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2-08-15
    目录
    目录
    2022, 33(8):  2016-2016. 
    摘要 ( 82 )   PDF (17105KB) ( 34 )  
    秦岭生态系统研究专栏
    秦岭皇冠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木层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郭香瑶, 罗颖, 尹秋龙, 杨治春, 贾仕宏, 郝占庆
    2022, 33(8):  2017-2026.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09
    摘要 ( 407 )   PDF (4195KB) ( 85 )  
    灌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灌木层的物种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可以为进一步阐明森林物种共存、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群落演替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分析了秦岭皇冠25 hm2森林样地灌木层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以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 样地内灌木独立个体共20716株(分枝10463个),隶属于28科45属54种。灌木层优势种的优势度不明显,重要值均<10。灌木层植被的径级结构为倒“J”型;灌木在样地内呈聚集分布且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海拔差异。样地内个体数最多的9种灌木的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与灌木层整体情况一致。随着海拔升高,Shannon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变化不显著,而Pielou均匀度指数(E)降低。多样性指数HDE随乔木层优势种个数增加而降低,E随亚乔木层优势种个数增加而升高。多样性指数HDE与土壤全磷呈显著负相关;H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E与土壤全钾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区灌木层物种丰富,结构稳定,更新良好;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到乔木层优势种个数和土壤pH、全磷的影响。
    秦岭皇冠优势灌木苦糖果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种间关联
    韩安霞, 邱婧, 何春梅, 尹秋龙, 贾仕宏, 罗颖, 李晨璐, 郝占庆
    2022, 33(8):  2027-2034.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03
    摘要 ( 235 )   PDF (2404KB) ( 68 )  
    以秦岭皇冠暖温性落叶阔叶林25 hm2森林样地中的优势灌木苦糖果为对象,研究了苦糖果不同径级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种内种间关系。结果表明: 苦糖果径级结构呈现出下宽上窄的金字塔型,小径级植株数量最多,更新状态较好,处于稳定增长阶段,有利于群落更新和演替。以Ripley's K函数为基础,采用单变量和双变量成对相关函数,在3个零模型(完全空间随机模型、异质泊松模型和先决条件模型)的处理下,树种整体和不同径级以聚集分布为主,且聚集程度随研究尺度的加大而逐渐减小,逐渐趋向随机分布。受到生境异质性、扩散限制、负密度制约等影响,种内不同径级个体之间以正关联为主,但也有一定程度的无关联,未出现负关联的情况。种间关系较为复杂,既有无关联,也有正关联和负关联,但以负关联和无关联为主。
    秦岭优势乔木锐齿槲栎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关联
    邱婧, 韩安霞, 何春梅, 尹秋龙, 贾仕宏, 罗颖, 李晨璐, 郝占庆
    2022, 33(8):  2035-2042.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02
    摘要 ( 323 )   PDF (3441KB) ( 79 )  
    为探究锐齿槲栎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本研究以秦岭皇冠暖温性落叶阔叶林25 hm2森林样地内优势树种锐齿槲栎为对象,采用成对相关函数g(r)对其空间格局及其种内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锐齿槲栎径级结构呈“双峰”型,幼树(1 cm≤胸径DBH<5 cm)个体数较多,种群呈增长型结构,更新良好;中树(15 cm≤DBH<25 cm)比大树(25 cm≤DBH<35 cm)、老树(DBH≥35 cm)的个体数略多,但远少于幼树和小树(5 cm≤DBH<15 cm)。锐齿槲栎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海拔依赖性,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地区。完全空间随机零模型分析表明,各径级个体在<60 m的大尺度范围聚集分布。使用异质泊松模型剔除生境异质性分析表明,各径级的个体转变为大尺度的随机分布,表明树种的分布明显受到生境变化的影响。在<40 m的小尺度范围内,径级差距小的个体间的空间关联性为正关联,径级差距大的个体间的空间关联性转变为负关联和无关联;在>40 m的大尺度范围内,大径级个体间的空间关联性为正关联,而幼树和其他径级个体间的空间关联性为负关联或无关联。锐齿槲栎自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异质性是种群空间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
    秦岭北麓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李颖辉, 齐贵增, 冯荣荣, 刘康
    2022, 33(8):  2043-2050.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40
    摘要 ( 247 )   PDF (1768KB) ( 99 )  
    以秦岭北麓南五台油松为样本,建立油松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STD),研究油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秦岭北麓油松径向生长与前一年9月及当年5月水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前一年11月温度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前一年10月、当年5月温度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油松径向生长对不同气候因子响应均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油松径向生长与PDSI干旱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特别是与前一年9—12月、当年5月PDSI呈显著正相关。回归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树轮宽度指数与PDSI之间的关系,油松极宽窄轮的形成主要是干旱作用的结果。综合各种气候指标,PDSI能更好地反映研究区油松径向生长的特征。
    秦岭华山松营养诊断与林地施肥
    董振洁, 郭亚茹, 侯琳
    2022, 33(8):  2051-2056.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01
