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瑞娟, 彭文英, 刘丹丹. 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生态补偿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21, 30(5): 1103-1110 [2] 鲍超, 贺东梅. 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特征与政策启示.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 58-67 [3] 郭轲, 王立群. 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12): 3818-3826 [4] 毛汉英.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 2-14 [5] 吴健, 郭雅楠. 生态补偿: 概念演进、辨析与几点思考. 环境保护, 2018, 46(5): 51-55 [6] Yu HJ, Xie W, Yang L, et al. From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to eco-compensation: Conceptual change or paradigm shif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00: 134627 [7] 邓晓红, 宋晓谕, 祁元, 等. 区域高环境风险行业生态补偿对象及补偿标准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2): 34-42 [8] 李国平, 李潇, 萧代基. 生态补偿的理论标准与测算方法探讨. 经济学家, 2013(2): 42-49 [9] Liu MC, Bai YX, Ma N, et al. Blood transfusion or hematopoiesis? How to select between the subsidy mode and the long-term mode of eco-compensati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20, 15: 94059 [10] 何理, 冯立阳, 赵文仪, 等. 关于我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回顾与探索. 环境保护, 2019, 47(18): 32-38 [11] 杨一旸, 卢宏玮, 梁东哲, 等.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平衡性分析与生态补偿研究. 生态学报, 2020, 40(24): 9011-9022 [12] 周晨, 丁晓辉, 李国平, 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视角. 资源科学, 2015, 37(4): 792-804 [13] Lin YS, Guo ZX, Zheng YM, et al. Net horizontal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An applicatio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of China.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 10: 63-68 [14] 苑清敏, 孙恺溪. 基于虚拟水足迹的京津冀合作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节水灌溉, 2018(4): 73-77 [15] 李雪松, 孙博文. 生态补偿视角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 保险研究, 2014(5): 13-20 [16] 王顺庆. 在我国推行生态保险的可行性研究. 生态经济, 2010(1): 58-61 [17] Baumgartner S, Strunz S. The economic insurance value of ecosystem resilience.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4, 101: 21-32 [18] Yan F, Mol A, Lu YL, et 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iability insurance in China: Compulsory or voluntar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4, 70: 211-219 [19] 郑苏晋, 姚丹.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奖惩系统比较. 保险研究, 2015(8): 98-108 [20] 游桂云, 赵智慧, 戴蕾奇. 环境责任保险定价理论与方法选择.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1(10): 86-87 [21] 尹晶, 隋学忠, 刘泓辉, 等. 环境风险评估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厘定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科学, 2019, 45(1): 51-57 [22] 刘金雅, 汪东川, 张利辉, 等. 基于多边界改进的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生态学报, 2018, 38(12): 4192-4204 [23] 钱金鑫, 李生才, 安莹. 2019年11—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0, 20(1): 375-378 [24] 李生才, 安莹. 2019年9—10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 19(6): 2237-2240 [25] 李生才, 安莹. 2019年7—8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 19(5): 1841-1846 [26] 李生才, 安莹. 2019年5—6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 19(4): 1475-1480 [27] 李生才, 安莹. 2019年3—4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 19(3): 1088-1091 [28] 李生才, 安莹. 2019年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 19(2): 725-728 [29] 李生才, 安莹. 2018年11—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 19(1): 359-362 [30] 李生才, 安莹. 2018年9—10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 18(6): 2423-2425 [31] 李生才, 安莹. 2018年7—8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 18(5): 2052-2056 [32] 李生才, 安莹. 2018年5—6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 18(4): 1634-1638 [33] 李生才, 安莹. 2018年3—4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 18(3): 1231-1234 [34] 李生才, 安莹. 2018年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 18(2): 820-822 [35] 李生才, 安莹. 2017年11—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 18(1): 401-403 [36] 李生才, 安莹. 2017年9—10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 17(6): 2451-2454 [37] 李生才, 安莹. 2017年7—8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 17(5): 2037-2042 [38] 李生才, 安莹. 2017年5—6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 17(4): 1626-1630 [39] 李生才, 安莹. 2017年3—4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 17(3): 1215-1218 [40] 李生才, 安莹. 2017年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 17(2): 804-806 [41] 李生才, 安莹. 2016年11—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 17(1): 391-394 [42] 李生才, 安莹. 2016年9—10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 16(6): 391-394 [43] 李生才, 安莹. 2016年7—8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 16(5): 390-394 [44] 李生才, 安莹. 2016年5—6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 16(4): 390-394 [45] 李生才, 安莹. 2016年3—4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 16(3): 391-394 [46] 李生才, 安莹. 2016年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 16(2): 392-394 [47] 李生才, 安莹. 2015年11—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 16(1): 392-394 [48] 李生才, 安莹. 2015年9—10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 15(6): 396-399 [49] 李生才, 安莹. 2015年7—8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 15(5): 390-394 [50] 李生才, 安莹. 2015年5—6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 15(4): 391-394 [51] 李生才, 安莹. 2015年3—4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 15(3): 377-380 [52] 李生才, 安莹. 2015年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 15(2): 378-380 [53] 李生才, 安莹. 2014年11—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 15(1): 362-364 [54] 安莹, 李生才. 2014年9—10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 14(6): 348-351 [55] 安莹, 李生才. 2014年7—8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 14(5): 345-349 [56] 安莹, 李生才. 2014年5—6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 14(4): 349-353 [57] 安莹, 李生才. 2014年3—4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 14(3): 341-345 [58] 安莹, 李生才. 2014年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 14(2): 310-313 [59] 安莹, 李生才. 2013年11—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 14(1): 310-313 [60] 安莹, 李生才. 2013年9—10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 13(6): 279-283 [61] 安莹, 李生才. 2013年7—8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 13(5): 281-286 [62] 安莹, 李生才. 2013年5—6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 13(4): 274-279 [63] 安莹, 李生才. 2013年3—4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 13(3): 279-284 [64] 安莹, 李生才. 2013年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 13(2): 280-284 [65] 安莹, 李生才. 2012年11—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 13(1): 280-284 [66] 安莹, 李生才. 2012年9—10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 12(6): 264-268 [67] 安莹, 李生才. 2012年7—8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 12(5): 263-268 [68] 安莹, 李生才. 2012年5—6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 12(4): 263-268 [69] 安莹, 李生才. 2012年3—4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 12(3): 263-268 [70] 安莹, 李生才. 2012年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 12(2): 268-272. [71] 艾恒雨, 刘同威. 2000—2011年国内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统计分析.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 13(4): 284-288 [72] 马晶, 彭建. 水足迹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13, 33(18): 5458-5466 [73] 程先, 孙然好, 陈利顶, 等. 基于农牧业产品和生活用水的京津冀地区水足迹时空特征研究. 生态学报, 2018, 38(12): 4461-4472 [74] 姜莉. 海河流域京津冀地区虚拟水实证研究. 硕士论文.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75] Hoekstra AY, Chapagain AK. Water footprints of nations: Water use by people as a function of their consumption patter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7, 21: 35-48 [76] 段铸, 刘艳, 孙晓然. 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思考. 生态经济, 2017, 33(6): 146-150 [77] 耿涌, 戚瑞, 张攀. 基于水足迹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模型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6): 11-16 [78] Black F, Scholes M.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 81: 637-654 [79] 李志学, 张丽. 环境责任保险费率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方法. 统计与决策, 2011(9): 33-35 [80] 谢高地, 张彩霞, 张雷明, 等.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8): 1243-1254 [81] 刘金雅, 汪东川, 张利辉, 等. 基于多边界改进的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生态学报, 2018, 38(12): 4192-4200 [82] 刘玉, 蒙达, 周艳兵, 等. 京津冀地区粮食产量变化及其作物结构分析. 经济地理, 2014, 34(8): 125-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