英旭,李 航.
淋洗法修复化工厂遗留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行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06): 1537-1541. |
[14] |
刘昭兵,纪雄辉,彭华,石丽红,李洪顺 .
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吸收累积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04): 908-914. |
[15] |
蒙吉军;赵春红.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04): 983-9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