    摘要 ( 187 )   PDF (708KB) ( 53 )  
    以陕西秦岭南坡华山松天然林为对象,采集华山松针叶、凋落物、土壤样品,测定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开展华山松林木营养诊断,分析华山松林养分限制格局,研究促进华山松正常生长的施肥种类和施肥量,为林地精准施肥和科学培育华山松大径材提供支持。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径材率(胸径DBH>26 cm)为29.0%,具有成长为大径材潜力的华山松个体(18 cm<DBH≤26 cm)比率为60.6%。华山松针叶N、P含量分别为12.65和1.34 g·kg-1,N∶P为10.24(<14的林木生长不受限阈值);N、P回收效率分别为33.8%和48.0%。在0~10 cm土层,土壤与华山松针叶的N、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凋落物与土壤的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N储量与华山松针叶N∶P呈显著二次函数关系。华山松正常生长受土壤N限制,在林地补充0.42 t N·hm-2可解除华山松生长限制。为快速培育大径材,宜向林地内具有成长为大径材潜力的个体施0.16 t N·hm-2,按单位面积内林木个体生物量比例进行单株氮素分配。
    秦岭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的时空异质性
    王茜, 穆琪, 罗漫雅, 赵永华, 杨舒媛, 张磊, 瞿植
    2022, 33(8):  2057-2067.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19
    摘要 ( 307 )   PDF (7539KB) ( 81 )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探究秦岭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区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遥感、气象、土壤质地等数据,在分析2000、2010和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基础上,采用CASA、InVEST和RUSLE模型计算秦岭地区植被固碳量、产水量、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量,并探讨空间异质性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结果表明: 2000—2020年,研究区耕地、草地面积持续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长,水域和未利用地变化不明显。研究区固碳量东高西低,呈增长趋势;产水量持续减少,呈现南坡高、北坡低的格局;生境质量稳定增长;土壤保持量先增后减。不同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各有差异,同一地类的各个生态系统服务也各不相同。全域尺度下固碳与土壤保持、生境质量与土壤保持、固碳与生境质量皆呈协同关系,固碳与产水、土壤保持与产水、生境质量与产水为权衡关系,但不同条件下服务量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降低权衡风险,使总体效益最大化,可为促进生态高质量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管理与人类福祉的双赢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论文
    落叶阔叶林反照率的时间变化与影响因素
    阮颖, 王传宽, 刘帆, 王兴昌
    2022, 33(8):  2068-2076.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11
    摘要 ( 280 )   PDF (3291KB) ( 99 )  
    反照率原位测量对生态系统能量收支及其遥感应用至关重要,但目前坡面地形反照率的测量方式有局限且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反照率时间变化的差异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东北地区帽儿山森林生态站的落叶阔叶林为例,探究入射和反射太阳辐射(SR,300~2800 nm)、光合有效辐射(PAR,400~700 nm)、近红外辐射(NIR,700~2800 nm)的反照率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同时分析了两种辐射表安装方式反照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晴天SR和NIR反照率日变化呈上下午不对称的U型曲线,但PAR从早到晚递增;阴天反照率均先急剧下降后趋于稳定。平行于坡面测量增大了反照率的日均值,但缓和了SR、NIR反照率日不对称的现象。从整个生长季来看,SR、NIR与PAR反照率水平测量时最大值分别为0.16、0.27和0.11,最小值分别为0.07、0.11和0.03。SR和NIR反照率季节变化均为先增大后减小(7月为峰值),PAR则相反,SR反照率主要受NIR而不是PAR控制。各波段反照率季节变化的影响因子按照贡献率排序为宽带归一化植被指数(61.7%~78.5%,可表征叶面积指数)>太阳高度角(15.4%~36.9%)>晴空指数(0.4%~36.9%)。
    大兴安岭天然林不同演替阶段共优势种种群结构与动态
    董灵波, 马榕, 田栋元, 王涛, 刘兆刚
    2022, 33(8):  2077-2087.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13
    摘要 ( 257 )   PDF (1893KB) ( 63 )  
    受林火干扰和采伐等因素的影响,大兴安岭原始林逐渐退化为次生林。本研究选择天然白桦纯林(先锋阶段)、天然白桦-兴安落叶松混交林(过渡阶段)和天然兴安落叶松纯林(顶极阶段)3种典型林分,各设置固定样地16块,采用种群年龄和树高结构、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动态指数及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量化分析共优势种(白桦、兴安落叶松)和乔木树种全体的变化规律,为天然兴安落叶松林的恢复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各阶段共优势种和乔木树种全体的幼龄数目均较多,种群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潜力,随着演替的进行,各龄级白桦株数逐渐减少,兴安落叶松株数逐渐增多。乔木树种全体和白桦在过渡阶段、兴安落叶松在先锋阶段的死亡率和消失率随龄级的增加逐渐升高,存活曲线为Deevey-Ⅰ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种群前期平稳,中期增长,后期衰退;在其他阶段死亡率呈小幅度波动,存活曲线均为Deevey-Ⅱ型,种群具有前期增长、中期衰退、后期稳定的特点。共优势种和乔木树种全体在3个演替阶段均为增长型,其中先锋阶段白桦、顶极阶段兴安落叶松和乔木树种全体对环境的敏感指数最小。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各阶段共优势种和乔木树种全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均会增长。在森林演替过程中,需加强对幼苗幼树的保护,对盖度大的林分进行疏伐,采取适当的人为措施以确保种群的更新。
    北京通州平原生态林空间结构特征
    崔成乘, 查同刚, 张晓霞, 陈瑜佳, 高连炜, 白凌然, 马子澳, 于洋
    2022, 33(8):  2088-2096.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07
    摘要 ( 140 )   PDF (2005KB) ( 54 )  
