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苑淑媛, 张鹏, 沈海龙. 天然更新红松苗针叶光合和解剖特性对不同郁闭环境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9): 2314-2320. |
[2] |
任孟林, 郭妍, 陈伯轩, 范佳乐, 胡同欣, 孙龙. 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火蔓延速率预测模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8): 2091-2100. |
[3] |
赵海亮, 左璐, 张璐, 郭天宇, 张毅, 李小靖, 胡晓辉, 王玉萍. 低温胁迫下外源褪黑素对番茄幼苗光抑制的缓解效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 151-159. |
[4] |
佟艺玟, 陈东升, 冯健, 高慧淋. 基于线性分位数混合效应的辽东山区红松冠幅模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9): 2321-2330. |
[5] |
马靖然, 王亚楠, 常璐, 邓娇娇, 周旺明, 于大炮, 王庆伟. 冠层光谱组成对红松和蒙古栎幼苗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9): 2314-2320. |
[6] |
张晓鹏, 于立忠, 杨晓燕, 黄佳琪, 殷有. 辽东山区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种群结构与动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2): 289-296. |
[7] |
田金园, 袁凤辉, 关德新, 吴家兵, 王安志.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5种主要树种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养分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2): 304-310. |
[8] |
王聪, 郭园, 张巍巍. 壳聚糖对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叶绿体蛋白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 111-118. |
[9] |
刘珽, 牟长城, 王亚辉, 杨智慧, 李轩男. 透光抚育强度对小兴安岭“栽针保阔”红松林凋落物水文效应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7): 2335-2346. |
[10] |
田金园, 刁浩宇, 袁凤辉, 关德新, 吴家兵, 王安志.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演替序列水分利用效率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221-1229. |
[11] |
苏巴提·赛达合买提, 贾炜玮. 黑龙江不同区域人工红松心边材及树皮削度可加性模型系统构建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0): 3437-3447. |
[12] |
胡茂, 陈峰, 陈友平. 新疆阿勒泰地区西伯利亚红松径向生长对气候水文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0): 3609-3617. |
[13] |
赵松实, 林茂森, 王安志, 杨国范, 袁凤辉, 关德新. 水氮胁迫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水分利用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 39-45. |
[14] |
贾炜玮, 洪燕虎, 李凤日. 人工红松树干内部节子体积预测模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9): 2943-2954. |
[15] |
辛士冬, 严云仙, 姜立春. 基于不同可加性方法的黑龙江省红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模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0): 3322-3330. |