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允, 施佳淇, 肖华翠, 王全成, 杨柳明, 范跃新. 亚热带砂岩发育森林土壤酚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5): 1223-1232. |
[2] |
邓米林, 冯蒙蒙, 刘小飞, 陈仕东, 贺纪正, 林永新. 模拟氮沉降降低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潜势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0): 2705-2710. |
[3] |
黄欣, 彭双云, 王哲, 黄帮梅, 柳璟.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云南省生态系统产水服务的空间异质性及驱动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0): 2813-2821. |
[4] |
杨贵军, 王源, 王敏. 贺兰山冲积扇荒漠草地拟步甲群落小尺度空间格局动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461-1470. |
[5] |
元晓春,崔琚琰,林开淼,周嘉聪,曾泉鑫,谢欢,刘苑苑,徐建国,陈岳民. 黄山松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对氮添加的响应及其与细菌群落的关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1): 4085-4094. |
[6] |
党倩楠, 王进鑫, 姚丽霞, 吕国利, 张瑞琦. 干旱荒漠区煤矸石山覆土区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空间异质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 281-288. |
[7] |
陈思明, 王宁, 张红月, 秦艳芳, 邹双全. 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异与集聚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2): 599-607. |
[8] |
丁杰, 张谱, 张和钰, 李志鹏, 冯益明. 天山南麓中段戈壁区膜果麻黄种群空间分异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2): 3997-4003. |
[9] |
闫东锋, 贺文, 杨喜田. 栓皮栎人工林灌木层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光环境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1): 3605-3613. |
[10] |
吴越, 马红亮, 尹云锋, 高人, 王梦思, 杨柳明. 凋落物去除和氮添加对亚热带阔叶林土壤不同组分碳、氮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9): 2923-2932. |
[11] |
赵华晨, 高菲, 李斯雯, 高雷, 王明哲, 崔晓阳.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土壤有机碳氮的协同积累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5): 1615-1624. |
[12] |
孙钰森, 王维芳, 李国春.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模型的帽儿山地区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5): 1642-1650. |
[13] |
何姗,刘娟,姜培坤,周国模,李永夫. 全球变化对森林土壤甲烷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2): 677-684. |
[14] |
刘烁, 王秋兵, 史文娇, 张心昱. 喀斯特典型集水区土壤水解酶活性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8): 2615-2623. |
[15] |
吴越,马红亮,彭园珍. 新鲜土壤样品储存温度和时间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6): 1999-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