    林分空间结构直接反映林木间资源竞争情况和生长空间分配状况,对掌握生态林生长状况、制定林分结构调控措施,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油松林、白蜡林、旱柳林、毛白杨林、国槐林、刺槐林和垂柳林7种平原生态林为对象,采用聚集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开敞度、树冠指数、竞争指数、边缘效益和空间结构综合指数评价了平原生态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研究区林分水平分布格局良好,聚集度处于0.32~1.41,角尺度都分布在0.4左右,大小比数主要分布在0.5附近。林分垂直分布格局有待改善,开敞度介于0.19~0.52,大部分树冠指数在0.7左右,竞争指数均大于50,整体居于高位状态。除刺槐林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为Ⅲ级外,其他6种林分均为Ⅱ级,林分开阔程度较低,生活力一般,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从大到小为刺槐林>垂柳林>油松林>旱柳林>白蜡林>国槐林>毛白杨林。
    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圆柏径向生长对不同类型干旱的响应
    徐贺年, 王江林, 彭小梅, 任子健
    2022, 33(8):  2097-2104.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06
    摘要 ( 207 )   PDF (1917KB) ( 77 )  
    为研究祁连圆柏径向生长对不同时期(生长季前2—4月和生长季5—7月)气候因子的响应及面对不同类型(高温、缺水、高温+缺水)干旱事件的弹性(抵抗力和恢复力)变化,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17个采样点的祁连圆柏树轮宽度资料,分析径向生长与不同时期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探究高低海拔祁连圆柏面对各类干旱事件的弹性差异。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径向生长与干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温度呈负相关(P<0.1)。祁连圆柏面对不同时期干旱事件的弹性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季前发生的干旱事件中,低海拔圆柏的抵抗力比高海拔增高2.3%,恢复力降低25.1%;生长季干旱事件中,低海拔圆柏的抵抗力比高海拔降低23.7%,恢复力增高107.1%。祁连圆柏面对缺水型干旱时恢复力更强,均值达到1.68,而面对高温型干旱时祁连圆柏的抵抗力更强,均值达到1.43。未来我国西部高山祁连圆柏,尤其是处于低海拔区的,其径向生长受到全球变暖造成的极端干旱事件的影响会更加显著。
    2001—2020年秦巴山区植被生产力对干旱的响应
    王小红, 刘宪锋, 孙高鹏, 梁娟
    2022, 33(8):  2105-2112.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21
    摘要 ( 232 )   PDF (4621KB) ( 62 )  
    为定量评估干旱对秦巴山区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MODIS GPP数据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了2001—2020年秦巴山区总初级生产力(GPP)和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识别了不同植被类型GPP负异常事件的波动趋势,量化了GPP的干旱脆弱性和干旱风险。结果表明: 2001—2020年间,秦巴山区98.0%的区域年GPP呈增加趋势。除湿地外,其余植被类型GPP均呈极显著增长。秦巴山区23.8%的区域SPEI呈减小趋势。GPP负异常事件数无显著变化,但GPP异常波动程度逐渐加剧,并以耕地最明显。2011年后,所有地类GPP负异常与干旱并发事件比例均下降,但干旱在GPP负异常事件中的时空范围呈扩大趋势。与2001—2010年相比,2011年后GPP干旱脆弱性和干旱风险为正值的区域占比分别增长104.1%和6.7%,即干旱导致GPP下降的面积有所扩大。所有地类中,干旱导致湿地GPP下降的程度最大。研究结果揭示出2001—2020年干旱使秦巴山区GPP波动加剧,极端值出现频率增大,进而导致多数植被类型GPP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西南山区典型森林枯落物储量及持水能力
    刘燕平, 王根绪, 胡兆永, 郭林茂
    2022, 33(8):  2113-2120.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14
    摘要 ( 249 )   PDF (1119KB) ( 90 )  
    目前西南山区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点尺度上,其结果难以用于评估整个西南山区枯落物储量及持水能力。本研究整理了2004—2021年西南山区站点尺度的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了西南山区3种典型森林(共16个研究点,70个数据)枯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结果表明: 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过程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均可分为3个阶段:迅速吸水→逐渐减慢→趋于稳定。但不同森林类型各阶段吸水速率和持续时间不同,阔叶林吸水速率最快,针叶林吸水速率最慢且达到稳定时所需时间最长。不同林型枯落物储量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林型枯落物总储量介于8.26~8.82 t·hm-2,半分解层枯落物储量显著的空间差异性造成了枯落物总储量显著的空间差异性。3种森林枯落物总最大持水量介于17.85~19.87 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介于200.6%~228.0%。不同森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与枯落物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3种森林枯落物总有效拦蓄量介于11.66~12.29 t·hm-2,枯落物总有效拦蓄率介于128.1%~145.2%。西南山区3种林型2种分解程度枯落物储量及持水能力差异均不显著。
    中亚热带不同类型米槠林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动态及光谱学特性
    魏文涛, 倪祥银, 岳楷, 郭鸿蓉, 吴若冰, 朱玲, 吴福忠
    2022, 33(8):  2121-2128.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05
    摘要 ( 164 )   PDF (1602KB) ( 32 )  
    以中亚热带不同类型米槠林为对象,研究了米槠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凋落枝在生产量持续增加阶段、高峰阶段、持续减少3种生产阶段溶解性有机质的动态及光谱学特性。结果表明:凋落枝生产阶段和森林类型显著影响米槠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学特征。米槠天然林在凋落枝生产量持续减少阶段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较高,溶解性有机质在254、260和280 nm处的特征紫外吸光值(SUVA254、SUVA260、SUVA280)较低,表明该阶段天然林凋落枝质量较高,具有较高的以溶解性有机质为载体的物质循环效率。米槠人工林在凋落枝生产量高峰阶段具有较高的总氮(TN)、总磷(TP)、溶解性总氮(TDN)和溶解性总磷(TDP)含量以及较低的DOC∶TDP和TDN∶TDP值,但次生林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其光谱学特征在各阶段无显著差异。米槠天然林和次生林凋落枝DOC、TDN和TDP与气温和降水量呈负相关,人工林凋落枝TDN、TDP与气温和降水量呈正相关。人工林凋落枝生产量在高峰阶段具有较高的养分含量,可能具有相对快速的物质循环效率,天然林在凋落枝生产量下降阶段以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为载体的物质循环效率相对较高。
