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万鼎, 王志远, 谭勇, 李灿斌, 陈超, 贺寒辉. 基于开发保护综合效益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1): 255-267. |
[2] |
钱必长, 赵晨, 赵继浩, 赖华江, 李向东, 刘兆新. 不同花生棉花间作模式对花生生育后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9): 2422-2430. |
[3] |
赵宇豪, 罗宇航, 易腾云, 王振宇, 王娜, 吴健生.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深圳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9): 2475-2484. |
[4] |
陈宗铸,雷金睿,吴庭天,陈德祥,周璋,李苑菱,洪小江,杨众养,李意德. 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1): 3883-3892. |
[5] |
赵继玉, 任佰朝,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喷施脱水剂对不同熟期夏玉米脱水特性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8): 2613-2620. |
[6] |
朱洪革, 付玉竹, 张少鹏. 天保工程转移支付的森林生态效益及其影响机制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8): 2663-2670. |
[7] |
卢立华, 农友, 李华, 曾冀, 孙冬婧, 陈琳, 明安刚, 杨予静. 保留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生物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3): 717-724. |
[8] |
丁武汉, 谢海宽, 徐驰, 戴震, 张婧, 王立刚, 李虎. 一次性施肥技术对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氮素淋失特征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4): 1097-1109. |
[9] |
左玉环,刘高远,杨莉莉,梁连友,同延安. 陕西渭北柿子园种植白三叶草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2): 518-524. |
[10] |
周兵兵,马群,邬建国,胡国华,毛德华,曾小箕,郭杰,房学宁,刘宇鹏,吕立刚. 再论可持续性科学: 新形势与新机遇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1): 325-336. |
[11] |
殷文, 柴强, 樊志龙, 胡发龙, 赵财, 于爱忠. 绿洲灌区典型种植模式的水热利用与碳排放和能值分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1): 3658-3668. |
[12] |
李晓州, 郝明德, 赵晶, 王哲, 付威, 刘增照. 不同降水年型下长期施肥的小麦产量效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0): 3237-3244. |
[13] |
洪曦, 高菊生, 罗尊长, 曾希柏, 白玲玉, 罗志勇, 易平, 陈淑平. 不同施肥措施对红壤稻田氮磷平衡及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 158-166. |
[14] |
刘彦伶, 李渝, 张雅蓉, 黄兴成, 张文安, 蒋太明. 长期氮磷钾肥配施对贵州黄壤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可持续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11): 3581-3588. |
[15] |
李 婧, 黄 璐, 严力蛟. 中国“三大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以真实发展指标对6个典型城市的可持续性评估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6): 1785-17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