    格氏栲幼苗叶绿素荧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对种子散布位置的响应
    朱静, 金星, 何中声, 肖倩茹, 陈佳嘉, 邢聪, 刘金福, 沈彩霞
    2022, 33(8):  2129-2138.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08
    摘要 ( 142 )   PDF (1865KB) ( 35 )  
    植物种子从母树掉落形成土壤种子库时,凋落物或土壤是其最初接触的物理环境,种子所处位置(种子在凋落物上层、土壤表层或凋落物下层)影响了幼苗天然更新进程。模拟格氏栲种子在凋落物上层(种子下层铺垫2和4 cm凋落物)、土壤表层(无凋落物)及凋落物下层(种子上层覆盖2、4、6和8 cm凋落物)等3种不同散布位置,探讨种子散布位置对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散布位置的幼苗单位面积的叶氮含量与可溶性糖、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比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适宜凋落物覆盖(2和4 cm)的幼苗通过提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叶干物质含量和单位面积的叶氮含量和叶磷含量,降低比叶面积等的资源获取策略来实现自身快速生长需求。无凋落物和深层凋落物覆盖(6和8 cm)的幼苗采取高单位重量的叶氮含量和比叶面积,低叶干物质含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资源保守型策略以截获更多有效光资源,进而弥补深层凋落物带来的郁闭环境,降低幼苗因“碳饥饿”而死亡的几率。下层铺垫凋落物的幼苗通过在叶片储藏淀粉,降低叶片光合组织消耗能量(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等维持幼苗生长。熵值法综合分析表明,浅层凋落物覆盖(2 cm)对格氏栲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未来可通过调节天然林凋落物层厚度以促进格氏栲幼苗生长与更新。
    1980—2019年南太行地区气候变化趋势
    黄辉, 郑昌玲, 张劲松, 孟平
    2022, 33(8):  2139-2145.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25
    摘要 ( 222 )   PDF (1537KB) ( 60 )  
    南太行地区是我国黄河重点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对我国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维护、重大生态工程计划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太行地区济源市为研究区,基于1980—2019年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济源气候变化整体趋于暖湿化,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率分别为0.48 ℃·(10 a)-1、14.21 mm·(10 a)-1。春、夏季增温高于秋、冬季,春季气候变化趋势为暖干化,夏、秋、冬季趋于暖湿化。潜在蒸散和干燥度分别为增加和下降趋势,均值分别为748 mm、1.36。≥10 ℃初、终日每10年分别提前3 d、延迟1 d,≥10 ℃有效积温、≥10 ℃持续日数和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分别为116.57 ℃·(10 a)-1、4 d·(10 a)-1和5 d·(10 a)-1。20世纪90年代是研究期间济源最干旱的10年,升温最快,有一半年份表现出半干旱区气候特征。2010—2019年,济源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加快,为研究期间最暖最湿润的10年,这10年的≥10 ℃持续日数增长28 d,有效积温增加389.36 ℃,高温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
    经营方式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余恒, 胥超, 张文强, 周嘉聪, 陈仕东, 熊德成, 刘小飞, 杨智杰
    2022, 33(8):  2146-2152.  doi:10.13287/i.1001-9332.202208.012
    摘要 ( 176 )   PDF (832KB) ( 31 )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与人工造林经营方式中采伐剩余物管理等人工措施的差异,可能改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含量和结构,影响森林碳循环。本研究利用天然次生林(对照)采伐迹地上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简称人促更新林)和人工造林两种营林方式,研究经营方式对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溶液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转换为人促更新林和人工林后,0~10 cm土层土壤DOC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21%和50%;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DOC/SOC(土壤有机碳)值也显著降低,分别达到27%和43%。在0~10 cm土层中,人促更新林土壤DOC芳香化指数和腐殖化指数显著高于人工林,人促更新林土壤DOC在3700~3000、1650~1620、1160~1000、690~530 cm-1范围内的红外吸收比例较人工林高,表明人促更新林土壤DOC的羧酸类物质、芳香化物质丰富;人促更新林和人工林土壤DOC的荧光指数均为1.4~1.9,且人促更新林自生源指数显著高于人工林,说明人工林土壤DOC类蛋白组分贡献大,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人促更新林与人工林土壤DOC含量和结构的差异可能是人促更新林的土壤碳库比人工林更高的原因之一。
    不同母质温带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侯星辰, 鲁绍伟, 向昌林, 李少宁, 赵娜, 徐晓天
    2022, 33(8):  2153-2160.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15
    摘要 ( 146 )   PDF (1154KB) ( 33 )  
    本研究以赛罕乌拉保护区2种不同土壤母质(黄土和沙母质)与3种利用方式(围栏打草、季节性放牧和自由放牧)草地为对象,基于群落组成调查数据,计算人为干扰指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草地退化程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母质与人为利用方式的差异使草地处于不同的退化状态,黄土与沙母质类型草地退化程度均随人为利用强度的增加而上升,且当人为利用方式相同时,黄土母质草地人为干扰指数(均值1.21)比沙母质草地(均值1.48)低。各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随土壤母质的砂质化和人为利用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其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1.57~4.2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16~2.39,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76~0.87,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1~0.80。随着人为干扰指数增加,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下降,而均匀度指数有上升趋势。过度放牧对2种土壤母质草地均会造成严重威胁,黄土与沙母质草地最适宜的利用方式分别为围封打草和季节性放牧。在今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过程中,需兼顾草地不同土壤母质与人为利用方式的影响,针对不同土壤母质条件规划不同的草地利用方式,实现因地制宜的草地恢复与管理。
    草甸草原土壤与植物系统自然丰度氮稳定同位素的年际变化及其指示作用
    王斌, 王汝振, 张英, 顾柏滔, 李甜, 张玉革, 姜勇
    2022, 33(8):  2161-2170.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16
    摘要 ( 201 )   PDF (2997KB) ( 46 )  
    氮是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首要限制性养分,利用自然丰度δ15N(15N/14N)可以有效指示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本试验研究了内蒙古草甸草原土壤与植物系统自然丰度δ15N、土壤净氮矿化潜势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 2017—2020年,土壤NO3--N含量(9.83~14.79 mg·kg-1)均显著高于NH4+-N含量(3.92~5.00 mg·kg-1);土壤NH4+的δ15N值(13.3‰~18.3‰)显著高于NO3-的δ15N值(3.76‰~6.14‰),土壤NO3-的δ15N值与土壤NO3-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干旱年NH4+的δ15N值相对较高,降水较高或较低年NO3-的δ15N值显著降低。干旱年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净氨化速率显著高于湿润年,而土壤硝化速率与年降水量无显著相关性。植物δ15N值与土壤δ15N值无显著相关性,但与植物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豆科植物与非豆科植物δ15N值、N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豆科植物对非豆科植物的N吸收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草原土壤-植物系统氮循环过程及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提供数据支撑。
    克隆植物芦苇叶片功能性状对异质环境的响应
    周怡, 焦亮, 秦慧君, 吴晶晶, 车曦晨
    2022, 33(8):  2171-2177.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10
    摘要 ( 211 )   PDF (821KB) ( 65 )  
    芦苇叶片功能性状的空间变化反映克隆植物的资源分配格局,而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体现了克隆植物对异质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本研究以中国西北内陆湿地克隆植物芦苇为对象,分析了湿生生境、盐沼生境、荒漠生境条件下芦苇叶片功能性状及其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 从湿生生境到荒漠生境,芦苇叶片C、N、P含量分别下降7.2%、40.0%、64.1%,N、P利用效率增加,芦苇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干重、比叶面积和叶厚度均表现出减小趋势。芦苇叶片功能性状间存在协同变化的特征,比叶面积与叶片营养元素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土壤容重、盐分和水分分别是驱动湿生生境、盐沼生境和荒漠生境芦苇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氮添加对毛竹林土壤酸性磷酸单酯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曾泉鑫, 元晓春, 周嘉聪, 吴君梅, 李文周, 林惠瑛, 张晓晴, 陈岳民
    2022, 33(8):  2178-2186.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18
    摘要 ( 192 )   PDF (1225KB) ( 71 )  
    土壤磷酸酶在有机磷矿化和磷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土壤磷酸酶响应氮(N)沉降的动力学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在亚热带毛竹林中设置对照(0)、20(低氮)、40(中氮)和80 g N·hm-2·a-1(高氮)4种不同氮添加处理,在氮添加满3年、5年和7年时采集0~15 cm土层土壤样本,测定了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并分析了酸性磷酸单酯酶(ACP)的最大反应速率(Vm)、半饱和常数(Km)和催化效率(Ka)。结果表明: 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有效磷和有机磷含量,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和Vm,且Vm与有效磷、有机磷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总体上,氮添加显著提高了Ka;除了在氮添加满5年时高氮处理下Km显著高于对照外,氮添加对Km无显著影响,且Km与有效磷和有机磷含量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中、高氮处理对ACP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大于低氮处理。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而非微生物学性质的变化主导了Vm(47%)和Km(33%)的变化。总之,氮添加显著影响了毛竹林土壤的基质有效性,通过调控ACP动力学参数(尤其是Vm)进而影响了土壤磷循环。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氮素富集下土壤微生物调节土壤磷循环的潜在机制,并为全球变化下土壤磷循环模型优化提供重要参数。
    凹凸棒土添加对土壤蒸发及裂缝特征的影响
    杨婷, 邢旭光, 马孝义
    2022, 33(8):  2187-2195.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20
    摘要 ( 181 )   PDF (3980KB) ( 33 )  
    水分是限制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和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损失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凹凸棒土(ATP)作为一种黏土矿物,其亲水性和吸附性对限制土壤蒸发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干旱与半干旱区3种不同质地的典型土壤(黑垆土、黄绵土、风沙土),设置5种ATP添加量(0%、1%、2%、3%、4%),使用微型蒸发器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土壤蒸发试验,探究ATP添加对不同土壤蒸发过程和蒸发面裂缝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ATP添加量<3%时,在同一种土壤下累积蒸发量与蒸发损失率随ATP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ATP添加量为3%时,黑垆土、风沙土的累积蒸发量和蒸发损失率均减小,黄绵土的累积蒸发量和蒸发损失率增加;ATP添加量为4%时,黑垆土的累积蒸发量减小、蒸发损失率增加,风沙土的累积蒸发量增加、蒸发损失率减小,黄绵土的累积蒸发量和蒸发损失率均减小。不同土壤平均累积蒸发量表现为:黑垆土>黄绵土>风沙土。在同一种土壤的整个蒸发过程中,施加ATP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始终高于对照。累积蒸发量与时间平方根关系的模拟结果表明,蒸发结束时ATP处理下土壤样品可以释放的水量高于对照。添加ATP后黑垆土和黄绵土的裂缝面密度显著增加,风沙土裂缝面密度随ATP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3种土壤的裂缝面密度在ATP添加量为4%时均达到最大值。ATP添加量为3%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
    太子参不同休耕年限土壤理化特征和微生物群落变化
    高慧芳, 孟婷, 熊琦, 章鸿宇, 邱君志, 林文雄, 张燎原
    2022, 33(8):  2196-2204.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29
    摘要 ( 203 )   PDF (1914KB) ( 50 )  
    太子参为福建道地中药材,连作效应严重限制其产业发展。休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连作效应,然而休耕对于缓解连作效应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休耕年限对太子参土壤微生物丰度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探索土壤理化性质、酚酸类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与对照太子参土壤相比,休耕土壤真菌多样性降低,细菌多样性增多。在细菌优势菌门中,酸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变形菌门与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真菌优势菌门相对丰度无显著变化。土壤酸性减弱,有机质含量随休耕年限增加呈现递减模式,酚酸类物质中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显著降低,而对香豆酸等逐渐积累。综上,太子参土壤休耕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土壤性质,从而缓解了连作效应。
    滨海盐渍农田土壤硝化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李红强, 姚荣江, 杨劲松, 王相平, 谢文萍, 张新
    2022, 33(8):  2205-2212.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17
    摘要 ( 214 )   PDF (1149KB) ( 87 )  
    明确滨海盐渍农田土壤的硝化能力,探究土壤环境中影响硝化过程的主要因子,对调控农田土壤硝化作用和提高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滨海淤泥质滩涂盐渍区域(东营市和东台市)农田土壤硝化势和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建立了土壤性质与土壤硝化势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滨海盐渍农田土壤除pH值较稳定外,其他土壤性质和土壤硝化势变化差异较大。土壤硝化势范围为0.04~10.42 mg·kg-1·d-1,随土壤盐渍化程度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硝化势与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Cl-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409、0.397和-0.337;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Na+、粉粒、阳离子交换量、CO32-+HCO3-为土壤硝化势的主要影响因子。SEM分析结果表明,Na+、粉粒、阳离子交换量、CO32-+HCO3-为影响土壤硝化势的直接因子,有机质、黏粒、Cl-、SO42-为影响土壤硝化势的间接因子。总之,土壤Na+和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硝化作用的两个主要因素,在该区域调控土壤NaCl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为调节土壤硝化过程的有效手段。
    基于视觉指数的城市热环境效应——以徐州市为例
    周宏轩, 濮宏桐, 崔璐璐, 周凤林, 孙婧
    2022, 33(8):  2213-2220.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24
    摘要 ( 198 )   PDF (2432KB) ( 30 )  
    城市热环境与人居环境、居民健康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以绿视率(GVI)为基础,提出地上构筑物视率(CVI)和硬化地表视率(R&PVI)2种新的视觉指数,使用移动观测方法,在夏季末获取徐州市主城区、风景区、大学校园外部以及大学校园的城市热环境数据,并同步获取采样沿线的影像和坐标信息,分析以视觉指数所表示的城市构成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采样沿线上,研究区主城区平均气温(Ta,30.42 ℃)最高但相对湿度(RH,40.7%)最低,风景区的平均Ta(29.35 ℃)最低但RH(48.4%)最高;平均风冷温度(TaW)在主城区最高(32.95 ℃),在风景区最低(31.93 ℃)。CVI由高至低依次为:主城区、大学校园、大学校园外部和风景区,GVI与CVI相反。CVI分别与TaTaW呈极显著正相关,与RH呈极显著负相关;GVI分别与TaTaW呈极显著负相关,与RH呈极显著正相关;R&PVI分别与TaTaW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RH的相关性不显著。CVI和GVI对Ta的贡献显著,独立贡献率分别为10.4%和18.9%,联合贡献率分别为7.8%和11.3%;对RH而言,二者贡献同样显著,独立贡献率分别为37.5%和15.7%,联合贡献率分别为51.4%和30.2%;对TaW而言,3种参数的贡献均达到显著水平,三者的独立贡献率和联合贡献率均低于对Ta的影响;3种参数对RH的影响高于对TaTaW。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城市热环境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思路,也对城市更新以及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具有实践意义。
    基于移动监测的城市环境大气黑碳浓度空间特征及来源解析
    武秋彤, 刘敏, 李舒惠, 高婵婵, 曹闪闪, 苏玲, 张世勍
    2022, 33(8):  2221-2228.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23
    摘要 ( 161 )   PDF (4790KB) ( 50 )  
    黑碳(BC)是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组分,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研究区域,在电动出租车上安装MA200便携式黑碳仪和GPS定位系统组成移动观测平台,识别城市环境大气BC空间分布和热点区域,解析大气BC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海市闵行区近地面大气BC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大气BC浓度平均值为(4.11±4.87) μg·m-3,工作日与非工作日BC平均浓度分别为(4.22±1.49)和(3.52±2.26) μg·m-3。大气BC浓度高值区变异性较大,移动观测中BC浓度升高与路段中交通偶发事件有关。除人类活动外,大范围的密集植被会对BC扩散产生抑制作用。波长吸收指数值为(0.82±0.54),更接近化石燃料燃烧波长吸收指数,化石燃料排放、生物质燃烧和混合源对于本研究中BC来源的贡献占比分别为67.5%、4.9%和27.6%。
    1989—2020年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史宇骁, 李阳, 孟翊, 赵志远, 张婷玉, 王栋, 袁琳
    2022, 33(8):  2229-2236.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22
    摘要 ( 583 )   PDF (2933KB) ( 159 )  
    河口湿地受流域和海洋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脆弱而敏感,演变机制复杂。九段沙湿地是长江河口面积最大的河口沙洲湿地,受流域来沙减少和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入侵的影响,其湿地格局正在经历快速演变。本研究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地形资料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89—2020年九段沙湿地格局演变过程,结合大通水文站的水文数据和九段沙互花米草入侵历史,重点分析了流域减沙和互花米草入侵对九段沙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 1991年以来,九段沙湿地总面积(-5 m以上)先增后减,在2005年湿地总面积最大(421.16 km2);1989—2020年,九段沙0 m以上潮滩湿地和湿地植被面积呈持续增长趋势,分别增加了1.5和47.1倍;流域来沙减少导致九段沙0 m以上潮滩湿地面积和植被面积的增速下降,而-5 m以上湿地总面积呈减少趋势;1997年以来引种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快速扩张已严重侵占了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成为九段沙湿地中面积最大的优势植物。流域减沙和互花米草入侵正导致九段沙湿地结构发生快速演变,为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应积极采取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维持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长山列岛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和多样性时空变化
    邹建宇, 薛莹, 纪毓鹏, 张崇良, 刘晓慧, 任一平, 徐宾铎
    2022, 33(8):  2237-2243.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9.029
    摘要 ( 188 )   PDF (3591KB) ( 31 )  
    为了解黄、渤海生态系统交错带长山列岛邻近水域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和多样性,根据2016年10月,2017年1月、5月及8月进行的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k优势度曲线等方法,研究了长山列岛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海域共计捕获鱼类77种,以温水性、底层、洄游性鱼类为主,优势种组成季节变化明显,春季、冬季主要优势种为黄鮟鱇,夏季以日本鲭、鳀等中上层鱼类为主。全年共计出现洄游性鱼类46种,季节间物种迁移指数均在100以上,其中秋季物种迁移指数最大。鱼类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在春季最高、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秋季最高。夏季物种丰富度指数与表层水温呈显著负相关;冬季物种丰富度指数与水深、底层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底层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山列岛邻近海域作为黄、渤海两大生态系统的交错带,鱼类群落表现出高物种多样性、洄游种多以及明显的时空异质性。
    浙江沿岸春秋季小黄鱼生长异质性
    王雅丽, 朱海晨, 栗小东, 徐开达, 周永东, 蒋日进, 李振华
    2022, 33(8):  2244-2250.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9.028
    摘要 ( 163 )   PDF (1563KB) ( 37 )  
    为更精准地掌握浙江沿岸春秋季小黄鱼生长动态,本文利用2014—2019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在浙江沿岸海域底拖网调查资料,通过构建一个广义线性模型(GLM)和9个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M)来研究小黄鱼生长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小黄鱼平均体长为124.12 mm(15~210 mm),优势组为110~140 mm;平均体重为33.28 g(0.04~156.2 g),优势组为30~50 g。根据AIC最小准则,同时具有季节和水域对生长参数ab随机效应的LMEM模型最优,且交叉验证的结果也表明此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在最优模型中,生长参数a的固定值为0.61×10-4,加入季节和水域随机效应后a值为0.32×10-4~1.91×10-4,b的固定值为2.73,加入季节和水域随机效应后b值范围为2.49~2.86,表明小黄鱼为负异速生长,季节和水域对小黄鱼体长与体重关系有显著影响。从季节上来看,春季小黄鱼生长速度快于秋季,从水域分布来看,离岸距离越短的水域小黄鱼生长速度越快。
    赣南九曲水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
    李俊, 盛菲, 刘士余, 张婷, 余敏琪
    2022, 33(8):  2251-2259.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27
    摘要 ( 219 )   PDF (4534KB) ( 52 )  
    基流是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对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赣南九曲水流域1982—2019年逐日降水、径流观测资料,运用数字滤波法、交叉小波变换及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等,分析了基流变化特征,探讨了基流对降水的时滞效应,并计算了降水对基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九曲水流域年基流深和年基流指数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年均值分别为384.21 mm和0.44;春、夏季基流深大于秋、冬季,基流指数则与之相反。年降水量控制着年基流深的动态变化,春、夏季降水对基流深的作用强于秋、冬季;年及春、夏、秋、冬季基流滞后降水的时长分别为3.5~10.3、1.5~8.5、2~10、2~13和5~20.5 d,年均滞后时长依次为6.4、4.9、5.3、6.8和10.8 d。年基流深在1992年发生突变,降水对基流变化的贡献率为68.2%,其他因素对基流变化的贡献率为31.8%。本研究成果可为南方红壤区评价流域的森林水文效应、保障河流的水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评述
    环境中的黑色微塑料——轮胎磨损颗粒的来源、迁移扩散及环境风险
    陈瑶, 刘金, 张颖昕, 李佳旸, 李桂菊
    2022, 33(8):  2260-2270.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28
    摘要 ( 573 )   PDF (2297KB) ( 167 )  
    近年来,随着汽车人均保有量的持续增长,轮胎在道路上磨损产生的轮胎磨损颗粒也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广泛发现,其环境行为和效应已引起广泛关注。这些微、纳米级轮胎磨损颗粒在道路上产生后,会飘散到大气或随雨水、径流进入周边土壤、河流,部分甚至流入海洋。轮胎磨损颗粒的存在会显著影响环境中有机物的构成,同时其载带的重金属和有机添加剂的释放也会对环境生物及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轮胎磨损颗粒的来源、特征,在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中的迁移扩散,分析了其环境影响和生态风险,探讨了轮胎磨损颗粒污染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防治措施。
    中国生态脆弱区联网协同观测及其在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
    宜树华, 陈世苹, 李英年, 胡中民
    2022, 33(8):  2271-2278.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26
    摘要 ( 172 )   PDF (1385KB) ( 78 )  
    生态脆弱区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60%以上,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退化加剧,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准确量化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于应对全球变化风险挑战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很难体现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变化在资源环境要素与承载力之间的传导作用。因此,构建网络化的野外观测体系以及获取资源环境要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生态系统承载力变化的综合数据集,是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评估方法的必要途径。本文介绍了通量以及无人机协同监测网络,包括思路、实践以及其在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研究中取得的初步成果。同时,基于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展望了联网协同观测在承载力评估方面的应用。
    生态恢复中灌丛保育效应研究进展
    唐蛟, 殷金忠, 潘飞飞, 李俊娜, 赵云飞, 吴大付
    2022, 33(8):  2279-2285.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04
    摘要 ( 211 )   PDF (462KB) ( 41 )  
    灌木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灌丛保育效应可以减轻限制性因子对目标植物生长和繁殖的不利影响,促进退化生境植物物种自然更新和植被恢复。本文综述了近20年有关灌丛保育效应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成果,从微生境改善、肥岛形成、防御和抵抗作用发挥、有益微生物引入和协助繁殖体传播或保存以及种间竞争网络格局改变等方面阐述灌丛保育效应的促进机制,并从非生物环境、生物干扰、生活史阶段和生长繁殖策略等方面分析影响灌丛保育效应发挥的关键因素。从完善灌丛保育效应的理论机制和开展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多植物物种相互作用关系模型构建角度,对灌丛保育效应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高等植物热激转录因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非生物胁迫适应中的作用
    邵坤仲, 吕昕培, 李佳吕, 陈佳, 赵玲玉, 任伟, 张金林
    2022, 33(8):  2286-2296.  doi:10.13287/i.1001-9332.202208.039
    摘要 ( 297 )   PDF (1140KB) ( 99 )  
    热激转录因子(HSFs)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以及多种非生物胁迫适应基因的表达调控。HSFs通常形成同源三聚体,激活转录活性从而发挥功能。本文综述了热激转录因子的基本结构、亚细胞定位、转录调控、功能多样性及其在植物适应极端温度、盐害、干旱、强光和氧化胁迫等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HSFs是提高高等植物抗多重胁迫的优质候选基因,对其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未来,通过生物基因工程等手段利用HSFs提高各类作物抗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石油污染对鸟类的影响及石油污染清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谢郁城, 朱自强, 徐基良, 雷维蟠, 陈德, 李东来, 李建强, 张正旺
    2022, 33(8):  2297-2304.  doi:10.13287/j.1001-9332.202208.030
    摘要 ( 310 )   PDF (528KB) ( 81 )  
    石油污染物通过自然泄漏和各种人类活动进入生态环境,对鸟类的生存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石油污染物对鸟类所产生的影响、受污染鸟类及其栖息地的清洁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现有研究发现,石油的毒性和石油对羽毛结构与功能的破坏是石油污染影响鸟类的主要原因。石油污染不仅对鸟类有直接的致死作用,而且能产生许多慢性危害,包括引起鸟类溶血性贫血、使其免疫能力下降、降低羽毛的保温和防水能力等。对鸟类栖息地中的石油污染进行及时清理并开展对受污染鸟类的清洁修复工作,是减轻石油污染对鸟类影响的重要手段。我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关于石油污染对鸟类影响的研究与国外相比滞后,亟需在石油污染对鸟类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受污染鸟类及其栖息地的清洁修复技术等方面开展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